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razy (雪山), 信区: Green
标  题: 美伊决战中东(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3月31日01:31:27 星期六), 站内信件

哈立德以前从来不为自己的安全担心,但施瓦茨科普夫为了防止伊拉克的恐怖活
动,出则前呼后拥,周围布满荷枪实弹的士兵和便衣。当他在国防部外面活动时,甚
至使用一个护送车队。哈立德见此也不示弱,立即成立一支同施瓦茨科普夫的警卫队
不相上下的警卫队,还派了几个人到国外去接受训练。当人们看到哈立德精心组织起
来的卫队,禁不住惊呼:“真主啊,他从办公室走到下面的作战室时要10个人—— 5
个在前面,5个在后面,还都端着机枪。干什么?”哈立德认为他不想干什么,只是必
须让盟军军官及新闻媒介看到沙特王国的尊严,看到他是与施瓦茨科普夫平起平坐的
司令官。多国部队两司令相互斗气,用中国话说这叫各为其主,其实他俩性格相近,
在整个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中,合作还是成功和愉快的。
    人质盾牌
    面对大军云集海湾,萨达姆仍执迷不悟,决心要和多国部队对抗下去。8 月28日,
萨达姆发布总统令,宣布科为伊的第十九个行省,萨达姆的用意十分明显,他要在地
图上永远抹掉科威特这个国家。10月16日,伊拉克发行了新的科威特地图,将科威特
的布比延岛、瓦尔布岛和鲁迈拉油田划归伊拉克的巴士拉省,科的其余部分则为伊的
第十九省。萨达姆还任命易卜拉欣出任“科威特省”省长。为了对付美国的威胁,萨
达姆以所谓“人质盾牌”还击多国部队的“沙漠盾牌”。萨达姆扣留了近万名在伊拉
克和科威特的西方人,其中美国人有3500之多。萨达姆这一手使西方大为恼火,但又
束手无策。接着伊拉克要求各国关闭在科威特的使馆,限期在 8月24日前迁至巴格达,
声称科威特已是伊拉克的一个省,各国没有必要在那里设立使馆。8 月中旬,伊拉克
政府把在科威特的美、英侨民集中在科威特城。伊拉克议长威胁说,只要伊面临战争
的威胁,他们就不会释放这些侨民。不久,伊拉克宣布将这些侨民分别集中在伊拉克
重要的军事设施里,如果美国胆敢袭击伊拉克,那就把这些侨民当作殉葬品。后来萨
达姆一批一批地释放人质,使西方一直在向萨达姆求饶。“人质盾牌”的闹剧还真起
了作用。
    萨达姆的“人质盾牌”还挑起了反伊同盟的不和,减轻了伊拉克面临的军事压力
并改善了不利的外交处境。因为萨达姆释放哪国人质、不释放哪国人质无形中会在西
方国家间引起隔阂。10月23日伊拉克释放了400名人质,其中把所有330名法国人质无
条件释放,而只释放年迈体弱的33名英国人和14名美国人。萨达姆此举立刻在西方引
起不大不小的风波。伊拉克释放人质的消息传到巴黎,法国官方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声
明这是伊拉克单方面的决定,法国不曾就人质问题与伊拉克有过任何交易。法国外交
部和总统府的发言人都一再表示,释放法国人质决不能改变法国在海湾问题上的立场。
法国总理罗卡尔在国民议会一再保证法国没有同伊拉克进行过私下交易。外长迪马同
美国务卿贝克通电话,要华盛顿放心,法国不会脱离对伊拉克实行制裁的国际联合阵
线。萨达姆的离间计尽管没有成功,但法国的一再表白,多少引起了美英等国猜疑。
    最后摊牌
    百万大军在海湾对垒,国际调解活动一个接着一个,但都以失败而告终。1990年
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作出决定:“如果伊拉克在1991年 1月15日午夜以前未撤出
科威特,成员国可使用一切必要手段,迫使伊拉克撤出科威特 !”这等于把尚方宝剑
交给了美国。安理会作出该决议的第二天,布什又正式邀请伊拉克与美国进行高级会
谈,并且向伊拉克明确表示国际社会的决心。当天,萨达姆表示接受布什的建议,但
他有一个总的条件,就是坚决要求讨论中东地区的所有问题,即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
的问题、巴勒斯坦问题等。双方在伊外长阿齐兹访问华盛顿、美国务卿贝克赴巴格达
的日程问题上也未能统一意见。萨达姆要求1991年 1月12日贝克赴巴格达,而布什认
为,这个时间太接近联合国对伊拉克最后通牒的时限,故不能接受。
