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ippen (police@恐龙家族), 信区: Green
标  题: 朝鲜战争与战后其他局部战争之异同(二)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Aug  7 20:27:28 2003)



 
中国领导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从本国利益和世界利益出发,对战争范围也实行了限制,提出
了把战争限制在朝鲜境内的战略构想,准备在朝鲜境内歼灭和驱逐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侵略军
。毛泽东指出:“只要我军能在朝鲜境内歼灭美国军队,……朝鲜问题既以战胜美军的结果
而在事实上结束了(在形式上可能还未结束,美国可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承认朝鲜的
胜利),那么,即使美国已和中国公开作战,这个战争也就可能规模不会很大,时间不会很长了
。”为了缩短朝鲜战争的时间,志愿军在技术装备处于异常悬殊的劣势情况下,采用了灵活
的战略战术,英勇奋战,经过五次战役,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五次战役以后,中美
双方在战场上难以取得进展,当美国当局企图通过谈判沿三八线实现停战。中国政府也认为
“把敌人赶出朝鲜北部的政治目的已经达到”,“我军宜在三八线附近”,“争取谈判解决
问题”。于是,决定进行停战谈判。

战后其他局部战争同朝鲜战争一样,一般不以占领敌国全部领土为目的,而是通过军事行动
,达成有节制的政治、经济目的。交战双方对作战行动的地理界限,都有一定的限度。如英
阿马岛战争,阿根廷只是为了收复马岛主权,英国则是要重新占领和控制马岛。英国战时内
阁给特混舰队规定了封锁海区的范围只限于阿12海里领海以外,并规定不得轰炸阿方的领土
。又如,美国入侵越南,确定了对越南北方使用海、空军、陆军不得越过北纬17度线;轰炸越
南北方,不得轰炸越南北方与中国毗邻的地带。

尽管在朝鲜战争中,战争双方对战争的范围都实行了一定的限制,但这场战争存在着导致世
界大战的危险。朝鲜战争是在东西方“冷战”初期爆发的。二战后,美国狂妄地叫嚣要把全
世界置于它的支配之下。杜鲁门一再宣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可是,经过战争
考验而强大起来的苏联在战后国际事务的重大问题上坚持不对美国让步。斯大林在1946年
2月发表演说,指出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
争是不可避免的。西方攻击这篇讲话,说它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宣言”。美国认为,苏联
是其实现霸权的唯一障碍,必须组织对抗力量对苏联加以“遏制”。1946年3月5日,英国首
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发表演说,声言要反对共产主义“铁幕”后面“可怕的威
胁”。美国总统杜鲁门1947年3月11日在国会发表讲话,鼓吹反对“极权主义”,声称“美国
必须

承担保护自由的重大责任”,这就是人们熟知的“杜鲁门主义”。这两篇讲话宣告了东西方
“冷战”的开始。新的世界战争的阴云又出现在地平线上。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决策者们便
一致认为,朝鲜人民军越过三八线受到苏联指使和支持,“是柏林事件更大规模的重演”,美
国必须予以反击,才能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军方反应更为强烈,美军几乎没
有打过真正的局部战争,美军领导人的头脑中更没有“有限战争”的概念。在他们眼里,战
争对美国来说只要参加进去,就只有两种简单的选择,全面胜利或者彻底失败,别无他途。全
力以赴争取战争完全胜利成为美国军事战略的基本原则。所以,朝鲜战争一爆发,他们大都
以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开始了”,苏联“终于决定要决一雌雄了”。美国总统杜鲁门立即派
兵干涉,美国军事干预的范围不仅仅限于朝鲜半岛,杜鲁门同时派第7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并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地威胁着中国边境的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了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战争,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退到“三八线”以南。“联合国军”总司
令麦克阿瑟向杜鲁门提出了四条扩大战争的建议:(1)封锁中国沿海;(2)摧毁中国的工业能
力;(3)要蒋帮出兵朝鲜;(4)让蒋帮进攻大陆“部分脆弱地区”。由于美国国内各派意见分歧,麦克阿瑟的建议才未被杜鲁门采纳。

