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猎鹰), 信区: Green
标  题: 乔良解释“超限战”用意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6月30日17:04:08 星期五), 站内信件

乔良解释“超限战”用意
【多维新闻社30日电】台湾《中国时报》记者亓乐义日前专访解放军军事理论家乔良,
听取他对于“超限战”理论的解释。报导说,乔良和王湘穗在「超限战」为弱国战胜强
敌找出许多的可能性,这让一些曾和解放军军交过手的台湾“国军”将领,从「超限战
」看到毛泽东「人民战争」的影子,有的甚至直呼「超限战」就是「现代版的人民战争
」。国共内战初期,国民党以绝对优势压倒共产党,但不出几年,毛泽东运用包括心理
战、外交战、宣传战、策反战等一切能用的非军事和军事手段,打垮国民党而取得政权

 文章引述乔良说,他们的军事思想部份承接毛泽东的思想,同时也注入马汉、杜黑等
西方伟大军事理论家的精华。因此没有一种军事思想能凭空而起。但翻遍整本「超限战
」,不难发现乔良仅提到一次「人民战争」,包括克劳塞维兹等西方重要军事思想家的
著作也著墨不多。乔良说,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是融会贯通而来,这是「超限战」最具
创新的部份。他相信他们的书能广受西方瞩目,内容创新是一大主因。
 毛泽东的「人民战争」理论,在一九六○年代中期曾风靡美国军事界,造成一窝风的
研习热潮。沈寂将近四十年后,代表中国新军事思维的「超限战」再度吸引美国军界的
目光。毛泽东的过人之处,在于能厘清「一般战争规律」、「革命战争规律」和「中国
革命战争规律」之间的辩证关系,毛的战略和战术都是根据这种认知而拟定的。因此毛
泽东比国民党更能认清国共内战的本质而最终赢得政权。记者好奇地问起,「超限战」
应该也在寻找一个有别于毛泽东所认知的战争规律吧!
 当然,现在和毛泽东所处的时代大不相同,乔良说,一个「技术综合时代」的战争规
律已经来临,他们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为技术相对落后的中国寻求一个因应强敌的致
胜之道。
 《中国时报》的文章说,乔良不认为「超限战」是为中国「量身订做」的。因为「超
限战」提出的是一种军事思路和理论,任何人都可能应用。马汉一八九○年写的「海权
论」,是专为美国发展海权而提出的理论,结果反而最先被欧洲国家应用。
 「超限战」去年二月首次在俄罗斯曝光后,很多西方军事将领和战略学家都在问,这
本书的内容有多大程度代表解放军的官方思想?乔良说,「超限战」是「一家之言」,
不代表任何官方立场。但他相信「超限战」的基本思路会逐渐地扩大影响。乔良认为,
「超限战」所揭示的军事意义,有可能在未来二十年至五十年之间显现出来。毕竟,一
个新的理论从提出到验证需要相当的时间。记者为此询问在台北的几位退役将领,他们
一般认同乔良的说法,「超限战」要完全扭转解放军的思路,没有二、三十年的酝酿是
不行的。
 《中国时报》记者说,作为一名台湾记者,不谈「超限战」对台湾的影响,不仅失职
,在心里上实在过意不去。乔良似乎看出记者内心的挣扎,话题很自然地转向敏感的两
岸问题上。他认为「超限战」对台海均势造成何种影响,现在谈它为时尚早;而且,两
岸形势的优劣无法用简单的军力对比来概括。
 基于地缘现实,乔良认为两岸的军事没有可比性,不论台湾买多少武器,都不能扭转
台湾缺乏战略纵深的事实。台湾海峡仅有一百二十公里宽,是渡海作战最后发起攻击的
基本距离,加上台湾紧邻大陆前沿,使得台湾的国防全部暴露在第一火线上。乔良说,
除非台湾岛能再向东飘移三百公里,解放军的作战难度将大幅增高,但这是不可能改变
的,因此台湾注定不能脱离作为大陆地缘「囚徒」的宿命。「两岸形势取决于地缘」,
乔良强调,台湾买再多的武器对大陆来说都没有太大的意义。
 台湾海峡过去五十年毕竟是难以跨越的天然屏障,乔良认同这一点,但他说登陆战的
问题将因科技发展而改变。从常规战术思考,解放军的渡海登陆能力确有不足,但解放
军会用一种明知不可为的常规战术面对台湾吗?「超限战」的出现,为关心两岸问题的
人提供不少想像空间。
 记者说,撇开两岸问题后,「超限战」还有一项备受外界质疑的问题,即中国能用「
超限战」对抗强权,对方如法炮制时怎么办?有人提出日本在第二次大战运用「超限战
」偷袭珍珠港,美国以更恐怖的「超限战」动用从未使用的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这难
道不让中国有所警惕吗?
 乔良认为,「超限战」的应用是以不打核战为前提。当今所有的核子大国,都有用极
端手段解决战争的能力,只是备而不用。换言之,情况一旦走到绝路,任何战法都变得
没有意义。另外,「超限战」要突破的军事界线和限制,正是西方强权所制定划下的游
戏规则,因为只要游戏规则对强权有利,强权一般就不会轻易打破它,而只会强迫他国
接受并跟著这套游戏规则走,以确保强权永续不坠。
 另有一些人认为,「超限战」试图打破现存的国际秩序和战争原则,对全球化的发展
是非常危险的。乔良对此提出反驳,他说「超限战」的提出,就是要凸显美国强权能一
手制定,另一手又能改变现存国际原则的荒谬,而这并不意味中国可以因此而任意打破
国际规范。
 乔良说,美国一九九一年用「主权不可侵犯」为由,以战争手段迫使伊拉克从科威特
撤军。当美国认为有必要干预巴尔干半岛问题时,却用完全不同于先前的标准「人权高
于主权」,大规模介入科索沃战争。美国要怎么玩,就怎么玩,国际公义何在,弱势国
家难道就只有坐以待毙。从常理推断,世界上不容易出现某种「超限战」,能让弱国去
长期对抗强权,原因是国家间的对抗主要以综合国力为基础,没有什么神奇的「捷径」
可走。
 对此乔良做出解说。以综合国力的角度看,乔良认为第二次大战后,全球应无任何国
家可以击败美国。结果呢!美军在韩战打了三年吃尽苦头;美国在越战耗了九年后铩羽
而归,难道这些是中国和越南的综合国力高于美国所获致的结果。绝对不是,乔良反问
,如果没有「捷径」,以当时中国和越南的积弱贫穷怎能对抗美国。这说明巧妙运用一
些非军事手段,是有可能智取强敌的。
 文章引述乔良认为,这个问题正好跳在全球当前最热门的国际政治脉搏上,影响力可
能高过「超限战」。他说,全球化应是人类追求互利的一个新的境界,而不是强权再次
宰制弱小的翻新或延续。他说他们并不想和西方对抗,只想透过笔寻找一个能让东、西
方「趋同」的方式和路线。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4.24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1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