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intermoon (开心就好), 信区: Green
标  题: 来自地狱的人--各国特种部队掠影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Sep 27 14:02:32 2003), 站内信件


     
素质训练,培养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的能力;进行刺杀、格斗、渗透、爆破、暗杀、绑架
、驾驶、通信、化装、外国语言等训练,熟练掌握各种技能;进行袭击、伏击等战术训练
,学习有关战术理论,提高独立作战和相互间的协同动作与指挥能力。一般采用部队训练
和院校训练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特殊训练,全面提高特种作战能力。特
种部队初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英、美、法等国从作战部队临时挑选或招募优秀
官兵组成小规模的突击部队,对德军实施侦察、破坏、袭扰、绑架和暗杀活动。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美国陆军于1950年、西班牙陆军于1956年、英国于1959年相继组建特种部队。越
南战争结束后,特种部队进一步发展。美国的特种部队已形成一个新的兵种。各国特种部
队的武器装备,也日趋先进和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鉴于未来战争主要是中、低强度战争和
高技术战争,世界不少国家进一步肯定了特种作战的重要作用,更加重视特种部队的建设,其
编成呈加强和扩大趋势,并注重装备质量和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 

     将美国特种部队称作是来自地狱的人,其实毫不过份——在大多时候,这些仿佛幽灵
一般的部队都在从事着一些人所不知的勾当,发泄着美国的蛮横。对于其对手来说,他们
更无异于魔鬼的化身。他们的出现,意味着死亡,意味着灾难。目前,美国特种部队驻扎
在世界64个国家。 


     1995年12月,当多国部队等待进入因战争而分裂的波黑时。它的一些非常规部队早已
在波黑境内执行任务——美国海军特种部队“海豹”突击队的潜水员们正在萨瓦河接近摄
氏0℃的冰水中,忍受着河上泡肿的动物尸体散发的臭味以及漂流着的战争残留物,为进驻
波黑的美军部队进行侦察,选择架桥的最佳位置;会讲多种语言的美国“绿色贝雷帽”特
种兵,则在波黑境内同来自多国部队中的32个国家的参谋们一起协调部队的部署工作。 



     要是在10年前,一开始就让这些非常规军人参与一项重大任务,这是不可想象的。但
是今天,像美国的“海豹”突击队、陆军别动队、“绿色贝雷帽”部队、民事和心理战部
队、空军特种部队以及“三角洲”特遣队等这样一些特种作战部队,正在成为美军最渴望
获得的部队。由于美国近年来越来越习惯“世界警察”的身份,敏感于局部冲突、恐怖主
义和化学。生物及核武器的交易,所以其特种部队在这些方面所具备的独特能力使美国的
大使和司令们颇为得意。 


     自1991年以来,美军特种部队的任务差不多增加了3倍。虽然军队的总规模比1989年
缩小了30%以上,但是特种部队的兵力和经费基本上没有变化。更重要的是,自越战以来
,美国特种作战部队一直有着放荡不羁的恶棍名声,现在他们终于重新获得了最高军事和
文职领导人的信任。参谋长联席会议新主席亨利·H·谢尔顿上将本人就是一个“鹭鹰”(
指特种部队的成员),曾任坦帕附近的麦克迪尔空军基地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负责人。 



     美特种部队在其军队中的精英地位一直是建立在其所经受的严格的训练基础上。海军
“海豹”突击队队员的入队训练就非常典型。美海军特种作战中心设在加州科罗拉多,“
海豹”的学员要在那里进行为期6个月训练,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海豹”的学员们浸泡在
冰冷的水中直到冻僵为止,被波浪打得晕头转向,扛着沉重的橡皮艇跑动。在各种各样的
训练中,他们学习各种技巧和团体精神。例如,在生存训练中,“海豹”受训人员要学会
手脚被绑住扔到水里而不被淹死的技巧,学会有节奏的呼吸,不时地沉到水底再浮到水面
,这是一种代替踩水的节省体力的方法。最难熬的是被称为“地狱周”的第5训练周,几乎
5个夜晚不睡不眠,受训人员的承受能力可说到了极限。历经各种考验后,多达70%的学员
因不堪其艰苦而被淘汰。 


