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lees (针叶林.温特斯中尉), 信区: Green
标 题: 航母攻击群:你离中国还有多遥远! (5)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Fri Mar 11 15:17:59 2005)
美国舰船工业情况(20世纪80-90年代)
美国是造船工业立法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789年,美国就明确规定,在美国
沿海和内河营运的船舶必须是美国建造的船舶。1890年公布的关税法中规定,对于
为建造舰船而进口的钢材免征进口税。此后又有一系列法律和规定直接或间接保护了
舰船工业。一次大战前后.由于军备竞赛和国家的鼓励政策,增加了许多船厂,舰船
产量出现高峰。1938年.美国通过“扩充海军法”,规定增加20%的海军装备费,同
年,政府又专门拨款10亿美元扩充海军o这些措施使美国造船工业在30年代经济危
机以后再现繁荣。二次大战的爆发更促进了美国舰船工业的迅速发展。50到60年代
期间.美国造船工业仍坚持以军品生产为主的特点,舰船平均年产量保持在20万吨
左右,技术水平和产量都占世界领先地位。同时,美国政府还大量投资进行新型舰船
和海军武器装备的研制,进行船厂的扩建和改造.以保持其海上霸权地位。
1981年.里根政府对舰船工业实行两项新政策:一是增加海军舰船建造和改装
的数量,每年舰船建造和改装的平均费用超过110亿美元,大大高于70年代水。
二是逐步取消过去对商船建造和改装差额的补贴,宣布美国航运公司可以自由地向国
外订购船舶。这就使美国商船的建造量大跌。1982年还作出规定:凡国防部系统所需
舰船的建造、改装、维修和设备更新都必须在美国船厂进行。由此可见,即使舰船工
业处境再艰难,美国也不会放弃它海上军事大国的地位,政府对造船能力的削减是控
制在许可的范围之内的。
美国海军部对科研实施的管理主要是对舰艇设计和采办过程的管理。海上系统司
令部从接到‘作战要求”时开始,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编制“发展建议”,定性、概要
地提出作战思想、需求和性能指标,并对费用指标和进度作出估计,提出备选的设计
方案。随后就和海军舰船工程中心一起开展初步和合同设计。详细设计(或称施工设
计)通常是由首制舰的承制厂来完成的。但近年来也有所变通,要求有关的船厂也参
与前段的合同设计,军方也参与后段的洋细设计。有些具有较强的设计技术力量的船
厂也可承担全部设计和建造,如英格尔所船厂承担厂DD—963驱逐舰的全部设计
和生产,通用动力公司承担了核动力潜艇的全部设计建造等。
近20年来.美国的军费约占政府总支出的25%左右,海军军费约占总军费的
35%,舰艇建造和改装费用约占海军军费的10%-15%。舰船工业的科研经费
主要来自海军。海军科研经费每年约为90—100亿美元,约占海军军费的10%左右。
1985年美国海军科研经费的分配,基础研究占3.6%.探索发展占6.2%,高级发展
占43.8%.工程发展占25.3%,管理后支持占6.7%,作战系统占14.3%。产厂家
建造的工程图纸、材料设备预算、工时工种预算、工程阶段划分、施工计划和施工命
令的颁发等等。
美国可以称得上是航空母舰建造的大国,它的许多船厂都具有建造航空母舰的能
力。从体制上,美国的船厂可以分为直接受海军部领导的海军船厂和私营船厂两种类
型。
海军船厂总共8家。它们装备先进,有很强的技术力量,职工总数在近20年来
一直保持在7、8万人左右,在舰船研制中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其中,诺福克海军船
厂是最大的一家,职工总数为12300人(1985年:底):本世纪20年代,该厂曾经将
“朱比特”号运煤船改装为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兰格利“号。在二次大战期间建
造了3艘航空母舰。目前诺福克海军船厂主要修理各种舰艇和核动力装置。大西洋舰队
每年都有100多艘各种舰艇进入该厂修理。
私营船厂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位于弗吉尼亚州纽波持纽斯市詹姆斯河边最大的私营
船厂——纽波特斯造船和干船坞公司。 该公司的大部分工作都和海军有关。
