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我在黑暗中27 刀光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hu Dec  2 22:08:47 2004)

第27节 刀光

“撤退!停止行动!撤退,停止行动。撤退,停止行动。”扈华林耳机中传来了联络人透
露出万分焦急情绪的声音,没来得及多想,扈华林向后面的突击队员打了个手势,之后拍
了拍前面的人的肩膀,他们又开始向各自后面或者前面的人传递同样的信号,所有人开始
有条不紊地向管道外爬去。 

就像潜入管道的过程一样,撤退耗费了他们将近一个小时,在一个小时中,扈华林开始思
考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这帮该死的家伙在耍我们呢!?难道出了什么事情吗?是台湾人
布下了埋伏,还是目标情报不准确。在接应地点会不会有几百名台湾士兵正等我们上钩,
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要怎么才能冲出重围?……” 

好在这一切都不是真的,当突击队员们拖着沉重的设备回到车里的时候,没有追兵,也没
有埋伏,有着只是一脸歉意的联络人:“我们接到命令,中止行动。现在回二号安全房待
命。”扈华林和他的队员有理由为此感到庆幸,实际上正是这道命令让他们躲过了一劫。
 

……………… 

尽管已经成功地送出了关键性地情报,任晓常上校如坐针毡的情绪仍然持续了很久。作为
总政联络部在台湾军队中间发展的最有价值的情报人员,经他之手送出的各种情报已经在
北京总政治部联络部的绝密档案室积累到了将近1尺高,大风大浪经历过了不少,然而他还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张过。 

上校现在官居国防部国防医学院下属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副主任兼任P-22小组技术顾问,不
过严格地说,他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军人,而是一个着军装的知识分子。他土生土长
于台湾高雄,父母都是铁杆的绿营支持者,而他不关心政治,对大陆也没有什么感性认识
,把他的命运与大陆拴在一起的是他13年前的美国之行。 

这位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生物系、后来就读于台湾国防医学院的生物学专家在13年前以私
人身份到美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且受命在美国一家国家实验室里做基础性研究。当时
,美国国防部和台湾国防部达成了协议,由美国军方秘密安排一批台湾研究人员到与他们
关系密切的国家实验室里学习如何研发最先进的生物化学武器,以帮助台湾方面提高其“
反制”大陆的能力。任晓常正是肩负着这样的使命。 

在美国,任晓常忘我地工作着,取得了不少研究方面的成果,但是这个性格有些木讷并且
其貌不扬的中年人和实验室里的其他人关系并不密切,因此在妻子赴美受阻后,他变得十
分孤独。那个时候,除了台湾驻美国代表处的武官有时候会来看望他以外,他在当地没有
任何朋友,而且根据国防部的训令,他也不被允许和任何当地人过分密切地交往,据说这
有助于防止泄密。 

不过这位博士候选人并没有认真地执行这项命令,在遇到了另一个实验室里的一位来自中
国大陆的同行,两个人成为了知己好友,在这位朋友的介绍下,任晓常又和另外一位来自
中国大陆的留学生高鹏建立了友谊。或许是因为国防部在阻挠他和他妻子团圆的问题上扮
演的不光彩的角色(台湾军方显然是担心他这样的敏感人物会叛逃,因此不愿意他把全家
人带出台湾境内),他根本没有理会军方的各种苛刻的保密规定,他毫无顾忌地经常对两
位朋友诉说对台湾军队和政客的不满。而两位朋友也会恰当地表达他们各自对生活和台湾
政局的看法。 

在这两个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从来没有到过大陆的任晓常逐渐喜欢上了大陆,并且萌生
过去大陆看看的想法,但是限于军人身份,他显然是不可能成行的。将近3年的时间中,任
晓常的政治态度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特别是在台湾的武官告诉他,陈水扁政府发展生化
武器,准备用于攻击大陆大中城市的研发计划后,他更是对此充满了不满和不安,因为他
很清楚,拥有核武器的大陆一旦遭遇了这样的攻击会有什么样的报复措施。 

11年前的圣诞节假期,因为实验室美籍工作人员放假回家,他也开始无所事事地呆在家里
。这个时候,他的好朋友高鹏前来做客,他们之间开始了那次彻底改变任晓常一生命运的
谈话。 

“你圣诞节假期不会打算一直呆在公寓里吧?难道没有什么特别计划吗?” 

“我能有什么计划,我现在就是想等到春节,让他们放我一马,让我回家团圆。你知道,
我只要离开这里方圆50公里,就要向武官处打报告申请的。” 

“你有兴趣去趟大陆吗?就这个假期,否则以后等你回到台湾,以你的身份再想去大陆反
倒更难了。” 

“去大陆?可是,我连去旧金山、圣迭戈都要他们的批准,何况是飞到中国大陆去呢?”
 

“怕什么?台湾在这座城市里又没有情治人员,他们难道还天天盯着你不成?那些管理你
的武官都在东海岸呢!你是台湾生物科学界的顶梁柱,就算是违反规定,他们又能把你怎
么样?” 