     1995年12月,有144人到圣迭戈的科罗拉多岛进行为期25周的海军基本水下爆破课目
的训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即使学员已经开始学习战术、武器和爆破技术,严酷的体能
训练也绝不间断。如在7000英尺的高度刚跑完8英里的山路,还要做100个俯卧撑。还有。
几人抬着电线杆跑动,以锻炼力量、协调和团体精神。在训练中,学员们经常受罚,如没
有掌握好小艇,受训人员要被罚躺在火里,任凭海浪的冲击。第211班开始有144个学员和
19个因伤治愈归队训练的上一期的学员,最后只有38名学员毕业。 


     除了体能外,现代特种部队的训练还注重外交和渗透能力,以及在炮火下保持冷静。
今天的大多数作战使命要求特种兵善于藏而不露,比如排雷或参加打击贩毒行动、帮助重
建被战争破坏的国家。撤退难民、特别是进行秘密监视。谢尔顿之前的特种部队前司令、
退役将军唐宁说:“我们并不需要在酒吧斗殴中的打架能手。我们所需要的是这样的人:
他能够走进一个酒吧,意识到这不是个好地方并离开。” 


     在紧张局势下执行任务时,能否冷静观察可能意味着是消除危机还是引发危机。199
6年4月,一支特种部队特遣队降落在利比里亚的蒙罗维亚,以帮助那里的美国人和其它国
家的人摆脱内战的威胁。此时情况已经很复杂,武装暴徒在使馆附近抢劫,站岗的“海豹
”队员遭到枪击。狙击手朝使馆院里打黑枪,直升机飞行员偶尔看到流弹从风挡玻璃前掠
过。但是,在将近两周时间里,这支部队未发一枪,撤退了2126人,最大限度减少了在使
馆周围交火的可能性。正是对这种纪律性和成熟的需要。才是许多特种部队,特别是6000
人的“绿色贝雷帽”部队,只吸收有经验的军士、准尉或上尉军衔以上军官加入的原因。
一本关于特种作战的新书《非常规战》的作者苏珊·马奎斯说:“他们一开枪射击。事情
就要完全变糟。” 


     陆军特种部队士兵由于其特种作战专业的原因,通常局限于世界上的某一地区,学习
那里的语言,研究那里的文化。这使他们获得了大多数外国武装部队得不到的“入场券”
。在波黑全境,有15个特种作战部队小组,每组大约6人,住在租来的房子里,自由地与当
地人民交往,主要用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语同他们交谈。而其他北约部队大多驻在壁垒森
严的军营里,只有巡逻时才外出。由特种部队士兵和“海豹”突击队队员组成的这些小组
的任务是上街了解民情,充当当地人与北约部队指挥官之间的沟通渠道。五角大楼的一位
高级官员说,“他们做的事了不起。他们理解他们所处的政治军事地位。” 


     虽然他们的许多任务都是公开的,但是仍有危险性。一些令人胆战心惊的任务需要完
成,比如追踪、识别和销毁化学、生物与核武器,以及监视不友好港口中的可疑船只和某
些国家的导弹发射场,甚至摧毁所发现的东西。另外一个更需要特种部队的领域是打一场
“信息战”——袭击敌人后方的通信枢纽或指挥与控制中心。尽管官方矢口否认,但许多
专家认为,特种部队的行动还包括中央情报局指挥的绝密活动。 


     一些例行的任务也会产生出入意料的效果。1996年夏季。美军特种部队曾帮助训练秘
鲁士兵执行营救人质等任务。同年12月,秘鲁恐怖分子抢占了日本在利马的大使官邸。4个
月后执行举世瞩目的营救71名人质任务的突击队员中有许多是当时受训的学员。 


     海军2000名“海豹”突击队队员、陆军2000名别动队的队员以及“三角洲”特遣队主
要还是执行“直接行动”任务。写过几本有关特种作战方面书的一位前“绿色贝雷帽”士
兵沃克说,“主要执行使馆撤退、捉拿恐怖分子、保卫机场安全等任务。” 