二次大战期间建造了8艘航空母舰和大量具他军用舰船.作出的成绩是美国任何其他船
厂元可比拟的;1957年以后.该厂主要从事核动力航空母舰和核动力攻击潜艇的建造
世界最大的“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就是这家船厂建造的。全船厂占地220多万平方米,
厂区沿詹姆斯河展开约3。2公里,分为军品区、民品区和修船区。厂内有多座修造船台
和船坞,还有码头10座,其中9座为凸堤式,1座是舾装码头。船台、船坞和码头共有吊
车26台,最大起重能力900吨。6台50吨柴油—电力机车起重机以及3艘257-2490千瓦柴油
机动力推轮。
钢材加工车间占地面积26000平方米,配备有自动喷丸除锈机,数控切割机和激
光切割机等;纲结构生产车间面积45000平方米、有拼接、T型钢构件装配和焊接的
平面分段流水线,分段重量达300吨,全年钢材加工量达200000吨;机械加工车间面
积28000平方米.拥有包括数控机床在内的各种机床500多台;铸锻车间的最大铸钢
件达到62吨,有色金属铸件6吨。
该厂技术力量也十分雄厚,设计人员占全厂职工总数的6.7%。擅长于采用模块
化工艺建造大型舰船,最大模块可达890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建造在厂内广泛使
用,如数学放样、线型光顺、数控绘图和机械加工的自动控制等等。
近年来,该厂基本上不建造民用船舶,主要靠海军订货维持生产。1985年职工人
数达28400名,资产总额9.63亿美元(流动资产7。22亿美元,固定资产2.41亿美
元).销售额18.01亿美元.纯利润3.01亿美元。1987年10月接到建造两艘核动力航
空母舰和11艘核动力攻击潜艇的任务,使造修舰船订单总价值达62.7亿美元。
美国还有—些船厂目前虽然没有承担航空母舰的研制任务,但它们也具备建造航
空母舰的条件,而只正在建造其他技术上非常接近航空母舰的大型舰船。例如建造导
弹驱逐舰、舰队加油船、船坞登陆舰的阿冯达尔船厂。有船台6座,最大长度305米,
滑道2座,浮船坞1座,最大举力为793800千牛(81000吨),修船码头长821米,还有
600吨浮吊1台,1000吨船排1座。全厂共行各种吊车26台.起吊能力从25吨到900吨。
钢材的年加工量可达100000吨。生产中也大量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分段建造和
模块建造技术。又如建造“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两栖运输坞舰的利顿工业公司
英格尔船厂的生产区面积为3240000平方米。其西部的新厂是按新的造船思想建立的
一个现代化船厂,设备精良,厂内结构合理。模块装配区面积为27800平方米,
最大可达40000平方米,舰船建造80%的工作是在模块化区域内进行。光西部船厂的钢材
年加工量就达到120000—140000吨。造修船码头长达1178米,最长可达2214米,
大小吊车19台,起重能力从25吨到200吨,可建造长达300米的舰船。
美国航空母舰编队的队形和序列
美国的一支航空母舰特混舰队每小时可搜索100000平方公里的海域。一艘航空母舰的舰
载机可以控制800—1000平方公里的海空域,4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就能控制965000平方公
里的大面积海域。舰载航空兵随舰出航.既能反舰、防空、反潜,又可对陆地进行攻击,
既能制海,又能制空,还能夺取制电磁权和制陆权,其作战效能是其他装备无法相比的。
一个具有较高作战和生存能力的航空母舰战斗群,应该具备防空、反舰、反潜和
对岸攻击等综合作战能力,故战斗群除有1—2艘攻击航空母舰外,通常还配有1艘
(成更多)导弹巡洋舰以及数艘驱逐视和护卫舰。有时为了加强反潜力量,还编入1—2
艘反潜潜艇。伴随航空母舰编队的快速战斗支援舰和油船.有较高的航速,可直接加
人编队的战斗序列和航行序列,在战斗中提供保障。它们—般配置在编队的内层,位
于航空母舰附近。弹药运输船、油船和战斗补给船航速较低.通常与少量护卫舰组成
补给编队,用以在战斗间隙或在预设的补给休整区内为战斗舰只和伴随支援舰补给。
航空母舰编队进入威胁区作战时,等伴随支援舰常留在战区的边缘。
美国海军认为对付不同性质的任务可以来取不同的编成,如下所列:
1.和平时期,在低威胁区显示存在、实施封锁或作战巡逻时的编成为:
1艘航空母舰,2—3艘防空导弹巡洋舰、驱逐舰,2-3艘反潜一防空驱护舰.
