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日本:一步之遥的军事大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9月17日18:40:59 星期二),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TComment 讨论区 】
【 原文由 bd 所发表 】
日本海军的三个第一

    新华社主办的《了望》周刊,於最新一期发表题为《亚太地区海上军事力量扫描》的
文章,详细综述“美、俄、日、韩、东协等在亚太地区的海军军力,反映“中国官方对包
括日本在内的近邻军力扩张之关注。在介绍日本海上自卫队兵力时,文章共点出“日本海
军的三个第一”。这三个第一,包括拥有“综合作战能力堪称世界第一”的金刚级宙斯盾
导弹驱逐舰、100架“世界上最先进”的 P3C反潜巡逻机、“居世界第一”的舰队扫雷能力
。日本海军作战部队由联合舰队和地方队两部分组成,前者是实施日本海上防卫战略的骨
干。地方队则主要负责地方性防御和联合舰队的後勤及装备保障任务等。文章称,日本海
上自卫队近年有长足发展,其一百架 P3C反巡逻机,是除美国海军外最大的同种机群。
而当前日本的大中型水面舰艇数量居世界第三,反潜能力居世界第二,扫雷能力则居世界
第一。

    文章又道:“为建立强大的远洋型海军、为实现军力的海外扩张、为政治军事大国‘
扯旗升帆’ ,日本海上自卫队正在继续谋求舰艇的远洋化、大型化。”文章还预计,到下
世纪初,日本海上自卫队将获 200亿美元的军费标准,继续高居各军种之首,亦可能实施
建造航空母舰的方案,甚至谋求某种形式的核威慑能力。事实上,日本於1998年服役的大
隅号超级两栖运输舰,属在某程度上可供飞机升降的直通甲板型,早已有“准航空母舰”
之称。 

核反应堆总功率位居世界第三

  10月19日,日本防卫厅政务次官西村真悟公然鼓吹:“日本也应该进行核武装,国会
应该就此进行讨论”。

  此后,西村真悟虽然被迫辞职,但此次事件却决非偶然。据绿色和平组织的调查报告
透露:美国从1987年开始向日本提供核技术,建成了钚加工厂,10年累计生产可供制造70
枚核弹的材料;运行核反应堆43座,总功率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与法国;该钚加工
厂提取的钚239,一个月即可成为制造核武器的燃料。

  严峻的事实提醒世人:不知不觉,日本已羽翼丰满,成为“军事技术大国”了。离“
军事大国”的目标,也只差一步之遥了。

当年:“东芝事件”,证明实力

  科技在军事上的意义不言而喻。如:反声波探测,就要采用超低噪声的发动机和吸声
材料,以及采取各种减振隔声和抑扰降噪的措施。在水里,电磁波因衰减太大而无能为力
,因此,要借助声波探测,也就是靠“水中雷达”———声纳。

  本来,前苏联潜艇的噪声级别较高,美国潜艇的声纳设备在很远处就可以发现目标。
但是,80年代有一次却非但没有发现,而且差一点与苏联潜艇相撞,使美朝野大为震动。


  后查明,是因为日本的东芝公司,违反了当时的“巴黎统筹”的禁令,将高精密度机
床卖给了前苏联,使苏联潜艇的水轮机叶片精度大增,噪音随之大降。

  于是,美国国会决心制裁日本,迫使东芝公司老板连忙出来再三道歉。不过,在他不
断鞠躬时,心里恐怕还在说:这倒是日本技术先进性的绝好广告!

今天:“轰炸朝鲜”,显示实力

  今年7月13日,日本共同社发布一则惊人消息:日本航空自卫队曾进行多年的秘密研究
,拟好一套对朝鲜导弹基地进行空中偷袭的计划。

  消息说,日本航空自卫队在朝鲜1993年试射“劳动”导弹之后,便开始秘密进行偷袭
朝鲜导弹基地计划的研究。最后,这个花费一年时间周密计划的结论是:可派遣四架“F—
4EJ改”战斗机执行战后日本第一次偷袭任务。

  “F—4EJ改”是日本航空自卫队当前的主力战机,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地面攻击能力,
持续飞行距离有1600海里,理论上可以从靠近日本海的石川县小松基地起飞,从海面低空
直线飞行侵入朝鲜领空,在朝鲜雷达发现之前,向朝鲜的导弹基地发射16枚“500磅炸弹”
,再从高空迅速返回小松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日本航空自卫队的一份单独作战计划,并不想与驻日美军采取联
合行动。看样子,日本想显示实力了,希望能一鸣惊人,向美国和世界证明,日本已经不
再受“和平宪法”和美国的制约了。

日本科学技术“决非落伍”

