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生死一线:苏联潜艇事故中鲜为人知的内幕(组图1)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r 1 14:32:20 2005)
2005年03月01日 11:14 千龙新闻网
http://image2.sina.com.cn/jc/2005-03-01/U36P27T1D269719F3DT20050301111426.jpg“
共青团员”号核潜艇
http://image2.sina.com.cn/jc/2005-03-01/U36P27T1D269719F26DT20050301111426.jpg
“共青团员”号核潜艇隔舱顶盖
http://image2.sina.com.cn/jc/2005-03-01/U36P27T1D269719F318DT20050301111426.jpg
“共青团员”号核潜艇遇难艇员纪念碑
http://image2.sina.com.cn/jc/2005-03-01/U36P27T1D269719F319DT20050301111426.jpg
波利亚内潜艇基地遇难艇员公墓
二战后,苏联海军重点发展潜艇建设,为其国家战略利益服务,各种常规潜艇和核潜
艇定期出航世界大洋,期间多次发生事故,许多事故原因和抢救内幕至今不为人所知。
二战以来苏联常规潜艇和核潜艇重大事故简述如下:
1956年,波罗的海舰队瓦瓦金海军少校指挥的M级“共青团员”号柴油潜艇,在波罗的
海塔林停泊场执行战斗训练任务期间,发生事故,动力舱着火,从水面状态下沉没,事故
持续了5个小时,仅有7人生还,死亡艇员安葬在帕尔吉斯吉市;
1957年8月22日,黑海舰队别洛泽罗夫少校指挥的一艘柴油潜艇,在黑海执行战斗训练
任务期间,发生事故,海水通过未关闭的阀门进入柴油机舱,引发火灾,潜艇沉没,事故
持续了2小时30分钟,没有艇员死亡;
1961年1月27日,北方舰队希塔尔奇克少校指挥的S-80号导弹柴油潜艇,在巴伦支海雷
巴奇半岛以北水域执行战斗训练任务期间,发生事故,海水进入,潜艇沉没,68人死亡,
分别安葬在鹿湾和北方舰队主基地;
1961年7月4日,北方舰队扎捷耶夫中校指挥的K-19号导弹核潜艇(绰号“广岛”),在
大西洋北部水域执行战斗训练任务期间,发生事故,核动力装置第一涵道爆炸,事故持续
了7个小时,8人死亡,分别安葬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
1962年1月11日,北方舰队别格巴中校指挥的B-37号鱼雷柴油潜艇,在波利亚内市潜艇
停泊基地,在出海前的武器和技术设备空转检查时,发射井内的鱼雷爆炸,122人死亡,全
部安葬在波利亚内市;
1967年6月16日,北方舰队博奇卡列夫少校指挥的一艘柴油潜艇,在地中海东部水域执
行战斗值勤任务期间,在北纬36度20分东经10度57分地区发生事故,中央指挥台着火,无
艇员死亡;
1967年9月8日,北方舰队格利科夫中校指挥的K-3号鱼雷核潜艇,在挪威海距离北方舰
队潜艇基地1700海里处,执行为期56天的战斗值勤任务期间,发生事故,第1、第2隔舱着
火,事故持续了1小时32分钟,39人死亡,全部埋葬在西利察镇;
1968年3月8日,太平洋舰队科布扎里上校指挥的K-129号导弹柴油潜艇,在夏威夷群岛
西北350海里处执行为期15天的战斗值勤任务期间,在北纬40度6分东经179度57分的太平洋
水域,发生事故,初步判断是在潜航状态中与美国潜艇相撞,97人死亡;
1970年4月8日,北方舰队别索诺夫中校指挥的K-8号鱼雷核潜艇,在比斯开湾西班牙沿
岸西北300海里处,执行为期52天的战斗值勤任务时,发生事故,第3、第7隔舱着火,从水
面状态下沉没,事故持续了3小时15分钟,52人死亡,埋葬在格列米哈镇;
