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laxs (Butterfly), 信区: Green
标 题: 天惊:第五章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May 12 15:57:35 2000), 转信
大上海告急,空四旅王牌飞行员李永年立下首
功。200架美机边境逞凶,周恩来妙计安战局。聂凤
智稳坐钓鱼台。
一、蒋介石要拿上海开刀,聂凤智独挡一面
1949年5月27日,台湾草山别墅一片风雨凄凉的景象。
一场阴雨过后,仍是满天的黑云,几乎一丝阳光也看不见,一
副不见天日的样子。
蒋介石心如火焚,一连几天闭门不出,每天的战报都是
蒋经国亲自送来。就是对自己的亲生儿子,蒋介石也难得有
几句话可说。
这天下午,蒋介石匆匆洗了一个澡,穿上一件长衫,坐
在沙发上,一点精神也没有。
这时,蒋经国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脸色灰冷,没有笑容。
"父亲,有这样一个情况……"
"说吧,又怎么了?"
"上海失守了,共产党的军队,今天占领了上海。"
蒋介石一声也不吭了,如一只呆鸡坐在那里。几天之前
汤恩伯还说一定会守住上海,至少要守一年,要守到第三次
世界大战爆发,这才几天功夫,上海就丢了,这些不中用的
东西。
蒋介石长叹一声:"早知有今日,当初我就会……"
"父亲,您不要太难过,至少我们还有南方几个省,还有
海南和台湾……"
"那都没有用了!没有用了!"
蒋介石回首往事,一边想一边对儿子哭诉:"我就知道,
不行了……当年,胡宗南占领延安,就那么区区一个空城,损
兵折将,连毛泽东的人影都没有看到。内战一开,何应钦率
50万人马,却无法打通平汉、津浦铁路,共产党才多少人啊
……还有杜聿明出关时70万大军声势浩大,一下子就叫人家
吃掉了20万……我不说了……不说了……"蒋介石越说越难
过,顿时泪如雨下。
"父亲,你还要好自为之,国家还需要你来领导……"
"事到如今,还谈什么国家!"
蒋介石好不容易止住了哭,他恶狠狠地说:"共产党得了
上海,我也不能让他们安生,不能让他们有一天平安的日子,
你告诉周至柔,叫他派飞机去,给我轰炸上海,快……快……
去吧!"
蒋经国点了点头走了出去。
自上海解放以来,到1950年2月,先后遭到美国支持的
国民党空军的26次空袭。上海人民的正常生活,一直在国民
党空军的干扰之下,党政军的工作无法正常发展。
1950年2月6日清晨,天空清朗一片碧蓝,海面上一丝
风也没有。上海人民新的一天刚刚开始,突然响起了空袭的
警报,街上有不少的人跑进了防空洞,还有的人在楼上没有
下来,有些胆大的坐在家里没有动,心想国民党飞机来得多
了,不一定就炸到了自家头上。
沿着东海的海面,17架国民党轰炸机,排成4个方队飞
了过来,在很远的地方,大上海林立的高楼便映入了眼底。国
民党这些飞行员对上海都很熟悉,飞机一直向沪南和闸北飞
去。
上海当时只有一小部分防空高炮,对于来犯的敌机几乎
是无能为力。
敌机对准上海电力公司、沪南和闸北水电公司俯冲下来,
一批接着一批,先后投下了60多颗重磅炸弹,地面上一片火
海,2000多间房屋倒塌了,死伤大批居民,发电量一下子减
少了97%,上海大部分工厂不得不停产。
夜里,大上海一片漆黑,不夜城的景象顿时不见了。上
海市长陈毅心急如火,匆匆赶到了北京。
当时,毛泽东、周恩来已经到苏联去了。陈毅只好找到
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聂荣臻。聂老总在家主持军委
日常工作。陈毅一进门就叫开了:"聂老总,我这个上海市长
没有法子干了,国民党龟儿子的飞机,说来就来,三天两头
飞到我头上下个蛋,老百姓死的死,伤的伤,把老子的发电
厂都炸了,大上海十里洋场,没有电,黑糊糊一片,这叫啥
子上海!要有飞机,要有高炮,中央拿不出钱来,我们自己
拿!"
聂老总一看陈毅急了,便一个劲地劝他:"你不要急嘛,
有话可以慢慢说。"
"能不急吗?我这个小小的父母官都快要当不成了!"
"原来是怕丢了官呀!"
陈毅一听也乐了:"上海要紧,上海要紧呀!不给飞机我
就不走了!"