  无论是当年,还是今天,历史与现实都说明:日本始终没离开科学技术这一坚强后盾
。不久前,日本教授佐贯利雄,曾针对在世界科技竞赛中日本“落伍”的论调,进行了专
门批驳;并做了全面的比较。他认为:

  与德国相比,整个制造业德国的研发投资不过是日本的1/2,其中德国向宇航业的投
资虽然是日本的5.7倍,但在金属冶炼和科学仪器上,则是日本的1/9和2/9;计算机是
日本的1/5,其它则是日本的一半。

  与法国相比,向宇航业的投资日本虽是法国的1/8,但在科学仪器上,法国是日本的
1/12,计算机和办公设备以及冶金技术,是日本的1/8。

  与英国相比,向宇航业的投资英国虽是日本的4.8倍,但冶金却是日本的1/24,科学
仪器是日本的1/17,计算机是日本的1/5,金属制品是日本的2/9。

  与美国相比,虽然美国在火箭、喷气发动机、计算机上有优势,但日本在更多的方面
领先。如:日本的机器人是日、美、德、法、英总数的80%;半导体的逐次移动式曝光装
置,仅日本的尼康和佳能两公司即占世界的80%;美国的电子陶瓷部件95%是日本造的;
日本的硅和砷化镓,也超过美国;挠性加工系统、超导、磁悬浮列车等技术也是日本独秀
;机床产量和出口额,日本更居世界第一,“没有日本的机床,美国通用公司将停产”!
就连新兴的微加工纳米技术,美国刚宣布能操作原子,排成了三角形,日本就说:你那还
是平面的,我早把原子排成了金字塔!

  佐贯利雄的说法没错:日本一直悄悄地走着“技术立国”的路,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按科研和试验开支,日本虽然仍次于美国,但其增长速度已居世界第一位了。

日本军事技术“超美时代已经来临”

  日本的动向早已引起世界有识之士的注意,韩国汉阳大学教授金庆敏就明确指出:日
本军事技术“超美时代已经来临”。

  他举出的证据之一,就是日本生产的新一代支援战斗机,其性能优于美国的F—15、F
—16。金庆敏指出:日本
的战略就是要在技术上取得胜利,战后50年,日本已建成“军事技术大国”,“表面上保
持较小的军备体制规模,
但实际军事力量则仅次于美国;在特定领域还与美国相平或超出”!

  这不是金庆敏一个人的看法。早在80年代,日本就自称:日本的半导体保证了美国战
斧巡航导弹、相控阵雷达与飞机、潜艇的战斗力;到了90年代,日本更嘲笑美国海湾战争
的胜利“打的是日本的芯片”,“如果日本把这种芯片卖给俄国,美俄的军事平衡就会变
化”。

  美国为撑面子,曾声明说:所用的日本芯片,只占2—3%。而日本则反驳说:“可都
是至关重要和不可少的”。后经美国一学会证实:日本生产的20种芯片用于美国武器,而
其中9种系日本独有,别无他源。

  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日本相继开发了:F—1、F—4J、F—15J战机、P—3C反潜
机、地对空导弹、空对空导弹、反舰导弹、火力支援直升机及电子设备等一系列高技术武
器装备。

  1980年,日美专门举行了军事技术会议。1984年成立了日美军事技术联合委员会。19
86年日本参加“星球大
战”计划。1988年10月,由7家公司组建财团,发展日本航天事业。日本政府去年11月宣布
,准备在2003年前发射4颗“情报搜集卫星”,将整个亚太地区置于日本卫星监视范围之内
;而日本防卫厅事务次官江间清二今年2月24日宣称:航空自卫队将更积极处理空中加油机
的问题,以便大大增加攻击的距离……

  总之,日本技术转产品:快!民品转军品:更快!非不能也,暂不为也;非不想也,
暂不便也。军事技术大国到军事大国的转变,也就是一步之遥!这一点,不仅对亚洲,对
世界,就是对当代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也值得三思。因为不言自明的是:日本军事技术
的发展,都是美国纵容的。

  最近美国又不顾亚洲国家的反对,让日本承担战区导弹防御系统4项研究,包括:弹道
导弹识别和追踪装置、避免弹道导弹识别和追踪装置在飞行中与空气摩擦导致故障的热保
护罩、拦截导弹并将其破坏的弹头、三级火箭中的第二级火箭发动机。

  有关日本惊人的“转化”功夫,过去在学术界曾有过戏喻:正当英、美两国科学家争
论某些成果该由谁领取诺贝尔奖金而不可开交时,日本已把该项成果转化为产品,并运到
英、美市场上赚钱了。那么,今天是否也可再戏喻一下:正当英、美两国军事家争论民品
能否转成军品而不可开交时,日本的军品已经悬在世界的头顶上了!

摘自《解放军报》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7.32.247]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8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