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红色舰队2-2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ul 11 18:41:25 2002) , 转信

章节:第21节  上站时间:2002-6-4 17:49:09  
作者:宗良煜  版权信息:宗良煜  
 
    2010年12月7日上午9时,美国白宫发言人准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开得十分简短,发言人只发言不解答任何问题。
    发言说:12月2日至12月7日,美国太平洋第七舰队“海王”号航空母舰特混编队在南
太平洋海域进行了一次名为“上帝之约”的常规性巡航。期间,与前往秘鲁进行访问的中
国海军“新郑和’号航空母舰编队发生了有限的低强度军事冲突。在刚刚结束的两国国防
部长对话中,双方已经达成了相互谅解,均明确表示这次意外冲突不会影响两国两军的正
常关系。
    关于“凯斯特勒”号事件,最终的调查结果证明,它是被一艘不明国籍的、具有强大
攻击力的海盗船击沉,船主劳埃德·凯斯特勒先生和另一位美国籍小姐已经在“海王”号
航母上获救,相信劳埃德先生会对新闻界有更详细的解释。国会议员凯斯特勒先生即日动
身前往夏威夷,亲自迎接“海王”号航母特混编队返航,并会见他的儿子劳埃德先生。
    “海王”号航母特混编队已经完成了预定的巡航任务,正在返航途中。
    新闻发布会总会有记者提问的。
    有人间:“你能解释一下美国军舰同中国军舰发生冲突的原因吗,先生?”
    答;“我说过,我不负责解答任何问题。”
    又有人间:“我们想知道,先生,‘海王’号航母特混编队的巡航为什么只用了六天
时间?也就是说,六天时间对一次常规性巡航来说,你不认为太短了些?”
    答:“我要是你,记者先生,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了。你知道,上帝创造这个美好的世
界,才用了六天时间。”
    最后一个提问是:“白宫对这次中美海军的冲突,应该负有什么样的责任?”
    发言人习惯性地耸了耸肩:“无可奉告。”
    在美国政府发言人无可奉告的时候,“海王”号航母的舰桥上,阿布索伦少将正望着
南太平洋蓝天一样莹莹平静的海水,愕然它的颜色缘何还是那么纯净,似乎创世纪以来这
儿就只有一代又一代的鱼群游过,人类的足迹从未划下任何痕迹,包括人类苦心创造并苦
心经营的那些威风凛凛的战舰。
    于是,在这位刚刚指挥了一场战争的美国将军眼里,深邃的天穹之下,辽远的海面之
上的一切都愈显苍白。
    他的目光不愿落在近处。近处海面上,“海王”号的左右两侧,正迟缓行驶着从死亡
线上挣扎出来的战舰们。
    “新亚利桑那”号战列舰、“圣路易斯”号驱逐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导弹攻击,正在
紧张的修复中,不遇特大风浪,返回夏威夷基地是不成问题的。此刻,它们分列“海王”
号左右,像步履蹒跚的老人,再也抖不起几天前的威风。
    唯一没受伤的“迈阿密”号潜艇,无声无息地在后面的深水下跟随着,仿佛,它还没
能从反潜导弹的震撼中清醒过来。
    一刻钟前,修复多时的“邦克山”号巡洋舰终因受伤过重,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它昔日
的副舰长,告别了它昔日的辉煌,告别了辛苦创造它的人类,沉入深深的南太平洋水底。
它的救生艇和“海王”号派出的救生人员救出了全部幸存的官兵。阿布索伦在甲板上拥抱
了浑身湿漉、精疲力竭的麦尔维尔舰长。这之前他真担心这位多年的舰友会因“邦克山”
的沉没自杀身亡。可麦尔维尔推开了他的拥抱,冷漠地说:
    “你错了,阿布索伦先生,从一开始你就错了。让你那个所谓的‘上帝之约’见鬼去
吧!”
    阿布索伦无话可说。看样子,麦尔维尔之所以活着,就是为了当面跟他说这句话的。
这就像半小时前,他亲自带救生艇去迎接劳埃德和穆丽尔,在海上与乘“新郑和”号救生
艇而来的他们相遇时听到的第一句话一个意思:
    “阿布索伦先生,你不认为为了证明一种悲哀的虚荣,我们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吗?”
    他不知道,如果早已沉在海底的“海狼”号航母、“新世纪”号巡洋舰、“天使”号
护卫舰、“丹弗”号驱逐舰的舰长们都活着来斥责他,他会不会自杀身亡。
    再近处,“海王”号的战斗甲板上,燃烧的浓烟已经消逝,技术人员正在抢修被自已
导弹摧毁的导弹发射架和其他设施。此刻,阿布索伦倒值得庆幸了,假如没有“新郑和”
号的粒子束武器给他警告,他是不会下令刚刚出征的战斗机群紧急返航的。否则,只能是
他再损失一批战机和飞行员……
    他不愿再想下去了。对于刚刚结束的一切,他的内心泛着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厌恶。望
着从马克萨斯群岛飞来的海鸥和军舰鸟,他的大脑里闪过了这样的念头:
    “我是不是该远离大海,远离军舰,远离军装,去跟妻子女儿一起享受和平宁静的陆
地生活,或者走进原始森林逃避这可怕的现代文明?”
