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捕捉风的踪迹:加拿大特种部队发展揭秘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Mon Apr 2 13:13:43 2007)
2007年04月02日 09:10 东方网
http://image2.sina.com.cn/jc/2007-04-02/U2142P27T1D437834F3DT20070402091315.jpg
第1特种勤务部队的徽章
谁曾捕捉风的踪迹?你、我都不曾做到---W.O.米切尔
当得知加拿大特种作战部队,特别是第2联合特遣部队于2001年底开始在阿富汗参与追
捕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成员的行动,媒体对此的反应是非常震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加拿大人习惯相信国家为实施安全政策而采取的秘密行动如间谍活动、宣传、颠覆、心
理战和游击作战,从道义上都是有损加拿
大形象的活动。实事上,许多加拿大人坚信加拿大部队仅实施联合国维和行动,或在
第三世界进行灾难救援。但是加拿大的历史并不支持这些狭隘的观点,加拿大事实上在第
二次世界大战时就有特种作战的经历。但是这些经历是秘密、零星的,性质也是特殊的。
这里提及特种作战的定义和参数是必要的。加拿大经历的特种作战是“非常规战争”
(即在敌人占据、控制和政治敏感的地域内秘密进行准军事和军事行动)与反恐(特别是人质
救援)、安全援助、以及为达到作战或战略目的而支持常规行动的非常规行动的综合体。与
美国经验和条令不同的是,加拿大的战略和战术心理战行动通常与这些其它的功能和任务
是分开的,但本文并不对此进行详述。
二战期间的发展
加拿大人的特种作战活动始于二战初期,当时英国邀请加拿大为特别行动执行局提供
一些人员。特别行动执行局是由英国政府内三个重叠的机构合并而成:军情六处D科;总参
谋部(研究)处,后称军情(研究)处;和Electra House(EH)处。这三个机构从1938年开始独
立从事特种作战理论和相关问题研究。D科主要负责研究“隐秘攻击”概念,包括协调颠覆
行动、劳工运动、宣传和针对敌对国家经济渗透等行动。后来D科对研究的概念进行了修订
,并创立“民主国际”概念包括破坏工业、鼓动劳工、宣传、对叛徒实施恐怖行为、暗杀
德国领导人、经济制裁和煽动暴乱等行动。这些概念指导未穿军装的军事人员开展行动。
军情研究处负责穿军装人员的行动,并且使用“非常规战争”一词包含一系列行动,
包括使用游击战术。军情研究处认为在敌人占领区内可实行三种游击战术:单人或小型组
织秘密破坏工业和军事目标;规模稍大的组织使用军事战术和武器来摧毁特定目标;大型
军事组织如游击队,能执行大范围进攻行动。军情研究处还注重所需技术和条令的研究。
例如,研究塑胶爆炸物、翻译描述武器装备使用和规格的小册子,运用小规模的空袭部队
等。
ELECTRA HOUSE(EH)处主要进行宣传。该部门由加拿大的坎贝尔·斯图尔特爵士领导,
将各种技术理论化。当其与D科和军情研究处的计划结合时,能扩大传统的常规军事行动效
果,击垮目标国家继续作战的意志。
1939年3月23日,D科、军情研究处和EH处合并,组成特别行动执行局。1940年,丘吉
尔提高了特别行动执行局的重要性,当时英国因为法国的沦陷而处于极端危险中。丘吉尔
寻求积极措施,以在欧洲到处“煽风点火”,打击轴心国。
最后,英国从1940年始实施两类特种作战行动。特别行动执行局负责在被占领国和敌
对国家内进行秘密颠覆性行动和游击行动。联合行动司令部指挥正规部队的突袭行动,负
责在敌人占领区的外围破坏军事目标。两类行动有时重叠:特别行动执行局于1942年协助
进行情报搜集、联络,以及训练,以袭击位于法国布吕讷瓦勒的德军雷达阵地和法国的圣
纳泽尔的诺曼底船坞。
尽管加拿大特种作战经历始于从特种作战执行局,但在联合司令部所实施的行动中也