     美国特种部队喜欢标榜自己可以“执行无法执行的任务”,但在这种标榜的背后却充
满了其痛苦的经历——1993年在索马里,陆军别动队队员进行了6次袭击,寻找穆罕穆德·
F·艾迪德及其亲信。但是,第7次的袭击成为一场灾难。2架直升机被击落,18名别动队队
员被打死。突然来临的灾难主要归咎于“任务的隐蔽性”和不恰当地使用军事力量的策略
。美参议院的一份报告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尽管每个士兵执行任务都非常勇敢,“但是,
像别动队这样一支无与伦比的部队的弱点之一,就是其成员及指挥官的这样一种信念——
他们可以完成任何任务。由于对特种作战部队的绝对信任,指挥机构对这类部队要比对常
规部队进行更多的监督。” 


     这种反面论点可能提出了未来最大的危险——特种作战部队会成为他们自己成功的牺
牲品,那正是越战初期所发生的事情。当时的美国领导人包括昏了头的肯尼迪总统,认为
“绿色贝雷帽”和“海豹”是进行非常规战的主要手段,不会引起国内多大注意。然而,
今天的人们开始改变这种看法,而认为使用特种部队应该极为慎重,因为如果下这样,就
可能导致任务的失败,失去军事领导人对待种作战部队的信任。但是,现在到处都需要特
种部队,到目前为止,美国特种部队驻扎在64个国家。 

     俄罗斯特种兵“炼狱”出超人 


     近几年,俄罗斯国内数量日增的犯罪团伙和非法武装分子不断制造的犯罪事件对居民
构成了严重威胁。这些恐怖分子装备有精良的全自动步枪、微声手枪、防弹背心、最现代
化的通讯工具和大功率交通车辆。他们不仅威胁居民人身安全,而且还危害整个社会。为
了维护国家的统一,俄罗斯联邦需要一支同那些犹如癌细胞扩散的犯罪行为作斗争的特种
部队。因此各种特种分队应运而生。 


     OMON(联邦警察突击队) 


     伊热夫斯克,作为俄罗斯武器制造中心而为世人所熟悉的地方,是俄罗斯联邦乌德穆
尔特自治共和国的首府。乌德穆尔特有150万人口,在莫斯科以东1200公里、乌拉尔河的西
岸。 


     伊热夫斯克的OMON特种分队由150人组成,对付非法武装分子。1994年到1999年期间
,OMON同州属部队一起,12次赴车臣执行任务。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OMON也要付出代价
,不少成员受了伤,幸运的是没有一人丧命。有90名成员被授予高级勋章。OMON拥有最便
于使用的武器设备,例如:斯特金和马卡洛夫手枪、冲锋枪、微声突击步枪、轻便的狙击
步枪、重机枪、特种爆破器材、警戒系统、电子装备、装甲车辆及其他设备。在OMON中服
役要求进行许多训练,要求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SOBR(快速反应部队) 


     SOBR是一支快速反应部队,隶属于乌德穆尔特共和国内务部团伙犯罪控制处。在这支
部队中服役的都是军官。他们是有组织犯罪团伙的克星,专门负责消灭这些罪犯。想成为
SOBR的一员不容易。候选对象事先要参加6至9个月的培训。每个候选对象都要通过轻武器
实弹射击考试,学会开从豪华客车到步兵战车的各种机动车,在战斗条件下进行初步救护
,在夜间跳伞,并在复杂地形或水中降落,攀登城墙或悬崖,尤其重要的是,他们要能智
胜潜在的敌人。为了隐蔽到达要保护的目标,SOBR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乘坐极轻的飞机。 



     KRECHET(鹰) 