    这个念头令这位海军少将不寒而栗。
    想想苏珊娜倒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不用担心李丽华女士会收回那块无价的“上海”牌
手表了。他完全可以重新戴上它去迎接她的拥抱。她会笑的。
    阿布索伦也笑笑,笑得苦涩。·
    他笨拙地转回身去,由舰尾望开去,目光一直铺到那片曾是硝烟弥漫的战场。在他的
战舰们永远消失的海面,视线中正冉冉升起几排血色大字。
    上
    帝
    之
    约
    2010年你们将与中国海军血战南太平洋.它给你们的启示是:这应该是人类的最后一
场战争我创造了万物,但从来没有创造过战争。不要向我祈祷。
    “上帝啊,但愿……但愿这是人类的最后一场战争。”
    阿布索伦双手合十,低垂了头,在向上帝祈祷……
    这时,郝海良正率他的“新郑和”号航母编队行驶在去往秘鲁大港卡亚俄的航线上。
一小时前,“新郑和”号、“东方”号和“新星”号平稳地驶出了显然已不复存在的“军
事禁区”。
    “新郑和”号的左翼,“新星”号弥补了“天山”号的位置。看上去,这个航母编队
还是那么完整。这艘科学考察船将陪同航母编队访问秘鲁,然后由其护送回国。这是北京
的指示。
    郝海良也像阿布索伦一样,站在高耸的舰桥上。他的神情与阿布索伦有同样的冷峻,
心情有着同样的沉重。但是,在阿布索伦垂首向上帝祈祷的时候,这位中国海军少将的眼
前,正浮现出两小时前的一幕。
    ……他送劳埃德和穆丽尔到“新郑和”号舷梯口。舷梯下,停着负责送他们上“海王
”号的微型核动力气垫式救生艇。它的速度足可以让他们一小时之后到达三百海里外的目
的地。
    “很抱歉,将军先生,我们给你惹了不少麻烦。”劳埃德说,那口气仿佛这场战争是
他挑起的。
    穆丽尔更是眼含了泪水,“我们永远记住你和你的军舰,将军先生。”
    郝海良微微笑着,“劳埃德先生,你不是要写本有关这场战斗的书吗,我来为你提供
一个情节,好吗?”
    “当然好。”
    “是一个中国的古老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我们辽阔的土地上就生存着一种神奇的动
物叫做‘龙’,它高大,悠长,浑身披了美丽灿烂、坚硬无比的鳞甲,还有飘逸的长须和
健敏的四肢。它有着无比的威力,在水中能翻江倒海,在天上能兴云作雨,在人间能惩恶
扬善,从不骄横欺弱,从不奴颜卑膝,任何邪恶的势力最终都要败在它的面前,人们都崇
拜它,使它成为干百年来最受我们这个民族爱戴的图腾形象。你知道我们是怎样把它与自
己联系在一起的吗?”
    “我很想知道。”
    “我们把自己称做‘龙的传人’……”
    12月7日这天最后一个与“上帝之约”战争有关联的事情可能最不引入注目。事实上,
这只是一个简短的消息。
    美国亚特兰大州一家电视台的午夜新闻结束前一分钟,口播了这样一则报道:“十分
钟前,本市消防人员扑灭了一场发生在市郊的大火。大火从上午8时左右燃起,烧毁了一座
别墅式旧私人建筑,里面价值几百万美元的电子计算机系统设备全部损坏。警方初步调查
证实,放火者即该建筑的主人,也即我们午间新闻中已报道过的那位行为怪癖、暴毙街头
的青年男子。此男子的姓名、身份、职业及纵火的原因,警方仍在调查中。”
    这里提及的午间新闻报道也很简短:“上午8时左右,一位自称为‘上帝’的青年男子
,驾车于市中心抛锚,堵塞了交通要道。该青年下车后,狂呼乱叫,声称刚刚在南太平洋
结束的‘上帝之约’战争是他用电脑一手制造出的奇迹。他是全能的‘上帝’,只有全能
的上帝才有能力跟人类开这种大玩笑。人类太愚蠢了,人类的末日就要到了等等。当巡警
前来制止时,这位显然患有神经错乱症的青年人突然口吐鲜血,暴毙。医院检查结果,证
明其因兴奋过度、身体极度虚弱、精神长时间遭受压抑所致。属非暴力或自杀死亡范围。
有关方面正等待其亲人前来认领尸体,并进一步确证其死因。”
    显然,不会有人去认领这位青年的尸体,警方也会很快失去调查其身份、职业和姓名
的耐心。
    上帝永远是孤独的。
    上帝死了。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89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