有加拿大人参与。除了坎贝尔·斯图尔特爵士外,加拿大在特别行动执行局的高级官员还
有威廉·史蒂芬森爵士,主要负责英国安全协调处工作。安全协调处实际上是一个协调军
情五处、军情六处和特别行动执行局在西半球活动的联合指挥机构。
加拿大紧密配合英国作战行动:加拿大人不仅在本国部队中服役,并且还派遣大量人
员参加了英国的陆军、皇家空军和皇家海军。至于加拿大并不按维持本国空军、海军和陆
军的方式建立本国的特别行动执行局的原因不是清楚,但很可能是出于费用、缺乏经验和
导致加拿大参与更广泛的帝国行动的战略考虑等原因。1940年,特别行动执行局要求位于
英国的加拿大高级陆军司令官A.G.L.麦克诺顿将军领导加拿大志愿者。虽然麦克诺顿最初
有所保留,但于1941年勉强同意了。来自正规军队的加拿大志愿者被借调至战争部执行特
别行动执行局的任务。特别行动执行局招募了三类加拿大人:法裔加拿大人,在法国执行
任务;东欧国家血统的加拿大人在巴尔干地区开展行动。华裔加拿大人在亚洲展开行动。
当时,约28人在法国工作,约56人在东欧和巴尔干地区工作,约143人在中国-缅甸-印度战
场工作。而更多人在加拿大、英国、亚洲和中东地区执行训练和支援任务。加拿大皇家空
军和英国皇家空军人员同样在一些特种任务中队工作,这些中队负责空投武器,投送和回
撤特别行动执行局的人员。
特别行动执行局中的加拿大人取得大量显著的成绩。以加拿大人为首特种行动人员在
1944年6月6日后及时阻止了第1、2纳粹党卫军装甲师支援诺曼底的行动。另外,以加拿大
人为首的特种行动于1944年破坏了德国的V-1、V-2火箭的后勤支援设施。特别行动执行局
中的加拿大人,其中许多是参加西班牙国内战争中的老兵,他们在南斯拉夫行动,支援铁
托的游击队,为他们提供武器训练、制定作战计划、进行通信和医药支援,以及协调武器
空投等。第136部队的功绩在某种程度上在电影“桂河大桥”中描绘出来。至少16名华裔加
拿大人空投或登陆至沙捞越为当地土人的游击队提供物资供应和进行训练,抗击日军。
二战中出现的执行第二类特种作战行动的部队包括战区特定突袭和侦察部队。当时人
们最熟知的是突击队,他们从挪威到希腊展开突袭行动,有些以营为规模。空降部队有时
也参与突袭行动,通常以连为规模。但是,大规模的两栖和空降行动的使用越来越平常,
因而被视为采用不同的手段的常规军事行动,而不是特种作战行动。
在战争初期,正规的陆军部队被用来进行战略突袭行动。首次有加拿大人参加的类似
行动为1941年8月的“铠甲”行动。“铠甲”行动的目标是破坏德国在挪威的斯匹次卑尔根
岛上的采煤设施,摧毁支持德国潜艇战的关键气象站,并且撤离2000名被德国俘虏的俄国
人。参加行动的部队有埃德蒙顿团、来自帕特丽夏公主的一个加拿大轻步兵连、第3野战连
、皇家加拿大工程部队、来自萨斯喀彻温省轻步兵的一个机枪连,统称111部队。部队乘坐
加拿大皇后号在2艘英国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护航下前往该岛。
作战计划由联合行动司令部制定,并且部队在位于英国的因弗雷里联合训练中心接受
过两栖攻击训练。登陆几乎未遇到抵抗,111部队很快完成破坏行动并撤离。但是1942年在
法国的迪耶普另一次攻击行动却是损失惨重,行动由联合行动司令部计划,主要由加拿大
人执行。此次行动证明旅规模或更大规模部队在两栖登陆中太笨拙而不适于实施战略突袭
。
英国一些特种作战部队在地中海战区,特别是在爱琴海和西部沙漠地区活动。这些部
队包括特别快艇中队、以新西兰人为主的远程沙漠大队和第1号破坏中队。所有部队参与渗
透至敌人后方的秘密或隐蔽行动,以及随后破坏敌人军事目标的行动。运程沙漠大队的主
要任务是战区侦察,它还将其它特殊部队运输至他们的目标区。这三支部队主要由英军组
成,但其中有少量加拿大志愿者。
在地中海战区,加拿大人参加的最出名的英国特种作战部队是特别空勤部队。特别空
勤部队是在一支沙漠突袭部队基础上组建,并发展成为一支在巴尔干地区与特别行动执行
局并肩作战的游击队支援部队。最后,它在西北欧地区和意大利扩建成一个旅,并在德国
