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A (生活多么美好), 信区: Green
标 题: 生命的洗礼4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1月10日16:45:59 星期五), 站内信件
这里海拔4200米多,氧气含量只是沿海的一半多一点,一做剧烈活动人就喘不上气
来,就象带着口罩跑步。因为太阳的直射,紫外线强烈,
氧气含量低,在这生活的人脸色红晕,有显著的特点。只要感冒,必然产生肺气肿
等并发症。
可这里也是祖国的领土,不容任何人的践踏。每时每刻都有士兵的付出。和平年代
的士兵也许在外人眼里产生变质,可那是军官。我觉得士
兵是光荣的职业,他们的付出他们的辛劳他们为祖国撒的一腔热血,对得起新时代
最可爱的人的称号。
我找到司务长报道。我们炊事班有八人,有明确的分工。一人专门烧火,两人专门
炒菜,一人专门洗米蒸饭烧热水,两人配料,两人提供
服务给汽车兵打饭和洗盆。正好刚退伍了一名炊事员,所以我就补上了。我和一个
叫六子的下士专门负责炒菜。我们炒菜的锅两口大两口小。
小的和家里用的差不多,大的直径差不多有1.5米。在大炉灶的旁边有一个小台子,
我们炒菜时站在台子上,用平头的军用铁锹炒菜。
烧火的是一个藏族战士,名字很长,我怎么听怎么向无牙秃爪老狼,非常有意思。
平时他的汉语都说不利索,但最辛苦的就是他。每天大
约有十七八小时在烧火。七个炉灶时常让他手忙脚乱。
我来了之后,仅有的厨师六子交给我怎样掌握火候,怎样翻菜。因气压的关系,热
水的最高温度还不到80度。加上菜多,根本炒不过来,
只能加水煮,然后再到上花生油,显得有油味。水煮的肯定很难吃。而且重量不重
质。
我刚来,对环境不适应,加上烧饭的煤烟味,刚翻了几下菜,我就感到呼吸急促,
喘不上气来。大脑因缺氧感到晕忽忽的。有点反胃。
但是我看到我周围的战友全部忙忙碌碌的,基本上不说话。我坚持住把铁锹扔掉的
念头,继续翻动铁锹。现在当地还没有新鲜蔬菜,全是
干货,什么海带、大豆、粉条、花生等一放半年多的东西。只要有人把东西仍到锅
里,我就翻动铁锹开始炒菜。
因为刚送补给品,我们这又是中转站,所有的油料和吃的用的,全部运送到我们这
里再转到下面的兵站。所以我们这里异常繁忙,每天24
小时车来车往。当天我也不知道来了多少人,反正一锅接一锅的炒菜直至晚上十点
多。我把锅刷完。还帮他们拿出了几箱军用口粮,给晚上干
活的士兵当夜班饭。
回到我们班的宿舍后,我连衣服也没有脱,盖上被子就睡。太累了,新兵营也没有
这强度。主要原因还是环境的因素。
第二天不到天亮我就被叫了起来。当我赶到厨房,无牙秃爪老狼已经把火点了起来
。稀饭也熬了两大锅。我在六子的指点下赶快拿出咸菜
切好,放满了两个大盆。后来听说这两大盆咸菜还不够吃。
我刚去的那几天基本上是两点一线。宿舍---食堂外加偶尔的几次厕所。我还没有狠
狠的晒过高原的阳光。唯一的感觉是呼吸的困难使我感
觉面色浮肿,浑身使不上力量。饿了不管什么时间就吃点米饭殿殿。(这里全是蒸
米饭,馒头蒸不熟。米饭也半生不熟。)
大脑的缺氧使我感到昏昏欲睡,眼皮经常不自觉的合上。六子就时刻提醒我。
我和六子不停的炒菜,我记得最多时,光100斤一袋的大米一天用去5袋多。现在不
跑操,因为我们起的非常早。晚上不学习,因为晚上我
们回去后都22:00多了。我只想睡上三天三夜。
来了一段时间了,我除了炊事班的战士认识,其他岗位的战士我还都未见过面。估
计他们的情况比我们好不到哪里去。我们整个兵站向是
一个疯狂运转的机器,在南来北往的汽车兵的推动下不停运转。
一次我值夜班,负责给夜间加班的汽车兵发放军用口粮和热水。太困了,我坐在椅
子上头靠着墙壁睡着了。
我被人推醒了。一个少校站在我的面前。我起来立正敬礼:“首长,你要些什么?
