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眼镜蛇), 信区: Green
标  题: 《超限战》答疑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2月17日10:18:11 星期六), 站内信件


《超限战》答疑
----------------------------------------------------------------------------
----
http://jczs.sina.com.cn 2000年3月9日  乔良 王湘穗
  《超限战》答疑
  诸网友:
  《超限战》出版后,一时为国内外媒体所关注,称赞的有之,诋毁甚至谩骂的亦有
之,我们想告诉你们的是,所有这些都出自媒体自身的判断,我们没有邀请任何一家媒
体为自己做宣传,更没有请媒体去“炒”作《超限战》。出于种种原因,我们还拒绝了
某些西方超级媒体的采访,令人惋惜地失去了直接向世界陈述我们立场及听取受众反应
的机会。也正因此,我们十分感谢《舰船知识》网络版为《超限战》提供了一个窗口,
使我们能从中静观读者对拙作的各种意见。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许多网友参加了对《超
限战》的讨论,不论你是赞同,还是反对,甚至是叱骂这本书的,只要是真诚地站在为
中国着想的立场上,我们都尊重你的意见,并向你致以军礼!下面,我们回答网友和读者
对《超限战》的一些疑问。
  一、《超限战》是义和团式的军事思想或情绪化之作吗?
  做此判断的人不妨先翻看一下本书的版权页。本书出版于1999年2月中旬(完成于19
98年12月,构思于1 996年),此时距科索沃战争爆发还有一月有余,距中国使馆被炸还
有近三个月,就是说,《超限战》绝非因应时势的激愤之作。此前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冷
静、理智地研究评析美军(我们把它视作西方及世界最先进的军事标本来加以解剖)的优
长和短缺,此后也就更没有任何情绪性渲泄的必要。这一点只须读本书上半部分即可得
出结论。连美国军方亦公开承认该书非常仔细地研究了美军的现状和弱点,相信没有人
能够既情绪化又冷静地思考这些问题的,起码我们不能。当年义和团的军事思想家们(如
果有的话)估计也不可能。所以,未读《超限战》就断言它是情绪化之作的人,恐怕也不
能简单地对此书进行情绪化宣判,而要拿出事实根据来让世人信服。对此,请各位满足
我们一个小小的请求:读了之后再说、再骂。
  二、《超限战》给“中国威胁论”制造了口实吗?
  “中国威胁论”起于西方发达国家集团对中国崛起的担心和对中国的误解。在西方
利益的催化下,这种担心和误解正在变成一种指鹿为马式的偏见。偏见不需要事实的支
撑。“中国威胁论”绝不是因《超限战》的出现而起,当然也不会因《超限战》的消失
而止。就像“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那样,重复了一千遍的指责也可能使原本自
信心十足的被指责者变的不那么自信,以至按指责者的要求去行事。俄罗斯殷鉴不远,
国人当警惕。西方日益甚嚣尘上地宣扬的所谓“中国威胁论”,正在成为影响和改变中
国行为的阴谋,你的国民经济增长率世界第一,说你威胁;你有13亿张嘴要吃饭,说你
威胁;你在台海试射导弹,说你威胁;你并未造舰母非要谣传你在造舰母,还是说你威
胁,由此便知散布“中国威胁论”意欲何为了,我们怎能自甘跳进此等险恶圈套?若为“
中国威胁论”自缚手足,我们就会“口将言则嗫嚅,足将进则踌躇”,什么事也干不成
了。
  只要读读《超限战》就会发现,我们在书中所举的恐怖主义事件,大部分是某霸权
大国的所作所为,从中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应是“霸权大国威胁论”。是某国的霸权主
义在威胁世界,中国威胁从何而来?充其量是指出如果大敌当前、生死存亡,我们可以按
敌人已经多次使用的“超限”战法还诸其身。谁怕中国威胁,谁就别威胁中国。
  作为军人,我们的目标是慑止侵略和战胜敌人,我们的手段除了武器之外,也包括
理论威慑,是虎就不怕别人说爪牙锋利、威风凛凛,学猫作娇憨态,才是军人的耻辱,
亦是民族的耻辱。
  三、《超限战》主张恐怖主义吗?