战线后方行动,他们乘坐吉普车进行攻击,支持和领导当地反抗部队。在意大利北部进行
一次行动中,由加拿大上尉巴克·麦克唐纳领导的部队摧毁了大量敌人交通要道,并夺取
德国占领区内的意大利阿尔巴镇。在爆炸中队、特别快艇中队和远程沙漠大队中,加拿大
人的参与也是以个人自愿,因为没有记录显示有加拿大国家特别空勤部队分队存在。
虽然加拿大没有类似特别快艇中队或特别空勤部队的机构存在,当加拿大陆军1945年
春天在荷兰作战时,位于西北欧的加拿大指挥官很愿意使用特别空勤部队支持常规作战。
哈利·克里勒将军与特别空勤务部队的J.M.卡尔费特准将把这次行动命名为阿默斯特行动
。特别空勤旅有700人参加了行动,大部分是第2、3长靴伞降团的法国人和比利时人。他们
在地面部队进攻前空降,在德军后方造成混乱,帮助荷兰抵抗军,并且在其它方面协助加
拿大的部队的推进。他们的一般任务就是保护第2军推进时所需使用的桥梁。特别空勤部队
同样突袭前沿地区的德国空军基地,破坏敌人战斗机保护设施,并且为加拿大第1军的推进
行动提供情报和战场指导。
特别空勤部队在随后的7天里连续作战,俘虏250名德军,防止重要桥梁的破坏。在斯
波尔峰,一支野战部队的指挥官,出动小规模的部队,大胆占领了一座村庄,但受到德军
优势兵力的进攻。幸好加拿大第8侦察团的车辆及时抵达,避免该部队的全部被歼。尽管这
并不是一次完善的行动,但向加拿大的军官证明了特种作战对常规作战有着积极的影响。
从加拿大人的角度看,最出名的突袭部队是以“魔鬼旅”著称的第一特种勤务部队(F
SSF)。这支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联合部队于1942年在联合行动司令部的再三考虑下
组建的。联合行动司令部计划人员想要摧毁几座位于挪威的水力发电厂,这些电厂主要用
来帮助冶炼一些稀有矿石,满足德国作战需要,另外就是牵制数以千计德国部队,以阻止
这些部队在其它地区与盟军作战。联合行动司令部为第一特种勤务部队所下达的其它任务
包括摧毁位于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的油田,削弱意大利的水力发电厂容量,瘫痪该国的
工业。
第一特种勤务部队最初有2600人,尽管其有效作战人员有1700名,但是约四分之一至
三分之一为加拿大人,这支部队由三个团构成,每个团由2个营,每个营有200至300人。每
个营有2个连,每个连有3个排分成两部分。部队的这种非标准结构一方面是为了进行欺骗
,另一部分是可以分散行动。第一特种勤务部队有强大的破坏能力,部分部队装备有履带
式雪上车辆,并能伞降,部队人员还接受过两栖作战、山地作战和滑雪训练。
第一特种勤务部队的任务、部队组成结构和训练都是针对粉碎敌人的大型、分散的工
业目标。但是有些因素妨碍了该部队执行任务。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视这支部队与
其利益相左。联合行动司令部在路易斯·蒙巴顿的领导下实施其它的计划时,并不想恶化
与轰炸机部队司令部哈里斯业已紧张的关系。
第一特种勤务部队后来部署至阿留申群岛的吉斯卡岛。这次由加拿大和美国进行的联
合行动失败,因为几千名部队在一个原先以为有几千名日本驻军占领的岛屿上登陆,但实
际上该岛是一个荒岛。盟军远征军最高司令部认为第一特种勤务团能在意大利和巴尔干地
区的突袭行动中能发挥作用,并能支持铁托的游击部队。由于盟军部队在意大利人员短缺
,第一特种勤务部队展开一系列的常规作战行动。第一特种勤务部队最初在迪费萨梅洛迪
亚山占领了一个重要的地形特征,攻陷了德国防线的一个要塞。随后,这支部队在安齐奥
保护关键的墨索里尼运河区。第一特种勤务部队在夜间展开突袭行动,规模从三个人至一
个营。这种行动非常有效,以至德军相信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加强旅或是一个降级师。这支
部队在意大利和法国南部地区的执行一系列任务后伤亡率太高以至部队不能维持。
尽管第一特种勤务部队战斗力强、富有战斗精神、经过特殊训练和装备以执行特殊任