     Krechet(鹰)是俄联邦司法部下属的特种部队。这支特种部队成立于1991年,主要
任务是镇压监狱或集中营里可能出现的暴动,追踪和逮捕武装的以及特别危险的刑事犯和
逃犯。后来,又承担了以下一些任务:对付恐怖主义和破坏分子,维护和平和救援。例如
,1994年,Krechet神不知鬼不觉地将车臣伪总统的反对派的领导人从车臣危险地区撤退到
了俄罗斯安全地带。这支特种部队中有22名快速反应成员获得了勋章和奖章。 


     Krechet射击训练很奇特。最令人感兴趣的练习是一种“决斗射击”方式。2名“决斗
者”站在射击线上,在10至15米处站着2个目标。他们的手枪弹匣中只有2发枪弹,处于保
险状态插在裤腰带或手枪套里(各取所好)。根据口令,2人取出手枪,解脱保险,推弹上
膛,射击。评判方法只看命中头部的情况。谁第一个命中,谁就是赢家。 


     OSOM(警察局分队) 


     OSOM是一支支援部队,是联邦警察局所属的特种分队。这是第一支在地区一级组建的
特种分队,其正式成立时间是1982年。 


     在OSOM中,一个连仅由狙击手、烟火作业手等专业人员组成。OSOM成员的职业培训是
多方面的,除了其他必备的各项技能外,特别强调射击技能。在日常训练中,他们在运动
中对固定的或运动的目标在不同距离上实施快速或本能射击,也在烟雾或光线不好的条件
下射击。训练时,也仅仅根据听觉及在狭小空间射击,就像在教堂里或飞机上。除了学会
攀登和开几种汽车以外,OSOM成员也学习隐蔽、爆破、跳伞、匕首格斗、徒手自卫等科目
。 


     红色贝雷帽 


     对特种分队成员最严格也最正规的测试,是力争戴上“红色贝雷帽”的训练。对所有
的人,不管年龄多大、军衔多高、担任什么职务,要求都是一样的。他们必须每年接受一
次考核,考核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体能和心理测试。体能测试时,要求进行8公里越野赛
跑,其中要穿越较长一段沼泽地,或者让他们穿越“污染地带”,就是说要戴上三防面具
奔跑。在跑得筋疲力尽以后,紧接着还要进行一次100米短跑。为了增加难度,在沼泽地带
还要设雷障、火障或烟障的特别跑道。在一些地带还有悬挂的卡车轮胎,他们通过火障时
有可能碰到,并且还要冒着“枪林弹雨”匍匐前进或快速奔跑,直至通过自如为止。心理
测试的内容是让他们应付那些试图挑动他们发怒的“捣乱分子”。其办法是,这些“捣乱
分子”跑到他们身边,辱骂他们,往他们身上扔泥块和火球等。应试者不得和这些人交谈
,默默无声地忍受侮辱。通过这项测试以后,中间不休息,接着再进行4×400米的赛跑。
赛跑之后,接着做引体向上和俯卧撑。只有成绩优异者才被录用。第二部分测试内容与第
一部分密不可分。每个应试者都要在下述武器的发射中取得优异成绩,这些武器包括:RP
G—7反坦克火箭筒、AGS—17自动榴弹发射器、PK/PKT通用机枪、AK74M突击步枪、斯特金和马卡洛夫手枪以及SVD狙击步枪。第三部分测试内容可能是最严格
的科目。这项测试总共才12分钟,但应试者却觉得是度过“地狱般的12小时”。这12分钟
分4次进行,每次3分钟,相当于徒手格斗的一个回合。每个回合换一个新对手,而每个新
对手都是已戴红色贝雷帽的老队员。格斗时,出现打腹部以下的次数很少,因为不允许。
测试的确是冷酷无情的,简直叫人无法相信,有被打掉门牙的、打裂嘴唇的、鼻子被打出
血的或者眼睛被打青的,这些都不值一提。 


     有关军事家指出,俄各种特种兵超人的本领,完全靠“炼狱”式训练而成。 

     德国边防军第9反恐怖大队,在德内部称为"边防第九旅",又名"边防第9大队",简称
"GSG9"。共有队员约350名,编成多个战斗组,它始终处于临战状态,在人员上、技术上及
战术上己全部实现了现代化,战斗力极强,是一支世界闻名老牌特种部队,特别令人称道
的是,甚至以色列也曾请求第9边防队给予协助。 