"可是,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在苏联,这件事要向主席报告
……"
"越快越好,给苏联发电报!"陈毅一步也不让。
聂荣臻马上给苏联发了紧急电报。毛主席接到电报十分
重视,马上在和斯大林的会谈中特别提到了上海的防空问题。
斯大林对毛泽东的意见非常重视,当即决定派出以巴基
斯基空军中将为首的防空集团,前往中国上海,整个飞机转
场的工作,由周总理一手安排。
陈毅听到这个安排之后,这才放下心来。
毛泽东回到北京之后,又专门听取了聂老总的汇报,提
出对上海防空的问题要多想想办法。
1950年2月21日,中央军委急电:华东、中南、东北、
华北应尽快建立防空监视哨网,传递空情,各主要城市及重
要工业区应设立防空司令部。
3月中旬,上海防空司令部成立,由淞沪警备司令部郭化
若出任司令员兼政委。
陈毅市长还是不放心:"这个防空司令部是空的,有将没
有兵,打不了仗,只可以通通情报,通了情报,国民党的飞
机该来还照样来!"
好在巴部正紧急向上海赶来。
巴部防空集团是由两个驱逐机团、一个混合航空兵团、一
个探照灯团、一个对空情报雷达营组成,空战能力很强。
巴部防空集团进入中国之后,便采取了临战措施,在徐
州机场落地整修时,两天内国民党飞机多次入侵侦察,巴部
当即起飞迎敌,击落击伤敌机各一架。顿时名声大振。
3月20日,巴部驱逐机团到达上海,马上就进入了战斗
准备。3月23日,雷达发现国民党飞机入侵。巴部立刻起飞
迎战,一举击落敌机一架。
4月2日和28日两次空战中,巴部再次击落敌机4架,
自己无一伤亡。这时国民党空军已经发现上海有苏联空军保
卫,于是将白天活动改为了夜间。5月11日夜里9时,国民
党飞机B―24两架,携重磅炸弹欲轰炸上海的重要目标。敌
机刚刚到达东海海面,便被巴部的雷达发现,马上做好了战
斗准备。第一架飞机刚进入探照灯区,就遭到了作战飞机和
地面火炮的猛烈攻击,当即中弹一头栽了下来,后面的敌机
一看,马上转向低空从海上逃走了。
对这几次空战陈毅十分满意,但是他想得最多的,还是
要马上建立我们自己的防空指挥班子,老靠"老大哥"也是
不行的。再说中央已经有指示,苏联空军的飞机和装备下一
步要交给我们使用。
6月19日,空军第四混成旅到达上海。陈毅看到空军的
飞机之后,很高兴地说:"光我自己高兴还不行,还要叫上海
的老百姓看看,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大家都同意陈毅市长的意见,要叫空四旅从南京路上走
一走。
这一天,南京路上人山人海,马路两边站满了人,手持
彩带又唱又跳,如同过年一般。空四旅的干部和飞行员全都
站在敞篷汽车上,胸前戴着大红花,老百姓看到年轻的飞行
员,都欢呼起来,连连高呼口号:"欢迎人民空军进驻大上海!"
"保卫大上海!"
"中国共产党万岁!"
"人民解放军万岁!"
人民的信任和欢迎对空四旅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振
奋。
1950年8月1日,华东军区空军在这一天正式成立。下
午,空军司令员聂凤智就马不停蹄地赶到了上海。
他一到上海,陈毅便带着他去会见巴基斯基将军。
"巴基斯基将军阁下,这位就是聂凤智同志,我们刚刚上
任的华东军区空军司令员。"看来陈毅已经提前和巴基斯基打
过招呼了。
巴基斯基握住聂凤智的手,上上下下打量他,37岁的聂
凤智个子矮小,面色黝黑,但看上去很精干。
"我已经知道你打了20多年仗了,苏联拍的纪录其中还
有你,那是你们的淮海大战,不过那是在地面上打的,现在
我们要在空中打了。"巴基斯基将军话中有话,他是要看一看,
中国将军到底有多大能耐。
"过去的战斗,只能说明过去,我们现在要从头学起。"聂
凤智认真地说。
"你说得很对,要从头学起,我给你一个月怎么样?"巴
基斯基将军一本正经地说。
聂凤智愣了一下,这是指挥空军,活见鬼了,他只给我
一个月,"一个月能学会吗?"聂凤智反问巴基斯基将军。
"如果不行,可以叫我的助手希柳沙辽夫再教你一个月。"
看来"老大哥"是真的不相信中国军人能学会了,这就
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了。他抬头看了一眼陈毅。在这之前,陈
老总曾和他说过交接的工作,到年底之前完成,这和苏联方
面已经商量好了,为什么现在突然又改口了?