务,但是其在二战中的职能还是一支小型轻步兵旅,而不是特种作战部队。
二战中,盟军使用大量空降部队。加拿大派出第1伞降营,跟随英国第6空降师行动。
空降部队在诺曼底东部的任务包括摧毁海岸炮兵部队、占领桥梁、阻止敌人增援,防止敌
人两栖登陆。这些部队不执行秘密任务。空降部队的打击的目标类型大部分是作战性而不
是战略性的。
冷战时期的发展
加拿大在冷战时期的特种作战的经历是许多活动的大杂烩,这些行动很少相互协调。
1946年至1955年,加拿大国防决策者工作重心是主要建立一支保护北美洲的空降部队
。这支机动打击部队本质是一支轻型步兵旅,可以伞降的方式先部署三个空降连,然后以
滑翔机的方式部署后续的营级部队。机动打击部队基本上是一支旨在加拿大北部、阿拉斯
加或在冰岛进行作战的轻型部队。它还拥有一支空降导航部队,但是其任务是传统、空降
取向的。机动打击部队还包括一支加拿大的特别空勤连,但是这个连的任务隐蔽,并且没
有存在很长时间。
加拿大陆军中两支承担冷战义务的部队:位于朝鲜的加拿大第25步兵旅和位于欧洲的
第27步兵旅都是常规部队。接任27旅的部队在一段时间保留一支由8个出生在德国的加拿大
士兵组成的分队。当华沙条约国家采取不利加拿大部队的行动时,该分队就能执行破坏和
纵深侦察任务。但这种任务是一种战术任务,在1970年就停止了。
50年代和60年代一般认为是西方反叛乱行动的黄金时期,西方军队建立大量特种作战
部队,但在这段时期,加拿大并没有制定特种作战条令,也没有建立中央机构来为部队提
供特种作战技能。
许多反叛乱行动是由于非殖民地化而产生的,特种机构的建立就是应对叛乱行动。加
拿大没有殖民地,也没有直接协助英国、法国或葡萄牙进行非殖民化战争。参与联合国维
和行动填补因非殖民化而留下的权力真空,并且防止苏联集团侵犯是加拿大在冷战时期为
维持第三世界稳定所做的贡献。主要考虑到当时普遍任务是和平观察和干涉性的维和,因
此特种部队没有参与这些行动中。
美国陆军特种部队在50年代快速发展,并且美国中央情报局在西欧的北约国家和中立
国家内建立了秘密常设机构。但是,加拿大对这些任务不感兴趣,可能是因为预算紧张,
大部分资金用于建立和维持加拿大核威胁部队。但是,加拿大从50年代开始派遣单独士兵
在美国接受特种作战训练,并且持续至今。
在美国特种部队开始为世界范围内的盟国军队提供安全援助训练,抵抗共产主义的扩
张时,加拿大在60年代也有类似行动。当时加拿大陆军在尼日利亚、加纳和坦桑尼亚派遣
了军事援助计划小组,这些小组成员由正规陆军军官组成,他们训练这些国家的军事人员
提高他们的职业水平。这种战略任务,特别是在坦桑尼亚的83人小组主要是维持西方的存
在,抵抗苏联和中国对该地区的政治和军事影响。这个计划于1971年终止,当时的特鲁多
政府不承认其战略价值。
在人质救援领域,加拿大的行动是特殊的,并局限于特定环境。第一次记录的有加拿
大部队参与的人质救援行动发生在1964年的刚果。当时联合国的行动是作为西方的代理部
队,稳定该国,防止共产主义国家干涉。苏联支持的叛乱分子发起针对西方传教士和援助
人员的恐怖行动,包括扣留人质。高级加拿大官员J.A.德克斯特雷兹准将组建一支加拿大
-尼日利亚-瑞典联合空中机动救援部队,展开救援行动,并在几次行动中救援了100多人。
加拿大的第一次在国内的反对恐怖主义的行动从1963年持续至1971年。虽然国家军队
在这期间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搜集魁北克自由党左翼阵线活动的情报的活动,但“警察首
位”的原则占支配地位,也没有建立特种部队应对魁北克自由党左翼阵线。1970年秋天在
皮埃尔·拉波特被绑架后,陆军最后集中部署,空降团进行了几次空中机动警戒和搜索行
动。但这些也一直视为常规轻步兵任务。
1972年慕尼黑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悲剧事件对加拿大决策者来说是一次教训,在1976
年蒙特利尔奥林匹克运动会准备阶段,“警察首位”的原则仍占支配地位,但武装部队发
