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DG (导弹驱逐舰~二级战备),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百战青锋劈泾渭》5-1(转载)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Jan 21 17:33:22 1999) m2mWWW-POST0m0m

收集整理者: 泡面 于 May 11, 1998 at 08:56:43:


     第五章 
     得陇望蜀 联合国聚众涉险 
     厉兵秣马 志愿军整装待发 

     寇压东邻逼国门, 
     哀兵奋起逐嚣尘。 
     经邦济困两相顾, 
     擎起江山挽陆沉。 
     ——笔者咏史绝句《七绝·出兵》 

     麦克阿瑟仁川登陆在战略上达成了最大效果,朝鲜人民军两面受敌首尾难顾的被动
态势 
     已经形成。在阿尔蒙德率美十军登陆的第二天,沃克将军即率釜山防御圈内的美骑
兵第 
     一师、步兵第二、第二十四、第二十五师,韩国首都师、第一、第三、第六、第七
、第 
     八师等部开始向朝鲜人民军猛烈反攻。 
     朝鲜人民军被迫转入战略退却。 

     局势已不可逆转。 
     但登陆的美十军在战役和战术行动的发展上,却并不顺利。 
     朝鲜人民军在汉城附近的部队兵员不足两万,都是新组建的后备兵团,装备和训练
都很 
     差,有些甚至连武器都没有。但为了为洛东江前线的人民军主力迅速北撤赢得时间
,他 
     们在民族保卫相崔庸健次帅的指挥下,对登陆的美第十军部队进行了英勇的阻击。
其顽 
     强精神和牺牲勇气令美国士兵们大为震惊,也大大出乎麦克阿瑟的意料之外。他们
惊异 
     的发现,这些东方人与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遇到的德国人或意大利人完全不同
,他 
     们不会跑到公路上举手投降。只要有几袋大米和几发子弹,一两个北朝鲜士兵就可
以给 
     整排整连的美军制造很大的麻烦,一有机会就打死他能看得见的任何美军官兵。陆
战队 
     和陆军常常就朝鲜人民军游击队给后方和侧翼造成的麻烦相互恶语相交,争吵不休
。 

     9月25日——战争爆发三个月的日子,麦克阿瑟的参谋长阿尔蒙德少将在记者招待会
上 
     发表汉城已获“解放”的公报。可陆战队的军官和士兵却对那份公报厌恶不已,都
说 
     “在报上读起来比实地进行要容易得多。”虽然仁川距汉城不到30公里,美十军8万
之 
     众在优势炮火和航空兵的支援下,爬行了13天,在这份扯乱谈的公报发表的第四天
,在 
     付了惨重伤亡的代价后,才得已完全占领。 
     对于美军来说,攻击汉城确实是一次得不偿失的行动,也是好出风头的麦克阿瑟奇
谋之 
     后的败招。从美方的战争全局利益出发,仁川得手后,正确的做法应是置汉城于不
顾, 
     充分发挥其机动力强的优势,全力绕过汉城由西向东突击,迅速掐断朝鲜人民军北
撤退 
     路,力争在朝鲜南部解决问题,以避免日后触动三八线这个敏感问题。虽不敢说会
将金 
     日成全部解决,但至少会大大加重他们的危机。而麦克阿瑟却为了一时的风光,孜
孜于 
     汉城这个只有象征意义的目标,让高度机动力的陆战队在汉城的大街小巷上与北朝
鲜人 
     逐屋逐房的较劲。这与中国内战时蒋介石孜孜于延安一城之得失如出一辄。无怪乎
,愤 
     懑的沃克将阿尔蒙德的美十军尖刻地讥讽为麦克阿瑟的“公共关系部队”。 
     真够刻薄的了! 

     但仁川的效果对麦克阿瑟来说已经足够了。 
     他又一次证明了他比白宫那些坐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的蠢材们强过千百倍。 

