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ave (百年孤独), 信区: Green
标  题: (ZZ)金门登陆战再反思(上)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un 12 10:08:47 2003)

金门地区包括大金门岛、小金门岛、大担、二担、东碇等十二个岛屿,一般所称的金门 

则特指金门地区的主岛大金门岛。大金门岛位于厦门岛以东约10公里,北面与福建大陆 

的距离也是约10公里,面积约124平方公里。 
在1949年6月以前,国军在金门地区没有设防,直到6月中旬,国军厦门要塞司令部才成 

立金门要塞总台,由从上海吴淞要塞撤下来的残部配备10门57毫米战防炮、10具探照灯 

担负防御,从这时起才开始在大金门岛上构筑工事、铺设通信线路。不久,又增加了20 

门25毫米机关炮。 
1949年8月初,解放军10兵团在司令员叶飞、政委韦国清、政治部主任刘培善的率领下进 

军福建,准备发起福州战役,此时,国军二十二兵团在司令官李良荣率令下从厦门移驻 

金门,负责守备整个金门地区。二十二兵团辖有第5军和第25军。5军辖有166师和200师 

,166师留在厦门,第5军军长高吉人中将率军部和第200师驻守小金门,以第53团守卫大 

、二担岛,兵力约三千人。 
25军下辖40、45两个师,这两个师都是由空军机场警备部队加地方保安队改编而成,战 

斗力较差。军长沈向奎率军部、45师和40师120团守备大金门,而以40师师长范麟指挥1 

18团和119团1、2营驻守金门的门户——大嶝岛,119团3营则驻守小嶝岛。 
解放军10兵团于8月6日打响福州战役,国军驻闽部队兵无斗志,几乎是一触即溃,解放 

军于8月17日顺利占领福建省会福州市,随即展开兵力横扫闽中各地。 
鉴于闽南形势危急,蒋介石从台湾抽调战车3团的1连和3连,由1营长率领于8月27日船运 

金门,分驻金门东部洋宅和西部顶堡之间。这两个战车连共有美制M5A1轻型坦克22辆, 

汽车7辆,其他车辆5辆。M5A1型坦克全重16.5吨,1门37毫米炮,1挺7.62毫米高射机枪 

和2挺7.62机枪,乘员4人。两个连共有官兵近四百人。同时还抽调驻台湾的“青年军” 

