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猎鹰), 信区: Green
标 题: 两位大校与《超限战》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Jun 28 21:47:01 1999), 转信
两位大校与《超限战》
本报记者 沙林
将军说:“这是这么多年来我惟一一口气读完的一本书”
美国人看不起中国的军事能力。
1996年4月,在美国陆军军事学院召开的战略研讨会上,一位叫亨利的
陆军中校作了题为《21世纪的中国:战略伙伴……或对手》的报告断言,
“中国至少在下个世纪头25年里不可能进行一场军事革命。”
这种观点在美国军方有相当的普遍性,当然他们眼中的军事革命就是
军事技术革命,如果论军事技术,中国确实远远落在后面。美国前国防部
长佩里,在回答中国军事科学院陈伯江大校到美国采访时的提问“美国军
事革命的重要成果和理论突破是什么”时,傲然而答:“当然是隐身技术
和信息技术。”佩里的回答代表了美军的主流看法———军事上的唯技术
论。
甚至论起军事思想,他们也看不起中国,认为自毛泽东的“敌进我退,
敌驻我扰……”16字令问世以来60多年,中国再也没有提供有分量的军事
思想,所做的无非是“引进外军资料”。而且他们认为,即使是毛泽东的
军事思想,也大部分来自200年前拿破仑那著名的七条军事原则“消耗(敌)
进攻能力、机动行动、集中兵力、出其不意……”──毛泽东早年曾很崇
拜这位法兰西矮个子军事天才。
但1999年初夏,情况似乎有了变化,“中国诞生了新的军事思想”,
一群热衷探讨军事理论的军官如是说。
这是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叫《超限战》的书。
“20年来我国很少见到这样具有独创性的军事理论,也是我们仅见的
美国以外关于全球化战争战法的理论。”中国国际战略基金会的年轻军事
专家们捧着这本书赞道。
军事科学院一位中将说:“这是这么多年来我惟一一口气读完的一本
书。它的很多观点走在了我们军事理论界的前头。”
另一位将军、国防大学某教研室负责人得出一样的结论:“许多课题
我们只是刚开始研究,乔良他们就已拿出成果。”
这本书的作者是两位年轻空军大校———乔良和王湘穗。
面对高科技战争,弱国和发展中国家如何生存?
美国的国力和军力在海湾战争和苏联解体后强大得无以复加。世界许
多人相信,它的道路包括军事道路是全球的必由之路,理论、技术和物质
都出自这个国家,你有什么办法?这样的国家执拗起来是非常可怕的。弱
国和发展中国家如何生存?难道只有俯首贴耳,步随其后?
乔良和王湘穗在他们的理论中,以冷静和客观的态度分析了美国军事,
阐明了弱国的生存之道。
美国是一个过分惧怕伤亡的国家,又是一个极为富有的国家,因而美
国人宁可把战争当成与对手在军事技术上的马拉松赛跑,而不愿更多地看
成是士气和勇敢、智慧和谋略的较量。他们热衷进行一种只有富翁打得起
的豪华武器战。在轰炸南联盟中,美军出动平均2600万美元一架的飞机,
用每枚160万美元的战斧巡航导弹去摧毁价值要低得多的楼房和桥梁。如此
阔绰的“金弹子打鸟”是前所未有的,美国上下非常得意这种高奢华换来
的零伤亡。但这种情节简单、特技复杂的“好莱坞大片”,对战法战术上
并没有贡献,却大有一种把世界其他国家甚至穷国也带到一片打高技术战
争的趋势中。
我们怎么办呢?我们没有对外穷兵黩武的传统,我们不太富,我们对
全球没有非常热切、构架性很强的构想,关键我们的军费很少,以1995年
计,只有400亿人民币多一点,是当年两千亿美元的美军军费的四十分之一,
是当年463亿美元的日军军费的十分之一;我们两年的军费加起来还不够美
国一架F-22飞机的研制费;1981年,美国空军预计投入220亿美元就可生
产132架B-2,但8年后,这笔钱只造出一架B-2,这几乎已是我国4年军费
的总和。
“在这种情况下,慢说打不起,就是打得起也没什么意义。”
在空军大院一所装饰着战斧和军刀的住宅里,乔良大校双目圆睁,直
对记者:
“我们想用高科技对付美国高科技,实际中了美国的陷阱。在这条路
上你永远也赶不上他们。穷国弱国想用高科技对抗美国实际是以卵击石。”
那全世界那些穷国和弱国怎么办?