1972年2月24日,北方舰队库利巴巴上校指挥的K-19号导弹核潜艇(绰号“广岛”),在
纽芬兰岛东北600海里处执行战斗值勤任务时发生事故,涡轮发动机舱着火,事故持续了1
1小时30分钟,28人死亡,安葬在波利亚内市;
1981年10月24日,太平洋舰队马兰格少校指挥的S-178号鱼雷柴油潜艇,执行战斗训练
任务返航,在进入符拉迪沃斯托克湾时,被“冷藏船-13”轮船撞毁,引发火灾,海水进入
,最后沉没,事故持续了19小时45分钟,32人死亡,全部安葬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市;
1983年6月23日,太平洋舰队苏沃罗夫上校指挥的K-429号导弹核潜艇,在距离堪察加
海岸4.5海里的水域执行战斗训练任务期间,发生事故,海水经未关闭的通风井进入,潜艇
沉没,17人死亡;
1984年6月18日,北方舰队谢利瓦诺夫上校指挥的一艘导弹核潜艇,在巴伦支海执行战
斗值勤任务期间,发生事故,隔舱着火,14人死亡,安葬在维佳耶沃村;
1986年10月6日,北方舰队布里塔诺夫上校指挥的K-219号导弹核潜艇,在百慕大群岛
东北480海里处执行为期30天的战斗值勤任务期间,发生事故,导弹燃料成分发生化合反应
,事故持续了77小时33分钟,4人死亡,葬身海中;
1989年4月7日,北方舰队瓦宁上校指挥的“共青团员”号鱼雷核潜艇,在挪威海梅德
韦日岛西南180公里处执行为期37天的战斗值勤任务期间,发生事故,隔舱着火,潜艇沉没
,事故持续了5小时38分钟,42人死亡,安葬在各自家乡;
1989年6月29日,北方舰队卡萨特金上校指挥的K-129号导弹核潜艇,在巴伦支海距离
北方舰队基地300海里处执行战斗值勤任务期间,主动力装置发生事故,无人死亡。
每次事故期间,都在潜艇和人员抢救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动人的故事,生死悬于一线,
现在简要讲述苏联潜艇事故中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
M级“共青团员”号柴油潜艇事故
1956年,苏联海军开始为柴油潜艇寻找新型发动机,波罗的海舰队M级“共青团员”号
潜艇装配一种能保障长时间潜航的新型动力装置进行试验。这种新型厌氧装置在结构上还
不太完善,有随时爆炸的潜在危险,这种潜艇因而也被戏称为“打火机”。柴油机水下工
作时使用液体氢作为燃料,潜艇上专门为其建造有储存舱,所有液体氢全部装在专用储存
罐中。
M级“共青团员”号潜艇在瓦瓦金少校指挥下,出海试验新型能源装置。不料,动力舱
突然着火,潜艇随即迅速浮出水面。由于动力舱内储存有大量液体氢,随时可能爆炸,艇
长命令全体人员迅速疏散到甲板上。起火5个小时后,潜艇失去纵向稳定性,开始以较大的
后吃水差倾斜,沉入水中。此时海上起了暴风雨,天气非常恶劣,艇员们在肆虐的海浪中
等待救援,最后只有7人获救。
事后分析表明,潜艇沉没的真正原因是火灾导致舱室密封性能受到破坏,大量海水涌
入潜艇。动力舱并没有发生爆炸。有人指责乘员们在处理这起事故时有点消极,有人认为
建造类似厌氧动力装置有些超前,艇员们对如此复杂的装备还没做好足够的准备。
水下俘虏
1957年8月22日,苏联海军黑海舰队一艘潜艇出海,进入战斗训练水域,得到许可后潜
入水中。可是,原定时间(17点)已经过去,潜艇尚未浮出水面通联。黑海舰队响起了战斗
警报。
原来,艇长别洛泽罗夫少校在得到柴油机进气阀门已被关闭的报告后,下令潜艇“迅
速下潜”,结果,这一非常普通的命令导致了一起艇毁人亡事故的发生。结构上并不完善
的竖井关闭信号设备欺骗了艇长,海水开始通过并未完全关闭的阀门进入第6柴油机舱,潜
艇迅速下沉,几分钟后,艇尾以60度倾斜角深深扎进海底沙泥中。
已淹没第6隔舱半壁空间的海水冲毁了隔板,开始涌入第7尾舱,并导致配电盘短路,