——80军201师增援金门,该师603团已调往马尾驻防,因而9月3日到达金门的是师长郑 

果率领的师部和601团、602团。 
201师到达金门后,李良荣将201师划归25军指挥,沈向奎便将其布置在最适于登陆的西 

北正面守备,防线为琼林-后沙-垄口-湖尾乡-古宁头一带。201师则以雷开暄的601 

团为左翼,防守古宁头沿岸,傅伊仁的602团为右翼,防守湖尾乡沿岸,以垄口至古宁头 

之间海岸(正面宽约五千米,纵深约五、六百米)为防御重点。40师剩余的一个团和厦 

门要塞迫击炮营守备西南部,而45师、战车营和201师炮兵营则驻守在金门岛东北部官沃 

到琼林一线。 
李良荣判断解放军如果进攻金门地区,大金门岛最有可能首当其冲,而又以大金门岛西 

北部古宁头至垄口一线最有可能,因此防御计划是以大金门岛西部为重点防御地区。同 

时在海岸地区特别是西北部,在原有工事基础上,大力加修野战工事,布设大量障碍物 

,并在水际滩头布设了7000余枚地雷和800余枚水雷。 
至此,国军在金门地区的总兵力约2万人,其中在大金门岛约1.7万人。5军、25军和201 

师都是国军的嫡系精锐,但此时除了第201师,其他部队都是重建的,新兵占70%,战斗 

力与昔日的王牌部队已不可同日而语。而第201师尽管没有遭到过解放军的歼灭性打击, 

但缺乏实战经验,战斗力也非常脆弱。 
至9月中旬,10兵团已相继解放莆田、惠安、泉州、晋江、南头、水头、围头等城镇以及 

湄洲岛、南日岛、大小练岛、平潭岛等沿海岛屿。 
10兵团随即决定举行漳厦金战役,首先攻取以漳州为中心的闽南大陆,再进行登陆作战 

夺取厦门、金门。9月19日,第29军、31军以正面攻击与两翼迂回相结合的战法向漳州发 

起攻击,经过短暂战斗,29军于20日占领漳州,主力继续南下,于23日进占集美。至9月 

25日,解放军顺利实现第一阶段作战目标,解放了以漳州为中心的闽南大陆,厦门、金 

门直接暴露在解放军攻击矛头之下。 
二 
10兵团准备用来攻击金门的是28军。28军的前身是抗战时期山东渤海军区部队, 1947年 

2月整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首任纵队司令员是黄埔军校出身的宋时轮。10纵是华东 

野战军的头等主力,尤其以防御作战更显威名,在国军中有“排炮不动,必是十纵”的 

评价。 
1949年2月全军整编时,10纵改称第28军,编入10兵团,是10兵团的主力。28军各主官分 

别为:军长朱绍清、政委陈美藻,副军长肖锋、参谋长吴肃、政治部主任李曼村,下辖 

第82、83、84师3个师,总兵力3.4万人。由于作战中的大量缴获,28军单兵武器和营团 

重武器基本已实现美械化。 
1949年8月17日,28军攻占福州,随后83师留驻福州,82师南下向福清县挺进,追击向平 

潭岛逃跑的国军;84师则沿闽江东进,控制闽江口,隔海监视马祖岛。 
攻占福州后,鉴于28军长朱绍清胃病转重,请假赴上海治疗,军参谋长吴肃早在部队进 

入福州之前已调走,新参谋长尚未到任。于是,10兵团领导让政治部主任刘培善向28军 

副军长肖锋下达命令,由肖锋暂代理28军军长工作,指挥作战。同时还还传达三野和10 

兵团的指示——28军要注意利用在福建沿海作战的条件,总结和积累渡海作战的经验。 


8月22日,10兵团司令员叶飞亲自给肖锋打电话,命令28军准备攻打福建第一大岛——平 

潭岛。平潭岛位于闽江口以南、福清县以东海域,该岛东西窄,南北长(和金门相反) 

,两头大,中间小(和金门相似),平潭县城位于全岛中央的蜂腰部,岛的南北还有草 

屿、塘屿。小练岛和大练岛等卫星小岛。岛上守军为73军以及从福州逃来的74军残部, 

约15000人左右。平潭岛有人口约11万,活跃着一只共产党的游击队 
9月11日,28军所属三个师在福清县沿海—线集结完毕,并征集了各类船只375只,做好 

了攻击准备。9月12日,10兵团正式下达了攻击平谭的作战命令。肖锋决定先拿下小练岛 

、大练岛、草屿和塘屿等外围小岛,然后从北、西、南三个方面向平潭岛发动总攻。 
9月12日夜, 83师247团对平潭北部的小练岛发起攻击,13日占领该岛,同时82师245团 

占领了平潭岛以南的草屿岛,84师252团也在塘屿岛登陆,并于14日占领了该岛。 
247团按预定计划于14日凌晨开始向大练岛发起攻击,就在此时,台风不期而至,海面上 