乔良和王湘穗端出了给穷国设计的“超限战”。
乔良创造了令人恐怖的战法但他说是为弱国穷国着想
超限战是超越一切战争模式的意思,说白了就是打破一切限制,一切
手段,特别是非军事手段迭加组合、惟我所用,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
各个领域打击敌人,直到达到战争目的。
超限战包括很广,其中首推黑客行动,这种有国家政治目的的玩计算
机的人已不是一般的黑客。乔良冠名为“网霸”。
自80年代中期开始,黑客没少给美国军方和政府找麻烦,比如1994年,
一位16岁少年从英国攻击了位于纽约的美军空中发展中心,侵入和危及了
130多个系统,受害者包括美国航空航天局和韩国原子研究所……令人称奇
的是,一个技术如此发达的国家到现在也没找到防犯黑客的良策。今年5月
以来,美国联邦调查局突然对黑客实施“严打”,结果招至黑客大规模报
复。联邦调查局和美国内务部多个网站遭到破坏,黑客们留言道:“我们
要一直攻击到他们跪下来求饶为止。”
令弱国放心的是,世界上玩计算机最“油”的不止是美国小子,国力
孱弱的印度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还有台湾人和以色列人,如此,黑客
战就不是美国人的专利了。
当代技术社会提供了这种倏忽即来、转瞬又去的黑客战的基础,这也
是为什么乔良说,“一个超限战可以兴起的时代来临了。”
乔良还认为,城市游击战也是手中方便的好利器。古往今来,没有一
个大国真正把游击队干掉的。拿破仑大军创造了那么多军事史上的奇迹,
但也拿西班牙游击队没办法。他的大军打到了莫斯科,西班牙游击队还在
后方骚扰他。同样,强大如斯的美国人对本·拉丹也是办法不多,弄得心
惊肉跳。
索罗斯,又一个臭名昭著的人物,超限战法同样也青睐他,因为在现
代世界,金融恐怖主义(乔良自创新词)十分可怕,它能在几天时间里就
对一国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波及对象从国家中央银行直至升斗小民。两
年前开始的几乎毁掉半个世界的金融风暴,就是索罗斯“一个人的战争”,
香港的繁荣差点毁在他的手里,要不是中国政府做后盾,要不是中国政府
没有自顾自地让人民币贬值,挽回了一些局势,金融危机就得波及到美国,
华尔街也将深受其害。那样的话,世界真的不知怎么样啦———给金融大
鳄一个支点,他就能翘动地球。美国《洛杉矶时报》1998年8月撰文道:
“眼下对世界和平构成的最大威胁是金融市场而不是恐怖分子训练营地。”
媒体战也在乔良的兵书中,他认为其力量更加隐蔽、广大,比如海湾
战争前后,美国不可战胜、美国武器神话被各媒体充分渲染后,全世界都
感到一种震动。对伊拉克士兵的震慑尤甚,后来整师团建制的士兵从战壕
里爬出来,跪地向低空盘旋的美军直升飞机投降,不能说没有媒体的力量。
以后十年,萨达姆一直被西方的媒体打得灰头土脸,他本来能更强硬、更
有活力……为什么他不能与拉丹联手,为什么把上百个西方人质抓了又放?