  《超限战》反对恐怖主义,尤其是对西方列强的“国家恐怖主义”,因为从绝对伤
害量来说,国家有组织的恐怖主义远比拉登之流要厉害的多。尽管西方媒体不会像报道
肯尼亚爆炸案那样报道南联盟电视台被炸、平民列车被炸、中国大使馆被炸等悲惨事件
,但能说这些不是恐怖主义?以为《超限战》是主张恐怖主义的看法,大多源自西方媒体
的误导、也有一部分是某些读者的误读。一位网友在网上多次问我们,为什么说“恐怖
分子是各国政府最好的老师”?其实他只要向上移动目光,读读这一段话的开头就会明白
:“对付无视规则的敌人,最佳的战法肯定只能是突破规则”。(见P146)。我们要补充
一句:西方列强随心所欲地制定规则,又无视或打破规则乃至恣意妄为的国家恐怖主义
行径,常常成为弱势集团实行恐怖主义的诱因。
  反对恐怖主义是我们一贯的看法,有兴趣的读者还可参看乔良的旧作《末日之门》
。只要不带偏见和成见,只要有正常的理解力,应该不难从以下(见《超限战》P52-53)
字里行间读出我们对恐怖行径的反感:
  “真正让人感到恐怖的,是恐怖分子与各种可能成为超级武器的高新技术的相遇。
这一前景眼下已令人堪忧地初露端倪。奥姆真理教徒在东京地铁施放沙林毒气,其恐怖
效果远远超过了毒气造成的伤亡,这一事件警示人们,现代生化技术已经为那些企图大
规模毁灭人类的恐怖分子锻造好了凶器。与以通过滥杀无辜来制造恐怖效果的蒙面杀手
不同,意大利长枪党武装完全是另外一种类型的高技术恐怖组织,它目标明确,手段高
超,专以突入银行和新闻机构的计算机网络,窃取存储资料、删改程序、散布虚假信息
为能事,是典型的针对网络和媒体的恐怖行动。我们不妨把这种采用最新技术在最新领
域与人类为敌的恐怖行动称作新恐怖战”。
  读过这样一段文字后,还能坚持把主张恐怖主义的帽子扣在《超限战》头上的人,
是不是需要一点勇气?
  四、《超限战》是“无限战”吗?
  其实,这一点本不该成为问题,因为我们在书中已表述的非常清楚:“现在,我们
似乎又一次面临悖论:理论上说,超限,就应该是百无禁忌,超越一切;但事实上,无
限的超越是不可能也做不到的。任何超越都只能在一定的限度内进行。就是说,超限并
不等于无限,而只是扩大了的有限,即超出某一领域、某个方向的固有界限,在更多的
领域和方向上组合机会和手段,以实现既定的目标。——这就是我们为超限组合战下的
定义。”那些把“超限战”理解为“无限战”,甚至进一步引申为“无限制的使用暴力
”的人,对于书中第198页上的这段话,是读漏了,还是没读懂,抑或是有意跳过去不读
?实在令人不解。
  我们历时三个月,推敲更替了50多个书名才确立了“超限战”这一概念。《超限战
》最主要的理论突破在于其视野超越了战争的军事性,在对美军理论前沿的“非战争军
事行动”概念进行革命性的拓展之后,把“非军事战争行动”纳入了战争范畴;随着战
争的军事和非军事界限的打破,以往横亘于战与非战间的一切界限就自然被打破了,战
法的“超限”便随之而来。
  从形式逻辑讲,任何“超限”,需以有“限”为前提,若本来无一限,如何“超”
得?从辨证逻辑讲,“限”本来就是相对的,“限”定之时,“超”在其中。“超限”是
对“有限”的超越,它在思想上逼近“无限”,但在行动中是扩大的“ 有限”。“超限
”是一个过程,即打破一个个“有限”不断逼近“无限”的过程。恰如杨万里诗云:正
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超限”与“无限”的差别,只要动脑,应能体察。

  此外,还有一点应该明了的是,所谓超越限度和界限,主要是指思想上不要划地为
牢。至于战争“超限”到哪一步,那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美国包括英国等西方强国就
不在此问题上自缚手脚,经常干出些超越界限和限度的“误击”、误炸” 、“超国家执
法”等事情来让全世界瞠目。英国首相布莱尔更在上任之初即明令英国军情五局,可对
西方认定的恐怖主义国家首脑不经请示即行暗杀。在这类问题上,我们的态度是不是应
当“西方可以这么干,我们万万不能”?还请诸位明示。
  五、《超限战》是针对美国人的吗?
  有一位军事学博士对《超限战》作了一个统计,说书中提到美国的地方有360多次,
提到美军军政要员姓名的13 0多个。所以他得出结论,《超限战》是针对美国的。的确
,在《超限战》中我们着重分析的是美军的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因为我们清楚的认识
到,美军与世界各国军队相比,不论在武器装备、作战能力、还是军事理论上都处于领
先地位。以往许多人研究美军时有一个误区,觉得美军在军事技术上领先,那么自然而
然在军事思想上也同样领先,对美军军事理论的研究多为仰视,好一点的也是尾视。而
我们一开始就是从俯视的角度,把美军作为“一只有许多剖面的苹果”来解剖。因为只
有居高临下,才能看清、看全、看透美军的一切优长与短处,才可能使我们先在理论上
、再在实践中真正超越美军。
  在整个《超限战》的思考和写作过程中,我们始终都把对美军的研究批判放在学理
层面上展开,不允许任何极端化、情绪化的成分揉杂其间。一部军事理论著作绝不等同
于一份作战方案,它所剖析的对象并不一定就是它的敌人。试问,《孙子兵法》的敌人
是谁?《战争论》的敌人又是谁?不过,如果硬要我们回答《超限战》是对付谁的,那
么也很简单,谁侵犯中国、谁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就对付谁!但愿没有人对号入座。
  六、《超限战》有可操作性吗?