风大浪急,但解放军缺乏海洋知识,并不知台风的厉害,正所谓“无知者无畏”,仍然 

于凌晨4时强行起渡,由于天气、海况恶劣,航渡船队不仅队形混乱,而且无法靠岸,遭 

到火力压制,遭受较大损失,其中247团8连一部31人竟伤亡了25名。最后大约4个连的兵 

力强行登陆成功,而后续部队则不敢再贸然起渡,只能焦急地等待着气象条件好转。解 

放军登岛的4个连发现后援被阻后并未慌张,而是坚决向守军发起了攻击,迅速占领岛的 

西半部,并向东半部发起攻击,虽然兵力不足无法击败对手,但这股逼人的气势完全震 

慑了敌人,守军只是消极地防守,不敢贸然反扑。双方就这样一直僵持了一天半,15日 

午后台风停止,解放军增援部队随即登陆,当日下午16时30分,守军团长率残部800余人 

投降,大练岛终于被攻占。 
9月15日20时30分,28军三个师九个团的部队分别在九个点乘船启渡,在军直炮兵团的掩 

护下,发起了对平潭岛的总攻。82师244团、245团率先在平潭岛东南部的斗垣地区突破 

敌滩头阵地,并迅速向纵深发展。16日凌晨2时,244团占领了平潭县城,245团占领了观 

音澳港口,切断了国军的海上逃路。在此同时,84师250团在平潭正南方的结屿一带登陆 

,83师247团及84师251团一个营在平潭北部的苏澳登陆,与244团在韩厝一带会合,并抢 

占了沿海各小港。国军全线崩溃,一部分乘小船逃走,一部分逃到山地待援,不久即俯 

首就擒。到17日,平潭岛完全占领,守军被毙伤敌125人,俘虏7734人,投降273人。而 

28军仅伤亡百余人,可谓完胜,这也是28军创建以来损失最小的一次胜仗。 
攻占平潭岛后,10兵团调28军政委陈美藻回福州参加城市接管工作,命83师回福州,担 

负该市的警备和军管任务;84师两个团到闽北参加剿匪战斗;肖锋和李曼村带82师和84 

师251团加军直炮兵团南下参加漳厦金战役。南下部队随即于9月20日兵分两路出发,82 

师三个团和军炮团走福厦公路,251团乘船沿海岸线南下。9月21日,肖锋率28军军指先 

期进驻莲河附近的淗江村,9月26日后, 82师和251团陆续到达同安县沿海一带,开始进 

行攻击金门的准备工作。 
三 
9月26日,10兵团在泉州召开作战会议,参战部队师以上主要指挥员出席会议。会上首先 

向各军介绍了厦门、金门两地的情况: 
厦门岛面积128平方公里,东与金门隔海相望,西、南、北三面被大陆环绕,最近处与大 

陆相隔不足2公里。西南与小岛鼓浪屿邻近,鼓浪屿距大陆仅仅1公里。厦门在近代一直 

是沿海的重要门户,有各个时期修建的坚固的永久性海防工事。从工事坚固程度看,厦 

门可称东南沿海诸岛之冠。防御厦门的国军是刘汝明的8兵团55军,22兵团5军的166师、 

96军的一个团和一个装甲连,总数约三万余人,多为从前线败退下来的残兵败将,可谓 

惊弓之鸟。取代朱绍良担任福建省主席的“长败将军”汤恩伯亲自坐镇厦门指挥作战。 


金门岛面积约124平方公里,位于厦门岛以东约10公里,北面与大陆的距离也是约10公里 

。守军为李良荣的第22兵团25军,青年军201师,总数约两万人,多是被解放军歼灭后重 

新组建的部队,战斗力低下。 
解放军可投入攻击的兵力为31军91、92、93三个师9个团,29军85、86师和87师259团7个 

团,28军82师和84师251团4个团,共计20个团6万余人,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占有绝对 

优势。 
针对这种情况,10兵团提出了“金厦并取”、“先厦后金”和“先金后厦“三种方案: 


“金厦并取”——同时攻击两地可以造成国民党指挥的混乱及兵力、火力的分散,使其 

顾此失彼,能够一举全歼两地守军,不使敌人有机会撤往台湾。 
“先厦后金”——厦门是福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而且守军也比金门的多,攻占它的政 

治、军事意义均较大。而且厦门距离大陆很近且被大陆三面包围,可以从多个方向同时 

攻击,易于得手。 
 “先金后厦”——金门岛上也没有什么工事,守敌不过两万,不堪一击。先打金门可以 

形成对厦门的完全包围,攻击厦门将更加容易。 
解放军作战的着眼点历来是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首要目标,而据兵团部的判断,采 

