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九命枭雄:刺杀蒋介石之“南天王”派来的杀手(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Oct  4 21:56:52 2002) , 转信

  1930年爆发的中原大战,蒋介石在张学良的支持下,一举击败了冯玉祥、阎锡山、李
宗仁等诸多反蒋派的联合进攻,取得了这场军阀大混战的胜利,并乘势统一了全中国。蒋
介石得意万分,大有力拔群雄的气势。他手下豢养的那一帮文人墨客,纷纷出来为蒋介石
捧场,对他大加赞扬,溢美之词,让人听了肉麻。还有一些无耻之徒,竟对蒋氏三呼“万
岁”。蒋介石听了喜在心头,表面上却装作充耳不闻。当他身边的一些亲信称呼他“蒋委
员长”、“蒋主席”等官衔时,蒋介石故作一本正经地说:“不要称呼官职,你们就叫我
‘先生’好了。早年辛亥革命成功,国父孙中山担任了临时大总统、国民党总理,他就不
要人呼其官衔,仍呼先生。谓先生这个称呼,平易近人,打掉封建专制的气味。如今天下
一统,我们更要以国父为榜样。我过去要求你们呼我为先生,今后更要求你们这样称呼我
。”

  不要以为蒋介石只是随便说说而已,实际上他这时不仅处处标榜自己是孙中山的忠实
信徒,而且还想继孙中山之后,充当中华民国的大总统。在蒋介石看来,经过中原大战后
,各派地方军阀已基本上被他打败,俯首称臣,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宝座舍蒋氏还能有谁呢
?为此,踌躇满志的蒋介石在中原大战刚一结束,便迫不及待地发表了《告中央同志书》
,内称:

  此次讨逆战事后,深信本党统一中国之局势已经形成,叛党乱国之徒,今后决无能再
起。……确定召集国民会议之议案,颁布宪法之日期,及制定在宪法颁布前训政时期运用
的约法。提前召开本党第四次代表大会。

  1930年10月13日,蒋介石又发表了《告国民书》,其内容与前文大体相仿。这时候,
蒋介石一心想当大总统,他之所以主张提前召开国民会议,制定一部在宪法颁布之前适用
于训政时期的约法,就是为了通过这一合法的程序,把他自己推上民国大总统的宝座。

  然而,蒋介石的这一主张却遭到了国民党立法院院长胡汉民的坚决反对。

  自从1925年发生廖仲恺被刺案后,胡汉民、蒋介石为了争权而分道扬镳,胡汉民被蒋
介石放逐到莫斯科。直到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节革命政变后,蒋介石撕下
了左派的假面具,露出了右派的真面孔,胡、蒋的反共政治主张达成一致,两人才冰释前
嫌,关系有所改善。胡汉民见蒋介石公开打出反共的旗帜后,曾满怀希望地回国,欲有所
作为。但蒋介石这时还不需要胡汉民这块招牌,更怕他分夺自己手中的权力,因此,对他
异常冷淡。没过多长时间,胡汉民便在团内待不下去了,只好灰溜溜地再一次出国到欧洲
游历。

  1928年8月,蒋介石领导的二次北伐结束后,胡汉民窥测时机,从欧洲回国,在上海、
南京等地大力倡议试行五院制(即设立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企图
通过五院制这种分权的形式来管理国家,从而削弱蒋介石手中的军权。蒋介石迫于当时的
政治形势,对胡汉民的这一主张表示赞同,并推举他为立法院长。胡汉民投桃报李,他当
上立法院长后又不遗余力地把蒋介石捧上了国民政府主席的位置。胡汉民这时之所以大力
捧蒋,是为了借助蒋介石的力量来抵制老对手汪精卫,同时也抱有一定的政治幻想,希望
蒋介石以武力统一国家后,交给他来治理。胡汉民当时几乎见人就要称赞土耳其总统凯末
尔,说他最具有民主作风,在带兵打败了希腊侵略军之后,经常住在风景地区,醇酒妇人
,把国家大政交给一只眼的伊斯默。胡汉民很想让蒋介石学学凯末尔的榜样,带着娇妻宋
美龄到各地闲游,把治理国家的权力交给他这个“中国的伊斯默”。