     时任陆军副参谋长的马修·李奇微中将后来对仁川登陆行动作出了不算过分的赞扬
: 
     “这次作战行动从构思的大胆、制定特种作战计划的才干以及实施过程中所表现出
来的 
     勇敢、锐势和艺术,在军事上都是很突出的。” 
     “不过,”这位麦克阿瑟后来的继任者接着说,“仁川登陆的胜利带来了一个更加
微妙 
     的后果,是人们对于麦克阿瑟将军的一贯正确性几乎发展到了迷信的地步。就连他
的上 
     级也好象开始怀疑自己对麦克阿瑟的任何决定提出疑问是否应该了。结果,麦克阿
瑟失 
     去了得到坦率而有见识的批评的机会,而每一个指挥官本来是应该获得这种机会的
,尤 
     其是当他力图从700英里之外‘指挥战争’时。” 
     这不,骄矜之状形于色的五星上将要抖抖威风摆摆谱了——他要和李承晚总统一起
,乘 
     轿车返回大韩民国的首都。 
     可是现在汉江上的桥都已被炸毁。 
     “乘直升机行不行?”有人询问麦克阿瑟的司令部。 
     “不行,如果没有桥,就现架一座。” 
     陆战第一师师长史密斯少将正在为汉城外围的战斗忙得焦头烂额,接到这个出风头
瞎摆 
     谱的命令真是怒火中烧,但也只好骂骂咧咧地把大部分陆战队员撤出战斗来为招摇
过市 
     的司令官架桥。 
     在吹吹打打的“还都”仪式上,老泪纵横的李承晚紧紧握住院麦克阿瑟的手说: 
     “我们敬佩你,我们把你看作我们民族的救星来热爱你。” 
     一向对麦克阿瑟不感冒的杜鲁门总统也着实地夸奖了他一番: 
     “军事史上没有任何军事行动能同你以空间换取时间的迟滞战相比拟,……也无法
同你 
     的最终的解放汉城的功绩卓著的作战行动相比拟……我向你们大家致敬,并代表我
们在 
     国内的所有人对你们大家说:‘干得好,干得漂亮!’” 
     这个时候,谁也不吝惜赞美的词汇,纷纷争先恐后的往五星上将那张老脸上涂脂抹
粉。 
     颂歌盈耳神仙乐! 
     兴头上的麦克阿瑟更是觉得意犹未尽。 
     再露一手? 

     9月23日,从洛东江反攻的美国骑兵第一师与从仁川登陆后向东南突击的美国步兵第
七 
     师在水原会合。完成对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的合围。 
     9月29日,沃克中将的第八集团军与阿尔蒙德少将的美十军进抵三八线。 
     下一步该怎么办? 
     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了白宫面前。 

     李承晚才不管什么三八线呢,他要的是全朝鲜。 
     当他挺胸昂首地从国会大厦里热闹的“还都”仪式上走出来的时候,心中充满了志
得意 
     满的良好感觉,尽管连他自己也觉得这种感觉中多多少少有那么点狐假虎威的意思
。但 
     现在最要紧的是把这种感觉保持到底,这种感觉对于一个70多岁的老头来说太重要
了。 
     他立即召见了大韩民国国防军总参谋长钟日昆将军。 
     “三八线上有什么标记吗?”他问道。 
     “没有,所有的碑界和标记均被拿掉了。”钟答。 
     “你觉得我们还该把这些玩艺儿当回事吗?” 
     “这条线只是划在地图上的一条线。实际上根本不存在。” 
     李承晚要听的就是这句话。 
     他咄咄相问:“为什么不让你的部队越过这条不存在的线?” 
     “只有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才有这个权力。” 
     “死脑筋,”李承晚骂道,“你是联合国军的总参谋长还是大韩民国军队的总参谋
长?” 
     “当然是大韩民国军队的总参谋长!” 
     “既然如此,你不认为你应该服从大韩民国总统的命令吗?我可以授予麦克阿瑟将
军指 
     挥韩国军队的权力,也可以收回这个权力。今天我就收回这个权力。” 
     诚惶诚恐的总参谋长立正答道:“是的,总统先生,如果你给我命令,我立即就执
行!” 
     身处深秋却沐浴着春风的总统潇洒地信笔一挥,一纸手令落在了总参谋长的手中。 