用“金厦并取”能将两地敌军就地歼灭,将减轻日后攻击台湾的压力,而无论是“先厦 

后金”、“先金后厦”都会造成一部敌人跑掉。因此,在此次会议上很快就作出了“金 

厦并取”的决策, 10月4日,10兵团正式下达了作战预令并上报3野前委,决定以第31军 

3个师和第29军2个师攻厦门,以第28军指挥该军全部4个团和第29军85师253团、87师25 

9团2个团攻金门,在解放厦金两岛的同时争取全歼两岛守军。 
接受攻击金门的任务后,28军召开了作战会议,会上各参战单位的领导报告的情况是船 

只、船工的数量均不足,而且的征集的难度很大,强调要有足够的船只和船工方有把握 

顺利拿下金门。最后会议研究决定继续抓紧时间征集船只和船工,同时首先扫清金门外 

围,以29军87师259团配属28军85师251团一个加强营(1营加侦察连)于10月10日攻击大 

嶝岛,得手后以28军84师251团攻占小嶝岛,夺取攻击金门的跳板。 
28军的征集船只和船工的情况是整个10兵团的缩影,福建沿海的轮船、机帆船乃至大一 

些的帆船都被国军在撤退时掠走或破坏,至10月中旬,10兵团多方设法征集到的船只不 

过600余只,船工1600人,而这些船只多是装载量较小的木帆船,还有很多是靠人力划行 

的小舢板或只适于内河航行的平底江船,在海上航行操作很困难。一次最多可运载7个团 

约1.5万人。其中29军、31军各搜集到了能运载三个团的船,而28军只有运载一个多团的 

船,船只数量根本不足以同时攻击厦门和金门,而且29军、31军的船多为平底江船,只 

能在勉强在近海使用,无法航渡金门于大陆之间10公里宽的大海。 
面对这种情况,在10月11日接到三野前委复电后(电报认为以“金厦并取”为最佳,如 

果条件不成熟,则先打厦门比较稳当,究竟怎么打由10兵团自行决定),10兵团于10月 

13日修改了“金厦并取”的方案,决定“先厦后金”,以29军和31军攻击厦门,28军则 

抓紧时间搜集足够攻金门的船只。但10兵团领导显然仍希望能“金厦并取”,于是又命 

令28军在友军攻击厦门要时密切监视金门,如发现金门守军增援厦门或准备逃跑,则立 

即对金门发起攻击。 
四 
就在三野复电10兵团前一天的10月10日,28军按照预定计划打响了扫清金门外围的大嶝 

岛战斗。 
大嶝岛面积约九平方公里,西面与厦门隔海相望,北与大陆的同安沿海相隔约两公里, 

南面同大、小金门距离约十公里,是金门防卫的屏障,也是从大陆攻击金门的跳板。岛 

东西长、南北窄,呈倒三角形,西北部为平坦的盐田,东南部为丘陵地,与大陆相隔的 

海湾水不很深,涨潮时要坐船,退潮时水浅处只到人腰部,水深处不过达到人的胸部以 

上,可以涉渡。但水底部是烂泥,行走困难。每日涨落潮两次,落潮距下次涨潮约3小时 

。 
为了解岛上敌情和海湾水情,担任主攻的29军87师259团多次派侦察兵趁夜间落潮时涉水 

上岛捕俘、侦察。从侦察得知,岛上守敌是国民党第二十二兵团25军40师的118团和119 

团1、2营,其118团是由国民党空军机场守卫部队改编的加强团,都是老兵,大部分是河 

南人;而且是美式装备,训练较好,曾警卫过南京机场。其119团是由保安大队性质的地 

方武装编成的,大都是福建人。40师指挥部设在大嶝岛东南角的阳塘。 
259团团长曹国平、政委方征和营连干部商量后,认为如果乘船强攻,必然一开始就暴露 

