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ippen (single形象代表,以信立爱), 信区: Green
标 题: 发展空间站的几个重要问题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Feb 2 00:50:54 2003) , 转信
刘晓川
纵观国外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不难看出,在突破载人航天技术之后,适时地发展空间站
实为明智之举。尤其是在经过深入论证研究,制定了载人航天发展计划后,更应积极努力
地发展空间站,而发展空间站必须解决天地往返运输、安全及救生等问题。1. 天地往返运
输空间站要想长期在轨运行,就要如期给它运人(包括接送宇航员)和运货(包括上行运
输和下行运输)。另外,还需进行在轨维修和更换、修理和维护、在轨加注等。上行运送
的主要物资有:食品、水、氧气、推进剂、备用零部件、仪器设备、照相材料及其它供应
品;下行运送的主要物资有:照相胶卷、生物样品、加工材料等。目前使用的运输器为飞船
和航天飞机,正在研制的运输器为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美国的“天空实验室”依靠
“阿波罗”飞船运人,先后共发射4艘。前苏联和俄罗斯的“礼炮”系列和“和平”号空间
站由“联盟”号飞船运人,“进步”号运货,“联盟”号飞船平均每半年发射1次,最多可
载3人,300~500kg(上行)、150kg(下行)有效载荷。“进步”号平均每半年左右发射一
次,有效载荷1.3t。目前在轨组装的国际空间站主要依靠美国的航天飞机和俄罗斯的“联
盟”号和“进步”号飞船。美国的航天飞机是部分重复使用,俄罗斯的飞船是一次性使用
。
运输方式有人货分运和人货合运之分。俄罗斯的飞船上行基本分运,下行人货基本合运,
航天飞机是人货合运。俄罗斯飞船的人货分运方式可以节省部分资金,因为货运飞船不必
装环控生保系统,不必考虑救生和逃逸,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可以相对降低。2. 安全及救
生安全及救生是载人航天最重要的问题,是必须充分重视的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
和前苏联进行空间竞争,对安全问题不够重视,在研制过程中考虑的就不充分,不可避免
地出现一些事故,随着载人航天的发展,载人飞行越来越频繁,特别是1971年“联盟”11
号飞船返回时,因密封舱漏气,导致3名宇航员遇难,1986年“挑战者”号刚升空不久便爆
炸,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此后,“联盟”号再次飞行时,宇航员在返回时必须穿航天服,
而美国的航天飞机则整整停飞了2年零8个月,直至1988年9月才恢复飞行。
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在轨道运行中,一直有1~2艘“联盟”号飞船与其停靠在一起,
实质上起着救生艇的作用,一旦空间站上出现致命或灾难性故障,宇航员可以搭乘飞船返
回地面。为了解决国际空间站的救生问题,目前NASA正在研制乘员救生器,另外也考虑采
用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在空间站的研制过程中,从设计到试验,从方案到飞行,各
个系统、各个环节都要自始至终把安全放在首位,进行详尽而充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分析
。3. 人类如何适应长期失重的影响宇航员短期在空间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物质消耗可由地
面带上去,空间环境对身体的影响也可在返回地面后逐渐恢复,时间再长点,宇航员所需
物质可由地面补给运送,在空间可停留几个月甚至1年多,但如果时间更长,或未来的深空
飞行,宇航员赖以维持生命的氧、水和食物将如何获得?长期的空间环境对宇航员的生理
、心理、身体甚至生存将产生何种影响,这些都是十分复杂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具有近
40年载人航天飞行经验的俄罗斯(前苏联)和美国还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和研究空间环境对
生命的影响。随着航天医学的进展,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进步,目前已
发展到第3代,第1代为开放式环控与生保系统(开环系统);第2代为物理化学再生式生保
系统(闭环系统),只解决水和氧的循环利用;第3代为受控生态生保系统,除了更好地解
决水和氧的再生问题,还要解决食物供应问题。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8.24.5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21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