陈毅这时也不明白了,他看着巴基斯基,想问个明白。
"我不管你们教我一个月也好,还是再教一个月也好,反
正我学不会,我就不让你走,你将军阁下就别想回到莫斯科!"
这一番话把巴基斯基也说乐了:"我听你的,不走了,还
不行吗?"
聂凤智看到他要学的资料时,才真正体会到飞行指挥这
座山有多高!书本堆起来比他本人还要高,他必须在一个月
之内,全都学完。
巴基斯基将军心里也有数,对于连小学的门都没有进过
的聂凤智来说,一个月学会指挥,比上天还难,他的手里还
有几个月的机动时间,可是他不能一下子都交给他,他怕聂
凤智把他拖下来。到时间交不了班,他巴基斯基的脸上也是
无光的。所以他要给聂凤智最大的压力,让他一上来就紧得
不能再紧了。
聂凤智是一个拿得起也放得下的人,他吃过大苦,也能
吃苦,而且他的记忆力十分惊人。对一门新的知识,他又有
一种常人所没有的钻劲,非要弄个明白不可。白天填了一脑
子,晚上还要反复理解,全都记住,不能有半点马虎。
从8月3日到9月3日,聂凤智向陈老总报告,他用了
一个月的时间,已经学会了全部指挥课程。
陈毅一听也愣住了,这是真的?他可是出过洋,做过大
学问的人,也知道空军的指挥是怎么一回事,出了事可不是
闹着玩的,他也不敢相信,只是说:"看来,要考试来,考试
合格了才算数啊!"
正规的"考试"开始了,陈毅也被请到了首席。一考就
是五天。
巴基斯基将军公布了考试的内容:第一天放飞,第二天
射击,第三天第四天组织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各机种的
战斗,第五天是各机种参加的"梯层出击,多层掩护"的联
合作战。
陈毅一听这些课目,顿时就为聂凤智出了一身冷汗。可
是聂凤智坐在那里,纹丝不动,看上去很有大将风度。
第一天放飞的24架飞机,全是中国自己的飞行员。
巴基斯基将军看了聂凤智一眼:"你准备好了没有?"
聂凤智一咬牙:"准备好了。"
"那就开始吧!"
聂凤智一声令下,24架战斗机腾空而起,在空中组成了
三个梯队,由地面指挥按次序飞往指定的空域。然后做动作,
返回变换队形,在规定的时间内落地。这个时间要用秒来计
算,如果出现差错,搞得不好就要机毁人亡。
聂凤智不停地下着口令:"第二梯队返航……"
"第一梯队,做好着陆准备……"
聂凤智口令一丝不乱,表面上很镇静,可汗水已经湿透
了军衣。
在规定的时间内,飞机全部返航。
巴基斯基将军笑着问陈毅:"你看飞得好不好?"
"真是没有想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了!"陈毅也很兴
奋。
"这是我的学生,没有一个差的。"巴基斯基很是得意,借
夸奖聂凤智,也夸奖了自己。
第五天"考试"完毕之后,巴基斯基对陈毅说:"这个学
生完全合格,我全部给了他5分,我可以保证,中国空军将
来一定会打胜仗的!"
"的确如此!非常感谢将军同志阁下!"陈毅连连致谢。
许多年之后,聂凤智将军说:"哪有一个月就全学会了的,
那人家巴基斯基将军急着回莫斯科。陈老总心里也明白,他
知道气可鼓而不可泄的道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巴
基斯基这个师傅把我刚刚领到门口,我才踏进一只脚,他就
走了。"
在聂凤智将军学习空军指挥的同时,经过几个月的努力,
上海防空部队在巴部的帮助下也已经掌握了武器装备的使
用。至此,巴部已经完成了任务,回国前将全部装备有偿地
交给了中国。
10月17日,中国空军从巴部接收了飞机119架,探照灯
72部,雷达12部。上海防空部队用最快的速度和当时较先进
的飞机装备起来了。
10月19日,空4旅正式担负起了上海的防空作战任务。
后来经过整编,在空4旅第11团的基础上扩编的航空兵第2
师,长期担负上海的防空任务,并多次击落入侵敌机,为保
卫大上海立下了卓著战功。
二、美军B―29轰炸机葬身海底
"发现敌机。距离133公里,方向330度,高度1500米。"
一串串电波从前沿雷达站迅速送到了华东防空司令部。
这是1952年9月20日的凌晨5点40分。
华东防空司令部根据侦察情报迅速判明敌情:"这是美军
B―29型轰炸机,它们的目的是企图袭击上海。"
说起 B―29型轰炸机,我空军指战员谁也不陌生。B―29
型轰炸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空军使用的主要轰炸
机。1945年8月6日,美国空军正是使用B―29型轰炸机携
带各5吨重的原子弹,分别投放在日本的广岛、长期,造成
了几十万人死亡、失踪和伤残,在世界战争史上记下了沉重
的一页。
朝鲜战争开始以后,美国空军又把―29型轰炸机用来B
大肆轰炸朝鲜的铁路、工厂、民宅和军事设施,对朝鲜人民
犯下了累累罪行。
今天,这架可以装载1.2万磅炸弹的B―29轰炸机胆敢
直奔上海而来,必定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保卫大上海!坚决打下敌机!"华东防空司令部迅速下
达了攻击命令。
"轰轰隆!"5时45分,两架战鹰从上海江湾机场昂首腾
空而起,直插云天。这是空军某部飞行员何中道和李永年奉
命前往东海拦截敌机。
5点59分,长机何中道在上海以东70公里的佘山岛附
近发现了敌机。
"02号,前方发现敌机!注意。"何中道急呼李永年。
"02号明白!"此刻,李永年也发现了敌机。
这时,敌机做梦也没有想到中国的空军敢在这么远的距
离来拦截他们。
敌机继续毫无顾忌地向北飞来。
"太猖狂了!"何中道见敌机如此猖獗,怒火冲天,命令
道:"02号!开始攻击!"