在敌人面前,受到敌人各种火力的压制,即使强攻登陆成功,也会因伤亡过大而无力向 

纵深发展;所以,最好是涉水偷袭,出敌不意攻敌不备,才能以少胜多,消灭全岛守军 

。 
为了麻痹守岛国军,以利偷袭,解放军要求沿岸渔民每天照常在海边捕鱼,炮兵也于每 

天傍晚向岛上开炮,使守军逐步习以为常,助长了麻痹思想。 
  10月9日整天细雨蒙蒙,大嶝岛上云雾迷茫,259团下午6时半开始向海边开进,7时半 

到达海边,此时正是海水退潮的时候,部队立即下水涉渡。在水深的地方,侦察员事先 

在两头打好木桩,拉上电话线和绳索,个子小的就扶着绳子涉渡。涉渡时,以班为单位 

把子弹、手榴弹、小包炸药放在木盆里推过去;士兵们都把枪举到头顶上以防沾水。尽 

管如此谨慎小心,由于多数人个子小、水波滚动和脚下不平,很大一部分弹药被海水浸 

湿而失 
259团登陆后,只用了10分钟就打垮了岸边的守军,1营在西,2营在东,3营在中间,分 

头向纵深猛插,计划在40师师部所在地阳塘会合。很快,1营就占领了岛西南部,与在此 

登陆的28军84师251团1营会合,2营也占领了岛东部,3营则攻占了岛中央的小高地,形 

成钳击阳塘之势。守军见此情形,军心动摇,完全是被动挨打,并无还手之力,似乎胜 

利已经在望了。然而就在此时,意外的情况发生了——国军12兵团的援兵来了。 
五 
曾经显赫一时的12兵团在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军全歼于双堆集,副司令胡琏身负重伤,侥 

幸逃生。胡琏伤愈后受蒋介石之命重建12兵团,新的12兵团下辖18军、19军和67军,驻 

广东汕头,归广东省主席薛岳指挥。9月间,浙江舟山群岛、福建漳州、厦门、金门和广 

东广州同时告急。广州的李宗仁、薛岳要调12兵团到粤北保卫广州,而在台北的东南军 

政长官陈诚则认为12兵团应用于增援舟山群岛和金、厦地区,由于情报部门报告解放军 

将先攻金门,以阻断厦门国军退路,而金门兵力不足,于是陈诚于9月底派东南军政长官 

公署副长官罗卓英到汕头调胡琏的12兵团一部先行增援金门,同时派参谋长李树正到大 

陆找蒋介石说明调胡琏兵团到金门的必要。 
胡琏是陈诚的旧部、蒋介石的亲信,于是并不理会广州的命令,于10月8日派18军启程开 

赴金门,10月9日,第18军军长高魁元率领11师、118师2万余人从汕头抵达金门海域。 

此时,大嶝岛上的40师师长范麟正拼命呼救,驻厦门的汤恩伯遂电令正在海上的高魁元 

:派11师的31团前往大嶝岛增援40师,派11师33团开赴厦门街头游行示威,以鼓舞民心 

士气,其余各部登陆大金门,归22兵团司令李良荣指挥。李良荣随后发布命令,以11师 

32团加强金门东部的守卫,而以第118师师长李树兰指挥所属352、353、354三个团,各 

配属战车两个排,作为机动部队,驻琼林地区。 
高魁元接到汤恩伯的电报后不敢怠慢,立刻命第11师的31团团长陈以惠率全团直接开赴 

大嶝岛参战。31团乘船绕过大小金门之间的水道,于10日晨6时在大嶝岛登陆。 
31团与40师残部在阳塘会合后立刻向解放军发起反击,夺回部分阵地,甚至一度威胁了 

259团的团部,但不久又被解放军击退。鏖战至中午,31团多次反击未能成功,随即暂时 

停止的攻击行动。而解放军登岛部队由于海水上涨而与后方失去了联系,无法及时得到 

增援,自身携带的弹药也已基本耗尽,,仅有的一门半迫击炮(一门整炮和一个炮身) 