2艘攻击型核潜艇,1-2艘后勤支援舰,共计7—11艘舰艇,称为单航空母舰战
斗群。
2.在中威胁区实施、中低强度作战时(如美国对利比亚实施的外科手术式打击)
的编成为:
2艘航空母舰,7—8艘防空导弹巡洋舰、驱逐舰,4艘反潜一防空驱护舰,
2-4艘攻击型核潜艇,2—3艘补给舰,共计17—21艘舰艇,称为双航空母舰战斗
群。双航空母舰战斗群是美国海军空战的典型编成。
3.在高威胁区实施高强度作战时(如海湾战争)的编成为:
3艘航空母舰,9—10艘防空导弹巡洋舰、驱逐舰.12—14艘反潜一防空驱护
舰,5—6艘攻击型核潜艇,3—4艘补给舰,共计32—37艘舰艇。这时可以编为航空
母舰特混舰队。
这些只是典型的编成,确切的编成还应该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看兵力配置
能不能建立满足任务需要的大纵深、多层次、阵位拉开、火力集中的攻防体系.有把
握地夺取战区空中、水面、水下和电磁四维空间的全面控制权。现以美国实战编成,
双航空母舰战斗群为例来说明远、中、近三层的兵力配置。
第—层为外防区,又可称为纵深防御区。这一防御区是以航空母舰为中心.半径
为185-400)公里的防御圈。其防御任务主要由舰载机承担。在这一区域配置的兵力
主要用于编队预警(为航空母舰编队提供20—40分钟或更长的空情预警时间)、攻势
防空(构成航空母舰编队的远程制空力量,夺取并保持战区制空权,拦截敌飞机和巡
航导弹。通常是由E—2C预警饥和F—14战机(少量F/A—18)配合,组成一个面
向来袭目标攻击轴线的扇面,称为作战空中巡逻(CAP). —般只有数架F—14在离
航空母舰约300海里的扇面上巡航,其他F—14则在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处于战备
状态,随时待命支援CAP.它们能否及时抵达CAP扇面作战,取决于早期预报的功
能。)。对海对岸扇攻击(对岸和远程对海攻击)和航空反潜(免除水下敌我识别的远程
航空反潜)。
第二层为中防区,又对称为区域防御区,这一防御区是以航空区舰为中心,半径
为50—185公里的防御圈。其防御任务主要由为航空区舰护航的舰艇承担 。在这一区
域配置的兵力主要用于防御性防空(少量飞机在165公里处巡逻,同时依靠护卫舰艇
发射的导弹拦截突破外防区的敌机和巡航导弹)、对海攻击(以导弹攻心为主)、区域
反潜(编队周围的反潜)和电于战(压制和摧毁敌预警、探测及通信指挥手段)。
第三层为内防区,又可称为点防御区。这一防御区是以航空母舰为中心.半径为
50公里的防御圈。这个区域配置的兵力主要用于自卫性防空(依靠编队各种舰艇上
的导弹和近程武器对付敌突防飞机、导弹饱和攻击的近程防空)和反潜作战(主要兵
力是反潜舰及其舰载直升机等用反潜导弹、鱼雷进行攻击,甚至起动主动声纳吓阻敌
潜艇.确保航空母舰的安全)。
航中母舰编队的队形也是根据当时海区的情况、投入兵力的数量,对方的威胁程度
以及能见度等具体条件而定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美国海军在六十年代主要以航
空母舰特混大队进行活动,而月投入的数量较多,故常根据需要安排特混大队的位置,
