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猎鹰), 信区: Green
标  题: 温伯格战争小说系列:台海决战(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7月07日17:15:16 星期五), 站内信件

大国交兵
  美国航空母舰已驶至新加坡北部海域,现正以最大航速前进,第二天傍晚时分将接
近台湾海峡。鉴于中国最新的警告,海军上将查尔斯·切尼已命令整个舰队保持高度戒
备,切尼此时正坐在“尼米兹”号航空母舰的战斗情报中心里,这是舰上的一间小舱,
里面汇集了所有的传感器和有关火控的情报。他对于这次执行任务不抱多大的希望。直
觉告诉他,与中国的战争已不可避免。在亚洲即将到来的这场暴风雨中,两个大国都面
临着极大的考验。
  指挥官把航母群周围几百千米的广大地区划分为三个地带。基本地带或关键地带是
航母周围40~60千米的范围。这一地带由舰载的传感装置进行监控,主要靠电子对抗、
舰对空导弹和火炮防守。中间地带由航母的巡逻飞机进行监控,它们可以查明360千米以
内的水面舰艇和700千米以内的飞机。这一地带的防守由“审斯盾”巡洋舰和F-14“雄猫
”战斗机承担。外层地带延伸到700千米以外,主要靠使用卫星情报和P-3巡逻机,这是
战斗群监控的最远距离,主要是为了在敌人实施偷袭时提供预警。士兵们得到的命令很
简单:对于任何进入该地带的军用飞机都先给予警告,如果不听则将其击落。对于该水
域内的水面舰船或潜艇同样对待。
  清晨时分,美国航母战斗群已驶入南中国海,监测飞机的庞大监控网担负着舰队的
警戒任务。1架美国的EC-2A预警机正在香港南面180多千米处的6000米上空巡逻,他的下
方是中国东沙群岛。飞行员探测到,有若干架中国战斗机(包括8架苏-27)在7000米的高
空飞离中国大陆,急速向南逼近。苏-27战斗机满载弹药,每一架都最大限度的携载10枚
空对空导弹。
  约翰·卡尔松中尉看到对方飞机的距离越来越近,便通知“尼米兹”号的作战情报
中心,请他们提醒切尼上将,他驾驶着飞机稳稳地向北飞去,但感到自己就象是一只小
昆虫飞向捕蝇器。苏-27离得更近了,卡尔松的耳机里传来中国飞行员令其离开中国领空
的警告,但他却很不以为然,因为他看到4架F-14正在升空前来助战。为了制止敌人的攻
击,他命令实施电子对抗,但他的愿望落空了。在警告无效的情况下,2枚中国的空对空
导弹划破宁静的天空,以闪电般的速度飞向预警机。卡尔松急忙驾机向上爬升,同时发
射金属箔条和发光弹。很幸运,导弹跟着诱饵毫无目标的飞走了。
  但苏-27不会那么轻易地被骗过,中国飞行员驾驶着飞机坚决而迅速的接近。在150
米的距离上中国飞机的加农炮开火了。卡尔松能够听见机身已经中弹,便向左急拉操纵
杆,避开射击线。中尉艰难地驾着倾斜的飞机,径直朝仍在250千米之外的“雄猫”战斗
飞去,但是苏-27紧追不舍。
  卡尔松用无线电和“尼米兹”进行联络,他的声音本身就是明显的警报。“尼米兹
,我是卡尔松,我们遭到人民解放军飞机的攻击。我重复一遍,我遭到人民解放军飞机
的攻击。”
  电话打来时,切尼上将仍坐在作战情报中心。他把雪茄扔到地权上,然后一把抓住
话筒,“我是尼米兹,你都看到了什么?”
  没有回音。
  “卡尔松,你在听吗?”
  F-14“雄猫”战斗机目前还在卡尔松南面180多千米处,令他们恐惧的是,EC-2A预
警机从雷达上消失了。指挥官迈克·瓦伦丁打开了飞机的加入并迅速启动武器系统,同
时命令飞行中队的其他伙伴也做好战斗准备。苏-27机群仍在南下向美国航母战斗群飞来
。在“尼米兹”号上,切尼上将命令航母上的所有战斗机分队升空,不多时,南中国海
的上空好象布满了双方的飞机,一场混战扑面而来。
  香港南面180多千米处的空战戏剧性地改变了太平洋地区战争的进程——此时美国已
与中国交战了。
  中国领导人很清楚地了解各方的优缺点所在,也知道中国的海、空军与美军还存在
差距,但正如他所说过的:“任何情况都不能阻碍我们完成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可
是很快局势又有了新的变化。据情报显示,美国联合英、日等国组成的联军已经开始在
釜山登陆并准备向北进发。种种情况表明,美军正在策划一场大规模的攻势。为此,朝
鲜领导人请求中国和俄罗斯出兵援助。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领导人不得不对形势作出新的评价并得出结论:由于朝鲜半岛
局势对中国的安全十分重要,这一问题不得到妥善解决,民族统一大业也会受到冲击,
因此决定解放军将和朝鲜人民军一起与美军作战。
  2月24日,桑得斯海军上将收到了最新的卫星情报:中国陆军的20个师正在调动,有
的还跨过鸭绿江进入到北朝鲜。中国正介入朝鲜半岛的冲突,这一情况让他颇为头疼。
因为如果中国参战,联军可能由于遭受重大伤亡而陷入困境,甚至更糟。他知道,除非
美国动用所有的后备力量并征召新兵,否则他不可能在亚洲进行一场长期而混乱的地面
战争。这位上将在思忖:战争怎样发展才能对美国有利呢?