胡汉民的权力梦

  胡汉民到南京就任立法院长后,帮了蒋介石不少忙。胡汉民是国民党元老,政治地位
高于蒋介石,在国民党内亦有一定的号召力。1929年,蒋介石兵不血刃占领武汉,击败桂
系,把李宗仁、白崇禧赶回到广西,把李济深从广东诱骗到南京扣留,都是在胡汉民的协
助下完成的。在国民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蒋介石、胡汉民勾结在一起,宣布开除李宗仁
、白崇禧、李济深的党籍,给汪精卫以书面警告。中原大战蒋介石的胜利、汪精卫主持的
扩大会议的倒台,等等,都是蒋、胡联手完成的“杰作”。当时,如无胡汉民在南京替蒋
介石撑腰,蒋介石1个人是无法在军事上、政治上如此得心应手地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胡汉民对蒋介石击败军事、政治对手起了主要的帮助作用。

  然而,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的军事、政治对手一个个都被击败了。蒋介石不但没
有交权给胡汉民的意思,反而要在五院制之上另立二个大总统,由他出任大总统来统辖五
院院长。胡、蒋之间为此又展开了新一轮权力之争。

  由于胡汉民从中作梗,国民会议是否制定约法的事没有定下来,蒋介石对此耿耿于怀
。他手下那帮文臣武将见蒋介石扫平群雄、威信日隆、实力大增之际,却在这样一个小小
的问题上受制于一个以党统化身自居的政客,大为不平,遂由吴稚晖出面发表文章称:“
明年开国民会议,如果人民有这种意思,以为总理遗教叫我们‘务须依照’的太多,我们
不妨把总理遗教中最重要的几点,而为大家所愿遵守的,由政府来起草条文,这一条文我
们叫它约法也可以的。”

  在争来论去中,新的一年来到了。1931年1月5日,蒋介石在国民政府总理纪念周发表
演说时,忍耐不住,再一次提出制定约法的问题。他声称,新的一年政府要做两件大事,
其一是召开国民会议制定约法,其二是废除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胡汉民针锋相对,他在立法院的纪念周上也作了题为《遵依总理遗教开国民会议》的
演讲,与蒋介石大唱反调。2月25日,胡汉民又发表公开谈话,重新阐述了国民会议的性质
和任务,一再强调要遵守孙中山的遗教。

  蒋介石本是从上海十里洋场中混迹出来的流氓似的人物,虽然不能说他是胸无点墨,
但面对这理论与法统之争,他自然不是胡汉民的对手。

  眼看国民会议就要召开,可胡汉民总是横生枝节,制定约法的事一直定不下来。蒋介
石虽然多次请吴稚晖、蔡元培等人前去劝说胡汉民,但都碰壁而归。蒋介石急了,决定亲
自出马。2月24日,蒋介石郑重约请胡汉民,专谈约法问题。蒋介石装出一副诚恳的样子对
胡汉民说:“胡先生的主张,我都晓得的。可眼下国势初定,统一大局刚刚形成,民众盼
望政府实施法制,其情当属合理。胡适之先生曾发表文章大声疾呼‘至少也应该制定一部
训政时期的约法’,乃是代表知识阶层和广大民众的呼声,我们应当顺乎民意,在这次国
民会议上制定一部约法,颁行全国。”

  胡汉民则以教训的语气说:“介石,我看你是没有很好地理解总理的遗教。我追随总
理数十年,总理之重要著作,我亦参加若干意见,从未闻总理提及‘国民会议应讨论制定
约法’一语。这就是我不赞同国民会议制定约法之理由。如有人曲解总理遗教,以为国民
会议可讨论制定约法,我不能不反对到底。”

  话不投机,两人又作了一番没有结果的争论。

  第2天,胡汉民竟约见报社记者,把他反对制定约法的理由公布于众。蒋介石大怒,忙
召集手下的智囊和谋士商讨对策。张群愤愤地说:“想不到胡展堂竟如此固执,更想不到
他竟把党内讨论中的意见分歧公诸于社会。这样看来,就不是什么约法之争了,显然是胡
展堂要蒋先生一切都听他的指挥。”

  戴季陶叹了口气,说:“蒋先生对胡展堂也算是仁至义尽了,眼看国民会议即将召开
,再不能这样无休无止地争论、拖延下去了。

  若不采取断然措施,定会贻误大事。”

  戴季陶的话打动了蒋介石,他自忖自己手中握有兵权,没有必要再同胡汉民进行毫无
效果的舌战,遂决定采取强硬措施,搬开胡汉民这块挡路的绊脚石。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2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