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响尾蛇), 信区: Green
标 题: 1950年解放台湾计划搁浅的幕后(END)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Jul 10 15:44:02 1998), 转信
标 题:1950年解放台湾计划搁浅的幕后(END)
作 者:雁北飞 信区:五花八门 -军事天地
发信站:BBS太阳岛站 时间:05-29-98 10:08
1950年解放台湾计划搁浅的幕后 - 六
美国干涉横生枝节 “解放台湾”被迫搁浅
5月29日,金日成通知苏联大使,他已经收到了斯大林答应提供的武器和
装备的主要部分,他们准备在6月发起进攻,6月10日前部队将全部集中到预
定的进攻地点。按照既定方案,随着北朝鲜提出的和平统一主张在6月11日遭
到南朝鲜当局的拒绝,第三阶段,即军事进攻阶段开始进入了倒计时。根据苏联
瓦西里耶夫中将和苏军顾问组协助制定的“先发制人的进攻作战计划”,人民军
应当在22到27天内分三个阶段实现解放南朝鲜的战略。6月19日,作战计
划下达到人民军部署在三八线沿线的各个部队。25日,受命参加进攻的7个师
随着反击南朝鲜军挑衅的一声枪响,大举越过了三八线。朝鲜战争爆发了。
面对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领导人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感到不安。他们焦虑
地注视着国际上,特别是美国的反应。两天之后,一个最让毛泽东担心的局面随
之出现了。美国总统杜鲁门于6月27日宣布台湾未来地位尚未确定,因此他已
命令第七舰队阻止任何对台湾的进攻,确保台湾及台湾海峡的中立化,防止战争
蔓延。在毛泽东看来,美国的这一行动,显然无异于救了国民党的命。
对于美国的行动,毛泽东立即做出强烈反应,号召“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
挑衅”。但在内部指示中,中共中央不能不承认:自己没有与美国现代化的海军
进行海上较量的可能,“形势的变化给我们打台湾添了麻烦,因为有美国在台湾
海峡挡着”,只好把“打台湾的时间往后推延”。与此同时,由于6月27日美
国总统又同时宣布美国将出兵南朝鲜,中国东北边防以及可能的增援朝鲜的问题
日益紧迫,中国的战略重点也被迫转向东北地区。至此,进攻台湾的准备工作逐
渐停顿下来,以至最终不得不在事实上放弃了这一作战计划。
这是一件让毛泽东感到极其不满的事情。7月2日,周恩来约见苏联大使,
在讨论如何应付联合国卷入朝鲜战争的外交问题后,他极为反感地告诉大使说:
早在5月与金日成的会谈中,中国领导人就已经提醒他美国可能干涉的问题,而
金日成当时不相信。事实证明我们当时的估计是对的。与此同时,通过给苏联方
面的一份综合反映外国人对朝鲜战争的看法的报告,中国领导人也曲折地表达了
对苏联选择这个时候支持统一朝鲜行动的疑惑。在报告中写道,一位英国代表对
中国领导人说,苏联鼓励朝鲜内战的目的,就是要阻止中
。
毛泽东不希望在这个时候进行朝鲜战争,是再明显不过的了。他本来想首先
解决台湾问题,然后再寻找适当时机协助金日成解决朝鲜统一问题,但究竟什么
时候可以武装进攻南朝鲜,既需要通盘考虑,也需要合适的机会。而且,他始终
认为,在苏联红军帮助下建立起来的朝鲜人民军,实际上还很少经受真正的全过
程的战争考验,因而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成熟起来,卓有成效地进行这场统一
朝鲜的速决战,更不可能对付可能直接参战的优势的美国军队。因此,从一开始
他就对这个计划的可行性有所怀疑。只是,斯大林的支持使他失去了反对的可能
。到9月中旬美国军队在仁川登陆,轻而易举地围歼了人民军进攻部队,毛泽东
更加相信自己的估计是正确的了。但越如此也就越遗憾。所以,斯大林逝世后,
毛泽东不止一次地在这个问题上埋怨斯大林。他肯定地说:斯大林关于朝鲜战争
的决定,是一个“极大的错误”,“是百分之百的错了”。但毛泽东心里想的多
半是,如果当初斯大林不是盲目地支持在朝鲜采取行动,那么不仅不会犯这样大
的错误,而且也不会使台湾问题陷入如此困难的局面。当然,中国共产党人也用
不了付出在朝鲜战争中那么大的代价,就能够解放台湾了。
〖摘自《新华文摘》,原载《百年潮》〗
来源:珠江路BBS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97.230.7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1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