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gzyt (关注奥运,中国加油),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国军事已颇具威慑力(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9月23日20:50:41 星期六), 转信
海军
中国海军成立于1949年4月23日,海军现役兵力共30万人,其中包括海
军航空兵2.5万人,海军岸防部队2.5万人,海军陆战队4万人。海军的
作战单位为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以及海军航空兵和海防部
队。中国海军的装备也不断地走向现代化。
改革开放之后,我人民海军的对外交往越来越多。其中最为引人注目
的是1997年2月,中国海军两支舰艇编队同时走出国门,走向远洋,先
后出访美洲四国和东南亚三国,总航程3万多海里,两支远航舰艇编队
的“领头雁”、就是素有“中华第一舰”美称的新型导弹驱逐舰“哈
尔滨”号(112)及其姐妹舰“青岛”号(113)。“哈尔滨”号和“
青岛”号是中国海军第二代导弹驱逐舰,属“旅沪”级,是目前中国
海军最新、最先进的驱逐舰。1994年,“旅沪”级导弹驱逐舰首舰“哈
尔滨”号建成服役。112舰满载排水量4200吨,采用了柴油机—燃气轮
机联合动力,航速31节,续航力可达到5000海里。装备了“鹰击—1”
反舰导弹和“海响尾蛇”舰对空导弹,并装有2架舰载直升机。此外,
国际上流行的隐身技术在该级舰上也得到了应用,使该级舰的隐蔽性、
生存能力大大提高了。为了充分发挥各种先进武器装备的效能,该级
舰还装备了能将10多个武器系统连结成一体的作战指挥中心。作战系
统能做到早期预警、适时判断、集中指挥、分散控制、快速反应、软
硬武器综合使用。
我国的常规潜艇也早已由购买阶段、仿制阶段而进入了自行研制并全
部采用国产材料及设备的阶段,现已开始全面向现代化迈进。自80年
代起,为增加常规潜艇的攻击作战能力,我海军潜艇逐步装备了反舰
导弹,并且出现了装载战略导弹的常规潜艇。其中R级巡航导弹潜艇是
在原R级鱼雷潜艇基础上改进而成。为适应装载巡航导弹的需要,该级
艇的排放量有较大增加,水面排水量为1650吨,水下排水量为2100吨,
该级艇除装备6枚“鹰击1”反舰巡航导弹外,还有8具533毫米鱼雷发
射管,在必要时可由20枚水雷代替鱼雷。在此之后,随着我国战略导
弹的研制成功,中国海军又研制和建造出了自已的G级战略导弹常规潜
艇。该级艇水下排水量2950吨,武器装备除2枚潜射弹道导弹外,还装
有10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导弹化、核能化已成为世界海军装
备发展的趋势。早在80年代初,我国核潜艇就进行了多次远航训练。
我国核潜艇的首次远航训练,是由新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1号
”进行的。1985年冬,我海军“长征3号”核潜艇又一次进行远洋航行
训练。在这次远航中,该艇进行了深海最大自给力的试验。在长达数
月之久的深海航行中,该艇穿峡谷、走暗流,打破了美国“鹦鹉螺”号
核潜艇最大自给力84天的纪录,充分显示出我国核潜艇良好的机动性、
隐蔽性、适航性和动力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的优点。目前,中国成功地掌
握了水下发射弹道导弹技术。1982年10月12日,中国潜艇在北海海域
向以北纬28°13′、东经123°53′为中心,半径35海里的圆形海区成
功地发射了运载火箭,从此,中国成了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潜射战略导
弹能力的国家。 1983年,国产第一艘战略核潜艇完成了各项试验之后
,正式加入了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1984、1985和1988年先后在弹道
导弹核潜艇上进行导弹水下发射试验。在多次试验中,导弹核潜艇本
身及其保证导弹水下发射的各系统和设备工作正常,惯性导航系统亦
为导弹武器系统提供了精确的数据和信息。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8.6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58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