把这些人质,总统府放三个,指挥部绑两个……看谁还敢炸?给这些人质
好吃好喝,又不担虐待俘虏的名声。
但无论萨达姆还是米洛舍维奇都怕背上玩“人肉盾牌”的名声,后来
反而变得极守规矩,结果美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整个舆论掌握在西方手里,他们怕西方把他们魔鬼化。
还有生化战、外交战、贸易战、心理战、资源战、原子战……几乎可
以罗列出一百种战法。单独一个战法效果可能并不明显,关键是这些战法
的迭加组合。迭加越多,效果越好。组合时并没有一定之规,视情而定,
超限战最大的规则就是没规则,百无禁忌、超越一切。乔良爱引用岳飞的
一句名言: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乔良心目中的梦幻组合是:施瓦茨科普夫+索罗斯+小莫里斯+本·
拉丹。
施瓦茨科普夫是美军“沙漠风暴”的联军统帅,他在被乔良称为“旧
时代最后一场战争,新时代第一场战争”的海湾战争中,第一次没让美国
三军各行其事,而是由他一个人导演了“空地一体战”。而小莫里斯是世
界第一个一夜成名的黑客。
采访到这,我觉得乔良的想法令人恐怖,但他表情无邪、双眼明亮:
“超限战说到底就是为有理没处说的弱国小国想的‘邪着’。”
当一个弱国硬碰硬跟一个强国干,代价往往很大,比较起来,超限战
最人道
乔良这个理论怎么看怎么像一个年轻军官的纸上谈兵,它真有这么大
作用吗?南联盟被逼撤兵证明,真正“管用”的还是大国武力。
乔良在军队以铁嘴著称,这显然是他预料中的问题:
“米洛舍维奇就知道硬碰硬,连人民战争都没打。我的总参朋友看了
这本书后,马上进入实践状态,为米氏设计‘组合拳’:派小分队,就近
潜入意大利,然后潜到美军基地附近,待美军飞机起飞去轰炸南联盟的瞬
间,发射肩扛“毒刺”导弹,命中率可以说百分之百。随后再到德国,到
法国,到比利时如法炮制;然后拿整个欧洲做人质,在欧洲开展城市游击
战。欧洲大陆国家有切肤之痛,不会再容忍远离欧洲大陆的英美把战争进
行下去……”
“你想过没有?”我拿出准备好的问题:“超限战并不专属于哪个国
家,弱国可以用,强国也可以用。要是强国掌握了这套理论,不是更没弱
国的活路了吗?”
“的确,要是强国也用超限战,弱国很难有着。但历史证明,这很难,
因为强国都是制订规则的国家,新兴国家都是不按规则办事的、钻空子的
国家。历史上的蛮族,都是打破文明先发达的国家制定的程序才崛起的,
一部人类史莫不如此。美国崛起了一个世纪,制定了它的规则,当联合国
的规则不适合美国时,它会打破旧的,建立新的。但它建立的规则它必然
遵守,要不全世界不信服。
“但弱势者可以不管不顾,拉丹会主动折腾美国,而美国不会先去折
腾拉丹。美国可能会把中国当成假想敌,但对其他小国它不会与之为敌的。
就像一个家庭,长子会防着长弟,但不会防老末一样。美国不会与全世界
为敌。
“就是美国人熟读了这本书也没用,它在明处,你在暗处,它不能把
全世界都筛一遍。它知道哪一群黑客正准备袭击五角大楼?它知道哪一群
拉丹正携着炸药驾车而来?它不可能把粗眉大眼大胡子的阿拉伯人都当成
恐怖分子。
“强势只有目标出现之后才显出强势。假如巴拿马用超限战,而美国
人也用超限战,那巴拿马人将一筹莫展,但历史证明,作为强势者不会首
先想到破坏规矩,用邪的。
“这样就可能给巴拿马这样的小国可乘之机,它可以用超限战先发制
人,一时间会给美国造成很大麻烦。然后利用索罗斯式的人物,给美国金
融造成混乱,然后不知在哪弄到两颗原子弹,一颗埋到国会山,一颗藏到
纽约的繁华之地,要挟之下,美国会让步的,最起码这一轮是美国输了。”
乔良的战法令人不寒而栗,他说能够成功的关键在于出其不意,先发
制人,迅速决胜。比如索罗斯的量子基金1993年袭击英国,一时间造成了
英国的金融危机,而索氏一役赚了二三十亿美元,实际如果有准备,量子
基金根本不是英镑的对手。就像香港有准备,索罗斯大败而归一样。
再比如中国虽然不富,拿出一千亿美元是没有问题,袭击一个没有准
备的大国,足可以造成金融危机。
“这简直是春秋无义战了,世界还不乱了套?”
