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ubst (军军),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东战争--第二次(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4月20日14:05:36 星期五), 站内信件
2、阿布奥格拉战斗
以军为实现“中间突破”战术,威胁西奈北部埃军主力,配合202伞兵旅在南线的进
攻,决定以第38特遣部队突击阿布奥格拉。阿布奥格拉位于西奈半岛东北部,东距埃以
边境30公里,向西可通运河重镇伊斯梅利亚,从阿里什到库赛马的公路也通过这里,战
略位置十分重要。埃军在阿布奥格马的前方鲁阿法水坝等地有坚固据点,形成了完整的
防卫体系。
10月30日中午,以军第7旅进至乌姆卡特父南线600米处遭到埃军反坦克火炮的袭击
,损失不小。以军正面进攻失败后,第7旅奉命采取迂回战术,于31日拂晓越过埃军防守
薄弱的达卡山口,进逼 阿布奥格拉和鲁阿法水坝。同时,以军南部军区司令部为配合第
7旅行动,命令第10步兵旅提前于30日下午行动,由东向西正面进攻,于当完抵达乌姆希
汉和乌姆卡特夫的东线,第7旅由乌姆卡特夫南面进攻。埃军也从阿里什和运河方向调集
部队增援阿布奥格拉。
10月31日,以军以第7旅对阿布奥格拉发起进攻,受到埃军顽强抵抗和正确的炮火轰
击。中午埃军两个步兵营夹击以军。以军在空军火力增援下,占领阿布奥格拉后,该旅
立即分兵两路,一路向西推进,一路向东围攻鲁阿法水坝的埃军据点。埃军凭借20多个
反坦克掩体组成的防御工事进行顽强抵抗,但未能抵挡以军的推进。以军于当夜占领该
地,尔后转入防御。乌姆希汉和乌姆卡夫特的战斗也十分激烈,埃军两个营的兵力顶住
了以军两个旅的进攻。10月31日,达扬总参谋长亲自督促第10步兵旅进攻乌姆卡夫特,
但遭到埃军炮火猛烈袭击,进攻屡屡受挫,旅长古迪尔被撤换。同时,以军命令第37机
械化旅乌姆卡夫特,11月1日凌晨,第37旅先头部队发起进攻,遭到埃军炮兵和反坦克武
器的集中射击,后续部队也误入雷场,旅长戈林达阵亡,大部分官兵受伤,进攻失败,
以军总参谋部不得不命令停止进攻乌姆卡夫特阵地。但这时阿布奥格拉已落入以军之手
。
英法空袭埃及和埃军撤出西奈
正当埃及军队在西奈抵挡以军,大批埃军由运河开进西奈并准备大规模反击的时候
,英法两国借口保护运河航运,向埃及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埃以双方停火,并允许
英法军队进驻运河区,否则派兵干涉。遭埃及拒绝后,英法空军在10月31日下午对埃及
的15个机场、一些兵营和开罗、亚历山大、塞得港、伊斯梅利亚、苏伊士等城市的重要
经济、交通设施,进行了疯狂的轰炸,同时轰炸西奈的埃及部队,企图将埃军拦截在西
奈半岛。埃及识破了英法的这一战略企图,在英法空袭后,埃及总统纳塞尔为防止英法
占领运河区,而使西奈不队受到夹击的危险,命令增援部队停止进入西奈,在西奈的守
军迅速撤至运河区。这样,埃军开始有组织、有计划的撤出西奈半岛。驻守在乌姆希汉
和乌姆卡夫特的埃军,虽受以军三面包围,仍然利用夜色掩护,向阿里什方向撤退。
10月31日,以军在英法空袭埃及后向开始准备撤退的埃军进攻。但沿途遭到埃军顽
强阻击,至11月2日凌晨以军进至阿里什时,埃军主力已撤退。
打破对蒂朗海峡的封锁是以色列发动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沙姆沙伊赫是蒂朗海峡
西岸重镇,11月2日,以军第9旅可是进攻沙姆沙伊赫地区。该地的埃军两营守军在接到
埃总部的撤退命令后,鉴于海上有英国海军的封锁,陆路缺乏交通工具,因此,只能固
守阵地。以军多次发动进攻,仍未得手。5日,埃军在多面夹击、孤军奋战的情况下,丧
失阵地。但此时,埃军主力已全部撤出西奈半岛,从而保存了有生力量。
埃军同英法军队在运河区的战斗
埃军同英法军队的战斗主要在塞得港进行。从11月1日起,英法空军对塞得港进行连
续轰炸。11月5日拂晓,英法想向塞得港空投了第一批伞兵,英军伞兵约600人在加密尔
机场周围着陆,并迅速占领了机场。法军伞兵500人在富阿德港降落并很快占领了供水厂
。下午1时45分,英法第二批伞兵又在上述两地着陆。
11月6日上午,英法军队首先用猛烈炮火袭击塞得港防御阵地,然后,2.2万名海军
陆战队队员开始陆。英海军第三突击旅在塞得港登陆作战,法军海军陆战队在富阿德港
登陆。6日深夜,英法登陆部队沿苏伊士运河南下,企图一举占领运河区,但遭到埃军抵
抗。
埃及军民奋起保卫塞得港。英法第一批伞兵着陆后,埃及当局通过设在各重要地点
的广播,迅速告诉居民敌军降落的地点,群众立即集合起来,协助守军消灭敌人。使英
法军队始终没能完全占领塞得港,先头部队只进到塞得港以南27公里的卡卜。英法的行
为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接受联合国停火决议后,于11月6日宣布停火。12月,英法军队
全部撤出埃及。次年3月,以军也撤出埃及。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英法对埃及的轰炸持续6天,地面战斗40余小时,伤亡300—40
0人,损失飞机50余架;以色列伤亡约1000人。埃及方面死亡1000多人,伤2万多人,损
失飞机200架,五大城市遭到严重破坏。1.2万幢住宅毁于战火。
以色列虽撤离西奈半岛,但解除了埃及对蒂朗海峡的封锁,亚喀巴湾的航行不再受
阻。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2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7.59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