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累了), 信区: Green
标  题: 日本“九·十舰队”透视:反潜能力强 防空不足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Nov 19 09:25:16 2003), 站内信件

  对于今天已为人们所熟悉的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八·八舰队”,关于它的提法最早出
现于1907年。日本海军根据当时日俄战争经验,设想由8艘战列舰和8艘巡洋舰构成日本海
上舰艇编队,赴海上第一线作战,与当时刚刚崛起的海军强国美国争霸。但由于种种原因
该设想未能实现,只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军方才又重新提出“八·八舰队”构想
并付诸实施。当然,与崇尚巨舰大炮的时代相比,当初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八·八舰队”
主要根据反潜护航的作战使命,突出了反潜作战兵力的配置,由8艘驱逐舰和8架舰载直升
机构成。与此同时,针对“八·八舰”队所存在能力的不足,尤其是防空力量较薄弱,日
本海军又有了建立“九·十舰队”的梦想。随着“宙斯盾”防空导弹驱逐舰于1988年开始
建造,以及首舰“金刚”号于1993年的服役,“九·十舰队”也梦想成真。

  “九·十舰队”的由来和编成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九·十舰队”,是以原来的“八·八舰队”为基础,再编入新建
造的“宙斯盾”防空导弹驱逐舰和多用途驱逐舰(载有1架直升机)各1艘,由10艘驱逐舰和
9架舰载直升机构成的舰艇编队,并因此而得名。它是各国海军中最为典型的、以非航母水
面舰艇为主的海上舰艇编队,具有相对固定的编成。依据“八·八舰队”的编成思想,“
九·十舰队”的基本编成是1艘“白根”级驱逐舰,可搭载3架直升机,载有8联装“海麻雀
”点防御舰空导弹1座,装备了11号和14号数据链,担任编队指挥舰,并实施反潜作战;“
宙斯盾”防空导弹驱逐舰以及“旗风”级和“太刀风”级防空导弹驱逐舰各1艘,主要用于
区域防空作战;“初雪”级和“朝雾”级多用途驱逐舰共6艘,每艘载1架直升机,装备4联
装“捕鲸叉”反舰导弹2座、8联装“海麻雀”点防御舰空导弹1座,是编队反潜、反舰作战
的主要兵力。编队由于能及时在舰舰、舰机、舰岸之间传递实时情报,故已构成了一个作
战整体。同时,舰载直升机将由性能更先进的SH-60J代替了原来的HSS-2B型反潜直升机。
该机是以美海军现役SH-60型直升机为基础的,由日本自己研制的下一代反潜直升机,除反
潜功能外,还具有为反舰导弹中继制导等多种功能。

  “九·十舰队“的编成方案,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是为了达成1000海里护航的基本目标
,实现“封锁护航”的战略,以原苏联海军的潜艇为主要作战对象,根据舰艇编队对潜搜
索和攻击的战术设想,应用运筹学的解析方法,通过建模计算,得出的较为优化的反潜舰
艇编队编成方案。计算表明:按日本海上自卫队现役驱逐舰的反潜作战能力,在同时出动
8艘-10艘时,击沉敌潜艇的概率曲线趋于水平;同时针对核潜艇,反潜直升机以三机编组
的形式进行搜索较为可靠,这样为了连续作业至少需要两组,那么若要保证有6架反潜直升
机处于正常可用状态,配备的数量就要有8-9架。依据最佳费效比使用兵力的原则,如果说
“八·八舰队”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满足海上舰艇反潜作战需求的基本编成,那么“九·十
舰队”就是舰艇反潜作战的最佳编成。而且,在1986年8月,由美国、日本多国参加的“环
太平洋演习”中,“八·八舰队”首次公开露面,就多次以熟练的舰机协同的战术动作,
准确、漂亮地捕捉和“击沉”了企图接近或正在“逃窜”的美国核潜艇,“使接近它的潜
艇几乎为零”,充分验证了该计算方案的正确性。

  强大的反潜作战能力

  根据“八·八舰队”的航渡队形,“九·十舰队”的编队正常航渡的基本队形是:“
宙斯盾”防空导弹驱逐舰居前,指挥舰居中,6艘多用途驱逐舰以3艘为一组呈扇形配置在
左右两侧,另外2艘防空驱逐舰殿后,舰与舰之间的距离多为20链(约3700米),以保证舰载
声纳能可靠地发现敌潜艇。