     成长历程 


     联邦德国从60年代后半期开始,经济复兴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果。与此同时,恐怖集
团也在形成,暴力活动日见猖獗。当时,有人建议效仿英、美国家,设立反恐怖特种部队
,以打击国内国际的恐怖活动。但因国人普遍对特种部队持反对态度,此建议因而遭到多
数人的反对。德国政府为避复活纳粹之赚,迟迟未正式组建特种作战部队。 


     1972军发生在慕尼黑菲尔斯滕菲尔德布鲁克机场上的血腥屠杀,为孕育已久的特种部
队注入了一剂催产素。1972年9目,在慕尼黑奥运会期间,巴勒斯坦"黑九月"组织的恐怖为
子劫持了9名以色列入质驾机逃跑,巴伐利亚州的警察试图拦截劫持者及人质乘坐的波音飞
机,结果发生了惨痛的悲剧,9名人质和4名恐怖分子全部在弹雨中丧生。 


     为吸取教训,有效打击恐怖活动,联邦德国决定采纳一位与以以列特种部队关系密切
的反恐怖专家的建议,于1972年到1974年便创建了一支专门从事反恐怖主义的特制干预部
队,于是"边防第9反恐怖大队"终于降生了。它的孪生兄弟——各州属"机动特种大队"也同
时问世。这支部队除了在国内的行动获得充分授权外,也具备国际特警的外交豁免权,以
保护德国在国外人员及资产的安全。 


     根据分工,边防军第9反恐怖大队主要对付好战的犯罪集团,各州的特种大队主要负
责监视、缉捕或采取隐蔽的行动来对付单个的作案者。因此,边防第9反恐怖大队通常在发
生严重的绑架、谋杀、劫持人质、暴力骚扰和保护国宾以及德国政府首脑和政治家时才动
用。派遣出击的命令由内政部长通过"热线"发出。 


     显赫战绩 

      1977年10目13日,联邦德国航空公司第181次班机从西班牙马卡略岛出发,在飞往法
兰克福途中,遭4名恐怖分子劫持。机上82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全部成了恐怖分子的人质
。17日,飞机在恐怖分子的挟持下飞抵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恐怖分子为了尽快救出联邦
德国监狱中的同伙,扬言若不答应要求便炸掉飞机并杀死全部人质。 


     德国政府立即组织了自救行动。他们派出的一支由边防第9反恐怖大队的61名队员组
成的2个突击小组,于17日下午7点30为在夜幕的掩护下,降落在摩加迪沙机场跑道外距恐
怖分子约200米的一个沙丘后面。61名突击队员,在1名英国反恐怖专家的协助下,于18日
凌晨2点05分,用定向炸弹炸开了舱门,冲入飞机内,并将闪光炸弹投向驾驶舱。在突如其
来的袭击面前,恐怖射子很快被消灭,整个行动仅用了1分46秒。 


     德国边防军第9反恐怖大队的这一行动,受到了西欧各国的一致称赞,并一举名扬世
界。此外,边防第9大队还有摧毁巴勒斯坦"赤军派"和救出被索马里解放阵线扣留的人质等
一系列成功的行动。 


     由于这类出色的行动,现在恐怖分子都尽力避开第9边防队。例如,1981年黎巴嫩恐
怖分子劫持了一架波音727客机,不允许机长将飞机落在沙特阿拉伯机场加油。恐怖分子说
:"第9边防队已到了那里。我们去那儿,唯一的出路就是自杀。" 


     组织及装备 


     边防军第9反恐怖大队与其他国家的特种部队有所不同,它实际上是特种警察部队,
在组织上隶属内务部,归内务部长指挥。目前,边防军第9反恐怖大队由司令部、4个突面
部队和一个专家技术组组成,编制为200人,而目前实际拥有队员300人。 