我对乔良的战法深深抵触,它有违人们内心的人道主义原则。我问道:
“你从战争伦理角度考虑过吗?”
“这是国际政治研究的问题,我们只研究手段。而且公理从来是与强
权在一起,正如古人云,胜者王侯败者寇。西方人文明程度高,对于他们
这些招有些是挺阴损的。但一旦打起来,谁也不会手软。英国人表面是最
有绅士风度,但也最有城府,二战时,它的间谍战、美女计、离奸计、佯
攻变诈使得最多,把德国人弄得狼狈不堪。
“当一个弱国硬碰硬跟一个强国干,代价往往很大,北朝鲜跟南朝鲜
打正规战,结果一个仁川登陆,损失很重。我们在朝鲜跟美国打阵地战,
二三年间,双方死亡率几乎是8∶1。上甘岭黄继光的连长说:他前后指挥
过800多人,差不多一个团的人马,后来的都不认识了。
“比较起来,超限战是最人道的,它的恐怖是一时的、心理的,它以
死人最少达到同样的目的。它鼓励非军事手段、软打击和慈化武器,比如
电脑逻辑炸弹、媒体武器、不进行硬摧毁的电磁能武器……它还主张不战
而屈人之兵,如俄罗斯仅用一枚导弹追踪杜达耶夫的“全球通”,就使令
人头痛的强硬嘴巴永远闭上了,缓解了车臣的巨大麻烦。它主张用恐惧制
止恐惧,比如用激光束在天幕上投射一个受难圣徒的影像,震慑那些虔信
宗教的士兵。技术已足够,只需想象力……”
历史上由理论构成化时代的战法太多了
“一个战争理论的出现真能改变战争格局吗?而且这算不算一个新理
论,因为这些‘战’实际一直存在于世界战争舞台,你的创建在哪儿?”
我又把一串问题投向他。
“我们这个超限战是把已有的实践比如黑客、金融恐怖……综合起来,
总结出来,变成一种有意识的组合作战方式。这种总结和提升作用太大了!
