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atbear (胖胖熊), 信区: Green
标  题: 西藏和蒙古是如何并入清朝的?(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Jan  7 13:44:00 2002) , 转信



西藏和蒙古是如何并入清朝的?(2)
2002-01-06 13:51:27 


  

  到了公元1705年(康熙四十四年),固始汗的后代拉藏汗擒杀桑结嘉措后,立即向康
熙皇帝报告经过,并称仓央嘉措平素经常化装俗人出游,酗酒好色,不守佛门清规戒律,
是第司桑结嘉措所立的“假达赖喇嘛”。康熙皇帝早已愤于桑结嘉措匿丧不报、勾结准噶
尔部等情,此时遂即加封拉藏汗为“翊法恭顺汗”,赐予金印,同时下令将仓央嘉措解送
北京处置。夏格巴的《藏区政治史》中也写到“皇帝决定把六世达赖免职”。公元1706年
,六世达赖在被清朝官兵解送北京的途中死去。 

  第司桑结嘉措被杀后,准噶尔部于公元1717年突然进入藏北接着又攻占拉萨,杀掉拉
藏汗,另立为其效劳的达孜巴为第司。为此,清廷于公元1718年、1720年两次派大军入藏
,在西藏区内以康济鼐和颇罗鼐为首的反对准噶尔军势力的配合下,经过多次作战,终将
准噶尔军势力驱逐出藏。同时,清朝派军队将已由格鲁派寺院集团认定之年仅12岁的六世
达赖转世灵童从青海塔尔寺护送到拉萨。清军到达拉萨以后,西藏地方政府在布达拉宫为
灵童举行了坐床典礼。清廷赐予金印敕封其为“弘法觉众”达赖喇嘛。这就是七世达赖喇
嘛格桑嘉措。公元1721年(康熙六十年),清朝决定废除在西藏地方政府中总揽大权的第
司职位,改设四名噶伦,共同主管政务,并以康济鼐为首席噶伦。是为西藏噶伦制度之始
,标志着清廷对以达赖喇嘛为代表的格鲁教派政教合一体制的扶植和对藏直接管理的加强
。以和硕特部为正宗、包括准噶尔等蒙古部在藏七十多年的统治,至此亦告结束。 

  公元1747年(乾隆十二年),颇罗鼐逝世,其次子珠墨那杰(即珠尔默特那木扎勒)
袭郡王爵,藏史书中均称其为珠墨那杰王。从这一名称上,也可知其十分重视清朝所封的
王号。由于珠墨那杰专权独断,强悍暴戾,造成同七世达赖喇嘛不睦,同驻藏大臣关系紧
张,矛盾日益发展,到公元1750年(乾隆十五年)发生了驻藏大臣傅清、拉布敦二人诱杀
珠墨那杰、二大臣又被珠墨那杰余党杀害的事件,拉萨再次出现骚乱。对此,七世达赖喇
嘛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迅速平息了珠墨那杰余党的骚乱,控制了西藏局势。 

  珠墨那杰事件后,清廷认为西藏世俗贵族专权和相互间的争斗是动乱频仍的根由,因
而决心集西藏地方之政教大权于达赖喇嘛一身,同时加强驻藏大臣的权力,其下属之噶伦
则集体负责、相互制约。公元1751年,乾隆皇帝批准了四川总督策楞拟订之“西藏善后章
程”十三条,对西藏地方原有的行政体制作了重大调整:废除郡王制度,正式授命七世达
赖喇嘛执政,并建立噶厦(西藏地方政府),设噶伦四人,其中僧官一人,俗官三人,受
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直接领导。噶伦集体办公,处理政务;凡遇重大事项,务须遵旨请示
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酌定办理,重要公文需要钤用达赖喇嘛的印信和驻藏大臣的关防。噶
伦等重要官员,均需经清朝任命,颁发敕书。自此,正式确立了由格鲁教派统治西藏的“
政教合一”制度。 

注:网友文章仅供参考!|首 页||上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7.43.19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7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