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razy (雪山),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东和平进程纪实(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3月31日01:28:38 星期六), 站内信件
超越历史恩怨
通过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人恢复了民族自信并能够平等地与以进行谈判,鉴
此,埃及改变以往与以对抗的政策,谋求以和谈的方式彻底解决中东问题。
1977年11月埃及总统萨达特正式访问耶路撒冷。1978年9月17日,
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在美国总统卡特的调停下,举行首次首脑会谈,并
签署了著名的《戴维营决议》。1979年3月,埃以正式签订和约,结束战争状态;
1982年 4月,以军完全撤出西奈半岛,1989年交还塔巴。埃及终于收复了被
占领的全部土地。
中东的和平进程,以埃以言和开始了实际的和解步骤。但第五次中东战争使之一
度中断。战后,巴解组织明确提出“以土地换和平”原则,阿拉伯世界也顺应形势,
于1982年10月提出解决中东问题8点主张,初步改变了第三次中东战争以来实
行的对以色列“不承认、不谈判、不接触”政策。
80年代后半期,在国际形势逐步趋于缓和的大趋势影响下,中东有关各方进行
了频繁磋商。1987年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爆发大规模反以的巴勒斯坦人起义,巴解
及时掌握了斗争的领导权,使以色列在国际上备受谴责。1988年11月15日,
巴勒斯坦国宣告诞生,阿拉法特当选为总统。阿拉法特是一个极具传奇经历的人物。
他在四分之一世纪里一直领导着一个没有国家的联合体并为在中东地图上重新出现巴
勒斯坦国的名字的信念而奋斗不息。他的个人勇气和领导技巧使他在历经美国约翰逊、
尼克松、福特、卡特、里根、布什、克林顿执政时代而一直保持巴解领导地位。他宣
布,接受联合国 242、338号决议,含蓄地承认了以色列,从而使美、以再无拒绝
对话和谈判的借口。1988年底,美国首次同意与巴解对话,以色列也表示愿与巴
勒斯坦人谈判,政治解决巴以冲突。
1990年8月海湾危机及次年2月的海湾战争改变了阿拉伯世界的力量对比。
美国在阿拉伯世界影响增大,而以色列在美的全球战略中地位开始下降,已难指望美
国无条件支持以对阿的强硬政策。在以色列国内,和平呼声也日益高涨。面对内外压
力,以色列统治集团内部也开始发生分化。
1991年10月,美苏共同出面召集的阿以和谈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进行。与
会的除美苏代表外,约旦、黎巴嫩、叙利亚、巴勒斯坦、以色列等直接有关各方与会。
阿方坚持“以土地换和平”,归还被占领土,实现巴基斯坦人自决,然后才与以签和
约;以方则要求先承认以色列,进而实现“以和平换和平”,拒不归还所占土地。立
场的对立使谈判经过5轮而无任何成果。
1992年7月,拉宾出任以总理。时年70岁的拉宾在以色列工党政府中有“
鹰爪鸽派”的称谓,反映了他在解决争端过程中刚柔结合的立场。为建国、立国,他
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并亲自指挥领导了“六五战争”。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苏
冷战格局的结束为解决阿以冲突带来了机会。拉宾上任不到一周,即向阿拉伯世界发
起了令人目眩的“和平”攻势。阿以冲突的实质问题是巴勒斯坦问题。他首先选择巴
勒斯坦作为突破口,在与巴解的谈判中采取较灵活的立场,一改前政府、右翼的利库
德集团“以和平换和平”的主张,在“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上接受安理会 242号、
338号决议,同阿拉伯国家实现和平。
从1993年1月以解除不准与巴解接触的禁令以来,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巴以
双方在挪威进行了14轮密谈。以色列先后有 4位部长与巴解官员秘密会晤。1993
年7月,以外长佩雷斯与阿拉法特的高级助手阿布·马赞举行了秘密会谈,并就巴勒
斯坦人首先在加沙——杰里科自治方案达成原则协议。
9月9日,阿拉法特与拉宾相互致函,正式承认对方。
1993年9月13日华盛顿时间上午11时40分,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美
国白宫草坪上,在笑容可掬的克林顿总统主持下,以色列外长佩雷斯和巴解组织负责
外交事务的执委阿巴斯分别代表以色列和巴解组织在《巴勒斯坦人首先在加沙和杰里
科实行自治的原则宣言》上签了字。这是中东和谈的第一个重大突破,也是阿以冲突
的核心问题——巴勒斯坦问题获得解决的开始。随后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两位曾势
不两立的宿敌——巴解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握住了对方伸出的手。巴解与
以色列关系的历史转折,不仅标志着巴勒斯坦人与犹太人开始结束近百年来的敌对,
准备实现和解,而且还打开了解决整个中东问题的锁。
1994年5月13日上午,以色列正式从加沙和杰里科撤走全部军队,向巴方移交
权力。飘扬了27年的以色列国旗终于被醒目的巴勒斯坦四色旗取代。
7月1日,阿拉法特终于回到了阔别27年的家园,重返加沙。巴勒斯坦人成立
了以阿拉法特为首的自治政权,开始实施自治。
按照1993年巴以原则宣言精神,1994年应将巴勒斯坦人自治范围扩大到约
旦河西岸,但这一目标一直未能实现。1994年 2月发生的举世震惊的希布伦清真寺惨
案更是使巴以和谈几近搁浅。1995年7月1日是双方一致同意的签署第二阶段自
治协议的最后期限,又因为以色列的干扰而未能如愿。7月12日阿拉法特与佩雷斯
达成谅解,将就以在约旦河西岸分阶段重新部署军队、称交权力和巴勒斯坦选举恢复
谈判,并于8月25日这一最后期限签署协议。巴方的让步无疑使西岸自治曙光在前。
--
鱼说:你看不见我眼中的泪,因为我在水中.
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泪,因为你在我心中.
欢迎来crazy的主页作客:
http://goodgood.yeah.net email:ecool@0451.com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biometrics.hit.edu.c]
※ 修改:·crazy 於 03月31日01:29:54 修改本文·[FROM: biometrics.hit.edu.c]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8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