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九命枭雄:刺杀蒋介石之庐山太乙峰惊魂(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9 12:10:48 2002) , 转信
在陈济棠派人暗杀蒋介石期间,汪精卫、孙科、白崇禧、张发奎、陈友仁等国民党内
的著名反蒋派人物,陆续聚集到广州,共谋反蒋大计。此时的广州,真可谓集全国近年来
文武老少反蒋分子于一堂。怎奈陈济棠毕竟是个小军阀,胸无大度,他此时既想反蒋,又
不想把门开得太大,尤其是对汪派的干将顾孟余、陈公博等人忌恨在心,仍想清算当年的
旧账,持一种排斥的态度。为此,汪精卫发了脾气,竟想拂袖而去,幸亏李宗仁、孙科、
白崇禧等人极力从中周旋,认为目前必须精诚团结,陈济棠这才勉强依从。
经过一番商定,反蒋各派决定效法孙中山当年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护法的办法,发起
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非常会议,再由非常会议产生广州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会议产生的
由蒋介石把持的国民政府相对抗。1931年5月27日,在汪精卫的主持下,国民党中央执监委
员非常会议在广州正式召开。会议否定了南京国民党中央党部的合法性,决定以非常会议
出面发起召集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非常会议决定,凡是国民党第一、二、三各届
委员,只要愿意反蒋,一律为非常会议的当然委员。汪精卫、邹鲁、孙科、邓泽如、李文
范为非常会议常务委员。5月28日,由唐绍仪领衔,发表了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宣言,宣告广
州国民政府成立,宣言还声称,因为蒋介石犯有非法扣押胡汉民,违法召开国民会议,任
用陈果夫、陈立夫等宵小把持党政等罪行,限令蒋介石于48小时内下野。
蒋介石眼见反蒋派在广州越闹越厉害,便采取了低调处理的态度。6月13日,蒋介石在
南京主持召开了国民党三届五中全会他首先报告了国民会议召开的经过,随后说:“汪兆
铭为图个人私利,勾结军阀陈济棠、李宗仁在广州成立伪中央。此乃汪兆铭联合一些反动
分子反叛中央的无耻行为。唐绍仪等联名通电,限中正于48小时内下野。唐绍仪是何许人
也?此乃北洋军阀政客,有何资格要本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推举之国家元首引退?对此,中
正只能以一笑置之。然中央对粤局当持慎重态度,求得一最佳之方针。中正以为,对粤变
可取之方针,乃是请中央监察委员会查明处理之。此外,应敦请胡同志打消辞意,销假视
事,共济时艰。”
为了分散对手的注意力,蒋介石还把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确定为,讨论“剿共”问题
。蒋介石企图通过共同对付共产党这一“万能法宝”来缩小、平息反蒋派的影响和怒火。
为此,6月21日,蒋介石亲赴南昌坐镇指挥。他调动了30万大军,采取“长驱直人,分进合
围”的战术,准备对中央红色根据地进行第3次大规模“围剿”。
在经历了上一次的暗杀风波之后,蒋介石感到南昌情况复杂,难以防范,再加上天气
炎热,所以他不愿再住在南昌。蒋介石在作好“围剿”红色根据地的军事部署后,责令何
应钦负实际指挥责任,他自己则带着夫人宋美龄前往庐山避暑。
在动身之前,蒋介石指示要尽量封锁消息,并派宪兵师长孙星环率1团宪兵沿途负责车
站、码头等重要关卡的警戒,特别是对进入庐山的游人和旅客一律严密盘查,即使襁褓中
的婴儿和年轻女人的内衣也要—一搜查,绝不放过一个可疑之人。
侍卫长王世和提前动身,除布置沿途警戒外,还带着一班厨子、娘姨、轿夫、清洁工
拥至庐山蒋介石的别墅,清洁卫生,采购食物,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蒋介石在庐山的别墅名曰“美庐”,内外装饰富丽豪华。为了讨好宋美龄,“美庐”
的家具和各种用品都是蒋介石花巨资从美国购买来的。
7月2日,蒋介石和宋美龄在大队侍卫的簇拥下,乘坐防弹小轿车直抵庐山脚下,再往
上走便全是汽车无法通行的山路了。王世和早就备好了两顶轿子在此等候,抬轿的轿夫都
是从南京专门带过来的。蒋介石夫妇坐上凉轿,王世和与蒋孝先一左一右护卫着,沿山路
攀援而上。轿子所到之处,两边的山岗路边,岗哨林立,游人绝迹,两顶轿子平平安安直
达“美庐”。宋美龄见“美庐”已收拾的窗明几净,所需物品应有尽有,高兴地夸奖了王
世和几句。
当天晚上,王世和在蒋介石临睡前,照例进来请示道:“先生,请问您和夫人明天要
去哪里游览?”