挥了支援作用。机动司令部决策者负责提供几个特殊的快速反应组。接受过特种武器和战
术训练的人员与传统步兵营中的狙击手结合,以十人为一组,秘密部署在各体育场和运动
员休息室。如果出现暴力场面他们将立即做出反应。这些人员显然来自于各地区的常规步
兵和装甲部队,当运动会结束后,他们返回原单位。
1976年加拿大组建特别勤务部队。当空降团从埃德蒙顿迁至安大略湖的佩佩瓦瓦,并
接受了一种新的明显学自英国的“翼剑”徽章时,媒体迅速将特别勤务部队与特别空勤部
队联系起来。特别勤务部队于70年代至80年代实际上是一支可快速部署的轻型步兵旅,并
作为盟军欧洲司令部机动部队(地面)一部分在北约侧翼使用和作为加拿大的海空运输旅使
用。特别勤务部队同样执行联合国备用营任务。尽管它的名字和徽章象特种部队,但是特
种勤务部队并不是一支特种作战部队,但是部队成员还集中或单独与特别空勤部队和美国
的特种部队训练。70年代,陆军工程部队和舰队潜水部队的作战潜水员与美国海豹部队以
及英国的特别快艇中队进行训练交流。
70年代末和80年代,恐怖主义活动的增长未直接构成威胁加拿大,因此未引起政府的
注意,因此并没有成立特种作战部队反恐。到1985年,恐怖主义者在加拿大活动时,局面
得到改变。在经过一些争论后,加拿大成立了特种应急反应小队,这个机构隶属皇家加拿
大骑警,但由空军为其运输各种资源。它与盟国的军队和警察部队的进行一系列训练以执
行人质救援任务。
冷战后的发展
加拿大部队进入冷战后的时期时并没有特种作战部队,但是在新千年的初期,加拿大
部署专门的特种作战部队在阿富汗打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成员,在整个90年代中,公众不
清楚这支部队的是如何成立,以及如何使用的,但有记者大致描述出第2联合特遣部队的情
形及活动。
在特种部队部署至阿富汗之前,加拿大仍使用临时解决方案。加拿大一名士兵在波斯
尼亚被抓事件导致成立一支特殊的人质救援部队,这支部队于1994年隶属于联合国保护部
队。当时单个加拿大士兵在联合国保护部队中工作,并与特别空勤部队、特别快艇中队、
特种部队和海豹部队进行过交流。
90年代,除了人质救援外,加拿大日益需要进行及时搜集秘密信息和进行精确作战的
指引。经过研究后发现,加拿大未来陆军很明显在这方面能力不足,而扩展特种作战部队
是弥补这种不足的最好的方式。因此,越来越多的努力来集中扩展第2联合特遣部队的能力
,并且导致这支部队最终部署至阿富汗。
结论
直到在90年代第2联合特遣部队组建以前,加拿大的特种作战行动在实施过程中是特殊
的、反应性和零星的。在许多方面,特种作战是一种战略武器:特种作战需要强大的政治
力量的支撑。二战时,加拿大是盟军的一个年轻的小伙伴,在战略制定和执行方面跟随英
国,导致没有发展独立的特种作战部队。加拿大也缺乏连贯持续的战略。加拿大的决策者
在冷战期间努力进行战略政策的基本构建,如组建核武器、海军和防空部队,但是没有进
行特种部队的发展和扩大所必要的更复杂的分析。随之进行的是以获得特种作战的能力的
一系列的反应性或环境特定性的尝试,但是没有制定单独和独立的给予加拿大战略内容的
手段需求。
当面对90年代冷战后的现实世界,加拿大最后建立正式、专业的特种作战部队,并使
其成为帮助维护国家利益的一部分。当今和未来冲突的性质决定特种部队在加拿大的作战
能力贮备方面有着永久的地位。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修改:·ersy 于 Apr 2 13:14:04 修改本文·[FROM: 218.9.124.74]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8.9.126.207]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1.56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