形成编队的队形。如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在北部湾海区保持有2-3个攻击航空母舰特混
大队。这些特混大队就在它们的活动中心形成—个半径为40海里的“扬基站”。同时活动
的2—3个航空母舰特混大队在站内成“一”字形或“品”字队形展开。由于北部湾面积较
小,
航空母舰之间的距离减为25-50海里。
昼间队形较疏开,驱逐舰与航空母舰相距30—60链,驱逐舰之间相距40-100
链。有时,将多数驱逐舰配置在威胁较大的方向上,在这种情况下,驱逐舰距航空母
舰一般在60链以上。夜间队形较密集,驱逐舰与航空母舰相距10-30链,驱逐舰之
间相距15—70链。为了能提前发现对方海空兵力,有时在航空母舰前侧方或后侧方
配置一艘驱逐舰,距离40-100链。
近年来.美国海军以航空母舰战斗群进行活动,它在航渡中和待机区的战斗队形
有以下实施原则:
1.航空母舰战斗群的队形通常以航空母舰和伴随支援舰为核心,
其他舰艇则部署在它们的周围。核心中各舰之间的距离应该不影响航空母舰放飞和回
收飞机时所需的运动转向,并能有效地使用—些需要一定空间的武器系统,如旋转弹
体点防御导弹,干扰弹等,一般为4-5海里。
2.防空导弹巡洋舰、驱逐舰呈环形部署在核心的周围。这样可以保证航空母舰机
动时队形稳定,所形成的防空圈不至产生空隙,护卫舰只也不需因调整队形而高速机动。
3.战斗队形要形成内、中、外几层防区,具有搜索、防空、反潜等各种能力。
由于活动范围大,整个舰队间的通信联络十分重要,它既要保证及时畅通地交换信
息.又要保证舰队活动的隐蔽性。故较近距离常采用视距范围的超高频(VHF)通
信,不易为敌探测装置发现。通过海军战术数据系统(NIDS),以超高频数据链来实
现敌我势态通报。编队指挥官可以在作战情报中心的显控台上掌握海面和空中的作战
态势。对于较远的外围作战,可以在预警机和航空母舰战斗群之间用飞机建立一个中
继平台:作战空中巡逻(CAP)仍用超高频通信.由中继平台转发至航空母舰。指挥
官可凭惜中继平台转回的信息掌握整个作战态势。此外,舰队通常还有一个按战术情况
制定的辐射控制计划,对战斗群中各作战单位的任何主动式发射设备,包括通信和雷达
进行控制。
单航空母舰战斗群主要在低威胁区巡逻或显示武力时使用,组成和队形比较简
单。双航空母舰战斗群则主要用于在中等威胁区实施威慑,消除危机和参与低强度战
争。美国航空母舰这种典型编成的组成和队形相对比较复杂。这里较详细地作一些介
绍。战斗群核心中,两艘航空母舰呈梯形配置。外围8—10海里处环形部署了7—8
艘防空导弹巡洋舰、驱逐舰,形成一个防空团。如进入高威胁区或预警机明确报知敌
空中威胁方向时,编队防空指挥官可沿威胁方向派出1、2艘防空舰,在20—30海里
处执行外层防空任务,需要时也可担任编队防空指挥舰。
再外面,4艘反潜驱逐、护卫舰呈半圆形部署在前方20—25海里处,可以将潜入
内防区的敌潜艇拦截在使用鱼雷武器的距离(20-40公里)之外。反潜舰之间的距离
一般为声纳主动工作方式径向探测距离的1.5—1.75倍。通常温深条件下约为15—26
海里。攻击核潜艇部署在距航空母舰100海里—120海里处,负责前方和侧翼的反潜
