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atbear (小李飞熊), 信区: Green
标  题: 日本一战期间侵占青岛罪行纪实(十)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Oct  6 17:48:47 2002) , 转信



日本一战期间侵占青岛罪行纪实(十)


有压迫就有反抗


张荣大 张树枫等 

  “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自从德国侵略者踏上青岛那一刻起,为维护国家主
权和领土完整,中国人民就开始了反对德国入侵,誓争青岛主权的斗争。在日本从德国手
中抢走青岛实行更加残酷的军事统治后,青岛人的反抗越来越强烈。在德、日霸占青岛的
25年中,中国人民驱逐外敌,收回主权的斗争始终不懈,最终在伟大的五四运动的直接
作用下,完成了收回青岛主权的大业。 
  “胶州湾事件”的噩耗,警醒了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爱国官吏。面对列强肆无忌
惮地争相瓜分中国的险恶局面,早已倡导变法维新的康有为再次撰写《上清帝书》,以德
占青岛为警示,要求变法。深受“胶州湾事件”和列强争相租占中国领土等一系列丧权失
地事件刺激的光绪皇帝,接受康有为的建议,下诏“明定国是”,颁布变法诏令,发动了
戊戌变法运动。尽管在慈禧等顽固势力反对下,变法仅仅百日即告失败,但其变法图强的
救国思想对于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德国侵占青岛进而踏碎山东,在孔孟之乡人民奋起反抗,并直接引发了反筑路斗争和
义和团运动。因反对德国传教士横行而由农民组成的大刀会等,迅速发展成遍及全省的义
和团组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洋教、反德国入侵的反帝爱国斗争。斗争迅速发展到京、
津和整个中国北方,掀起了著名的义和团运动。在八国联军血腥镇压下,运动失败,但它
的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精神则永远为人们所敬仰。 
  青岛和山东人民直接处于德国的殖民统治下,压迫最重,反抗也最烈。1898年1
月,德军侵入即墨横行,乡民李象风拍案而起,怒杀一名德国士兵。德国压迫清廷山东巡
抚,将李象风杀害。李象风虽死,但其反抗外敌入侵的爱国行为激励了山东人民,首开了
武装反德的先河。德占青岛之初,在租界内外活跃着一支抗德义勇队。首领付二,原为章
高元的士兵,目睹德军横暴和清政府之怯懦,愤而弃军,联合乡民与德军展开殊死博斗,
袭击德军统计表地,歼灭其小部官兵,焚烧其屯集物资,沉重地打击和震惊了德国当局,
多方围剿义勇队未能得逞,后与清政府勾结,收买汉奸将付二逮捕杀害,抗德义勇队余众
加入义和团继续抗敌。 
  山东人民抗德斗争在反对德国修筑胶济铁路时达到高潮。最初,人民采用拔路标、拒
绝出让土地、拒绝提供粮草、驱赶筑路工程测量人员和拆毁铁轨等斗争方式,迫使德国放
弃全线开工计划,只好采取由军队保护,逐段铺设的方法修路,大大降低了筑路速度。为
消除乡民的反抗,德军从青岛派出骑兵,前往镇压,遭到胶县、高密人民武装反击,狼狈
而逃,随即增派重兵前往镇压,高密西乡108村的农民在孙文领导下,联合抗击德军,
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一页。农民的反抗虽然失败,但迫使德国改变了强占坟地和不顾农民利
益的行为,其暴力行径亦略加收敛。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后,实行更残暴、更贪婪的手
段统治青岛、山东,激起人民义愤。早在1914年9月日军刚刚侵入胶东时,莱阳农民
曲诗文目睹日军侵略暴行,挥袂而起,以“保民拒日”为号召,联络胶东6县人民,筹款
买枪,组织民团,“俟日军到境,即行反抗”。面对胶东人民声势浩大的反抗行动,侵青
日军极度恐慌,不敢东侵,且提心吊胆,日夜防备。袁世凯政府深惧农民反日,竟将曲诗
文诱捕杀害,瓦解了胶东人民的抗日行动。 
  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后,立即遭到全国人民反对,“勿忘国耻”,“反对二十一条
”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心声。各地商会、行业公会、学生团体纷纷通电,反对签订“二十
一条”,反对袁世凯和要求废除“二十一条”的斗争更加高涨。尽管袁世凯下令禁止登载
有关“二十一条”和反日宣传文章,各类宣传品仍源源不断涌现,甚至连钞票上也加盖了
“警告同胞,勿忘五月七日国耻”的印章,流通全国。在反对“二十一条”斗争中,许多
 爱国志士为警醒同胞和谏诤政府而舍身报国。在日军重兵管制下的青岛,就发生了一起震
憾人心的舍身报国事件。1915年5月,胶济铁路职员秦立钧愤日本之蛮横,怒卖国政
府之怯懦,在青岛愤然自杀,留下遗书一封。这一事件在《申报》登载后,引起重大反响
。(完)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181.5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15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