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九命枭雄:刺杀蒋介石之来自空中的炸弹(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16 17:56:24 2002) , 转信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蒋介石一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置国家民族利
益于不顾,集中近百万大军对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围剿”,从而
使得日本侵略军在占领中国的东三省后,又大举南下,侵入山海关,直逼平、津,中国北
方的半壁江山已发发可危。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蒋介石仍执迷不悟,还一门心思地
“剿共”。因此,这一时期日本对蒋介石采取的是威逼、引诱政策,妄想通过诱降蒋介石
,达到不战而征服中国的目的。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诡称他们在北平近郊卢沟桥附近驻军中的一名士兵失踪,
悍然发动了对中国守军的进攻,守卫卢沟桥的国民党军第29军广大爱国官兵奋起抵抗,“
卢沟桥事变”爆发。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8年的艰苦抗战,中国战场成为最早的世界
反法西斯的东方战场。
7月8日,北平市长秦德纯给在庐山避暑的蒋介石发去急电,报告了“卢沟桥事变”的
情况。此时,经历了“西安事变”的蒋介石已被迫放弃了反共政策,不得不做一些全面抗
战的准备工作。他正在庐山举办训练团,目的是统一国民党内对抗战的思想认识。蒋介石
自兼训练团团长,陈诚任教育长,以各省主席、各军总指挥为团副,聘请名流学者、大学
校长、教授讲课。参加受训的人员都是国民党军队中的中、上级军官和国民党各省、市党
部委员、县长、专员等。
接到秦德纯的报告后,蒋介石当即回电指示:“宛平应固守勿退,并须全体动员,以
备事态扩大。”
同一天,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了《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大声疾呼: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共
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也联名打电报给蒋介石:
庐山蒋委员长钧鉴:日寇进攻卢沟桥,实行其武装夺取华北之已定步骤。……平津为
华北重地,万不容再有丧失。敬恳严令二十九军奋勇抵抗,并本三中全会御亡抗战之旨实
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收复失地。红军将士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家效
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地卫国之目的。
淞沪会战的失利
随后,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等人上庐山与蒋介石举行国共两党合作
抗日的会谈。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推动下,7月17日,蒋介石针对“卢沟桥事变”发
表了题为《最后关头》的较为强硬的讲话:“卢沟桥事件能否不扩大为中日战争,全系于
日本政府的态度,和平希望绝续之关键,全系于日本军队之行动。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
秒钟,我们还是希望和平的,希望用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的解决,但是,我们的立
场有极明显的四点:一、任何解决,不得侵害中国主权与领土之完整。二、冀察行政组织