看见敌机,李永年眼珠都气红了,他立即回答:"02号明
白,开始攻击!"
霎时间,他们同时加大油门,向敌机猛扑过去。
两架中国战鹰的突然出现,使敌人机长大吃一惊。他急
忙下令:
"降低高度,增速右转!快!"
"01号,敌机想跑!"李永年发现敌机企图从低空向东逃
窜,赶紧向何中道报告。
"绝不能叫敌人从我们手中逃走!"何中道见敌机想逃,早
已有所戒备,立即同李永年一起一压机头追了上去。
"咚咚咚!"敌机首先开火了。何中道、李永年迅速驾机
绕到敌机尾后,准备发起攻击。
不料,何中道的飞机速度太快,没等瞄准就超过了敌机。
李永年一看,赶紧稍收油门,同时瞄准敌机,一按炮钮,一
串炮弹飞出,可惜没有打中。敌机毫不在乎,抖抖翅膀,继
续向前飞去。
李永年第一次攻击没有成功,立即在向左作360度转向
改起后,又从敌左后方进入。他用心把稳操纵杆,两眼紧紧
盯住光环,眼看光环中的投影越来越大,心中十分高兴。"
"飞贼,你跑不了了!"
他猛一按炮钮,没想到炮链却突然断了,炮弹没有发出
去,又一次叫敌机溜了过去。
"哎!"李永年气得直拍脑袋。
此时,长机何中道见李永年没有开炮,知道僚机出现了
故障,他立即迅速从右后方咬住了敌机,瞄准后,猛地开炮。
只见敌机中部冒出了一团团的黑烟,何中道高兴地刚要
叫起来,却又见敌机只是颤抖了一下,又继续向前飞去。
"噢,没有击中敌机要害。"何中道明白了。
这时,敌机已飞到李永年的前面。何中道急忙命令:
"02号,02号,快攻击,我掩护你!"
"02号明白!"
李永年听见长机传来的命令,第三次进入攻击。他仔细
地检查了一下射击装置,心想:
"这次绝不能再叫你跑掉!"