它能带领实践进入一个新天地,这样的例子在战争史上比比皆是。”
乔良对战争史很熟,举出很多例子:
坦克在一战中刚出现时叫“水柜”,一直配属于步兵,30年代,法国
少将戴高乐和英国将军富勒,同时提出坦克集群的思想,但他们的祖国对
这种天才的军事预见不屑一顾,而德国将领古德里安和沙漠之狐隆美尔,
一下注意到了它的闪光。古德里安承认,他深受戴高乐的影响,他们用这
个法国人的思想组建坦克集群,横扫法国,肆虐北非。掀起了一个世界潮
流──坦克把步兵赶出陆战主流的潮流。
飞机在一战时只是用来侦察间或进行扫射和零星投弹。20年代,意大
利空军少将杜黑在专著《制空权》中提出战略轰炸的概念,结果衍成了二
战交战各国,动辄出动数千架飞机,“遮住太阳的黑云”一样飘向敌国,
德累斯顿、东京、伦敦……一个个大城市几成废墟,到了现在的海湾战争
和前南争端,战略轰炸简直被推向极致。
还有闪击战理论,世人一直以为出自德国,实际上除了克劳塞维茨和
鲁登道夫外,德国还真没出过什么军事思想家,也没有什么有创建的军事
理论,但他们会拿来。苏联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创建了《大纵深》、《宽
正面》等纵深突击理论。德国统帅部发现后,奉之若宝,结果衍成他们的
坦克闪击战理论。而后用离奸计,让斯大林把图哈切夫斯基处死,他们从
此独占宝山,屡用不爽。
美国人也创建过军事理论(虽然他们看重军事技术,不太看重军事思
想,不太管它们之间是否互动,但二战之后,军事理论界基本是美国人的
天下)“空地一体战”就是他们为在欧洲平原上对付随时会像潮水般涌来
的华约坦克集群想出的扼敌之策,可惜一直没有实践之地。多少年后终于
在海湾导演出算是比较成功的空地大战。
“只要动脑筋为我们国家想,必然孕育新东西……”
多少年来,美国之外就没人提过军事革命这个词,除了苏联的奥尔加
科夫元帅,他最早看到电子技术将使常规武器发生革命。一直到1999年,
又有美国之外的人提军事革命,就是这两位中国的空军大校。
今年2月,在俄罗斯彼得堡举行的“政治暴力与战争未来”研讨会上,
我国外交部某司长,驻联合国的高级官员,在大会上用英文宣读了该书概
要,这是近20年来,世界军事界第一次听到美国以外的关于军事革命的言
论。
不仅美国人吃惊,世界军事研究颇具权威的瑞典皇家科学院战略研究
所也怀着很大兴趣要走此书,当然,美国的政治战略专家们也拿走此书。
瑞典前首相、北约秘书长索拉纳、英国参加马岛战争的一位中将都在
大会上聆听了两位中国大校的观点。当然,这不妨碍索拉纳参加北约的科
索沃行动。乔良等根子里是爱国主义的,他希望中华民族为未来做好准备:
中国的强大必然是以消耗世界资源为代价,像美国一样强大时,资源消耗
必然比美国还大。你的饼大了,别人的必然小。争斗是必然的。
“只要动脑筋为我们国家想,必然孕育新东西……我和王湘穗都是从
12岁起,不约而同翻看父亲的孙子兵法的。我从父亲的书柜里,拿出郭化
若翻译的《孙子兵法》,突然涌现难以言传的兴趣,这大概是一种遗传。
以后我就进入了军事书籍的海洋。
“几十年来,中国所有翻译过来的重要军事典籍我都读过,像美国海
军精神教父、上世纪末美国海军少将马汉的《海权论》,德国一战英雄、
陆军上将鲁登道夫的《总体战》,英国上尉利德尔·哈特的《间接路线战
略》,法国将军博弗尔的《明天的战略》,美国退役上校约翰·克林斯的
《大战略》,美国一位心头一热搞起核战争研究的企业家赫尔曼·康恩的
《设想一下不可设想的事》,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金斯基的
《大失败》、《大失控》,以及德国元帅曼施坦因的《失去的胜利》,纳
粹“最出色的将军”古德里安的《闪击英雄》……还有我国军事科学院每
年出版的100份外军资料,我们一一细读,从1992年到1998年,700份,没
有一份遗漏。连军科院编辑这份资料的人恐怕也难以如此全览。”
乔良现在空军政治部创作室,他从80年代起就称誉文坛,发表过“军
事文学史上标旗性的作品”《灵旗》、《大冰河》等。90年代又创作了新
时期第一部军事幻想小说《末日之门》。他在理论研究上也颇有建树,被
称为“军中理论家”,曾与王湘穗等合编合著过《军官素质论》、《世界
军事列强博览》、《全球军力排行榜》等书。
乔良脑力充沛,行止稳健,常有出人意料之举,他将出的下一本书是
描述“大师”怎样成为大师的《大师的迷宫》。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4.8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1.4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