警戒和区域反潜。如果水下威胁是敌攻击型核潜艇,还要在编队后方部署1艘攻击型
核潜艇,以防敌潜艇尾随攻击。编队出航前,另有1艘攻击型核潜艇提前3—4天隐
蔽地赶到编队必经的要道或预设待机区实施侦察警戒、反潜等作战行动,确保编队水
下安全和掌握航线上的战术态势。
航空母舰前方16公里处,一些F—14或F/A—18战斗攻击机和1架EA—6B电
子战飞机担任空中巡逻(CAP),既能防空,拦截突人中防区之敌,又可以反舰,消
灭接近航空母舰的敌舰艇。1-2架E—2C预警机部署在航空母舰前方200—250公里
处,可向战斗群所有防空和反舰武器系统提供预警和目标指示,并对中防区和外防区
的所有留空飞机实施指挥控制。前方250公里处,有2—5架F—14战斗机担任空中巡
逻,以确保制空权,保护预警机和外防区远程航空反潜兵力的安全,此外还可以寻歼
敌战斗机和巡航导弹。舰载S—3D和岸基P—3C反潜机组成了编队的远程反潜兵力,
作战距离一般可达350—400公里.岸基P—3C甚至可达1000公里以上。这两型飞机
均带有“鱼叉”反舰导弹,也可兼作反潜兵力。
美国航空母舰的对海、对岸作战能力
航空母舰对海、对岸作战的主要形式是组织航空编队实施政击。攻击的规模可以是
2—4架攻击机的小型编队,也可以是20—30架攻击机的大型编队,主要取决于目标
的性质、作战的意图以及目标的防御能力。在对海、对岸作战能力方面,大甲板多用
途航空母舰要比垂直/短距起降航空母舰具有更大的优势。
组织攻击波,尤其是一个大攻击波的集中突击是很复杂的。在作战前的1小时甚
至前几天首先要依靠侦察卫星、E—2C预警机、EA—6B电子战飞机或RF—14战斗侦
察机进行战前侦察,确定打击目标,查请目标的防御能力以及防空火力部署、雷达通
信设施位置、技术参数。如果是海上目标,还有编队组成、分布位置和运动参数等。
集中突击前15分钟还要依靠RF—14战斗侦察机和无人驾驶飞行器作一次补充侦察,
核实战前侦察情报的时效性。目标数据的变化要报告攻击波指挥员,以便最后确定攻
击方案.并更新精确制导武器中的目标数据。然后攻击波编队升空。
多机型航空编队执行攻击任务时,通常必须在航空母舰上空(以航空母舰为中
心.10—15海里半径的空域)集合、加油和编队。航空母舰上空最高一层4500米为
执行该次任务所有飞机集合和编队的高度,向下每隔600米一层,分别是加油、中
队、分队集合的高度。加油机起飞后,先在航空母舰上空指定的高度上(每架加油机
都有—个高度)以10-15度的坡度盘旋,等待加油。各分队的飞机在分队集合高度
集合后加油,再到全体集合高度指定的位置上编队。担任领队的分队则在全体集合高
度集合和加油。从起飞到完成编队一般需要25—30分钟。编队离开航中母舰上空进
入航线,领队飞机首先向航空母舰请求批准将其无线电通信由航空母舰波长转入攻击
波长.获批准后编队内的飞机随领队飞机同时转入攻击波长。然后领队飞机和编队内
各分队长机校正无线电,并用攻击波长向空中预警机报到,空中预警机则向领队飞机
指示飞向目标的航向相距离。至此,预警机将取代攻击波指挥员对整个作战行动进行
指挥控制。
这时,参加集中突击的航空编队就形成了由预警机组成的指挥引导群;由战斗侦
察机和无人驾驶飞机组成的侦察群(除了担负补充侦察外,还要担负突击效果侦察.
