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agam (断情), 信区: Green
标  题: 令人错谔的91年海湾战争真相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5月31日22:02:45 星期四), 站内信件

 令人错谔的91年海湾战争真相
 发信站: 日月光华站 (Tue May 29 10:47:41 2001) , 站内信件

 远林
   ”收 一向不同意过于批评理性派,因为理性派本身并无过错,只是许多实情理性派
 不知道罢了。例如,最近一向巴结美国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代表联合国支持美国NMD计
 划,媒体根本不报,类似的情况太多了。理性派在这种环境下长大,不持错误的“理性
 ”立场才怪。
 谁挑起了91年海湾战争?
   人们普遍认为是萨达姆挑起了91年海湾战争。然而中国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军
 事学博士王辉青曾在国防报发表文章指出:
   美国在中东地区实施了有计划的战略误导,蓄意制造动乱局势,为美国“重返中东
 ”制造条件。60年代曾长期担任美司法部长的克拉克披露的情况证实,早在1979
 年伊朗爆发革命后不久,美国就挑动伊拉克借阿拉伯河争端进攻伊朗,结果引发一场持
 续八年之久的两伊战争。
   伊朗受到削弱后,美国接着把打击对象转向伊拉克。美国一面  恿科威特要求伊拉
 克偿还300亿美元债款,并压低世界石油价格激化伊科矛盾;一面又制造不干预阿拉
 伯国家冲突的假象,并秘密向伊拉克出售军民两用设备,使之加深错觉。甚至就在战争
 爆发前的7月24日,美国国务院还指示驻伊大使向伊拉克表明美国无意介入伊科冲突
 。
    沙特阿拉伯亲王哈立德在战后指出,“这些错误的外交信号一定毫无疑问地鼓励了
 萨达姆采取行动。”在海湾战争期间任法国国防部长的舍尔芒内直言不讳地说,美国故
 意鼓励萨达姆入侵科威特,以消除伊拉克对石油市场、以色列的安全和海湾地区安全的
 威胁。
   美国在战略上误导伊拉克的特点主要是: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等各种
 手段,使对方在战略指导上迷失方向,难以组织有力的反击。
   美国的战略误导是在极其秘密的状态下进行的,参与决策、制定计划并将其付诸实
 施的只有国家最高决策部门的核心机构和专门组建的秘密班子,美国大量采用欺骗手段,
 甚至对中立国家、甚至盟国进行战略欺骗,以使他们盲目地“配合美国行动”。
   从表面上看,战略误导的各项具体措施之间并没有多么密切的关系,但当这些措施
 的总意图被揭露出来以后,便不难看到它们是构成一个整体战略的具体步骤,都是处心
 积虑地精心选定和策划的。
 一箭多雕 用心险恶
   前中央情报局局长,老特务头子老布什亲自策划的,1991年的那场海湾战争,给许
 多无辜的国家以沉重打击,为美国称霸世界奠定了基础。
   伊拉克在战前的20多年中,一直是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以及法国和中国在海湾地区
 的重要战略盟友,也是他们重要的军火出口市场。1991年海湾战争的结果使前苏联
 、法国和中国在海湾地区战略上丧失了立足点,经济上失去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同时他
 们数百亿美元的巨额债务成为烂账,经济上损失惨重。
   而美国却利用前苏联、法国和中国提供的武器秘密,以及对伊拉克的武器零件封锁
 ,打败了用苏、法、中武器装备起来的伊拉克军队,彻底败坏了苏、法、中武器的声誉
 ,树立起美军高科技武器“不可战胜”的神话,使美国在政治和军事上一举重新牢牢控
 制了盛产石油的海湾地区,严重削弱了前苏联和法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影响力,使美国能
 够牵制包括日本和欧洲在内的整个世界。
   不仅如此,战后美国伙同英国几乎垄断了科威特价值上千亿美元的巨额重建工程,
 以及海湾各国几乎同样数额的巨额军火定单,在经济上捞足了好处。
   1991年海湾战争使阿拉伯世界损失惨重。科威特成了火海和雷场,沙特与海湾
 各国成了西方的军营和靶场。阿拉伯国家被分裂成两个对立阵营,美国和以色列渔翁得
 利。
   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许多其它发展中国家也深受其害。例如中国、印度、巴基
 斯坦、越南、泰国、韩国等许多国家过去在伊拉克和科威特都有广泛的经济往来,众多
 的工程项目以及劳务输出关系,以及石油进口关系。海湾战争使他们无故受害。
   例如中国仅接回在伊科的劳务人员一项开支就达5000万美元,而中国在伊拉克
 和科威特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资金、物资、设备难以收回。可悲的是中国某些知识分子一
 直为美国挑起的海湾战争叫好。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heart.hit.edu.cn]
※ 修改:·ersy 於 06月01日12:55:49 修改本文·[FROM: sparkle.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50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