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生死一线:苏联潜艇事故中鲜为人知的内幕(组图2)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r 1 14:34:22 2005)
http://image2.sina.com.cn/jc/2005-03-01/U36P27T1D269721F3DT20050301111745.jpg
1989年4月7日在挪威海沉没的K-278“共青团员”号核潜艇
http://image2.sina.com.cn/jc/2005-03-01/U36P27T1D269721F26DT20050301111745.jpg
1969年打捞出来的S-80号潜艇
http://image2.sina.com.cn/jc/2005-03-01/U36P27T1D269721F318DT20050301111745.jpg
S-80号潜艇沉没示意图
http://image2.sina.com.cn/jc/2005-03-01/U36P27T1D269721F319DT20050301111745.jpg
事故后的S-80号潜艇
S-80号潜艇是如何沉没的?
在俄罗斯扎波利亚尔内市(鹿湾)卫戍区内有一座纪念碑,碑上刻着“因公牺牲的S-80
号潜艇艇员们永垂不朽!”的字样。S-80号潜艇事故的秘密只有到了现在才大白于天下。
事故发生在1961年1月,北方舰队S-80号潜艇前往演习水域进行战斗训练,已经过了规
定时间,仍未出联,在相应海域的搜索也没有任何结果,潜艇应该是发生了什么事故。由
苏联国防部总检察长罗科索夫斯基率领的潜艇事故原因调查委员会也未能查找到潜艇事故
的真相。
http://image2.sina.com.cn/jc/pc/2005-03-01/28/U36P27T28D2039F423DT20050301110401.jpg
事故中的S-80号潜艇
http://image2.sina.com.cn/jc/pc/2005-03-01/28/U36P27T28D2039F424DT20050301110401.jpg
受伤的S-80号潜艇艇员
不过,寻找S-80号潜艇的工作并没有停止。1969年夏,苏联海军意外地得到了渔民的
帮助,他们在一个渔业水域发现一个水下庞然大物,海军迅速派专家赶到渔民指示的地点
,证实水底确实有个金属目标,从各方面参数上来判断,都应是一艘潜艇。深水救援船随
即下潜,救援队员们借助探照灯,发现沉入海底的潜艇指挥室上面还挂着渔具,毫无疑问
,确实是海军寻觅多年的S-80号潜艇。1969年7月25日,位于海底200米深处的S-80号潜艇
被打捞上来,打捞行动经过了严密的计划,苏联海军搜索救援局主力全部参与。深水救援
队员从“喀尔巴阡”号打捞船上接近事故潜艇,把一种类似大钳子的特殊起重系索装置准
确地固定在潜艇上,抓住艇体使其脱离海底,然后拖曳到近岸地区,最终把其打捞出水面
。
国家调查委员会经过仔细检查,找到了S-80号潜艇沉没的真正原因。悲剧发生在1961
年1月27日14点27分,潜艇由西塔尔奇克少校指挥,出海执行战斗演练任务。这艘潜艇的结
构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柴油机工作水井比其他同型潜艇宽。事故那天,S-80号潜艇使
用柴油机工作水井为蓄电池充电,此时,海上起了风暴,非常寒冷,显然,有海浪溅入了
工作井,顶盖结冰。为蓄电池充完电后,潜艇开始下潜,顶盖自然未能完全关闭,海水开
始涌入。本来是可以顺利阻止海水涌入的,但艇员们可能搞错了位置,不但没有关闭第3隔
舱的顶盖,反而把其打开了,冰冷的海水继续喷涌而入,开始进入第5隔舱。第3隔舱两名
艇员试图挽救潜艇,避免悲剧的发生,但为时已晚,8年后,救援队员在第5隔舱找到了他
们的尸体。
这起悲剧事故再次证明,潜水员职业非常复杂,不允许有任何粗心大意和无纪律现象
发生,否则可能会酿成艇沉人亡的悲剧。每个潜艇乘员都不能忘记这一最简单的真理。另
外,海军设计和建造企业也应精心设计,严格把关,舰队必须严格接收,避免因任何环节
上的小小缺陷导致艇员付出生命的代价。
最后,S-80号潜艇还是被迫炸毁,其鱼雷发射管中的鱼雷处于战斗状态,谁都不知道
它会如何反应,为了避免再次造成死亡悲剧,只能一炸了之。
K-3号核潜艇事故
56天漫长的航行结束了,苏联海军北方舰队第一艘核潜艇K-3“列宁共青团”号开始返
航,在距离基地还有1770公里的挪威海域,艇员们已经开始憧憬着与岸上亲人的重逢。1点
52分,潜艇正在49米深的海水中潜航,中央指挥台突然接到第1隔舱的报告:整个舱室起火
。潜艇随即拉响事故警报,全体乘员开始采取首要应急措施,在第2、第3艏舱隔板处建造
防御边界。潜艇开始按照艇长命令迅速浮起。
大火瞬间吞没了第1隔舱上部,该舱艇员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决定放弃。在他们经过舱
门撤回到第2隔舱时,火势顺势漫延到第2隔舱,大火产生了大量有毒气体,没过几分钟,
第1、第2隔舱内的艇员全部昏迷过去。此时,潜艇浮出了水面,继续航行。第1、第2隔舱
连续4天处于密封状态。4人事故救援小组,戴上IP-46型绝缘防毒面具,开始协助艇员撤离
中央舱,同时切断第1、第2隔舱内的电力供应。最可能的火灾原因是液压系统高爆性润滑
油浓缩气体着火。在随后的几天内,事故隔舱内继续阴燃,导致高压空气系统密封失效,
隔舱受到有毒气体污染。由于火势凶猛,一些艇员离开第1隔舱时未来得及戴上防护设备。
主指挥所也突然发生大火,产生大量致命性一氧化碳气体。不过,艏舱艇员还是及时组织
救火工作,限制了火势的漫延,最终保障潜艇保持水面航行状态,缓慢驶回基地。在此次
事故中,共有39名艇员牺牲,他们的遗体全部安葬在西利察烈士公墓内。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修改:·ersy 于 Mar 1 14:37:46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30.69]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172.16.6.*]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8.51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