李永年迅速瞄准敌机的左后部,猛按小炮炮钮,一阵急
速的连射,愤怒的炮弹发发射向敌机。
"打中了!"李永年高兴地叫起来。
此时,何中道利用右转弯再次绕到敌机尾部,紧紧套住
敌机,700米,"咚咚咚!"何中道突然开炮,又打中了。
敌机连续受到几次打击,中部损坏较重,机翼上冒起了
大股的黑烟,不得不降低高度企图从海面上逃生。
但是垂死挣扎的敌人不会束手就擒,他们起命地用机枪
向尾追过来的何中道、李永年扫射。
突然,何中道觉得机身一颤,"不好!"他赶紧观察,发
现机翼被敌人打中一发子弹。他一推机头,又向敌人追击。
"01号,01号,你怎么样?"李永年看见长机被击伤,十
分着急。
"02号,我没有关系,你加大油门,一定追上敌机,绝不
能让他逃走!"何中道大声命令。
李永年看到战友受到敌人火力的威胁,心中充满了愤怒,
他一推油门猛扑过去。
敌机此时已经受重伤,没有了速度,慢慢地向海面上飞
去,一面逃,一面扫射。
"狗强盗,你别想再逃!"李永年看着光环中投影越来越
大的敌机,狠狠地按动了两门炮的炮钮。
"咚咚咚!"一串串炮弹向敌机射出。
"轰!"的一声巨响,敌机连扑腾都没来得及,就一头栽
入了大海,14个敌人也随机葬身海底。
"打得好哇!"何中道高兴地大声称赞。
"返航!"何中道下达了命令。
抹一把脸的汗水,望着敌机坠落的海面,李永年笑了。
东方大亮,旭日东升,何中道和李永年在万道霞光的照
映下凯旋而归,远远地传来了上海海关大楼那悠扬、动听的
钟声。
9月29日,空军领导机关对在上海地区防空作战中首次
击落入侵美机的何中道、李永年予以通报嘉奖,并给何中道、
李永年各记大功一次。
三、一场险些发生的中美大空战
美军入侵上海地区的B―29型飞机被击落后,其海军舰
艇从10月1日期在台湾海峡和浙东海域频繁活动。
10月20日出动舰载机连续侵入温州、台州地区上空。
10月30日从4时到22时,美海军航空兵F―9F,F2―H
2,PB4Y―2等型飞机11批30架次再次侵入上海地区,其中
有4架进入上海市区。当时上海地区气象条件复杂。驻上海
地区的中国空军歼击机部队先后起飞10批40架次拦截,均
未遭遇,高射炮部队也未开火,所有入侵的美机均未受到打
击。这次美机有组织、有计划地侵犯中国领空显然是一种报
复和军事挑衅行动。
上海防空出现的这种形势,引起了中央军委的重视。
北京中南海,毛泽东疾书:"上海空军及防空部队两方面
均须提高警惕,加强整顿,准备随时可以对敌作战,确保上
海一带的安全。"
上海防空司令部。
郭化若司令员主持召开了空军与防空部队联席作战会
议。决定对各防空作战部队实行统一指挥。同时采取措施提
高了预警能力,扩大了情报保障范围,制定了作战预案,组
织各防空部队进行合练。空军部队根据作战任务的需要,调
整了驱逐机部队的部署,担负上海防空任务的除航空兵第2
师外,又增调独立第2团和第18师54团予以加强。
11月2日,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在上海主持召开了防
空作战会议,认真总结了10月30日作战中的经验教训。
1952年11月22日7时,美军PB4Y2型飞机1架侵入上
海上空,空军航空兵飞行员杨木易、何中道,驾驶米格―15
型飞机升空拦截。在地面指挥所的引导下,杨木易发现目标,
连续4次开炮,将其击伤。
1953年3月6日,空军航空兵飞行员邸宝贵、何亚雄,驾
驶两架米格―15型飞机,在山东半岛上空击落入侵的美国
F―4U型飞机一架。
4月23日,美军PV―2型飞机一架侵入上海地区上空,
空军航空兵宋中文、林毅驾驶米格―15型双机起飞拦截。宋
中文连续攻击,将其击落坠海。
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兵部队的连战连胜,打击了美国空
军的侵略气焰,保卫了中国领空的安全。
美国空军连遭打击后,便寻找借口,进行报复。
1954年7月23日,空军某团在执行为油轮护航任务中,
把进入中国海南岛上空的一架英国C―54型(霸王号)飞机
误作国民党飞机而击落。事后查明,这架飞机是由印度飞往
香港的英国民航班机。对此,中国政府向英国政府赔偿了损
失,并追查事故责任者的刑事责任。然而,美军却借故对中
