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ujuntao (天涯任我行), 信区: Green
标  题: 动荡2003:都是主义惹的祸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Jan  2 01:17:54 2004), 站内信件


动荡2003:都是主义惹的祸 

------------------------------------------------------------------------------
--

● 王义桅

  九一一的巨响,炸开了禁锢多年的潘多拉之盒,释放了各种各样的“主义”。此后,
世界便一直笼罩在种种“主义”的阴影下:先是令人不寒而栗的恐怖主义,接着新保守主
义粉墨登场,而后又是布什主义、单边主义、新帝国主义……当今世界的种种问题,都深
深地烙上了这些“主义”的印记。


新保守主义


  九一一后,反恐成为美国的当务之急。借反恐怖主义之机,首先披挂上阵的是美国的
新保守主义。

  新保守主义发源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一批民主党人不满党内主流脱离现实的做法
,提出了对国内外课题的新看法。他们自称是理想主义者,实际上属于自由主义流派,人
们将其见解归为“新保守主义”,以区别于真正的保守主义。传到第二代,新保守主义脱
离了民主党,转由共和党人阐发。这些人多是饱学之士,常在美国企业研究所和《旗帜周
刊》发表言论,不少人还著书立说。 

  新保守主义者对美国的内政外交都有独特的看法,1990年代以来,他们在外交政策上
开始形成一套完整的主张,并成为目前布什照单接收的外交政策。概括地说,新保守主义
者认为,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呈现为一个“单极世界”(新保守主义的独创词汇之一)
,美国应确立世界霸主的地位,并且利用它的军事力量惩恶扬善。 

  新保守主义的一个基本逻辑是,在单极世界里,美国只要使用或者威胁使用武力,其
他国家就会害怕、恐惧、举手投降,这就是所谓的“追随强者”(bandwagon)行为。他们
相信,伊拉克战争将杀一儆百,迫使“无赖”国家(如伊朗、叙利亚和朝鲜)检点行为,
放弃支持恐怖主义和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计划。而“巴比伦雄狮”萨达姆兵败后,阿
拉法将不得不放弃对抗,以巴和平便能实现,也就是说“通往耶路撒冷的道路要经过巴格
达”。

  2003年春的伊拉克战争是新保守主义的重大实验,也是其信徒推行国家重建、实施民
主移植的冒险。


布什主义


  新保守主义在美国国内的合法化,表现在外交政策方面,便是所谓的布什主义——美
国历来把不同总统的外交理念奉为某某总统的“主义”。

  布什2000年竞选总统时,为在外交领域区别于克林顿,采用的是一种温和的现实主义
理念。具体而言,他不赞同借人权干预他国内部事务,强调与盟国的合作关系。

  九一一后,情况急转直下,新保守主义信徒迅速确立了在布什外交班子中的轴心地位
,并着手修正美国传统的现实主义外交方针。对盟友,坐镇五角大楼的新保守主义者们轻
视结盟传统;他们大力推动新军事技术革命,锐意改革军队,优化全球部署,以便在必要
的时候单独行动。对敌手,新保守主义摒弃现实主义“遏制”的主张,主张以武力 “先发
制人”;他们认为一旦“邪恶轴心”掌握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会敲诈美国,因此美国
必须防患于未然,抢先发动战争进行阻止。这套理念后来逐渐演变为所谓的“布什主义”


  “布什主义”在2002年6月西点军校的总统演说中初露端倪。3个月后,在《国家安全
战略》中得以全面阐发。它有两大支柱:一、美国为维持无可置疑的军事霸权,将不惜一
切代价;二、美国保留“先发制人”的权力。

  在此基础上,“布什主义”区分了两个等级的主权:美国的主权和其他国家的主权。
前者在国际条约和义务上享有优先地位;后者则要服从于美国的意志。这让人想起奥威尔
的《动物庄园》——所有的动物都是平等的,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 


单边主义


  新保守主义者主张中东民主化,他们中大部分是犹太人,在以巴问题上偏袒以色列政
府。1997年,沃尔福威茨等人提出了“新美国世纪的主张”,宣称美国需要重新发掘它的
军事力量和道德的透彻性,“须要向对我们的利益和价值观存有敌意的政权叫阵”。 

  这就形成了新保守主义和布什主义在实践中的策略,即以“先发制人”为表征的单边
主义。这种策略直接影响了布什政府对超国家组织,如联合国和欧盟的看法。单边主义认
定,国际或区域组织只会束缚美国外交的手脚,妨碍美国军事力量的有效运作,美国与其
依靠他者,不如专注于新的威胁和机会。克林顿时期,新保守主义者们便曾“上书”要求
倒萨,进而重绘中东版图,但未被接受。

  在直接的反恐报复战争——阿富汗战争后,新保守主义的信徒们终于等到了机会,在
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单方面对伊拉克动武,国际社会的多边框架竟无法慑止。而伊
拉克战争也便成了单边主义之战。


