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ldj (秃驴:又中一次毒@_@;), 信区: Green
标 题: 今天的解放军为何没有元帅和大将?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Wed Sep 14 22:11:53 2005)
1988年我军实行的军衔制度,最早是在1979年10月总政治部召开的全军干部部长会议上就
提了出来。11月会议结束后,总政在向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若干问题的请示
报告》中,正式以文字形式提出“恢复军衔制”的建议。
1981年,总政抽调人员组成起草军衔立法文件报审草案的工作班子。在草案的设计阶段
,各方面意见大都主张新的军衔等级,不宜设置过高,高级军衔层次宜从简。因此,军衔
立法文件草案一开始,主流意见就是不设置元帅和大将的方案。
1988年4月13日,总政治部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的军官军衔条例草案的说明中指出,
“根据我军军官队伍的实际和目前处于和平时期的状况,这次军官军衔等级的设置与1955
年相比,简化了一些”。
所谓简化,指的主要是精简了元帅和大将(另有大尉);简化的理由主要强调了两点,
一是“我军军官队伍的实际”,二是“目前处于和平时期”。
关于我军军官队伍。当时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国内大规模的战争结束已有30多年,战
争年代指挥过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不少已经作古,在世的也年事已
高,其任务是颐养天年,不在授衔挂帅之列。
1988年全军首批授予上将衔的17位高级将领,是当时我军在职人员中或入伍最早、或资
历最老、或任职最高者,是最有条件获得最高军衔的现役军官。然而,与1955年第一次授
衔时的一千余名在战争中出生入死的将帅队伍相比,他们中间只剩下了其中的10位,所占
比例不足1%。由此可见,我军干部队伍结构与前30多年前比较,变化是很大的。
关于国际环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尽管局部战争一天也没有停止过,但各国军
队都有大幅度的压缩,战时授予或战后补授的高衔,如苏联的大元帅、美国的五星上将、
南斯拉夫的元帅等,都是当事人谢世后没有再授。
我军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军队的规模逐步缩减,到1988年军衔制实施时,已由195
1年的627万削减到300万,在部队的编制体制上精简了兵团级机构,军队的层次和人数都减
少了。在对战争与和平关系的认识上,改变了以往认为大战不可避免的思维模式,认为“
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不可能有大的战争发生,军队的主要任务是保卫和参加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
中央军委基于对世界形势的上述分析,坚定明确地决定,在新的军衔体系中不再设元帅
、大将等高衔
--
鸾鸟凤凰,日以远兮
燕鹊乌雀,朝堂坛兮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9.217.224.8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8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