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uling (墙头马上), 信区: Green
标 题: 《鹰狼传》10-9 惊变!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Dec 29 12:38:11 2004), 转信
『鹰狼传』 第十部 攻防之道 第九章 作者:令羽鹰狼
西元2010年2月11日夜日本濑户内海
今夜月黑风高---一周以来受台风“利香”的影响,北起日本四国,南到中国浙江的广大海域上空一直阴云笼罩,尤其以今晚为最。
根据中美两国军方获得的最新情报,号称世界第二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半数精锐此时正集结于濑户内海。
从远处看去,第三,第五,第六,3个以“丰臣秀吉”级轻型航母为核心的十十舰队,以及不久前刚刚夺自驻日美军手中的“武藏”号(原美军“林肯”号)大型航母及其护卫舰只编组而成第七护卫舰队,合计50余艘各类大中型战舰以护卫舰队为单位分别驻泊在各自的苗位上。
但是如果你有机会来到这些军舰上的话,你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舰队其实只不过是些民船伪装而成...........
在这一刻,在远离日本的东海海域,真正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机动部队主力--第三,第五,第六特混舰队正掩护着运载着5万日本陆军官兵的大小60余艘两栖登陆船和征用的民船,向着一个让日本人自1945年起,魂牵梦绕了60余年的岛屿前进。
战舰云集,整个编队保持无线电静默疾进。
如果算上水下9艘潜艇,编队船舰总数合计达103艘,这是日本帝国海军精华,这是一次抛却一切后路的豪赌,某种程度上,这更是日本帝国如今的国运所在。
近藤鹤正甲等海将非常清楚自己肩上承担的责任。
这位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现年61岁,头发花白,有着一张经历了多年海上生活,被阳光晒成古桐色的面孔,他的双眉短粗,眼睛细小,鼻子特大,嘴唇厚实且向前突出,习惯穿一身笔挺的海军上将制服。
在日本海军中,他有一个“花岗岩”的绰号,恰到好处的说明了他性格中的坚韧顽强。
正是因为他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才能在有着诸多优秀将领的日本联合舰队中脱颖而出。也同样因为这个原因,日本帝国参谋总长小林南平甲等海军陆将将整个“断”计划中最为简单的一项任务交给了他。
现在,近藤鹤正将军正坐在自己旗舰“丰臣秀吉”号航母的司令官私人房间内,静静的读着一份不知道已经读了多少次的报告。
这是一份用中文书写的报告.........
在我国海军建军的头40年中,基于国家经济力量薄弱,造船工业不发达的现实,海军的装备只能以大量轻型舰艇为主,缺乏能进行远洋作战的大中型舰艇。海军只能无奈的将自己的作战区域界定在12海里临海线内外的黄水海域,力图在敌对国家海军舰队贴近我国海岸线,攻击我国内陆地区或试图进行两栖登陆时通过大量导弹艇,鱼雷艇的“蜂群战术”,在航空兵的配合下,尽可能的给予其重大杀伤,迫使其放弃战略企图,以达到“拒敌于国门外”的效果,以此来守护我国海疆,特别是渤海地区京畿门户的安全。
.......而当时采取的把海军作战区域分北中南三个作战方向,即北海,东海,南海舰队各守一方的部署思路,最早是由晚清洋务运动早期领袖,两江总督丁日昌提出的,他认为中国海区一水相通,分三个方向部署海军,可以做到“一路正兵,两路奇兵,飞驰援应”。在我国海军力量薄弱只能采取“近海防御”的防守战略的特殊时期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但当我国海军已经开始实现装备上的革命化转变,各种现代化大中型水面舰艇陆续成军并形成规模的时候,在海军建设的硬件上已取得突破的时候,海军建设上的软件,即海军战略思想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
分兵三路,各守一方,这种思想,在我国海军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时代,已经完全成为一种消极的防守战略,甲午海战的失败河北洋水师的最终覆灭,于这样的消极防守思想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
基于我国“积极防御”的国防战略,已经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我国海军应该重新修订自己的战略思想。
首先是要采取武力威慑政策,用威慑来压制潜在敌人的战争企图和作战动机,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在战争不可避免时,则要以取得制海权,起码是具有高度战略价值的局部海域制海权为目的,首先积极寻找消灭敌人的有利战机,一旦寻得有利战机,立即主动出击,与其决战于大洋,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摧毁其海军远洋战力,甚至可以在必要时刻将战火引向敌国领土,已完成国家赋予我海军的保卫我国领土领海安全的战略任务。
为了实施积极的防御战略,我们应该把防御前沿推进到包括我国所有海洋权益的第一岛链内海区,并按具体的地理特征划分海军的作战方向。
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生代将领中最为出色的海军将军--大名鼎鼎的“海鹫”毕凌波中将早在2007年就已经完成的《中国海军战略思想探源》中的内容,某种程度上,这篇仅有3700字的论文在中国海军的“蓝水工程”中扮演了一个提纲携领的作用。
----------------------------------------------------------------------
在遭遇拦截后,原本负责给吴凯秋开车的司机老张立刻以与他43岁的年龄及不相称的敏捷推开车门,飞奔而去。现在留在吴凯秋身边的,只有刚刚调到他身边不到2个星期的新任秘书高海波一个人而已。
“他*的,看看我这只胳膊,都是你们这帮当官的害的”面对那位大声质问他们干什么的秘书打扮的官员,刘海高堆积数年的怨恨在这一瞬间爆发,他猛的举起了手中的半自动步枪..........
