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蒋介石和复兴社十五太保(上)(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0月21日17:51:24 星期一),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seawind 所发表 】
    蒋介石的法西斯秘密组织军统的前身是复兴社。这个特务组织以蒋介石的黄埔亲信
为主,比较有名的有“十五太保”。
    十五太保的由来
    1931年冬,内外交困的蒋介石决定效仿墨索里尼,建立一个绝对效忠自己的特务组
织。于是,召集贺衷寒、邓文仪、刘健群等十几个得意门生开会,哭丧着脸说:“现在
日本帝国主义者压迫我们,共产党又捣乱,我们党的精神完全没有了,弄得各地的省市
党部被包围、被打,甚至南京的中央党部和国民党政府都被包围,我们的党一点力量没
有,我们的革命一定要失败!我的好学生都死了,你们这些又不中用,看着我们的革命就
要失败了!”话讲完后,蒋介石就宣布散会。过了几天,蒋介石又连续两次召集这些人开
会,再三重复骂过的话。有着“黄埔三杰”之称的贺衷寒终于悟出蒋介石的意图。
    随后,贺衷寒上窜下跳,联络了一些黄埔同学密谋成立特务组织。此举得到上下认
同后,在曾扩情举行的南京“浣花菜馆”晚餐上,被蒋再三骂过的黄埔学生推举贺衷寒
、酆悌、腾杰、周复、康泽等五人负责筹备。后又决定由贺衷寒起草章程,康泽起草纪
律条例。将该组织名称定为“中华民族复兴社”,简称“复兴社”。
    1932年3月1日,复兴社在南京秘密成立。按社章蒋介石是“真命”社长,他在为复
兴社致的训词中强调了“攘外必先安内”、“内部团结统一”、“发挥硬干、快干、实
干精神”,并鼓吹其“力行哲学”。大会选出贺衷寒、酆悌、腾杰、周复、康泽、桂永
清、潘佑强、郑介民、邱开基等九人为中央干事。会后,蒋介石又指定贺衷寒、酆悌、
腾杰三人为常务干事,腾杰为书记,辖组织、宣传、训练、特务四个处。内中,具有实
力和名望的特务头目共有15人。他们以封建社会的“太保”自居,故称“复兴社十五太
保”。他们是:大太保贺衷寒,湖南岳阳人,黄埔一期生。号称复兴社四大台柱之一。
他除了有较深的资历外,还具有较深的理论修养和狂热情绪。
    二太保邓文仪,湖南醴陵人,黄埔一期生。在意识形态领域为蒋介石拼命鼓噪,疯
狂宣传法西斯主义,是一个十足的拥蒋狂和反共狂。
    三太保刘健群,原籍江西吉安,先世以避乱进入贵州,定居遵义。他能说会写,也
很会活动,但不是黄埔生。
    四太保康泽,四川安岳县人,黄埔三期生。一生主要从事宣传、特务工作,曾参与
筹建复兴社、别动队和三青团。
    五太保胡宗南,浙江镇海县人,黄埔一期生。他在黄埔学生中保持着几个第一:第
一个跨入将军行列;第一个当军长;第一个当战区司令官;第一个晋升上将。
    六太保桂永清,江西贵溪人,黄埔一期生。任复兴社训练处长,鼓吹:“德国出了
一个希特勒,使德国复兴;中国有了我们的蒋校长,只要大家一致拥护,中国必可复兴
。”
    七太保郑介民,广东文昌县人,黄埔二期生。从事特务工作20余年,戴笠死后,他
任军统局代局长和保密局局长,显赫一时。
    八太保潘佑强,湖南湘乡县人,黄埔一期生。曾任复兴社中央干事和作为复兴社外
围组织的“革命军人同志会”中央干事兼书记。他牢牢记住复兴社的宗旨“内求统一,
外抗强权,拥护领袖,收复失地”,一言一行都要对照一番。他把蒋介石奉若神明,除
了蒋,他谁都瞧不起,在复兴社里几乎与所有的人都有矛盾。
    九太保葛武*5,浙江浦江县人,黄埔二期生。复兴社组建时,有人曾建议效仿意大
利法西斯“黑衫党”,在中国组织一个“蓝衣社”。对此,蒋介石未置可否。葛便认为
领袖默认了这个计划,于是,便主张把复兴社改名为蓝衣社,成员一律着蓝衣服。后来