    双方僵持着,谁也拿不出令人满意的建议。在这期间,阿尔及利亚总统沙德利、
联合国安理会主席、欧洲共同体的主要官员、约旦国王侯赛因都展开了外交活动,试
图说服萨达姆让步。1991年1月2日,法国国民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密特朗总统
的亲信米歇尔·沃泽勒以私人身份赶往巴格达。他在巴格达会晤了阿齐兹和萨达姆,
但结果并不理想。
    1月3日,布什再次建议,阿齐兹与贝克在日内瓦会晤的时间,可考虑在1月7日至
9 日之间,并且称“这是争取海湾危机和平解决的最后尝试”。进退两难的萨达姆与
众将商议后,第二天表示接受布什的建议,同意双方代表1月9日在日内瓦会晤,协调
双方共同关心的海湾和平。布什认为萨达姆的这一决定是伊拉克“积极的一步”,同
时也向萨达姆保证,如果他命令他的所有部队撤出科威特,巴格达以及所有伊拉克军
事目标都不会受到攻击。当然,布什知道国际、国内对海湾问题都很敏感,为了进一
步寻求更多的同盟者,他急忙又派贝克于1月6日,匆忙赶到巴黎、伦敦,周旋于欧洲
大国之间,阐明美国对中东的政策。
    在国内,布什同时也为自己的行动扫除障碍。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于 1月12日分别
通过决议,如果萨达姆在美国东部时间15日午夜,也就是格林威治时间1月16日5时之
前,不撤出被侵占的科威特,允许布什对伊拉克使用武力。
    离联合国要求伊拉克无条件撤军的期限1991年 1月15日越来越近,全世界绷紧了
每一根神经注视着海湾的局势。大多数观察家认为,除非萨达姆撤军,否则美国肯定
要动武。1 月12日,即美国会通过动武决定的同一天,美国务卿贝克和伊拉克外长阿
齐兹在日内瓦举行摊牌性会谈。在会谈中,贝克把布什给萨达姆的信放在会议桌中间,
但阿齐兹始终不接。会谈快结束时,贝克说:“部长先生,我已说了我到这里来要说
的一切,我看已没有理由再继续下去了。”阿齐兹说:“我同意。我已没有什么话要
说的了。”临分手时,贝克指着躺在桌上的那封信说:“你肯定不会接受这封信 ?”
阿齐兹平静地说:“是的,我肯定。”
    1 月16日18时,美国首都华盛顿灯火辉煌,平静如常,国内外记者纷纷拥进白宫
的新闻发布中心,因为联合国安理会要求伊拉克最后撤军科威特的期限已超过18小时,
布什总统曾多次声明对伊拉克再也不能“容忍”和“等待”了。眼下,布什总统有什
么新的决策,能否宣布开战又何时宣布开战呢? 各国驻美记者无不关心这个举世瞩目
的问题。可是,白宫的一位新闻发言人却向记者宣布:“美国政府今晚没有新闻发布,
请各位记者先生们、女士们回去休息吧! ”听发言人的口气,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不
可能在今夜和明天开始。似乎天上的星星也可以安心去睡大觉。
    其实,这已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静。日内瓦会谈失败,布什已决定由“沙漠盾
牌”转化为“沙漠风暴”,时间定在巴格达时间17日凌晨 3点,这使萨达姆在期限过
后仍有一整天的时间来表明撤军意图,可是萨达姆没有作出任何表示。一场席卷海湾
的大风暴不可避免地来临了。

--
                    鱼说:你看不见我眼中的泪,因为我在水中.
                   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泪,因为你在我心中.  
                       欢迎来crazy的主页作客:         
              http://goodgood.yeah.net   email:ecool@0451.com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biometrics.hit.edu.c]
※ 修改:·crazy 於 03月31日01:32:51 修改本文·[FROM: biometrics.hit.edu.c]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75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