国进行挑衅,先后派出航空母舰和其他作战舰只近30艘。侵
入海南岛以南海域活动,并连续出动舰载机侵入中国领空进
行挑衅。
7月25日,美国航载机5批24架侵入海南岛东南大州
岛上空。10时5分,侵入北鳌港以东海域上空的12架美军战
斗机,围攻中国空军为"和平"号油轮护航的拉―11型双机,
长机周振东率领僚机与美机进行激战,终因寡不敌众,双机
被美机击落。
7月26日,中央军委发出指示,明确规定,对于侵入中
国领空的外国军用飞机,向其警告后仍不离境并有敌对行为
时,中国军队在自卫原则下,应坚决予以打击。7月30日,空
军司令部命令各部队认真执行中央军委指示,加强战备,严
阵以待,随时准备打击入侵的美军飞机。
1955年5月10日10时许,美军F―86型战斗机8架,
侵入辽宁安东以南的中国领空。我空军旗飞8架战鹰,在安
东防空指挥所引导下,进行拦截,同入侵的美机展开激烈空
战。我飞行员在双方飞机数量相等、飞机性能相近的情况下,
扬长避短,互相掩护,主动进攻。僚机倪锡冲见长机追击一
架美机时,遭另一架美机的咬尾攻击,立即作大片度快速机
动,绕到这架美机尾后,连续开炮4次,击中其尾部和左翼,
敌机当即着火坠落。在空战中,倪锡冲英勇顽强,尽管飞机
被美机打了24个洞,但他坚持驾驶飞机,返航着陆。这次空
战,中国空军击落击伤美机各一架。
1956年4月9日晚,美军RB―50型侦察机一架,利用
夜幕作掩护,经黄海侵入渤海湾上空。驻防辽东半岛的空军
部队,先后起飞10批10架飞机进行拦截。21时57分,副大
队长刘京生,驾驶米格―15型飞机出航截击。这种飞机没有
机载雷达,全靠目视搜索,在夜间很难发现目标,地面领航
员根据引导雷达掌握的情况,准确地指挥刘京生先后两次向
目标开炮。美机中弹起火,带伤逃窜。
经过这次打击后,美军飞机侵犯中国领空的行径,暂时
有所收敛,袭扰次数明显减少。
聂凤智的将军生涯中,经历了一次最具特别意义的风波。
事情的起因是1956年8月22日空4师飞行员张文逸击
落一架美海军的PMQ4―1型电子侦察机引起的。
这架美机当晚在长江口外擦着我国的领海线时进时出,
打着捞一把就溜的算盘,飞着S形路线,多次闯入我领海线
范围内对我沿海军事设施实行电子侦察。
美军的这种伎俩已经多次使用,以为我军不敢对他怎么
样。当然,如果当时就完全判定是美机,聂凤智也可能会采
取其他更巧妙的办法。可是当天晚上既辨不出机徽,由于观
测设备的限制又无法准确判断它到底是从日本、南朝鲜还是
其他的什么地方飞来的,倘若是蒋机,又怎能轻易放过呢?
张文逸在漆黑的夜空中一直跟踪着这架飞机。
机场指挥所里,值班的空4军军长高厚良和坐镇南京的
聂凤智也一直注视着荧光屏幕,只要它再次进来就把它坚决
消灭。
当这架飞机再一次窜入我领空时,张文逸报告我机已处
于有利攻击位置,请求攻击。
高厚良果断地下令:
"开炮!"
三炮启发,一举命中。
可是,这架敌机被击中后,不是马上坠落,而是拼命地
夹着尾巴朝公海方向栽去,一栽,就栽到了公海边上。
聂凤智可伤了脑筋。不可否认,我们的飞机行员当时的
国际斗争知识和经验都还不是十分丰富的。再加上飞机观测
条件差,又是夜深天黑的晚上,敌机最后坠落在哪个具体位
置上,飞行员也说不十分精确。只有一点他可以拍胸脯保证,
就是击中它是在黄泽山上空的领空内,而从指挥部的雷达看,
也只是没有看见它飞回基地。
热闹的事情来了,美军指挥机构首先发现派出的飞机没
有按时回来,就知道出事了。
军事行动的严密是可想而知的。他们派出去的侦察飞机,
当然要规定好时间、航线、目标、地点,并不停地进行无线
电联系。因此一推算就知道大概是"消失"在什么地方,于
是报告了驻夏威夷的太平洋舰队总部。
美军的这种电子侦察机,在当时的技术设备水平已是最
先进的了。它在共产党手中"消失",当然立即引起了夏威夷
总部的震惊。夏威夷总部慌慌张张地报告了五角大楼,五角
大楼又急急忙忙地报告了白宫,尔后又是白宫――五角大楼
――夏威夷,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于是立即付诸实施。
一听说打下来的是美国飞机,有人就慌了,开始埋怨甚
至指责起来。
聂凤智却态度明确:"打得好!"
许世友也说:"打下来就打下来了,怕什么!"