  九·十舰队的驱逐舰均装有球鼻首声纳(作用距离可达30链约5500米)和“阿斯洛克”
反潜火箭和反潜鱼雷(反潜火箭总数达88枚、反潜鱼雷总数为60枚)。而且,除了3艘防空驱
逐舰外,其余7艘舰上还装有新型的拖曳式线列阵声纳系统。舰壳声纳主要是OQS-4型,是
日本以美国SQS-23型为基础研制的改进型,采用的工作方法是海底反射法和会聚区法,能
探测搜索较远距离和深水层的潜艇。拖曳声纳主要是SQR-19型,由水下听音器组成48×8个
阵列,通过捕捉潜艇发出的超声波,即可测定目标的方位和距离,一般与直升机投掷的声
纳浮标配合使用效果更好。直升机首先投掷声纳浮标,发现目标后立即使用拖曳声纳进行
深测、定位,常常能获得准确的目标位置参数。反潜直升机上装有吊放式声纳、搜索雷达
、战术数据综合显示台等,也可以携带4枚MK46鱼雷或深水炸弹等反潜武器。

  反潜作战时,采用舰队联合的搜潜方式参与对潜搜索。反潜直升机以三机为一组呈倒
三角形队形,一般位于编队前3海里-10海里(约8.5公里-18.5公里)的区域,有敌情威胁的
翼侧进行反潜艇搜索。进行声纳吊放作业时,反潜直升机悬停高度约13米,正常情况下悬
停搜索两三分钟后即飞向下一个悬停点。如果提供的情报准确,一般有四五个回合即可测
出目标位置。每组留空搜索时间为2小时,一架直升机搜索的有效宽度正常为5海里(约9公
里),整个编队1小时就能有效控制800平方公里-1000平方公里的海域。发现判明敌潜艇后
,编队的机载或舰载反潜武器一次齐射的弹药数量,即可将该潜艇击毁。

  防空作战配合能力不足

  “宙斯盾”防空导弹驱逐舰,作为“九·十舰队”防空作战的主力,是日本海上自卫
队最新一代防空导弹驱逐舰。主要防空武器是70枚垂直发射、射程为75公里甚至更远的“
标准”2型舰空导弹,通过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和指挥控制系统对154个空中目标进行自动搜
索和跟踪,可以同时对12个空中来袭目标进行抗击,这种能力是“八·八舰队”防空能力
的2-3倍;而且,相控阵雷达的跟踪火控系统还能引导“标准”舰空导弹从非“宙斯盾”舰
艇上发射。这样编队就将在75公里以上的距离处,构成能同时抗击12个空中来袭目标的第
一层防空力量。作为“九·十舰队”防空作战的主要兵力,“旗风”级防空导弹驱逐舰属
第三代防空导弹驱逐舰,每艘舰携带有射程为47公里的单联装“标准”1型中程防空导弹1
座。每艘舰的指挥控制系统,能同时对2个目标实施跟踪。所以,防空时可使用“标准”l
型中程防空导弹,在距编队24公里-50公里的距离上,形成能对一批目标中的4个目标实施
攻击的第二层对空抗击力量。后两层对空抗击力量:一是其余7艘驱逐舰携带的射程为20公
里,总数达56枚的“海麻雀”近程防空导弹,能抗击7公里-20公里范围内的空中来袭目标
;另一层是10艘驱逐舰携带的127mm火炮、76mm火炮、六联装“密集阵”和电子对抗等软抗击武器。经过上述四层对空力量的抗击,“九·十舰队”在正常条件
下,对同批空中来袭目标,一次能抗击14架-18架来袭飞机或者是18枚-22枚来袭导弹。当
然,作为对呈“饱和”状态的空中来袭目标的攻击,编队的对空防御作战能力还是有限的
,但如果与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航母战斗群配合使用,或是在岸基航空兵的掩护下作战,该
作战能力能满足自身对空防御作战需求。

  综上所述,日本“九·十舰队”作为一个作战整体,由相控阵雷达和三坐标雷达、电
子探测系统及直升机保障远程警戒,以“标准”1/2型中程防空导弹作为对空防御的中坚
力量,具有较强的海上反潜、反舰的打击力量。在有岸基航空兵或是美国航母战斗群提供
一定的空中保障的条件下,该编队反潜护航能力是相当强的,可担负对一个大型船团(50艘
左右运输船)的护航任务。所以,日本海上自卫队计划建立不少于4支这样的舰艇编队。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0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