,不容任何不合法之改变。三、中央政府所派地方官吏,如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
等,不能任人要求撤换。四、第29军现在所驻地区,不能受任何的约束。”
8月13日,侵占了平津地区的日本侵略军又向上海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扬言3个月内
灭亡中国。8月14日,国民政府外交部发表抗战自卫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
侵略……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同一天,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根据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的决定,任命蒋介石为陆、海
、空军大元帅。同时,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任命蒋介石为委员长。蒋介石成为领导中国
抗战的最高领袖。直到这时,日本最高决策者才断绝了诱降蒋介石,转而把蒋介石视为日
本吞并中国的一大障碍,并命令其间谍特务机关伺机暗杀蒋介石。一时间,蒋介石身边谍
影憧憧,刀光剑影,杀机四伏。
按照中国统帅部最初的战役设想,在华北地区对日军采取守势,而对淞沪地区的日军
采取先发制人的突袭手段,一举荡涤之。
然后,再整理态势,从容应付由日本国内海运来的日军主力。然而,由于开战之初,
蒋介石犹豫不决,贻误了战机,致使驻守上海的日军有所准备,他们凭借海、空军的优势
,拼死顽抗,以待援军。这就逼迫蒋介石不得不逐次向上海增调大批部队。1937年8月20日
,第三战区宣告成立,冯玉祥被委任为司令长官。
冯玉祥自知自己的作用有限,索性把司令长官部设在苏州,远离前线。随着淞沪战区
战斗的日益激烈,越发暴露出中国军队指挥薄弱的缺陷。蒋介石本人也着急地说:“综观
近日之战况,我军伤亡奇重。战争固不能免于伤亡,然指挥失当,致增伤亡,牺牲殊无价
值。”然而,这又能怪谁呢?可以说,这都是蒋介石本人一手造成的。在万般无奈的情况
之下,蒋介石只好下令调冯玉祥作刚成立的第六战区司令长官,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由他本
人亲自兼任。
淞沪战场,中国军队的处境越来越不利,而张治中又闹着要辞职,使蒋介石感到自己
远离战场,对作战指挥极为不便。于是,蒋介石萌生了亲自前往淞沪前线督导作战的念头
。
8月25日夜,蒋介石在南京召开最高军事委员会绝密会议,专门研究淞沪战事。何应钦
、白崇禧、顾祝同等高级将领腰板笔直地端坐在会议桌边,在众多身穿整齐划一军服的高
级将领中,穿着黑色西服的汪精卫显得特别突出。这些军政高官们正在听蒋介石训话:“
卢沟桥事变至今,战争形势对我国极为不利。日军在华北侵占了平津后,正向南沿京广线
急进;湘沪战场,我军将士虽浴血奋战,但随着日军大批援军的登陆,局势对我更加不利
。尤其是前线国军士气不振,这样下去是打不了胜仗的!”
蒋介石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然后加重语气说道:“为了鼓舞国军之士气,我决定
亲临湘沪战场指挥作战!”
蒋介石的话在会场引起了震动。与会的将领们不知是应该鼓励蒋介石的这一举措,还
是应该进行劝阻。会场变得鸦雀无声,可以清晰地听到坐在会议室一角担任记录的军事秘
书处秘书黄浚笔尖磨擦出的“沙沙”声。
来自空中的炸弹
过了半晌,还是何应钦打破了沉默,他不无担忧地说:“委座如能亲莅前线,定能鼓
励前线官兵的士气,鼓舞将士们杀敌报国的斗志。只是淞沪地区战斗激烈,敌情复杂,日
军又掌握了制空权,委座如何能平安地到达前线呢?”
何应钦这么一说,提醒了与会者,大家这才意识到,作为国家最高统帅,蒋介石此时
前往淞沪战场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于是,众人纷纷劝说蒋介石取消这一计划,坐镇南京指
挥就可以了,或者指派一个高级将领作为代表,代替他前往淞沪战场慰劳前线将士。但蒋
介石执意不肯,他固执地认为,为了鼓舞士气,他必须亲自出马,任何人都无法代替他的
作用。
还是“小诸葛”白崇禧主意多,他眼珠一转,给蒋介石出了一个主意:“有一个万全