然而,美军的大规模挑衅行动还是悍然发动了。
美军行动之迅速、协调之一致、装备之精良、计算之精
确,倒确实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夏威夷总部确定行动后,从
他们第一道发往日本、关岛、菲律宾等地驻军的命令,命令
他们什么舰什么舰必须在几点几分赶到什么经度什么纬度开
始,到整个部队在目的地形成军事展开,途中包括在会合的
同时就已完成整个编队,均可全速开进,根本用不着熄火停
航。其行动速度快得惊人。48小时之内,他们已气势汹汹地
"打"到了我们的家门口。
事情一发生,周恩来总理就已有正确估计,并在确定如
何发布消息的同时命令空军:美军如果借机挑衅,我们就必
须有所反应,既不示弱,也不逞强。
命令传到南空,作为"前线司令官"的聂凤智立即行动
起来,他找来作战处长、作战科长和"军大"撤销之后已调
来南空任政委的余立金商量如何执行这一命令。这时,作战
参谋送来战报,从技术情报部门获悉,美军太平洋舰队已大
规模出动。时间紧迫,聂凤智先命令上海方向的部队立即进
入一级准备,匆匆商定一下如何既不示弱也不逞强的原则后,
就带着作战科长赶往上海。
25日凌晨,零点刚过,美军几乎同时在我国东海面的领
海线外摆好了准备攻击前进的架势。
美国组成的是一支有3艘航空母舰和其他护卫舰、巡洋
舰、驱逐舰、鱼雷艇及后勤补给船等共30余艘舰船的混合舰
队。3艘航空母舰为塞克斯号、列克显顿号、大黄蜂号,都是
大家熟知的二次世界大战中饱经战火锤炼的海上"英雄"堡
垒。
聂凤智赶到上海的时候,事先已得到命令的驻沪空军各
军,师领导均已在钜鹿路招待所等候。在已下达的命令中,聂
凤智"以快制快",规定各部队必须在美机凌空之前(因航空
母舰上的飞机可以先于舰只抵达前出动)做好升空战斗准备,
在美军到达前(因美军一到达即可发起攻击)完成其他所有
诸如防护战斗等的准备。询问之后,各部队报告均已奉命完
成,乃立即开会,交代整个行动原则。
钜鹿路招待所内,作战会议正在召开。
不用说,当时的态势是令人紧张不安的,美军派出这么
强大的一支舰队到我们家门口来,建国以来包括抗美援朝那
样激烈也未有过。因此,难免有人担心害怕,认为这一下可
得"吃不了――兜着走"了。
聂凤智却表现出让人意外的镇静。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有
朝鲜战场的非常经历,有出生入死的锻炼,而首先在于他作
为著名战将的心理素质。
"不能自己先吓了自己,自己先乱了自己!"他一坐下就
先对那些显得惊慌的部属说。"我们现在首先应该做的是,冷
静地分析我们可能面临的情况。"
紧接着,这位将军开始了他那精确而有力的分析:"从表
面上看,敌人品势汹汹地组成了这么一支舰队,而且,敌人
航母上的飞机基本上是"AD(鬼怪式)系列,攻击能力强,防
卫能力也很强,形势确实紧张。"
聂凤智站起来,走了几步,说:"但是,就目前的情形看,
敌人要发动一场登陆作战还不太可能。航空母舰再有战斗力
也上不了岸,它的飞机性能再好也不可能到我们的机场来着
陆。这就要看他的后续动作,看有没有再继续增兵,有没有
再派出舰艇,也就是看敌人后面是否还有力量更大的特混舰
队。"
他喝了一口水,慢慢地坐下来,看了看在坐的将领们说:
"因此,现在就存在着有扰而不进、有扰有进和借端扩大事态、
发动一场侵略战争三种可能,而第三种的可能性小,前两种
的可能性大。这就是毛主席说的,研究战争,一定要着眼其
特点,着眼启发展。"
经聂凤智这么一分析,不安的情绪稳定下来了,会议也
逐渐活跃起来。
聂凤智听着大家的发言,他像往常一样尽量让别人多说
话先说话。他的本事就在于,不但自己很快就能形成方案,且
每每见解独到,而且善于抓住别人意见中最内核最要害最精
华的部分,集中起来补充或修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意见更
成熟更完备。
实际上,聂凤智在来沪途中就已形成了应付方案。他开
始从政治原则到军事方针逐条逐项地向部队布置交代。
可以说,这是一个"全方位"的斗争方案,简明而扼要,
周到而缜密。
聂凤智明确指出:首先,在打与不打、小打与大打上,要
立足于打,而且要立足于大打;不要认为三种可能性中第三
种可能性极小就放松轻敌。在打或大打当中,不但要准备空
中迎击,还要准备敌人可能来轰炸我们的机场及其他地面设
施。因此,打,既有歼击部队进攻性的方面,也有其他部队
防护性的方面,任何方面都不可疏忽。战略上藐视敌人,战
术上重视敌人,始终是我们行动的指导思想。
这就是聂凤智的一贯作风,他始终坚信,毛泽东的无数
经典理论是颠岂不破的,他本人之所以能成为著名将领,就