“刘海高,你要干什么?”一个熟悉的声音在那个秘书的背后响起,听到这个声音,这群武装农民脸上立刻浮现震惊的表情。
“吴书记,你不能出来。”秘书满面大汗的护在吴凯秋身前,用身体为他遮挡住那些黑洞洞的枪口。
“吴书记,吴书记,是你吗?”刘海高率先放下了手中的枪,大步的抢上前来。
吴凯秋轻轻抬手,试图拉开护在自己身前的年轻秘书:“小高,放心,我认识他们,你刚来,和他们还不熟悉,他们都是好乡亲。”
高海波毫不退让的死死挡在吴凯秋面前,大声喊:“不行,我不信,如果是好乡亲的话,怎么会拿着枪堵在这里?不行,吴书记,你不能见他们。”
“滚一边去。”向来性格火爆的刘海高却没什么心思听高海波的话,他冲过来,一脚踹开猝不及防的高海波。
“你?”高海波挣扎着要从地上爬起来,但其他几个手持武器的武装农民却没费多大力气就阻止了他的努力。
“你们放开我!”高海波徒劳的挣扎着,而在另一边,却有一幕戏剧正式开始上演--吴凯秋神色复杂的看着面前的刘海高,目光黯淡。
“海高,你要杀我吗?”吴凯秋开口了
刘海高直直的注视了吴凯秋片刻后,双膝猛地一屈,直挺挺的跪在了吴凯秋面前。
“吴书记,我们知道你是个好人,所以你赶紧走吧,千万别回县里了。”刘海高语气恳切的说道。
“海高,你知道你自己在干什么吗,你要带人造反吗?”听到了那句“千万别回县里了”原本还能保持镇定的吴凯秋的额头上立刻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恐怖的三个字眼浮现在他的脑海里--民变了。
“吴书记,你是个好人,你经常往我们村子跑,你是知道我们这些人的,只要日子还过得下去,我们是不会这么折腾的”泪水从刘海高的眼中大滴大滴的流出,他哽咽着说道。
“可是,得让我们活得下去啊,吴书记,您是知道的,我们除了种地,除了进城干那些城里人不肯干的脏活累活,我们没有别的活路..........
可是,进城进城,每天没白天没黑夜的给人做牛做马,到头来还拿不到工钱,你看看他们”刘海高突然一把拉住身边的一个年轻人,扯开他的上衣。
看着面前那满是斑驳伤痕的胸膛,吴凯秋不由得猛地倒退了一步。
“吴书记,你看看,这些都是要工钱的时候让他们雇人给打得”
“我们进城不行了,我们种地.......可是,粮价刚刚涨了几年啊,那些提留,白条也都跟着涨........吴书记啊,中国哪朝哪代有管无儿无女的老头老太太征收提留的说法,可是那帮王八蛋他们真的是这么干的啊。
程大爷,您也是知道的,虽然无儿无女,多好的一个老头啊,还有他的老伴,那都是好人啊,就因为交不起提留,他们竟然要把人家老太太养着给老头生蛋补身体的鸡都要抢啊。
程大爷和他们争,70多岁的人了,吴书记啊,70多岁啊,他们竟然也下的去手,愣把人家打了个头破血流.........”
吴凯秋原本就显得灰白的脸色此刻更是不见半分血色,他双唇颤抖着道:“一夫倡乱,万夫景从.......官逼民反!”
他静静的看着刘海高,良久,才有气无力的说道:“海高,你要知道党中央是没有错的,他们.........”
“吴书记,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刘海高抬手抹去了脸上的泪痕,他继续道:“我知道,这不是共产党的错,我在城里看电视,回到村里听收音机,我知道,上头的政策是为我们这些农民考虑的......可是吴书记,您应该比我清楚,上头的那些政策,真正能落实到我们头上的有多少?吴书记,没错,今天我带头造反了,不过我造的是贪官污吏的反,不是共产党的反,吴书记,您是个好人,所以,走吧......吴书记!”
“吴书记,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一路狂奔到再也看不见那些全副武装,衣裳杂乱的农民的地方,终于敢停下来休息的两个人中年轻的那一个牙关乱颤的发问到。
“民变了.......”吴凯秋喃喃的回答,和刚才相比,他的神情已经开始由恍惚转为冷峻。
吴凯秋突然将手向高海波一伸,大声道:“小高,把你的手机给我。”
“010..........”快速的拨出一个默记在心中好久的号码,这个号码的主人
那平和沉静的声音开始在吴凯秋耳边响起----
“现在的中国,怕的不是中央的政变,而是底层的民变。”
电话接通了........