“让我想想吧!我不怕情治单位的人,我来美国,他们情治单位的人也不敢多过问我们的
事情,知道的太多了,他们也要担责任的。来回大陆需要多长时间,飞机可能要坐20多个
小时吧?还有去大陆,手续是不是很麻烦。” 

“去吧,一来一回一共26个小时,你在美国反正拿的也是多次往返签证,你愿意去哪里都
可以嘛!这样的机会很难得。还有我可以托人给你本中国护照,这样你到大陆去就不用办
签证,而且也不会在你那本台湾护照上留下出入境记录了。” 

“大陆的护照,我可以拿那种护照吗?我是台湾人啊?” 

“在中国领事馆就可以办,大陆人、台湾人、香港人还有澳门人,都可以。记住!台湾人
也是中国人。” 

就这样,任晓常拿到了中国领事馆签发的中国护照,顺利来到北京,在高鹏的指引下,很
痛快地在北京城内游玩了一番。之后,他在宾馆里见到了自称是解放军总政治部联络部的
一名少将军官,这位将军开门见山地告诉他,他来大陆是总政联络部安排的,他们是解放
军情报机关的工作人员,希望任晓常能够帮助解放军搜集一些台湾生物化学武器项目的情
报,为维护两岸之间的和平做一点贡献。 

此时的任晓常虽然心知上当,但是对陈水扁政府早有不满的心境,加上身处大陆龙潭虎穴
的处境终于还是促使他做出了加入解放军情报部门的抉择,不过任晓常提出了两个要求,
第一,他要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要安排他的妻子和孩子到大陆或者第三国去
。他的要求都被满足了,尽管不动声色地把他的亲属一个一个地转移出去着实费了总政联
络部很大的劲,但是这样的努力得到了报偿。在任晓常在美期间和回到台湾从事生物武器
研究后,他为总政联络部提供了大量有关台美军事合作以及台湾生物武器项目的情报。 


由于工作出色,任晓常在台湾国防部国防医学院的预防科学研究所和生命科学研究所工作
过,担任过病毒学科研小组副组长、分子生物学科小组组长,到如今升任生命科学研究所
的副所长。随着两岸关系越崩越紧,作为台湾军队中负责开发生物武器的最重要科研单位
,来生命科学所参观访问的军方高级官员越来越多,总统李应元也来过一次。就在李应元
来过之后,台湾军方下达命令,从生命科学所和预医所中抽调最优秀的科技人才,组成P-
22小组,准备设计和制造武器级的生物毒剂。 

就在不久之前,他听说他所在的P-22小组将正式同国防部直接控制下的另一个新设单位第
23部队合并,组成代号“反制1号”的作战单位,在他把这份情报送交总政联络部后,他接
到了联络人带来的来自据说是来自总政联络部部长叶平中将的命令,让他全力搜集有关“
反制1号”单位的全部情报,特别是来自第23部队的情报。几天后,来自国防部的正式消息
传来,“反制1号”单位的组建计划被取消了,而P-22小组则奉命搬家,前往一个新的基地
,来到部署在台湾中部山区那个神秘的基地后,任晓常惊奇地发现,他费力寻找的第23部
队居然和他们使用同一个基地。 

因为任晓常是P-22小组的技术主管,他和基地司令,实际上也就是传说中的“反制1号”单
位的主官龙应明中将混得很熟,他毫不客气地指出国防部把两个最重要的反制单位弄到一
个基地里,纯粹是蠢材的行径,这样“万一共军发动突然袭击,两个单位岂不是一起遭殃
。” 

对此,龙应明的回答很简单,国防部掌握的能够有坚强防卫能力同时又能支持大型设备运
转的基地屈指可数,像佳山基地这样的基地自然要派其他的用场,一句话,“既能抗的住
老共轰炸,又能有足够功率的发电机和封闭实验区的基地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任晓常
还套出来,这个代号白凤的基地多年前就已经建设,但是由于资金到位率一直不高,而且
施工难度很大,所以几年前就停下来了,后来国防部研究了现有基地后决定把这个原本用
于弹道导弹项目的基地改造后投入使用。就这样,任晓常没费吹灰之力就搞清楚了基地的
具体位置。 

任晓常不得不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他顺利地找到了第23部队,而且他发现有关第23部队
的情报对他们这些置身于基地中的人来说唾手可得,但是实际上这些情报根本无法传送到
他的联络人手里,在这个基地中,任何人未经允许都不能和外界有通讯往来,基地位于亚
热带丛林之中,远离城镇和人口。在基地外围,还部署了一个陆军联兵旅特战营和两个宪
兵连,可以说是戒备森严。尽管过去任晓常也面对过类似的情况,但是这位高级技术官员
总是有机会把最先进的通讯设备带进基地,和自己的联络人建立起秘密联系的,可是到了
白凤基地,因为基地座落在一个巨大的环形山谷中,电波如果要穿过雨林,就必须首先越
过那个巨大的花冈岩层区域,而基地规定,未经允许任何人不能到到山谷之上的地方去。
 