这个计划没有得到推行,但葛却从此穿上了蓝衣服,一年四季一身蓝。
    十太保梁干乔,广东梅县人,黄埔一期生。他早年曾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投靠蒋
介石,以研究反共政策而著名。
    十一太保萧赞育,湖南邵阳人,黄埔一期生。他个性突出,办事沉稳,有“一味生
姜”的雅号。他深得蒋的信任。但他安于现状,乐于读书做学问,不愿卷入国民党内各
派之间的斗争。
    十二太保曾扩情,四川威远县人,黄埔一期高材生。任国民党四届中央执委、国民
党四川省党部中将主任。
    十三太保腾杰,江苏阜宁县人,黄埔四期生。他外表上温文尔雅,实际上是一个狂
热的法西斯信徒,担任过复兴社的首任书记和国民党其他党政军要职30余个。
    十四太保酆悌,湖南湘阴人,黄埔一期生。
    十五太保杜心如,湖南湘乡人,黄埔一期生。
    太保们的尔虞我诈
    复兴社从一成立,太保们就打着“救国”、“统一”、“复兴民族”的招牌,宣扬
“一个主义(即三民主义)、一个政党(即国民党)、一个领袖(即蒋介石)”的独裁理论和
“攘外必先安内,抗日必先反共”的反动政策,极力为蒋介石摇旗呐喊。而内部却争权
夺利,拉帮结派。这里仅述贺衷寒、邓文仪、康泽、酆悌等四个太保命运的片断。
    有着复兴社台柱之称的贺衷寒写文章或演讲,总力求说出个道理来。他在《国民革
命与国家统一》一文中说:“一个国家的统一,不仅是国土的统一,一定要在政治、军
事、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是统一的,才算是真正的统一。中国在军事上的不统一,原因
是由于国民革命的组织中充满了个人主义而失去了三民主义的思想……”贺衷寒极力拥
蒋反共,深得蒋的信任。1935年11月被选为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次年10月又晋
升为陆军中将。他凭着自己的资历、能力、势力和蒋介石的器重,在西安事变之前,是
复兴社中首屈一指的重要人物。1936年西安事变的消息传来,贺衷寒趁机活跃起来。他
与亲日派何应钦秘密勾结,发动170余名青年将领通电“讨逆”,坚决主张进兵“讨伐”
;积极推动复兴社通过了武力解决西安事变的决议案,拥护何应钦暂代陆海空军总司令
。他与邓文仪等一起,收编了在南京失业的各军校毕业生,发起和组织了300人的“讨逆
赴难团”。他认为这样做对己有利:如果蒋介石万一被释放,可得“勤王”之功;若蒋
介石“驾崩”,又可成为拥何继位的元勋。蒋介石被释放后,何应钦遂以窃篡嫌疑,险
遭不测;贺衷寒也被蒋认为居心叵测,立加冷眼,成了仅有虚位的人物。
    邓文仪与贺衷寒、刘健群一起称为复兴社的三大“理论家”和“宣传家”。1934年
,南昌飞机场突然发生了一起重大纵火案,烧毁飞机10多架。蒋介石闻讯,严令侍从秘
书邓文仪限期破案。
    邓文仪迅即吩咐部下查找线索,并亲自到现场勘察。时任航空总署团长的徐培根摊
出两条路:接受徐的10万美金贿款,冒险发一大笔财;被徐一枪打死。邓文仪权衡利弊
,最后选择了“私了”之路。二人经过一番密谋,达成协议,由邓文仪向蒋介石报称:
飞机场大火案不是人为的,因为机场油料太多,藏储不密,天热蒸发起火。蒋介石派出
戴笠前去复查。戴笠将徐培根拿航空总署300万元做生意全部亏损,本想用烧库房来毁灭
罪证,谁知天气太热,大火失控,酿成大祸的事全部向蒋抖了出来。蒋介石闻讯大怒,
准备重办邓文仪,经贺衷寒等太保苦求,才算饶了一命,但却撤销了侍从秘书等职务。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9.39]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