“喂,您好,我是陈炫华,是吴先生吗?”
-----------------------------------------------------------------------
西元2010年2月12日凌晨中国北京解放军总参谋部
再度将总参谋部这一300万解放军的神经中枢握在手中的现实,多少会让人产
生些志得意满的感觉。不过从今日的情况来看,年轻的解放军常务副总参谋长似
乎没有过多享受这种成功的兴趣。许多人都习惯性的将这位少年得志的将军视为
依靠,但是几乎所有人却都忽视了,虽然天资过人,但和他承担的责任相比,令
羽其实也仅仅是个还不满31岁的年轻人。
“吾恐季孙之忧,不再海外,而在萧墙之内........”
同为“三鹰”令羽身为军人的第六感比之邵震宇只能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现在的令羽已经身为中枢人物,而不是过去的一方镇守使。现在需要他考虑的事情的确多了些.........
“萧墙之内,究竟是哪里呢?”
作为一名习惯于先脱离于全局之外,将整个局面尽收眼底,在掌握全局后再行出手以求处处制敌机先这样的用兵模式的将军而言,这样如处云山雾罩之中的感觉可以说是极度的不舒服!
但目前,即使以令羽之聪,说能做的也只有等待。
令羽的眉头突地一蹙--“沓沓沓”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只奔令羽的办公室而来。
“来了........”令羽喃喃自语道。
“哗”房门被大力拉开,一张满布惊慌与懵然神色的脸出现在了令羽面前。
令羽突然觉得自己的心脏猛地一缩--如果连自己麾下最为冷静的部下都如此难得的惊慌失措的话,那么他带来的情况一定会很糟糕。
非常的糟糕........
“总长.....”张景星手脚麻利的关好了门,他转身直视令羽,胸膛剧烈的起伏:“总长,聪字174号密报,S级!”
令羽的左眉猛地一扬--向来行事极为谨慎的张景星竟然抛开了组织成员必须牢记的“不可在工作地点谈论组织活动”的铁律,直接向自己汇报来自“铁血将校团”内部自设情报系统的信息.............
“嗯?”令羽的神色依旧淡然,他淡淡的回应了一声。
“总长,我们自己人的情报--安徽河南山西3省,已经开始爆发大规模的民变......参与暴动的农民手里,有相当数量的武器!”
令羽的十根手指突然发力,紧紧地握住了椅子的扶手,他硬生生的按捺下自己一跃而起的冲动。
“知道了。”令羽强压下自己内心的惊恐,尽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静。
“哗”房门再次被拉开,张景星满面紧张的回头,一脸严肃的宣华出现在了两人的面前。
“总长,中央办公厅通知您即刻前往中南海怀仁堂参加政治局扩大会议。”
-----------------------------------------------------------------------
坐到了自己的专车里,令羽那颗急剧跳动的心脏终于有了片刻的平静。
“景星,你如何看待这件事?”令羽轻声道。
“官逼民反,而且,很可能有幕后黑手。”张景星的声音听起来低沉而沙哑,但却透出一种压抑不住地忿满。
“嗯,说详细些。”令羽淡淡的说道。
“特权,是一种太过可怕的东西......他会逐步的腐蚀人的精神,他是一种最为可怕的精神鸦片,一旦手中掌握了一种不受限制的权力,就很容易陷入自我陶醉的泥沼中,一切以自己为本位,永远认为自己是对的,不懂反省和改过,只知要求他人,把责任推到他人的身上。在我国最为具体的表现就是,本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官员们,最终却成了需要“人民全心全意服务”的官老爷。张景星冷笑道”
令羽左手那五根修长白皙的手指正轻轻的敲击着自己的膝盖,自己这个心腹的见识,果然没有让自己失望。
甚至还有些意外的惊喜......
“当权力是一种负担的时候,才算是正常的权力。当权力成为一种乐趣的时候,那么,就一定是出现问题了......”令羽那清冷而平静的声音在车内响起∶“不过,更为可悲的是,在目前的情况下,要消灭一种已经成为国家毒瘤的特权,我们手中必须掌握更为强大的特权才行。”
张景星的瞳仁突然一缩---“我们......”,他突然觉得自己的心跳开始加快,呼吸有些干涩。
向来敏感的令羽这一次却没有发现自己心腹的心理变化,他眉头紧锁,目光冰冷而无情。
一个冷酷冰寒的声音此时正在他脑中响起∶“......根本的改变,在于整个民族范围内的观念重塑和相应的体制建立
对于那些贪图特权,已经开始习惯于根植于特权的优裕生活的所谓‘新贵族’们,绝不能让他们在新体制下苟延残喘
这个国家,再不能给任何蛀虫以生存的空间。
在掌握绝对权力的同时,对于目前的这个所谓的‘贵族阶层’,除了那些具有真正利用价值的人外,其余的人必须加以无情的肃清......”
--
※ 修改:·ersy 于 Dec 29 14:39:20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30.*]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0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7.46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