新帝国主义


  单边主义的屡试不爽,催生和强化了新帝国主义。美国在伊拉克顺利得手后,饱受争
议的新帝国主义一时间扬眉吐气。新帝国主义者坚信,美国是自罗马帝国以来最强大的国
家,其财富强势不仅足够对他国实施“政权更替”(regime change),更能完成“国家重
建”(nation-building)。

  布什向恐怖主义宣战,并以反恐战争之名贯彻一种激进的对外政策,其基本原则一早
预示了今日世界的动荡。这些原则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国际关系是权力关系,不是法律关系;

  二、权力即公理,法律保障这种公理;

  三、美国是后冷战世界的无可置疑的主导者,因此有条件推广其观点、利益和价值;


  四、世界如果采纳这些价值,将会从中受益,因为美国模式已经证明了其优越性;


  五、克林顿和老布什政府没能全面利用美国力量的潜力,这一状况必须得到更正;


  六、美国必须找到一条维护其世界霸权的道路。

  这就是新帝国主义者的国际等级观。他们把世界上的国家按照其“进化”程度分为三
等:前现代国家、现代国家和后现代国家。对于主权尚未建构好或主权缺失的“失败国家
”,现代国家完全可以对其进行“修理”,乃至实施主权移植手术。塔利班、萨达姆政权
于是为新帝国主义所“正法”。

  此外,新帝国主义也为布什政府的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政策提供理念支撑,以说
服国内外民众。只惜,对待朝鲜核问题,新帝国主义若老虎瞪风车,一时无处下牙,只好
玩起捉迷藏的游戏。


民生主义


  应该说,新保守主义属于国内政治理念,新保守主义者仍是少数,他们在九一一后的
得势有一定的偶然性。新保守主义国家化、合法化的产物表现在对外政策主张上就是布什
主义。新保守主义与布什主义的外交手段突出先发制人和单边主义,而为其行为造势或进
行理论包装的是新帝国主义。这就是以上各种主义的关系。

  当然,“主义”不限于此。2003年岁末,一种新的主义逐渐为世人所知,也就是民生
主义。岁末的国际舞台,淡出了多位上世纪叱咤风云的强硬角色——萨达姆被推翻进而被
俘,阿拉法被围困进而边缘化,“狂人”卡达菲干脆“face off”,宣布放弃发展大规模
杀伤性武器,无条件同意核查人员进入利比亚检查。

  这果真是伊拉克战争的威慑效应么?

  在谈到其“变脸”的决定时,卡达菲承认,伊拉克战争是一剂催化剂。但是,他始终
坚持,该决定不是一味“消极被动”的应对,而是“积极主动”的调整。世界正在转变,
国家安全不必依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卡达菲说:“我们已经不需要这种武器了。”

  2003年末,世界开始超越传统的安全与发展论。伊拉克和朝鲜的例子表明,如今时代
变了,对小国来说,试图发展或拥有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并不能保障自身安全。超
越传统安全逻辑,着眼国际合作与国内发展,方为上策。

  在卡达菲“弃武”善举之前,12月18日,伊朗签署了核不扩散条约的附加议定书,允
许国际原子能机构检查伊朗的核设施和相关地点。圣诞前夕,缕缕光线穿过世界反扩散之
窗,予世人以鼓舞。

  利比亚21日表示,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是因为国内经济需要发展,人民生活
需要改善。利比亚总理舒克里·加尼姆在接受BBC的采访时表示:“我们把政策重点转向民
生,这样的举动应该受到其他国家的赞赏与跟进。”印度和巴基斯坦近期趋向和解,也是
出于同样的民生逻辑。这边民生主义“小荷才露尖尖角”,那边已是一支红杏出墙来——
日韩决定2005年建成FTA,中日关系正酝酿着新思维……

  2003年初,国际上“主义”的风寒刺骨。好在临近岁末,多边主义、地区主义的崭露
头角,前景喜人——东亚地区一体化的发展、北美、东南亚和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构想正
向世人展现未来“主义”的魅力。也许,我们可以为这迟来的民生主义干一杯,因为——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愿民生主义成为21世纪的主旋律——让我们在这祈祷中,祝福2004年。


·作者任职于中国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
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昔有豪男儿,义气重然诺。
睚眦即杀人,身比鸿毛轻。又有雄与霸,杀人乱如麻,驰骋走天下,只将刀枪夸。
今欲觅此类,徒然捞月影。君不见,竖儒蜂起壮士死,神州从此夸仁义。
一朝虏夷乱中原,士子豕奔懦民泣。
我欲学古风,重振雄豪气。名声同粪土,不屑仁者讥。身佩削铁剑,一怒即杀人。
割股相下酒,谈笑鬼神惊。千里杀仇人,愿费十周星。专诸田光俦,与结冥冥情。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8.9.121.22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76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