  只须看看台湾当局为防范台海危机而为其股市建立的数千亿新台币的安定基金,再
看看美国政府近一时期为防范黑客袭击煞费苦心的种种举措,就不难发现“超限战法”
的现实可操作性。只是在书中我们侧重于理论清理和提出思路,并没有去制定具体的方
案。因为只要思路对头,制定方案并不难。
  七、《超限战》是不准备遵守战争规则吗?
  战争中没有绝对的规则。如欺骗,在战争以外的社会行为中是违规的,但在战争中
则是值得称道的智慧。所谓“兵者诡道”、“兵不厌炸”早已成为军事常识,相信不会
有人会天真到对此持有异议。“不击半渡”曾是中国古代的战争规则,但也被后来的战
争实践所突破了,恩格斯在研究西班牙战争时特意指出,要趁敌方渡河时展开攻击;战
争双方立场不同,对规则的理解也不同,老八路与日本鬼子拼刺刀,拼不过就开一枪,
日本鬼子说八路不守武士道,的确,老八路不符合武士道规则,可你们日本人为什么跑
到中国来杀人放火呢?可见规则是相对的、守规和违规也是相对的。
  当然,我们不是说所有规则都不用遵守,中国作为有责任感的大国对已签字认帐的
规则、条约都应遵守;但遵守规则必须对等,条约对双方都应有约束力。中美建交要求
两国间交往要合乎有邦交国家的准则,美对台军售就是违规;搞NMD、 TMD也是违规;政
府签署“核禁试条约”,国会不批准,用这种方式赖帐也是违规。
  美国人在规则上常常是出尔反尔,美联储批评马来西亚、香港对付金融炒家的作法
违背“自由经济规则”,可当它的 “长期基金”出现危机时它也照样救助(这同样不合
自由经济规则)。确立和利用规则,是可以演变为“规则战”的。比如西方创造了一个说
法叫“无赖国家”,而对“无赖国家”动武可以不受国际法限制。“无赖国家”的标准
是什么?谁来认定?随便给别人扣个帽子就可以动武,这不是破坏规则是什么?在科索沃战
争中,南联盟电视台经北约认定为军事目标后即被炸毁,这一认定无疑是对既往战争规
则的破坏。更何况对南联盟发动战争本身,就是对全人类认同的包括被美国及西方在海
湾战争中加以捍卫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规则的破坏。其破坏的办法,便是制定一个
“人权高于主权”的新规划,真可谓随心所欲。
  我们说战争规则要打破,正是针对世上从来没有一以惯之的绝对规则,而强权国家
又总是在破坏规则这一客观事实所言。
  八、《超限战》是否赞同只要目的正确,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非也,此亦为误读。细检起来,赞同《超限战》者,对此书的误解,误读也很多很
深。我们并不赞同只要为了胜利,就可以不择手段,怎么干都行。我们只是痛感中国几
千年道德立国,对我们民族遗害甚深,使我们有时连人家把刀都架在脖子上了,还在那
里做谦谦君子状,岂有不误国之理?我们只呼吁向西方列强甚至他们的敌人学习:让规则
有利于你的国家,而不是自缚手足,任人宰割。对此问题,我们一定要思考透彻,所以
,我们才主张“彻底地做一回马基雅维里”,但请注意,我们有意在这句话前边加了四
个字:“在思想上”,但愿别因少读了这四个字而生出误解。
  同时,《超限战》的“超限”二字,主要是指“非军事战争行动”(这是我们在书
中提出的第一个重要论点),亦即超出军事领域去开辟新的战场和寻找新的作战手段—
—用“慈化武器”打“慈化战争”,而绝非主张无限制的扩大和使用暴力。
  九、《超限战》与人文精神相悖吗?
  某位书评“专家”以如下理由反对《超限战》:“我们现在面对的首先不是怎么打
,而是打不打仗的问题”。这话听上去象是一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和平宣言”,问题
是,从现在直到未来一百年,丝毫看不出战争有绝迹的迹象。那么,面对随时都可能突
然强加于你头上的战争,你不先去考虑怎么打,反倒在那里煞有介事地侈谈“不打仗”
,真让人怀疑某公是不是想当掉一个国家去换一枚诺贝尔和平奖章?