之策,可保委座平安前往淞沪前线。我听说明天英国大使许阁森要乘车前往上海,安排撤
退英国侨民事宜,委员长可以与许大使同乘英国大使馆的汽车,一同前往。”
“好!是个好主意!”顾祝同马上表示赞同。他说:“英国是中立国,外交人员又受
国际法的保护,日寇绝不敢袭击英国大使馆的汽车,这样可保委座安然无恙。”
蒋介石也认为这是个好主意,欣慰地点点头,表示赞同:“好,就这样决定了。只是
许大使那里……”
白崇禧抢着说:“我和许大使很熟,就由我来负责与他们具体联系、安排吧。”
蒋介石颔首表示同意:“就这样决定了,我明天前往淞沪前线视察,南京方面的事务
就有劳兆铭兄多多辛苦了。”
“应该的,应该的。”汪精卫殷勤地预祝蒋介石一路顺风。
8月26日上午,两辆蓝色的澳斯汀牌小轿车风驰电掣般地驶出南京城,沿沪宁公路向上
海方向开去。两面硕大、醒目的英国国旗分别覆盖在这两辆小轿车的车顶上,车前还挂着
外交牌照。显然,这是两辆属于英国驻华使馆的外交公务用车,它不受任何阻碍地通过了
沿途的各道关卡。坐在第1辆轿车后排舒适坐椅上的英国驻中国大使许阁森惬意地点燃了1
枝雪茄烟,不无得意地对坐在他身边的经济顾问巴志说:“嘿,咱们大英帝国还是有帝国
之威的,这一路上虽然关卡林立,可没有人给我们找任何麻烦。”
时年51岁的许阁森是英国外交部里老资格的职业外交官,他先后在伊朗、拉脱维亚等
国担任过公使,1936年9月才调任驻华大使。他到中国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情况熟悉的很快
,与国民党政府的许多军政要员结下了密切关系。今天他是奉英国外交大臣之命,前往上
海安排撤退那里的英国侨民。因为根据英国政府情报部门得到的情报,淞沪战役的规模越
来越大,中日双方投入到这一狭小地区的兵力已将近百万人。为了保护驻沪英国侨民的生
命财产安全,许阁森必须尽快安排他们撤离上海。
下午2时左右,两辆澳斯汀轿车行驶到靠近淞沪战场的嘉定公路上。这一带的公路全都
被日军飞机炸得坑坑洼洼的,汽车只能减慢车速,像蜗牛一样慢慢腾腾地在公路上扭来扭
去地蠕动着。当行驶到距上海市区只有50公里处时,一阵“隆隆”的马达声从空中由远而
近传来,巴志摇下车窗,抬头往天空观看,只见一望无云的天空中出现了两个小黑点,正
高速向这个方向飞来,眨眼间已飞临到他们的头顶。在阳光的照耀下,机身上的太阳旗清
晰可见。
“飞机!日本空军的战斗机!”巴志有些紧张地喊道。
许阁森不以为然地安慰巴志说:“没有关系的,我们的车顶上挂着英国国旗,不会受
到攻击的……”
许阁森的话还没有说完,两架日本战斗机怪叫着从空中俯冲下来。还没等许阁森等人
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只听“轰隆”一声巨响,1颗炸弹在汽车前方爆炸,巨大的冲击波差一
点把汽车掀翻。
汽车司机下意识地一脚踩住了刹车,跟在后面的那辆汽车也停了下来。武官佛兰塞到
底是军人出身,头脑清醒,动作敏捷,汽车一停,他就从车内跳了出来,冲着许阁森和巴
志大叫道:“快下车!快下车!”
这时,那两架日本飞机呼啸着又从空中俯冲下来。飞机飞得很低,佛兰塞能够清楚看
到坐在机舱内的日军飞行员。他顾不得多想,翻身滚到公路边的稻田里。巴志到底是年轻
几岁,听到佛兰塞的招呼后,也冲下了汽车,跑到公路下边。说时迟,那时快,又1颗炸弹
落在许阁森乘坐的汽车后方不远处爆炸。许阁森动作慢了一点,中弹倒在了座椅上,伤口
处血流如注。佛兰塞见状,不顾自身危险,弯腰冲了过去,把许阁森拖出了汽车。他们刚
走了几步,另一架日机又投下了炸弹,佛兰塞和许阁森被强大的气浪掀倒在稻田里。佛兰
塞急中生智,索性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地装死。
日机的攻击目标非常明确,围着那两辆汽车又是轰炸,又是扫射,直到把那两辆汽车
打得千疮百孔,爆炸起火,才低空盘旋了几圈,一溜烟地飞走了。
日机飞走后,佛兰塞为许阁森草草包扎了一下伤口,拦截了一辆汽车把许阁森送到了
沪西宏恩医院。英国医生潘顿、高特莱急忙为许阁森作了检查,发现有两块弹片伤及许阁
森的脊椎和肺部,伤势十分严重。他们马上为许阁森动了手术。经过抢救,许阁森脱离了
危险。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03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