只有三发炮弹,只好在岛上四处搜寻守军的弹药,战局陷于胶着状态。这样拖下去显然 

对解放军极为不利, 
面对这种情况,259团领导判断守军估计解放军将于黄昏发动总攻,目前之所以不敢反扑 

,一是固守待援再次反扑,二是准备撤退,总之是信心不足,应趁敌动摇之机发起攻击 

。鉴于解放军火力、弹药不足,只有采取出其不意的战术方能奏效。 
整个下午,解放军分成三到五人的小组,隐蔽接近守军阵地,在守军眼皮底下构筑工事 

。守军以为解放军正在准备夜间攻击,颇感惶惶不安。黄昏时分的18:30,259团仅有三 

发炮弹的迫击炮开始射击。第一发炮弹打到40师指挥部附近,第二发打到战场制高点4l 

.6高地,第三发打到阳塘和4l.6高地之间。守军以为这是解放军炮兵在进行试射,即将 

开始炮火准备,于是军心大乱。在炮击的同时,各战斗小组纷纷发起了冲锋,40师师长 

范麟和31团团长陈以惠的紧绷了半天的精神终于彻底崩溃了,率先向东海岸逃跑,想趁 

夜间退潮时涉水逃往小嶝岛,守军见状全线崩溃,在解放军的穷追猛打下乱作一团,纷 

纷缴枪投降。战至当日午夜,大嶝岛被解放军完全占领,守军三个团被打死、淹死1000 

多人,俘虏1000多人。40师师长范麟、31团长陈以惠率残部数百人趁夜间落潮涉水撤到 

了小嶝岛,然后又马不停蹄地撤到了角屿,后又撤到金门整补去了。 
10月11日晚,251团一部又由大嶝岛出发,趁落潮时攻占了小嶝岛,歼灭40师119团3营。 


金门裸露了。 
六 
攻占大、小嶝岛后的第三天(10月13日),肖锋和李曼村赶到10兵团司令部所在地同安 

,向兵团领导汇报攻金的准备情况。 
肖锋和李曼村报告说:此次战前准备困难很大,要发动攻金作战,务必有运送六个团的 

船只,同时每条船约需配备三名船工。而目前船只的征集十分困难,离运送六个团的船 

只差距很大,而在泉州湾、围头湾动员的船工数量不足、觉悟也低,最好从山东、苏北 

登老根据地动员一些船工来支前。 
因28军指挥所从福州南下时没带侦察电台,战役情报无法搜集,对目前金门的敌情不是 

很清楚,所以肖锋和李曼村请兵团进一步查清金门岛上敌人的兵力通报28军。 
10兵团的领导们听完汇报后,当即指示28军抓紧征集船只、动员船工,以便尽早完成战 

役准备,同时决定战役情报由兵团负责收集,28军主要负责战术侦察。 
肖锋和李曼村从同安回到军部后就得到了一个令他们非常不安的消息——29军87师259团 

报告,在俘虏的大嶝岛国守军中发现了胡琏的12兵团18军11师31团的官兵。 
10月14日一早,肖锋亲自讯问了两名被俘的31团军官。两人交代说18军11师是10月9日到 

达金门海域的,而12兵团主力还在汕头,但已准备撤离汕头,至于究竟撤到哪里,两人 

就不知道了。 
肖锋不敢怠慢,立刻将这一新的情况报告了10兵团,但10兵团领导对此并不相信,认为 

可能是俘虏谎报,并没有采信这一情报。肖锋对此无可奈何,只好带着深深的不安继续 

作战前准备。 
攻占大、小嶝岛后,29军87师259团撤回大陆的沃头地区休整,82师师部机关和244团2营 

和246团进驻大嶝岛,而244团大部和245团驻在靠近军部的莲河。84师251团大部进驻大 

嶝岛,一个连驻守小嶝岛。各团收集到的船只都停在大嶝岛北岸,即大嶝岛和莲河之间 

的海湾内,以便保密。 
10月12日,82师师长钟贤文到小嶝岛观察角屿和金门官沃地段,发现国军在距离金门仅 

1000多米的角屿派有一个连,白天从金门乘船来,夜晚又撤回金门,不在岛上过夜。于 

是派245团一部于14深夜实施偷渡,于15日不费一枪一弹占领了角屿。 
就在当天晚上18时,解放军10兵团的29、31军开始对厦门发起了攻击。激战至17日上午 

,厦门全部被解放军占领,3万余守军中被歼灭2.7万人,其中俘虏2.5万人。福建省主席 

汤恩伯丢弃全军逃往金门,八兵团司令员刘汝明率残部4000余人乘船撤往台湾,而166师 

残部由师长叶会西率领从厦门东南部的何厝撤逃到小金门。 
也是在10月15日,广州被解放军攻占,东南军政长官陈诚下令12兵团归其指挥,要求12 

兵团立即撤离潮汕,增援舟山群岛。胡琏当即布置12兵团撤离潮汕地区,以67军为第一 

梯队,兵团部和19军为第二梯队,分两批向舟山进发。 
就在厦门失守的当天,胡琏由汕头飞往台北,向陈诚面请指示,陈诚当即面谕胡琏兼任 

福建省主席,并命令12兵团的第二梯队67军按照原计划增援舟山,而19军则立刻改航金 

门,他还特意派罗卓英和胡琏同去金门,监督部队交接。 
金门显然已经成为了国军的必争之地。 


--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45.20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1.99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