蒋介石想了想,说:“明天我们还是先到太乙村去吧。”
王世和答应一声,连夜去布置第2天游览路线的警戒。
血溅太乙峰
庐山的风景名胜多不可数,蒋介石为什么独独钟情太乙村呢?太乙村位于太乙峰下,
是一个十分幽静的地方,也是庐山的一大名景。这里石径横斜,竹影摇曳,楼台掩映,远
可眺望鄱阳湖万顷碧波,近可寻觅古道仙踪,发思古之幽情。早在清朝初年,这里就已修
建了“建业丛林”别墅区,专供皇亲国戚在此避暑养身。随着清王朝的垮台,这里也就慢
慢地荒废了。民国初年,广东籍退役将军曾晚归与好友古层冰,闲暇无事,他们都积聚了
巨额财富,想找一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地方颐养天年。曾晚归因早年读书时从历代诗人
的名篇中领略了庐山的神奇风光,神往已久,于是邀请了18位昔日的同僚好友同游庐山。
庐山奇峰突兀,云蒸霞蔚,氤氲如烟之美景使他们流连忘返,遂萌生了来此居住的念头。
曾晚归等人首先选中太乙峰南边贤寺附近的一块地方,修建了“葛陶斋”、“寒泉亭”
两座亭院,修身养性,卧石听泉,其乐陶陶。但没过多久,他们发现太乙峰下“建业
丛林”遗址一带的风光更美,且是天子住过的地方,想必此处风水一定非同一般。于是,
曾晚归等人又筹措巨资把这块地皮买了下来,大兴土木,历时8载,耗资100万大洋,在这
里建造了一批中西合壁的别墅亭宅,取名“太乙村”。曾晚归等18人分居太乙村内的18栋
别墅,每栋别墅因主人的兴趣爱好不同而风格各异。别墅的名字也别出心裁,体现着主人
的情趣,墨香中散发着优雅,诸如“松庄”、“情庄”、“柳庄”、“晚庵”、“牛舍”
、“三柳窠”之类,不一而足。整个太乙村的布局坐北朝南,空气流畅,阳光充足,视野
开阔。自建成以来,轰动一时,许多名人巨贾、文官武将,纷纷慕名光顾村中做客。把庐
山视作“夏都”的蒋介石,每年来庐山都要到太乙村住上几天,主要是因为这里既有古色
古香的幽静,又建有运动场、游泳池等现代设施,很符合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宋美龄的口味
。
7月3日一清早,王世和、蒋孝先等人便忙碌起来。他们2人先踏勘了一遍沿途的路线,
检查了警卫情况。待蒋介石吃罢早饭稍事休息后,便动身前往太乙村。山上没有公路,崎
岖蜿蜒,只能以轿代步。宋美龄因患有皮肤过敏症,不能在阳光下暴晒,所以专门为她准
备了一顶带有篷罩的轿子;蒋介石则喜欢坐俗称“滑竿”的简易竹轿。他觉得坐在“吱呀
”作响的“滑竿”上,缓缓而行,领略沿途的奇景佳境,别有一番情趣。
王世和、蒋孝先却没有蒋介石那样的闲情逸志,为了保证蒋介石的安全,他们2人作了
分工,把侍卫们分成明、暗两队。王世和带一部分侍卫跟随在蒋介石的左右,负责在明处
保卫;蒋孝先带领一部分侍卫潜人丛林、幽谷、山背,搜寻各类值得怀疑的人迹、物品,
在暗中警卫。
宋美龄的轿子走在前面,蒋介石的滑竿随后,相隔约三四丈远。出发约半个多小时后
,他们来到一处狭窄的崖口,此处不能并排而行,只能排成单列,鱼贯通过。恰在此时,
在暗处巡视的蒋孝先带领的侍卫们,在一处山坡上发现了几只被丢弃的金华火腿,他们马
上向蒋孝先作了报告。蒋孝先觉得很奇怪,谁会把如此名贵的火腿丢弃在山坡上呢?他拿
起火腿仔细察看,发现这几只火腿中间都被挖空了。蒋孝先判断,一定是有人利用火腿夹
带违禁品上山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人呢?火腿中夹带的又是什么东西呢?是毒品?