     其任务主要是在非常时期担任重要人物的保卫、与恐怖分子作战等。成员大多是具有
冷静、沉着性格的中年人。大约每30人为一个战斗组,全队可分为6至10个战斗组。他们驻
扎在波恩附近桑克—奥古丁一栋现代化的大楼里。 


     边防第9反恐怖大队的队员都是从志愿参加者中招收,择优录取。人员主要来自联邦
边防部队或正规警察部队服设一年以上的军人。为了能成为第9边防队正式成员,这些20至
25岁的年轻人要经过一系列的严格考验。仅第一阶段的心理分析就要持续4至5小时。只有
30%的人能够通过这种考验。 


     边防第9反恐怖大队携带多种特种装备,如:微光夜视镜、特制手溜弹、微型手枪、
催泪弹、微型高灵敏度无线电报话机、特种攀登装备、强光型鹰眼探照灯,以及可穿透厚
30厘米的砖或高级防弹玻璃的高爆子弹等。队员的制式装置主要是德国HK公司生产的MP5系
列9毫米冲锋枪和每支价值3000马克的毛瑟66型精确步枪。所携枪支皆配有消音器。其200
名队员每人都有标有自己名字的专用武器。 


     边防第9反恐怖大队的队员平时穿黑色制服。根据不同的任务,选穿防弹背心,防火
服,弹簧靴,戴四角防弹帽以代替贝雷帽。但在某些行动中,有时穿的则是和空降部队相
同的迷彩装。 


     训练及行动 

           第9边防队的训练是在一座由高墙围着的模拟城市中进行的。里面有住宅、高
楼大厦、直升机、汽车并且有3架客机机体实物,因为这些目标都极易成为恐怖分子的目标
,并且稍有疏忽随时都会发生爆炸。 


           新队员入队后,要经过22周的专门训练,其中前13周课程主要着重于法律、武
器操作、空手道等基础训练;最后的9周则是针对个人特性做较严格的个人专业技术训练,
以及一连串极为严格、艰苦的反恐怖行动测试和考验。 


           一名第9边防队的成员首先应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镇静。因此。队员们经常
接受心理学专家的帮助,学习应付各种极度紧张情况的本领。专业技术训练是很艰苦的。
星期一到星期五,队员们每天训练8至10小时,只是在用简便午餐时才稍事休息。不时还要
进行强化训练:整整一周每天连续训练12小时。他们要进行体质、射击、模拟游击战等方
面的磨练。 


           第9边防队在采取行动前,首先必须进行充分周密的研究,因为涉及到人的性
命。保护人的性命高于一切,这是该部队的最高原则之一,也包括游击队员的性命。队员
们分成4个组,每组约30人,其余的为后备队员。第一组专门对交通工具采取行动;第二组
由伞兵组成l第三组负责观察、分析和找出最佳的攻击方式;第四组负责技术工作,专门使
用和排除爆炸物、攻入建筑物等,并拥有神枪手。 


           理论课教室的墙上一直贴着这样两旬口号:"为争取行动自由而奋斗"和"只有
简便才能取得成功。"学员们经常减这两个口号,这是第9边防队员的基本品格。因此,该
组织不允许其成员炫耀自已是德国联邦警察中的明星,发现谁有这种想法就会被立即开除
出队。这也是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第9边防队的所有成员都不能暴露身份。 


           在采取行动之前,队员们也是在这间教室里开会,研究讨论解救人质行动的一
切细节。但是,如果可能的话,他们首先请已获释的人来讲述情况,尽可能多地搜集有关
事件发生现场的情报。第9边防队还利用一切现有的视觉手段,如照片和录像。 


           在采取攻人现场的行动时,全靠动作迅速。整个行动只有4至5秒钟。但是,其
余的活动可能很费时间。通常在采取攻入行动之前,第9边防队研究形势和在事发现场附近
进行训练甚至会花费两天时间。他们说:"进入的时刻要计算得十分精确,不能出丝毫差错
。" 