查明战果和己方战损);由电子战飞机和战斗攻击机组成的防空火力压制群(用软、
硬杀伤武器压制和摧毁敌对空防御手段);由战斗机组成的掩护群和由攻击机和战斗
攻击机组成的突击群。
航空编队在突击前15分钟先进行补充侦察;突击前12分钟使用电子战兵力,电
子战飞机侦察敌方各种电子设施的战术配置要素和技术参数,干扰敌方防空探测、指
挥控制和通信手段;突击前8分钟开始压制敌防空火力,电子战飞机或其他带有电子
战吊舱的飞机在距突击区70—120公里,6000—10000米空域,以主、被动干扰方式
对敌方综合防空系统进行压制,并突入敌防区以导弹摧毁敌主要雷达设施;突击前
7、8分钟使用携带远程武器的兵力,再由携带近程武器的兵力实施攻击;开始攻击
后2—5分钟进行突击效果侦察。
突击群和掩护群进行攻击时一般采取多层配置。例如,战斗机通常在9000—
10000米高度进行空中警戒巡逻,中型攻击机在约2500米高度机动,轻型攻击机则配
置在2000米以下。为了使敌高炮瞄准困难,有时,同一种飞机也采用不同的高度。攻
击机首先按弹射起飞的顺序用疏开队形接敌,侦察群补充侦察后全队再相对集中,并
根据补充侦察的情报重新确定目标位置,更新武器系统数据,然后重新散开成攻击队
形.最后攻击开始,单机间隔跟进攻击。
美国航空母舰的对空作战能力
航空母舰的对空作战主要是由舰载战斗机来完成的。通常有攻势防空、防御性防空
和空中掩护。
攻势防空是进攻性的,目的在于夺取战区的制空权,歼灭敌空中有生力量:航
空母舰编队攻势防空—般在距航空母舰325公里处,根据空情部署1—3个空中战斗
巡逻区。分高空和低空两种,由单机或双机编队组成。高空巡逻区(5000—12000米)
用来对付敌轰炸机、歼击机、攻击机,低空巡逻区(1500-5000米)用来对付巡航导弹。
在距航空母舰200—250公里处,部署2—5架战斗机与预警机构成远程机动制空力量。
预警机可以探测740公里的高空轰炸机,提供39分钟预警时间;460公里的低空攻击机,
提供12分钟预警时间;270公里的巡航导弹,提供11.5分钟的预留时间。舰载战斗机
如果配备了多目标、远距离导弹就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为了维持CAP24小时不间断工作,
航空母舰的飞行组织指挥需要采取连续作业方式。如果是单航空母舰战斗群.飞行强度
是很大的。
防御性防空以防御为主,目的是拦截穿过每一道防空屏障的敌飞机和巡航导
弹,保障航空母舰编队的安全。同时,也可以打击进入中防区的敌水面目标、航空母
舰编队的防御性防空有两种形式。一是在距航空母舰165公里处设1—2个空中战斗
巡逻区,以单机或双机编队与预警机共同组成第二道机动防御屏障。二是战斗截击机
在甲板上待战,空中值班的预警机一旦发现目标,并提供相关参数和预警时间后,战
斗机紧急起飞进行截击。这种形式要求航空母舰有较快对威胁的反应时间,包括指挥
反应时间、飞机起飞时间以及舰载机截击全程时间。如果反应时间不足,航空母舰编
队就会存在危险。为此,甲板待战常采用2分钟(飞行员入舱.发动机启动,弹射牵
引杆挂上)、5分钟(飞行员入舱,发动机启动准备.牵引杆挂上)、15分钟(飞机在
紧急值班停机区,飞行员入舱,发动机启动准备)、15分钟以上(飞机在紧急值班停
机区,飞行员在值班室待命)四种备战等级。
空中掩护主要用作护航.确保攻击机攻击的打击效果。一般有与攻击机混编伴
随出击和建立空中安全走廊两种方式。空中走廊通常设在攻击机必经航路,且空情威
胁最严重的空域。
--
观沧海之浩翰兮,白狼山之野草
殇良辅之离弃兮,觅美玉之四方
挥大军而百万兮,誓神州之一统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61.167.60.3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1.42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