“长官,很抱歉,没有基地指挥官的批准,没有人能穿过这条线。”两名基地的宪兵很礼
貌地对正在“欣赏风景”的任晓常提醒道。任晓常唯一一次试图穿过警戒线,到达山顶区
域的努力失败了,不过好在上校的身份让任何人都不敢怀疑他“欣赏风景”的动机,到底
基地的生活的确有点单调得过头了。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事情越来越严重,台湾人的牙齿越磨越锋利,不知道怎么回事情,军
方居然搞到了10枚完整的近程弹道导弹,而在之前没有人相信“青蜂”项目之后,台湾人
还在发展此类武器。除此之外,美国人还为台湾人装备的8艘潜艇提供了巡航导弹发射装置
和40枚过时的战斧-2型巡航导弹。一旦为这些武器配备生化武器弹头,它们可能造成的破
坏将会是相当大的。然而,任晓常还是对将这些情报的传递一筹莫展,直到他已经无法再
等下去为止。 

“我们为什么要搞反制2号基地?我的人为什么要呆在那种地方,你知道需要多长时间才能
把他们制备的东西运到这里吗?”任晓常隔着墙就听到了第23部队指挥官鲁之平少将的大
喊大叫,这个家伙总是这样,可能因为国防部把他搞到这位坐惯了办公室的人弄到这样一
个鬼地方后,他总是借机会发泄他的不满。 

“好了,老鲁,你要明白,这是国家安全局和宪兵司令部的想法,他们认为中共会千方百
计对反制1号项目进行破坏,不管我们保密措施多严格,他们都会得到风声,所以他们决定
去布一个局,把一些次要的项目安排在那里,然后吸引他们攻击那个基地,我们在周围部
署了几千人,不管中共的特种部队或者飞弹是不是能够破坏那里的设备,第一他们会一直
注意那里,第二,他们即使破坏了那里的设备,也会以为他们已经得手,这样反制1号单位
就出不来问题了。”龙应明中将的解释很详细。 

“那我为什么要往那里派那么多人?你拿他们当肉盾么?” 

“当然不是,但是国防部认为那个基地的确应该派点用场,你要知道白凤这里也放不了那
么多人,P-22的人来了以后,基地要被他们占掉很大一块地方。而且,你知道,国防部的
一些人觉得这里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你知道如果9号区被干掉了,这里就没办法用了。
所以,必须在两个地方都部署上人手。” 

任晓常很清楚,龙应明的说辞里有宽慰鲁之平的成分,因为第23部队调走的人基本上是非
技术人员,但是这里面还是存在一个极其有价值的信息,只要干掉了9号区,就能够瘫痪整
个基地,而且这样还不会造成基地技术人员的重大伤亡,因为9号区里基本上没有人员常驻
。接下来,便只有把自己或者情报弄出去的问题了。 

在反复地思考各种各样的离开基地的理由后,任晓常发现自己已经没有退路可走,他想起
了那位解放军少将在初次见面时曾经说过的话,“做情报工作其实和其他的工作没有什么
两样,先做自己必须做的事情,然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做自己必须做的事情,做自己必须做的事情。”默念着,上校走进7号实验室,对自己的
助手吩咐道,“让我看看17号怎么样了?”他从容地接过了那个试剂盒,随手拿起另外一
个试剂,抽取一些检体。但是,一个有经验的病毒学专家从来不会遭遇的糟糕状况发生了
,试剂泄漏了。 

“我想这不是什么大问题,17号试剂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病毒,但是我们有一个高级研究人
员出了点问题,我们这里只能控制他不恶化,要是想治愈他还要把他送到台北去。……当
然,他对我们很重要,没有他,P-22几乎没办法运转,是的,我觉得应该立刻把他送走,
当然必须绝对注意安全,要派最可靠的人,不能让别人知道基地的位置和这里面的状况。
他的老婆是荣总的护士长,让她来护理吧。这样的人绝对可靠。好的,派一架直升机过来
,是!” 

……………… 

扈华林又一次见到了联络人,他拿来的一个手提箱,“我的联络人交给我时,告诉我这个
提箱的密码是你女儿的生日,只有你有权力打开。看完后立刻毁掉它,它牵扯到我们在岛
上的情报人员,只有你们这些要离开这里的人才能看它们。我们已经接到命令,将会新的
一批人员接应你们采取新的行动,而我们必须到外面避避风头了。祝你们好运。” 

……………… 

华盛顿,五角大楼停车场。江南走下车来,凝视着不远处那幢宏大的五角形大楼,少年时
,初次来到美国时的他曾经试图驻足此地,留下与这座象征着美利坚合众国武装力量的宏
伟建筑的合影,然而那时他遭到了驻守在那里的美国军人的阻止。如今,重游故地,物是
人非。 

陪同他前往五角大楼的詹宁斯海军中将很疑惑地看着这位年轻的中国来访者,五角大楼接
待过的无数客人中只有他,固执地坚持要在停车场停留,而不是直接驶入大楼。 

“阁下,您在看什么?您不是曾经来过这里吗?” 

“是啊,在我很年轻的时候,在我担任驻美使馆官员的时候,我都来过这里,但是我真没
有机会看看这里。将军,您知道吗?如果两个民族,两支军队不互相了解对方,不真正地
静下心来看看对方,我们将为各自的无知而付出代价。”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2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