”
“我什么也不要。”少校叹了口气:“新兵同志,你来了多久了。”
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天黑了才回去。我实在不知道来了多久。
“辛苦了”少校拍拍我的肩膀走了。我没有任何考虑,又沉沉的睡去。
后来我知道这是我们的教导员苏琴少校。
不久我知道我们的强度有多大。最多的一天招待了2500余人就餐。晚上有大约1500
人在我们兵站留宿。我见过汽车兵宿舍,每人一块40厘
米宽的木版拼凑成的上下床的大通铺。汽车兵们自带被褥和饭盒。一刻不停的装卸
给养和燃料。
连续三个月的高强度工作,使我得到锻炼,我曾经双手握着大锅的一边将锅搬起。
呼吸还是比较困难,我好象已经习惯了,不再有非常不
适应的感觉。
我感觉车来的越来越少了。听说某地发生山体滑坡,毁坏了几辆汽车后。大规模的
车队就不来了。
我接到国军的电话,说他的兵站在一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没有水源,站内定时发
电。非常艰苦。他还说炮灰在更艰苦的地方。气的炮灰
直哭,没有办法,哭也得站好岗位。我们在电话里相互抱怨这里的条件。如果待在
油田,在那里干都比这里舒服。
总站的文书来时给我捎来了一把信。我一看大都是2个月前的。家里的、兄弟的,主
要是冰的信。我将写好的信也给文书,让他帮忙发了
。文书光送信一趟再回到总站得20多天。
冰怪我没有及时给她写信。天地良心,我一是时间不够,二是信来回时间太长了。
好多困难后方的人是想不到的,体会不到的。他们生活
的太幸福了。我后悔来参军。我第一次在信中对冰发火。为什么不理解我。你这是
我最爱的人啊!!!
我们的工作逐步清闲了。日常工作全部是追风组织。每天早上整理内务,然后在院
子内排队走两圈(只要一跑,氧气就跟不上)。上午和
下午没事干,战友们打扑克、打麻将消磨时光。我就看书。
昌都是西藏第二大城市。我们想请假去逛逛。追风说可以但必须穿便装,千万不要
打架。即使打也和汉人打,即使出了人命部队也可以出
面解决。但和藏民发生纠纷就是种族矛盾。军队无能为力。其实就是我们穿便装,
别人也可以一眼看出我们是军人。我们的一举一动处处带着
军人的标记。
去逛了一圈,我实在感觉不出这个第二大城市的优点。我们就是去汉人开的饭店去
吃了一顿饭。我到共用电话亭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妈妈
听到我的声音,非常高兴,问长问短。我只说我真正长大了,不用他们担心。还给
冰打了一个,但没有打通。我很快就回兵站去了。
我这时不再是新兵蛋子,在兵站不在有人把我叫新兵。因为我的吃苦耐劳精神让其
他人吃惊。
很多人还以为我是从贫困老区来的。我说不是:我继承老一辈石油工人的力量。
教导员专门找我谈了话,鼓励夸奖我一番,说我很符合一个共产党员的要求。我回
来后就写了入党申请书。
是男儿,就向山那样--坚韧挺拔、永不弯腰。中尉追风指着对面的大山对我们说。
--
永远不要放弃,要做就做到最好。凡事一定要尽力而为。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3.3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6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