  2月24日下午,桑得斯将军在他的办公室会见了太平洋总部空军司令梅里尔将军,并
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梅里尔刚从冲绳回来,桑得斯急于听听他的意见。“上将,我
会见了飞行指挥官和后勤人员,现在我们在这个地区有300多架飞机,一天24小时都有飞
机出动。士气很高,我只是担心他们太累了,另外还有零配件方面的问题。”
  美国自进入90年代以后一直不断的削减后勤方面的预算,所以现在弹药和零配件的
库存比20多年来的任何时候都要少。由于美国军火库里的飞机不多了,补充损失尚有问
题,更不用想拆用飞机上的零件了。
  桑得斯上将交叉着手,坐在那里陷入了沉思。他在考虑中国,梅里尔讲完后,桑得
斯拿出卫星照片。“皮特,这些照片是过去24小时拍摄的。很明显,中国人要介入半岛
的战争了。”他用手指着南中国海。“你看,他们已经向北调动部队了,只有少量的作
战飞机和海军舰艇留在中部沿海地区,他们已经停止了台湾地区的所有作战行动。”
  梅里尔摇摇头,“我不明白,上将,他们为什么不打上一仗就放弃了努力?这看上去
不太符合常理。”
  “如果他们打算先在半岛上把我们打垮,然后等我们精疲力竭撤出战斗时再实施收
复台湾的计划,这样就好理解了。”他又用手指向北朝鲜和中国交界的地区,“北京正
在鸭绿江集结他的精锐部队,看来是想在我们拿下汉城之前投入战斗。”
  梅里尔站起身来,“上将,也许我们将不得不在几千英里之外与中国军队进行一场
持久战,但这迟早会引起国内的厌战情绪。”
  桑得斯走到梅里尔将军的身边,说:“皮特,这正是我们要避免的,问题是我们该
如何去做?”……
决战朝鲜
  桑得斯及其高级军官选定的打击目标是南下增援前线的中国军队。当晚美军分别对
中国的抚顺和朝鲜的新义州进行了大规模空袭,造成了大量的平民伤亡,尽管对中国实
施空袭将使冲突进一步升级,但桑得斯认为这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关键。否则中国将持续
不断的向朝鲜增兵,将使美国最终精疲力竭,不得不撤出朝鲜半岛。
  在遭受美国空突的第二天,中国做出了反应,6枚中程导弹腾空而起,直扑美国的空
军基地,在遭到了多枚“爱国者”导弹的拦截后,仍有两枚导弹准确击中了目标。烟雾
散尽之后,地面留下了两个3米深的弹杭。有70多名士兵被炸死,数百名士兵受伤。但庆
幸的是,两枚导弹携带的是常规弹头。
  桑得斯上将认为中国的反应只是一种警告:不要再向大陆发动攻击。但桑得斯认为
,为了赢得美军在朝鲜半岛的胜利,对中国大陆的空中打击必须持续下去,哪怕这样做
会带来风险。
  4月末,美军的空中力量开始感到力不从心了。在与中国空军的持续作战中,消耗越
来越大。再加上飞行员的极度疲劳,以及后勤供应的不足,美空军实际上已无法对地面
部队进行有效的空中支援。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军队迅速向南挺进,并协助朝鲜人民军
站稳了脚跟。形势对美军越来越不利,为扭转不利局面,康纳利决定集中力量发现一次
反击。
  在2个空军联队的支援下,美军第1、第3机械化步兵师、第1骑兵师、第2装甲师、第
1海军陆战师以及第101空中突击师趁着夜色向人民军的防线发动了突然袭击。由于猝不
及防,人民军防线被突破,形势急转直下。到第二天,美军向北推进40千米。中朝联军
迅速调整战略,以人民军一部引诱美军北上。随着战略纵深的扩展,美军各师之间出现
了空隙,中国军队迅速抓住这一时机,投入一个集团军直插美军后方,对美军形成了合
围。
  消息传来,圣·约翰总统大为震惊,紧急召见了国防部队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商
讨对策。然后,国家安全顾问杰克·福勒用加密电话与桑得斯上将通了20分钟电话。
  5月8日上午7时18分,在日本海,一艘“洛杉矶”级潜艇收到了发射程序密码,数分
钟之后,2枚携带核弹头的“战斧”式巡航导弹冲出水面,向朝鲜半岛飞去。30分钟后,
2枚5万吨级的导弹在中国一个步兵师阵地上爆炸,这个师遭受了惨重损失。
  1个小时后,中国实施了核报复。刹那间,强烈的白光笼罩着第2装甲师和第1海军陆
战师,阵阵狂风夹着烧灼的热浪,夷平了大部分建筑物,数平方英里范围内的所有一切
都被烤焦了,一阵低沉的轰隆声接踵而至,但这两个师的大部分官兵再也听不到了。15
万吨当量的核爆炸使他们在顷刻间毙命,仅有极少数人侥幸生还。
  核报复的消息传到戴维营,圣·约翰总统一下跌坐在他喜欢的黑色皮椅中。不久,
秘书递上一份刚收到的电报:
  迈克尔·圣·约翰总统
  白宫,总统先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愿意就停火并结束在太平洋地
区的敌对行动进行谈判。但这种谈判必须建立在合法的国家权利得到承认和尊重的前提
下才能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坚持捍卫国家主权
与尊严,维护合法的国家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
  6月24日,美国和韩国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海参崴签署了
和平协定。26日,美国航母战斗群撤离台湾海域。不久,两岸统一。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bbs.ndc.neu.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74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