  《超限战》关于“慈化战争”(非杀戮性战争)的追求,本身就与人文精神的终极
目标相暗合。但我们不会为了标榜某种悲天悯人式的高尚,而把自己的脑袋插进沙土里
,或像东郭先生那样,以对狼的仁爱来博得慈悲为怀的虚名。可以想见,如此“高尚”
和“仁慈”的结果,只能是在某个早晨,把国家和民族命运变成骤然降临的战争的牺牲
品。
  十、《超限战》会不会降低军队的地位和作用?
  在全球化时代,军队不能包办国家安全,正如我们在书中讲的“独木难支”。国家
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举国力量去实现。但军队的独特作用不容替代,只是发挥力
量的方式将有所改变罢了。
  十一、中国会不会成为《超限战》的受害者?
  我们确有这种担心。任何一种军事理论都是双刃剑,敌对双方都能使用,就看谁用
得自觉用得好。坦克战理论是这样,制空权理论也是这样,当年德国法西斯军队正是运
用这两种产生于别国的理论,使法兰西亡国并险些吞掉英国和苏联。眼下,实际上美国
人已自觉不自觉的在应用“超限”战法,我们只有更自觉、更巧妙的运用,才能成为“
超限战”的获益者而不是受害者。
  十二、《超限战》是“泛战争”论吗?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如此。我们用“非军事战争行动”打破了经典的战争概念,用“
广义战争”拓展了战争的范围。一位研究大战略的老专家指出,如果把什么都看成是战
争,那就什么都不是战争了。老先生的一段话实与我们殊途同归。我们正是从“军事性
战争趋于消减”的角度,去构建《超限战》的基本理论框架的。我们认为,在军事性战
争式微之时,会有一段“ 泛战争”时期——几乎一切技术、一切领域都可能进入战争,
使战争越来越广泛;另一方面因武器的“慈化”又使战争的人员杀伤越来越少,以至于
越来越不象是战争了——人们将可能最终因此找到可以替代战争用以解决争端的方式。
如照此思路,《超限战》也许就是“泛战争理论”的先声。2000年1月3日《解放军报》
齐长明的文章也将《超限战》作为“泛战争”理论来评点。这是在整个《超限战》讨论
中,对我们来说最大的一次理论共鸣。
  十三、《超限战》是理论体系吗?
  我们没有奢望提出一套既完整又成熟的理论体系,体系是理论的完成态,我们只是
试图提出一些新鲜、活泼的军事思想,提供一种可供弱势国家选择的克敌制胜思路。
  十四、《超限战》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文风来写作?
  我们在写作之初就知道,《超限战》最终将面对真正的军事专家的敲击,同时更要
面对大量的普通军人和军事爱好者,要想让所有读到它的人都愿意把它读完,并为其中
一些新军事思想的音符而共鸣,那么就应该也必须为它找到恰当的表述形式。新鲜的思
想需要新鲜的形式来体现,艰涩呆板与明快深刻风马牛不相及。我们为什么不能让人们
在阅读思想时获得阅读文学的快感?只要读读《孙子》以来的兵学经典,就知道军事理
论并不排斥美文。在做了三年的资料准备后,我们在九个月时间里以通常写作二十分之
一的速度完成了它。从反映看,我们的目的还是达到了,因为有许多人说他们是一口气
把《超限战》看完的。这使我们欣慰。
  半年之前,我们曾想以《先读了再说》为题写篇文章,恳请那些尚未看书就信口开
河甚至信口开骂的人去读读书。在我们看来,有关《超限战》的所有问题都写在《超限
战》之中了,只要读书、并且稍稍认真一点儿,就可以得出你自己的而不是从西方媒体
拾来的结论。许多误解和疑问也就会迎风消解。后来,我们觉得还是更多地听听读者特
别是网友们的意见再说。现在,我们写出了对上述14个问题的回答,主要是为回应网友
们的热忱,向你们表示真诚的感谢。网上确是藏龙卧虎之地,我们在此谨向所有令我们
肃然起敬的民间战略思想家们致意。
  对西方那些在“妖魔化”中国的同时,顺便“妖魔化”《超限战》的政客和媒体,
包括攀附在他们身上的一小群黄皮白瓤的“宠物”们——专以涂污其父母之邦的颜面去
为“中国威胁论”造势的人,我们的态度为: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至于国内某些用文革
笔法对待《超限战》的人,我们也无意多说,只想提醒一句,眼下已是:2000年。
  乔 良 王 湘 穗
  于2000年2月1日《超限战》出版一年之时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0.76.59.7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9.63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