是毛泽东思想哺育的结果。
聂凤智指着墙上的大幅作战地图说:"既要立足于打、大
打,对敌人兵力的精确分析估计,也就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
难的'知己知彼',就十分重要。"
他的教鞭放在敌方的位置上:"三条航空母舰,以每条三
或四个中队计算,其编队或者3×3,或者4×4,每舰大一点
的70来架,小一点的60来架,总共200多架飞机,除去部
分常规性的不能出动和必须保留的一部分防卫力量外,每舰
还受吞吐量(舰上飞机不可能一下就全部放光)的限制,因
此,其每次最大的出动兵力充其量也就是一百几十架,而我
军,当然可以占绝对优势。"
对比了兵力,聂凤智又给大家对比了敌我双方飞机性能
之优劣和飞行员的水平,并指出何属敌长,何为我短,及如
何扬我之长,避我之短。
这又是极有成效的镇静剂,大家的情绪更稳定了。打或
大打,我们都不必过分惧怕慌张。
对于立足于"大打",他更是做了极严密的准备和部署,
如规定:每部都必须保证有最大的出动量。每机都必须做好
全程作战的准备,每个机场都必须做好防卫战斗的准备,并
必须随时接收其他兄弟部队的飞机,后一点也包括其他边远
机场……等等。
聂凤智在准备"大打"的同时,又极具体地部署了什么
部队为第一梯队,什么部队为第二梯队,什么部队立即进入
一级战备,什么部队进入二级战备,各部出动必须有层次、有
先后,绝不准临阵惊慌,"一哄而起"。
毫无疑问,不管从心理上还是行动上,聂凤智的准备和
部署,都已为实际上不大可能出现的"大打"创下胜机了。
接着,他又根据周恩来总理"既不示弱,也不逞强"的
指示原则,对另外两种"可能",极其详细具体地规定了几个
"可打"与几个"不打"。
聂凤智的这一篇根据"既不示弱,也不逞强"和"有理、
有利、有节"的原则做出的大块文章,严密精细、条理分明、
紧凑有力。
拂晓,美军几乎倾其所有,从三艘航空母舰上放出了分
明已经是最大出动量的近200架飞机,在我领海线附近开始
对我气势汹汹地挑衅。敌人通过美国之音说,这是为了寻找
他们"遇难的"飞行员和飞机残骸。实际上目的很明显。就
是想伺机制造事端,挑起战争。
聂凤智静静地坐在指挥所里,一支接一支地抽着香烟,注
视着领海线外那个正在歇斯底里地嘶叫、翻腾、咒骂、跳脚,
在当时的世界上最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对美军
的嚣张气焰聂凤智根本不理睬,他只派出几架"正常巡逻"的
飞机在绝对领空之内,我飞我的,这就像两位对弈高手,一
个嘴里骂骂咧咧,甚至把脚搁在椅子上或把地板跺得哗哗响,
把棋子摔得啪啪响,企图用威胁吓倒你,扰乱你,让你出个
差错;一个却只专注地看着棋盘,静静地准备着五套或十套
应付办法,就看你下哪个子落哪个位,根本就不费那些唾沫
口舌与你罗嗦。
聂凤智知道这其实更具有威慑力量。对手越不了解你,就
越心中无数;你越镇定,他就越不敢轻举妄动。
当然,这是内紧外松,只是内盘的发条虽然已经紧到极
限,外盘的指针还一丝不乱地按节按拍。将军的伟力就在这
里:不示弱,你飞我也飞,你飞200架,我飞20架,甚至两
架,我也不怕;不逞强,你飞你的,我飞我的,只要你不犯
我,我也不惹你,不打第一枪。
24小时……48小时……聂凤智都无法合眼,平静之中的
紧张是真正的紧张。
这样的对峙和相持,大概就看谁的意志更紧强、神智更
健全、头脑更清醒了。谁不出乱子,谁就能操得胜券。美军
碰上聂凤智这样一位沉得住起的对手,还能捞得什么油水呢?
理所当然,美国政府一点便宜也不能占到。据说,当时
的美国国会还好不热闹了一阵子,纷纷要求说明真相:有的
说,如果真是自己的军用飞机侵犯了人家的主权而被打下,政
府必须承担责任;而另一些好战分子则大叫大嚷要借此机会
向共产党中国摊牌。可真"摊牌"还是需要一点胆子的。正
如陈毅在那次震惊中外的记者招待会上所说:"人们只知道世
界上有一个美国不好惹,须知道还有一个中国更不好惹!"
美国政府拍不响嘴巴,看看武装示威挑衅又捞不到什么
便宜,几天之后,只好悄悄"鸣金收兵"了。
两三个月后,渔民在海里打捞出了那名美军驾驶员的尸
体,美国舰队又来过一次。可这一次来,也不耀武扬威了,而
是来"认尸"。
此事过后,聂凤智请假在家美美地睡了三日,方才解过
困劲来。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ftclsun.hit.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645.61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