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九命枭雄:刺杀蒋介石之刺客来自香港(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Sep 21 08:36:59 2002) , 转信
陈洁如——蒋介石的第三位夫人
自从发生东坡楼事件之后,蒋介石听从了张静江的劝告,不再住在广州城内的黄埔军
校办事处,搬到了黄埔岛上的长洲要塞司令部去了。蒋介石自从出任黄埔军校校长时即开
始兼任长洲要塞司令,他率队参加第1次东征后,保举林振雄代理要塞司令职务。林振雄是
蒋介石在日本留学时的同窗好友,长洲要塞司令部又与黄埔军校相毗邻,蒋介石认为住在
这里比住在广州城内要安全一些。
蒋介石住在长洲要塞,每天早晨乘坐1艘专用小汽艇到广州城内办公,晚上再返回要塞
居住。这一天,贺衷寒拿着一封电报向蒋介石报告说:“校长,陈小姐今天要到广州来。
”
蒋介石闻听喜上眉梢:“噢,洁如要从上海来吗?”
“是的,陈小姐听说校长东征凯旋回来了,特意从上海赶来看望您。”贺衷寒说着,
把那份电报递了过去。
蒋介石看完电报后,眉开眼笑,对贺衷寒吩咐说:“你去告诉侍卫长王世和,要他下
午去广州车站接陈小姐。”
陈洁如是蒋介石娶的第3位妻子。1919年暑假期间,孙中山先生带着蒋介石到上海张静
江家中研究如何为粤军筹措军费事宜。蒋介石在张家见到一个身材颀长,体形匀称、丰满
,面庞清秀的姑娘,这个姑娘名叫陈凤,乳名阿凤,虽然年仅13岁,但成熟的像个大姑娘
。
蒋介石对陈凤一见钟情,从此穷追不舍。为得到这个13岁的女孩,他不择手段。有一
次,他把陈凤骗到旅馆,企图先奸后娶。还有一次,他竟举刀要砍下自己的一节手指来写
爱情血书,形迹已近似疯狂。但是,蒋介石的求婚屡遭拒绝,陈凤父母得知蒋介石在家已
有一妻一妾,以陈凤岁数太小,又正在求学期间为借口,坚决不同意蒋介石与自己的女儿
继续来往。然后,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21年夏,陈凤的父亲因心脏病猝然逝
世,陈凤的母亲吴氏顿觉10里洋场,举目无亲,六神无主。这时,蒋介石主动登门,帮助
陈家操办了丧事,然后又托盟兄张静江向陈母提亲。张静江是上海滩极显贵的大人物,陈
母不好拒绝,也不敢拒绝,无可奈何之下,只好答应了这门亲事。订婚时,蒋介石给陈凤
改名为陈洁如。15岁的陈洁如就这样嫁给了34岁的蒋介石。
蒋介石十分宠爱这位娇小的爱妻,得知陈洁如要来广州,这天下午他早早从城内返回
来与陈洁如相会。外别胜似新婚,俩人柔情缱绻一番后,蒋介石便开始张罗着安排陈洁如
住下。这时,蒋介石才忽然发觉到,让陈洁如住在长洲要塞有些不妥,因为这里毕竟是军
事要地,陈洁如作为一个年轻女子住在这里,出来进去确有许多不便之处。
蒋介石是如何当上黄埔军校校长的?
正当蒋介石犯愁之际,黄埔军校党代表、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廖仲恺知道了这件事,主
动向蒋介石提出:“介石,你和夫人搬到我们家来住吧。我们在广州城外的东山脚下刚建
好两幢房子,可以空出一套给你们夫妻住。虽说东山离城里远一些,但毕竟比住在军营里
要方便得多。”
蒋介石满心感激地说:“廖先生,真是太感谢您了。您对我的帮助太大了,介石终于
感激不尽!”
蒋介石对廖仲恺的感激是发自内心的,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廖仲恺让房给他,自从开始
筹办黄埔军校起,廖仲恺多次在关键时刻给予蒋介石以有力地支持和帮助,使他渡过了一
道道难关。可以说,如果没有廖仲恺的体贴与帮助,蒋介石很难获得现在的成就。
1924年1月24日,孙中山以大元帅的名义委任蒋介石为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任
命廖仲恺为筹备委员会党代表。正当黄埔军校的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时,2月21日,蒋
介石突然给孙中山和国民党执行委员会留下一封辞职信,内称:
前蒙总理委办陆军军官学校,自维愚陋,不克胜任,请另选贤能接替,所有该校筹备
处,已交廖同志代为交卸,以免贻误党事。
随后,他便拂袖而去。
经廖仲恺的劝说,参加军校筹备处工作的人都留了下来,只有蒋介石独自一人跑去了
上海。
廖仲恺在安抚好筹备处的工作人员后,又向上海发去快信质询蒋介石为何要辞职?蒋
介石复信陈述了3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对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广州军政府1年多来的施政方针不满。
其二是,对孙中山改组国民党过程中,以新生力量取代旧的系统表示担心和不满。
其三是,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政策继续持怀疑和反对态度。
实际上,上述这些原因只是蒋介石可以说出口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蒋介石的辞职还有
一层原因,就是以退为进,以辞职相要挟。最终达到个人升迁的目的。
经廖仲恺说和,孙中山没有批准蒋介石的辞职信。为了不使军校筹备工作中断,在蒋
介石离职后的第2天,孙中山任命廖仲恺代理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主持军校的筹备工作
。
廖仲恺,一方面主持黄埔军校的筹备工作,另一方面又从大局着想,连连发电报劝说
、催促蒋介石赶快回来复职,并动员蒋介石的老长官、粤军总怀念许崇智亲自去上海当面
劝说蒋介石。许崇智是蒋介石的盟兄,他坦言告诉蒋介石:“如果不是廖仲恺竭力维持,
你的政治生命恐怕早就完结了。现在若还执迷不悟,不仅会辜负廖先生的一片好心,恐怕
黄埔军校校长也会另属他人了。”
蒋介石这才如梦方醒,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乖乖地跟随许崇智回到了广州。廖仲
恺不计前嫌,蒋介石一回到广州,他就卸任了代理筹委会委员长职务,毫无怨言地把黄埔
军校的筹办工作交还给蒋介石。此时,在廖仲恺的努力下,黄埔军校的开办工作已基本就
绪,蒋介石坐享其成。
当蒋介石凭借黄埔军校学生军的力量建功立业,独自掌握党军的军事指挥权,并跃居
国民党最高领导层之后,他才越发地感觉到,如果当初没有廖仲恺对他无私的提携和帮助
,哪里会有今天这样如此风光的蒋中正呢?!所以,他对廖仲恺一直怀有感激之情,视作
自己的良师和兄长。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9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