五次战役后,朝鲜战局处于对峙状态,战争出现了一个边打边谈、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交织
进行的局面。战争的旷日持久,对美国愈来愈不利。美国统治集团内部,对于如何结束朝鲜
战争,广泛议论着三种可能的选择:(1)在战俘问题上寻求妥协,以实现停战;(2)扩编南朝鲜
军队,使美国逐渐从朝鲜战争中脱身;(3)增调部队,不惜冒扩大世界战争的风险,以大规模的
军事进攻、甚至使用原子武器来赢得战争。对于第三种选择,随着美国总统竞选活动的展开
和党派斗争的日益加剧,其声浪愈来愈高。美国共和党的麦克阿瑟、罗伯特·塔夫脱、约瑟
夫·麦卡锡等人,叫嚷要“在共和党取得政权以后,全力打赢这场战争”。1952年12月3日,
美国操纵联合国第7届大会,通过了以支持美“自愿遣返”原则亦强迫扣留朝中方面战俘为
基础的提案,并否定了苏联关于立即结束朝鲜战争、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修正案。这一事实
清楚地暴露了美国当局反对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继续拖延和扩大侵朝战争的企图。艾森豪
威尔当选总统后不到一个月,就带着文武官员访问了朝鲜。据艾森豪威尔战后在回忆录中透
露:战地指挥官们同意,如果在一定时间内谈判还不成功,我们唯一的办法最后只能是不顾一
切危险全力发动一场进攻。美国军界提出了各种扩大战争的实施方案。据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战后在他的回忆录中透露,当时“联合国军”总
司令克拉克曾组成专门小组,制定了实施计划——《8—52作战计划》。这个计划的要点是
,通过陆、海、空三军大规模的全面攻势,推进至元山—平壤一线。其中包括地面部队合围
攻击,大规模两栖登陆和空中、海上对中国境内的目标实施袭击。对于艾森豪威尔上台前后
美国的战争叫嚣和进行大规模军事冒险的可能性,特别是在我侧后实施两栖登陆的可能性。
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了反登陆作战准备,建立了坚固的东西海岸防线,迫使美国当局放弃了
军事冒险。1953年5月22日,印度总理尼赫鲁与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会谈时,杜勒斯表示,如果
板门店谈判失败,华盛顿有可能采取更强的而不是更弱的军事行动,也许会扩大地区冲突。
据曾在朝鲜战争中担任美第8集团军军长泰勒战后回忆:“我对国务卿杜勒斯主张遏制赤色
中国的抱负甚为吃惊。他向我述说了他称之用三齿耙捕龙的战略,即:一根齿从朝鲜出来,另
一根从台湾出来,第三根——吓我一跳——要从印度出来”。

三、朝鲜战争和战后其他局部战争都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但前者孕育着核
战争的危险,后者更强调用先进的常规军事手段达到战争的目的

在朝鲜战争中,参战双方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兵器,美国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先进武器
。美军空军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F—86战斗机。中国人民志愿军主要使用苏制米格—
15战斗机,该机1948年底装备苏联空军部队,在当时也是一种比较先进的飞机。美装甲部队
使用了性能比较先进的M—46、M—47、M—48等型坦克,其炮兵使用了280毫米加农炮,以及
红外潜望镜,反雷达仪、尼龙避弹衣等装备。海军还使用了大量舰艇,其中包括当时作战性
能比较高的航空母舰、巡洋舰、战列舰、驱逐舰等。美国首先在朝鲜战争中使用了直升机
参加作战,主要用于侦察、通信和运输,以及抢占制高点等。另外,美国还在朝鲜战场上实施
了细菌战,严重地威胁着中朝两国军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美国在朝鲜战争尽管没有使用核武器,但美国始终没有放弃使用核武器的念头。只是由于苏
联已经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西方国家极力反对美国在朝鲜战场使用核武器,美国才最终放
弃在朝鲜战场使用核武器。
 

--
别把爱变成伤害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8.8.85.14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0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