           美国特种部队的军官曾称,边防军第9反恐怖大队是一个不吝惜使用最先进装
的部队,其高超的行动技巧乃是对手无法比拟的。 

           特种作战部队的作用 




             1、大规模地区战争中的作用。在大规模地区战争中,特种作战部队是美
常规部队的“力量倍增器” 。特种作战部队直接配合常规部队作战。 
           它通过援助与美国结盟的当地部队,骚乱敌军,并通过冲突结束后的重建活动
, 
           巩固取得的胜利。例如,在“沙漠风暴”行动中,特种作战部队曾实施特种侦
察和直接作战行动, 并在伊拉克交战线的后方执行了其他任务。 
           在诱使敌军错误判断多国部队作战计划的欺骗行动中, 在加速完成多国部队
作战的过程中,特种作战部队都做出了贡献。 
           根据战俘交待,心理战传单和广播导致5万至8万名敌军投降。由现役和后备役
人员组成的民事部队负责管理离散人员和难民, 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分发物品,并提供服务。预备役民事部队还帮助科威特政府各部门制定和实施
战后的迅速重建计划。 


             2、对付大规模毁伤武器威胁的作用。大规模毁伤武器的扩散是冷战后时
代美国及其盟国所面临的最严重的安全威胁之一。 
           当美军部队在某个战区面临大规模毁伤武器的威胁时, 特种作战部队可以采
取慑止, 
           防御或摧毁方式支援正规作战部队对付这类武器的威胁。特种作战部队运用心
理战可向外国听众宣传美国决心并有能力阻止大规模毁 
           伤武器的扩散和使用, 以达到威慑的目的。特种作战部队还可采取直接作战
行动对武器系统、 
           贮存设施及指挥与控制中心实施精确打击,以威慑或摧毁此类武器。 
           特种作战部队的特殊侦察能力能提供无法从正常手段得到的实时情报,从而预
防来自大规模毁伤武器的威胁。 


             3、在低强度冲突中的作用。恐怖主义、非法活动、颠覆、暴乱以及政变
等, 将继续成为一些国家或地区集团划分世界势力范围的主要手段。 
           一些国家利用这些手段破坏美国的海外军事存在,削弱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参与
和影响, 
           扰乱集体防务的协作,甚至直接攻击美国、盟国或与美国友好的国家政权, 
从而削弱地区安全。鉴于特种作战部队的独特能力和低强度冲突的特点, 
           他们在低强度冲突中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美国对付低强度冲突不再侧重于
达到摧毁敌人或,占领地盘这种军事目标, 
           而侧重于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不冒战争风险的情况下,建立或恢复有利于地
区或国际稳定的环境。 


             4、在近期国际安全事务中的作用。特种作战部队行动的敏感性,不允许
在本《国防报告》 
           中对其大部分行动进行具体的论述,然而,其在近期国际安全事务中的作用可
列举如下例子来说明:(1)特种作战部队继续支持美国中央总部在沙特和科威特的训练任
务;(2)在海地“支持民主行动” 
           中,特种作战部队成功地运用了其在语言、文化和组织方面的技能,帮助海地
恢复了稳定、民主和法制;(3)在“提供承诺”行动中(1992年7月至今),特种作战部
队参加了联合国发起的对前南斯拉夫共和国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活动;(4)特种作战部队
的心理战和民事专家继续协助美国各个海外战区总部制订民主化援助 
           计划;(5)特种作战部队继续支援美国在拉丁美洲的反毒品行动。 


             特种作战部队非常适合遂行国家安全战略中强调的许多新任务。 完成其
中大部分任务需要发挥特种作战部队的传统能力, 但有一些任务, 
           如反大规模毁伤武器扩散和信息战等,相对来说比较新,是制订特种作战部队
亲令的新课题。 
           特种作战部队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执行任务的情况表明, 特种作战部队无
论是作为“催化剂”、和平时期任务的执行者, 
           还是作为袭击部队,都是一支非常宝贵的力量。特种作战部队必须与常规作战
部队、 美国政府其他机构、外国友军和其他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 
           红十字会等)密切配合,并掌握必要的主动权,以保持和加强其进行常规作战
的能力。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1.3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6.48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