     捧着尚方剑的钟将军乘轻型飞机赶到前线,韩军第三师团已有一个营靠近并准备越
过三 
     八线。 
     他找到了正准备跟进的团长。 
     “立即给我叫通这个营长!” 
     团长通过电台找到了这个营长。 
     总参谋长决定给这个冒失的营长开个玩笑: 
     “你知道你这样干是违反了军规吗?” 
     营长吓得声音直哆嗦: 
     “知……道,知道,不过三……三八线不……不是不再管用了吗?” 
     “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但你已违犯了军法,准备上军事法庭吧!” 
     营长反而豁出来了,声音也不再哆嗦: 
     “请给我们下命令继续前进吧,别丧失这个大好时机,我们都想做第一个进入北方
的人!” 
     “好小子,真有种!”总参谋长一边想一边接着问:“你看见北儡军了吗?” 
     “看见了,他们正忙着逃跑和焚烧粮仓呢。” 
     “一个连够用了吗?” 
     “这会儿一个排就足矣!” 
     “现在没有联合国军,没有麦克阿瑟和沃克,也没有李总统,也没有我这个总参谋
长, 
     只有你这个勇敢的营长!懂吗?” 
     “明白!” 
     总参谋长搁下了话筒。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新中国的领导人立即面临一次重大而艰难的选择。 
     仁川登陆的当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务相朴一禹次帅奉金日成之命到达安
东, 
     向第十三兵团领导人邓华、洪学智等通报情况并恳请中国出兵援朝。朴一禹长期在
中国 
     工作,曾在八路军中任职,与邓华等熟识。正在惭愧中的金日成派他先给中国吹吹
风, 
     作个铺垫。 
     毛泽东已预感到了一个历史关头的来临。 
     仁川登陆后的第三天,他致信代管东北边防军的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
要东 
     北边防军作好出发准备,看来不出兵是不行了。同时,急调正在湖北的第四野战军
第五 
     十军赶赴东北西丰、辽源、磐石、海龙一带集结,暂归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高岗 
     指挥,准备用作第十三兵团预备队。第五十军是1948年10月由曾泽生将军长春起义
的国 
     民党第六十军及第四野战军加强的战斗骨干改编而成的,六十军是滇军部队,抗战
时在 
     台儿庄战役中有上佳表演,起义整训后又参加了南下解放四川的战斗,也是一支劲
旅。 
     曾泽生、徐文烈将军时任该军军长和政治委员。 
     与此同时,周恩来命令在京待命的柴成文率东北军区后勤部长张明远、第十三兵团
侦察 
     处长崔醒农、第三十九军参谋处长何凌登、第四十军一一八师参谋长汤敬仲、军委
炮兵 
     司令部情报处副处长黎非等人以武官名义入朝了解情况,堪察地形,进行战场准备
。 
     9月20日,在毛泽东的赞同下,周恩来以个人名义致电中国驻朝大使倪志亮,请他向
金 
     日成转告他的建议,坚持自力更生,长期奋斗的总方针,力争保持三八线以北地区
,使 
     持久作战成为可能。 
     当时,中国领导人的基本方针是:对外应先向敌人发出警告,争取让他知难而退。
如果 
     敌人打到三八线时提出和谈,就不应放过这一机会;对内则请各大区负责人再议一
议, 
     掌握好出兵的时机。 
     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对求见的印度驻华大使潘尼伽阐明中国
政 
     府的态度: 
     “一旦战争起来,我们除了起而抵抗之外,是别无他途可循的。” 
     与东西方人士都保持着良好关系的潘尼伽大使似乎不经意的提起,1949年人民解放
军占 
     领南京时,麦克阿瑟曾对美联社记者托宾亲口说过:“给我500架飞机就可以摧毁他
 
     们。” 
     曾在日寇重兵围剿中开辟了晋察冀抗日模范根据地的聂荣臻轻轻一笑: 
     “我们把原子弹都看成是纸老虎,何况几百架飞机?!” 
     9月30日,中国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庆祝国庆一周年的讲话中
向 
     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
邻人 
     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最后一句是周恩来加进讲话草稿的。 
     其意不言自明。 
     可就在同一天,韩国军队越过了三八线。 
     第二天,朝鲜外相朴宪永携金日成的亲笔信飞到北京,面呈毛泽东、周恩来,正式
请求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兵支援。 
     同日深夜,金日成在平壤召见中国驻朝鲜大使倪志亮和政务参赞、武官柴成文,希
望中 
     国尽快派出部队支援朝鲜人民军作战,反对美国侵略。 
     事急矣! 


--

目标锁定,三发齐射





6m※ 修改:·DDG 於 Jan 21 17:37:41 修改本文·[FROM:  159.226.41.165]m
m※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bbs.net.tsinghua.edu.cn·[FROM: 159.226.8.73] m

--
  no one can save you, no hand can approach you
  your face has been ruined so long 
   bbs.hit.edu.cn              

※ 修改:.fzx 于 Jan 23 19:04:06 修改本文.[FROM: heart.hit.edu.cn]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heart.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3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