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edfox (不灌水!), 信区: Green
标  题: 德国舰队战史(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Jul 29 11:46:09 2000) , 转信

德国舰队战史



  德国战舰因为要面对大量的英国舰队,所以在设计理念上其他各国略异,基本上可以
归纳出几个特点:

  1. 装甲厚:

  德舰的装甲经常是牺牲火力来换取的,因为火力,机动力与防御力中很难三者兼顾,德舰
采“重装甲”主义,在以寡击众时会比较有利(多一门炮不一定打得到敌军,多一寸装甲可
以同时让几艘敌舰的炮弹被弹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2. 速度快:

  拜德国科技之赐,德国船舰拥有世界一流的引擎,在先天上就占有优势;而因为数量居
于劣势,有较高的速度才能采用“打带跑”战术(否则英军玩起“一换一”战术,德军就被
耗光了)。

  3. 防空火力足:

  因为德军没有航空母舰,战舰大多是在没有空中掩护之下作战,因此特别注重防空火力
。甚至连舰载的侦查机都装有20毫米机炮(我想打起“剑鱼”这类雷击机,应该绰绰有馀
)。

  当然也有例外者,如德军改良型Z级驱逐舰,其火力媲美轻巡洋舰,但是防空火力与装
甲就不怎么样了(不过其38节以上的航速,却是英军船只所望尘莫及的)。

  因为德国受凡尔赛条约限制军备,故在造舰技术上虽有先的理论,缺乏实务经验,故
其船舰设计略嫌保守,每型船舰都像是同一版本的不同比例,外观都差不多。

  德舰的火炮也因为其冶金技术进步,射速快,射程远,加上精度奇佳的光学瞄准仪与
雷达,炮击的威力与准度相当可观。

  凡尔赛条约中,德国主力战舰原来被当作战利品送至英国,结果在斯卡巴弗洛港自沈
,德国尽剩旧式战舰六艘,轻巡六艘,驱逐舰十二艘,并受限不得拥有潜艇。为补充退役
舰而新造者,战舰不得超过一万吨,主炮口径不得超过28公分;巡洋舰不得超过六千吨
,主炮不得超过15公分,驱逐舰须小于800吨,鱼雷艇须小于200吨,航空母舰、
飞机、战车等皆不得建造,并赔款一千三百二十亿马克。

  在如此窘境下,德国利用其科技造出了袖珍战舰——德意志(Deutshland)号。其性能
几乎就是条约限制的极限。

  德国人认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强大的德国舰队与英军正面对战,都没有办
法获胜,何况是这种衰弱的状况?因此德国想出了“打带跑”的战略。德意志号航速约有
28节,拥有28厘米(11寸)主炮六门,虽然不能和英军战舰单挑,但是可以和战舰
以外的任何船舰对决而不败,尤其列强在华盛顿五国公约中,明定巡洋舰吨位不得超过一
万吨,主炮口径不得超过八英寸,性能不如德意志级战舰,所以只要能避开英军的战巡名
望号、却敌号与胡德号,看到其他英军战舰就拔腿溜走,不就天下无敌了吗?

  当时的德军巡洋舰也依此理念建造,所以有后方主炮炮塔较前方为多的有趣现象。

  由于德国战后失去了海外的殖民地,也就失去了海外的补给站,因此该型舰特别
注重续航力,只要能在开战前将战舰开到大西洋上,将可以有效打击英国的补给线,并且
牵制大量的英国舰队在大西洋,以利进行对英国本土的登陆战。只要能让德国陆军踏上英
伦三岛并掌握前进机场,英国海军再强也没用。德国人如此盘算著。

  在希特勒掌权后,德国人开始阳奉阴违的秘密进行战舰的制造,首先是新型战巡
香霍斯特(Sharnhorst)与格耐森瑙(Gneisenau)两舰,打从一开始就打算违反一万吨
的上限,在希特勒宣布撕毁凡尔赛条约后,与英国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德军船
舰吨位可以达英军的百分之三十五。为了多捞一些,对外虚报此二舰为二万六千吨,实际
上是三万二千吨的巨舰。其速度更高达三十二节,装有28公分主炮九门(原先在Z计划
中要换装与俾斯麦级相同的十五寸炮,因故取消)

  德国撕毁凡尔赛条约后,重建军备的德国三军中,以海军的处境最为困难,德国
可以在短期间内生产大量的战车飞机,但是船舰却不是几天内可以造出来的。唯一能
充分发挥战力又能在短期间内大量生产的就只有潜艇了。以德国的新技术,潜艇可以
潜得更深更久,英军根本没有办法对付。更重要的是,只要两星期就可以完成一艘,较之
需要耗费大量资源与时间的战舰,希特勒显然比较中意潜艇。


附件: (0 字节)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55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