引发火灾。为迅速灭火,第7隔舱被切断电力供应,此时第6隔舱2/3已被淹没,海水继续涌
入潜艇。2个小时后,乘员们终于阻止了海水继续涌入。尾舱中的乘员全部转移到了艏舱。
潜艇中心指挥台分析了局势,此时尾舱已进水40吨,吃水差为60度,无法排水,下潜
深度已接近极限,呼吸设备只能维持70小时,食物可维持两天,无法确认事故救援浮标是
否浮出了水面。艇长果断决定,采取措施,减小吃水差,排水。所有人员,包括军官,排
成队,手递手地用桶、罐盛水,把尾舱内的水向艏舱转移。这是一项较重的体力活儿,造
成吸氧量增加,一些人因呼吸困难昏了过去,其他人则继续努力,在转移了12吨海水后,
潜艇高度上升了35-40米。潜水员们带上所有能带的物品,来到艏舱,但吃水差并没有减小
,原来,艇尾被海底牢牢吸住了。
黑海舰队潜艇总队司令斯米尔诺夫上校首先乘潜艇到达事故水域,与沉没潜艇艇长取
得了联系,后者简短地汇报了事故情况。此时,事故救援浮标终于浮出水面,救援人员借
此与潜艇取得了电话联系。
救援方案是在潜艇艏部系上缆绳,用牵引船拖曳,使其挣脱海底,充入高压气,吹洗
主压载箱,潜艇随后可能会自动浮出水面,具体操作由深水救援队员实施。随后,在事故
潜艇上固定了供给软管和抽气罩。通过鱼雷发射管,使用特种箱舱,向潜艇内人员送去了
暖和的衣服、葡萄酒、巧克力、罐头。与此同时,潜艇内全体艇员也在为生存而努力,全
面检查隔舱密封性能,把弹药和燃料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但是,天公不作美,暴风雨破坏了整个救援计划。被绷断的卡普纶缆绳击断了一名深
水救援队员的腿,其他几人得了增压病。事故救生圈缆绳也被挣断,救援人员失去了与潜
艇的双向联系。此时,黑海舰队大型战舰出海,围成一圈,用船体抵挡“别什陶”号潜艇
救援船周围的海浪,保障救援工作继续进行。
从8月25夜到26日,牵引船缓慢收索,使劲拖曳,在牵引缆绳拉力作用下,潜艇吃水差
开始缩小。艇长开始报告:“抽水机开始抽水”、“第6、第7隔舱内的水几乎全被抽出”
、“全体人员已各就各位,准备浮出水面”、“主压载箱吹洗完毕”。8月26日凌晨2点30
分,潜艇终于再次浮出水面,全体乘员得救了。
B-37号柴油潜艇:被人遗忘的爆炸
1962年1月11日,北方舰队B-37号柴油潜艇在艇长别格巴中校、大副西莫尼扬少校指挥
下,准备出海,执行长时间战斗航行任务。海军旗与往常一样升起,乘员们开始执行武器
和技术设备空转检查任务,艇长下达命令:武器和技术设备开始进入给电状态。这是一个
完全正常的命令,但是,8点22分,艇上突然发生爆炸。
爆炸原因至今未明,事故调查委员会曾经得出一些结论,但在其后的40多年内,很少
有人再谈论这一悲剧,媒体也从未进行公开报道。事故原因有多种说法,其中之一是认为
在向潜艇装配弹药基数时,一枚机械装置受损的鱼雷在第一隔舱焊接作业时着火,几分钟
后引起鱼雷爆炸,导致潜艇第三隔舱隔板被完全炸毁,潜艇瞬间沉没。在旁边停靠的S-35
0号潜艇坚固船体也受到损害,第1、第2隔舱被海水淹没,后来被拖到浅水处排水。爆炸威
力如此巨大,当时在码头上、潜艇内、鱼雷技术基地的所有人员,共122人,全部死亡,他
们的遗体被埋在了波利亚内市公墓。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修改:·ersy 于 Mar 1 14:34:44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30.69]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172.16.6.*]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20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