黄金?抑或是……警觉的蒋孝先又拿起这几只火腿,一只一只地辨查,在其中一只火
腿的内壁上,发现了一丝枪油痕迹。蒋孝先惊叫一声;“不好!有人携带武器上山了,蒋
先生有危险。快!马上通知王侍卫长!”
蒋孝先带头冲出竹林,抄近路追赶蒋介石一行人。当他们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一处山
坡上时,发现不远处一株大树底下坐着一个头戴草帽、一身樵夫打扮的人,这个人正目不
转睛地注视着不远处乘坐轿子缓缓行走的蒋介石。蒋孝先急忙作了一个手势,示意侍卫们
不要声张,悄悄包围上去。
当他们蹑手蹑脚潜行到距此人只有二三十米处时,只见这个樵夫突然扔掉了头上的草
帽,伸手从怀中掏出1枝手枪,对准滑竿上的蒋介石扣动了扳机。
“啪!啪!”
两声清脆的枪响,打破了山野狭谷的寂静。猝不及防的蒋介石随着枪声从滑竿上跌落
下来。王世和、蒋富寿一个箭步窜上前去,用身子护住蒋介石。所有的侍卫都拔出枪来,
当他们正在寻找刺客藏身之处时,从他们左侧的山坡上又传来一阵激烈的枪声。枪声刚一
停息,蒋孝先就从山坡上冲了下来,脸色苍白地连声问道:“怎么样?怎么样?先生有没
有受伤?”
王世和、蒋富寿把蒋介石从地下扶起来一看,蒋介石虽然被吓得面无血色,但浑身上
下完好无损,连一根毫毛都没有伤到。原来,刺客的枪声一响,蒋介石只觉得子弹从耳边
呼啸而过,他几乎是下意识地翻身从滑竿上滚落了下来。
见蒋介石安然无恙,王世和、蒋孝先这才松了一口气。蒋孝先向蒋介石报告了发现刺
客的经过,最后心有余悸地说:“我们原先准备捉个活的,谁知眼看就要到刺客跟前了,
他突然拔枪向先生射击。我当时真是万分后悔,顾不得多想,冲着这个刺客就开了枪。”
“刺客被打死了吗?”王世和急切地问。
蒋孝先苦笑了一下,回答说:“我们10几个人、10几把枪同时射击,把刺客打得浑身
下像筛子眼似的,他还能不死?!”。
这时,走在前面的宋美龄又返了回来,她紧紧抓住蒋介石手,紧张地问:“达令,你
没事吧?”
蒋介石摇了摇头,故作轻松地说:“没什么,离得远,子弹从耳边飞过去了。”
受到惊吓的宋美龄这才慢慢地镇定下来。这时,有一个侍卫过来报告说,他们已搜遍
刺客的全身,除了一把枪之外,别无他物,因此刺客的身份一时无法查明。
宋美龄撇了撇嘴说:“这肯定是广东方面派来的杀手。”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72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