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蒋介石和复兴社十五太保(下)(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0月21日17:51:27 星期一),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seawind 所发表 】
“得意门生”康泽是复兴社的宣传处长,他起草的复兴社纪律条例博得蒋的欢心。
1947年冬,康泽被蒋介石委任十五绥靖区中将司令,希望他能安定中原,屏卫江南。在
与人民解放军争夺襄阳的激烈战斗中,眼看大势已去,康泽头戴钢盔,钻进了司令部的
中心碉楼底层。突然,一颗手榴弹从左射孔飞了进来,一声轰响,碉楼底层血肉横飞。
康泽的两腿被弹片划破了皮,可他企图蒙混过关,在身上抹满泥土,脸上擦上污血,躺
在尸体堆中装死,结果被冲进来的解放军查出,当了俘虏。等他换衣洗脸后,人们才认
出这个方脸大嘴的俘虏竟是司令官康泽。
更有讽刺意味的是,康泽被俘后第四天,蒋介石与何应钦、顾祝同、卫立煌等军事
将领共进晚餐。席间谈及康泽的下落,蒋介石颇为自信地说:“我对康泽十分了解,他
是不会被俘的,很可能已经像张灵甫那样为党国而壮烈成仁了。”随即,邓文仪在南京
记者招待会上宣称康泽于襄阳殉难。《大公报》也专门作了报道。但当月下旬《新闻天
地》便透露了康泽的真实下落:“新华社于17日夜晚已宣布康泽被俘。”为此,舆论一
片哗然。
在众多的太保中,下场最惨的是酆悌。1938年10月,酆悌调任长沙警备司令时,正
值日本攻陷广州、武汉,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之时,长沙成了国民党军政人员汇集的地方
。蒋介石提出,上海、南京、武汉等许多沦陷的重要城市都未加以破坏,如为敌用,实
为下策。他决定对长沙城实行“焦土抗战”。“如果长沙守不住,必要时可以付之一炬
”,“我们不住,也不能让敌人住。”11月初,蒋介石又来到长沙,再次召开军事会议
,酆悌也奉命出席,会上专门研究了执行“焦土抗战”方针的具体办法。
12月9日晚,由酆悌执行蒋介石、张治中焚城密令,火烧长沙。
长沙大火烧了三天两夜,火后十多天余烟不绝,古城长沙成了一片废墟,3000余人
葬于火海。可笑的是,长沙城付之一炬,日军并未向长沙推进,这就更激起了国人的公
愤。
在国人的痛骂声中,蒋介石便拿酆悌作替罪羊。他于大火后第三天来到长沙,组织
军事法庭着手对纵火有关人员会审。蒋介石在酆悌的判决草案上批道:“酆悌身负长沙
警备全责,疏忽怠惰,玩忽职守,殃及民众,着即枪毙。”军事法庭重拟判决书时又将
“纵火罪”改为“辱职殃民罪”。这期间,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曾两次申述意见,求
为减轻,胡宗南也致电力保酆悌,多方营救,终未能改变蒋介石的裁定。11月20日上午
,酆悌和警察局长文重孚、警备保安团第二团团长徐昆三人被押赴侯家塘山下执行枪决
。
太保们的结局与蒋家王朝的没落
抗战结束后,随着国内形势的变化太保们的摇旗呐喊反而成了国民党内外反蒋势力
反蒋的口实。因此,昔日受蒋宠爱的太保们,一个个便逐渐被闲置起来。
贺衷寒随蒋逃到台湾后,任台湾国民党交通部长。1971年响应蒋的号召辞去部长职
务,仅任国策顾问,比较清闲。除阅读诗书外,勤习瑜珈术,对于英、俄、日、德诸国
文字均能阅读。次年4月检查诊断为骨癌,不久在昏迷中去世。
邓文仪随蒋介石到台湾后,被任命为台湾国民党部主任委员、退役官兵辅导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等职,60年代以后,他退出政界皈依道教。从1983年起担任台湾道教总会理
事长,后任台湾中国民主和平统一策进会主任。1991年,台湾中华四海同心会成立,邓
文仪被推为名誉会长。4月,他亲率该会祭祖团到陕西桥山祭扫黄帝陵。他说:“中国统
一,好处很多,海内外同胞都应为此竭诚努力。”
被称为蒋介石螟蛉子的刘健群,在大批国民党高级官员逃台后官多位少的情况下,
于1951年10月,辞去立法院院长职务,仍任立法委员。后又受聘为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
委员,挂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头衔,生活淡泊,暇时以读书写作并研究佛经自娱。1972年
3月17日因病去世,终年70岁。
战犯康泽1948年7月16日被人民解放军俘虏,从此开始了他的改造生涯。1964年4月
9日被特赦出狱,受聘担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研究专员,时有文字发表。197
3年去世,终年69岁。
胡宗南死守西昌于最后落荒逃往台湾后,因在西北、西南的败绩遭致攻击,狼狈不
堪。后经顾祝同、蒋经国及108个立法委员联名上书,这才未遭弹劾。但胡再也打不起精
神来,曾改名换姓为秦东昌,最后忧愁而死,终年66岁。
桂永清逃到台湾后,起初不敢去见蒋介石,而是先向陈诚哭诉,并由陈带着去见蒋
。在陈诚的支持下,调任“总统府”参谋长,桂永清一上任,就着手草拟三军军事训练
计划,试图把国民党军队推向现代化道路。但桂永清上台不久就患重病住院,以54岁的
短命告别人世。
郑介民,全国大陆解放前夕,离开广州跑到美国,秘密列席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
,报告了中国大陆形势,请求美国援助台湾。不久,回到台湾,改任“国防部参谋次长
”兼任“大陆工作处处长”,嗣迁“总统府战略顾问”,后任国家安全局局长。1959年
12月11日死于心脏病。
潘佑强和葛武*5,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为诱骗共产党交出军队,表面上接受军
队国家化的建议,党军分开,把国民党政工组织从军队中撤了出来。此时,为国民党军
队政工系统的建设操劳奔波的潘佑强痛心不已,屡屡哭谏蒋介石,希望保留政工系统,
蒋介石气得大骂他无知。从此,潘佑强便被蒋冷落了。过去,他主管党政军人事考核时
,得罪了许多人,这些人便趁机找他的茬儿。有意思的是,在台湾出的《中华民国名人
录》上,竟没有收录潘佑强的名字。他只好忍气吞声,隐居于《名人录》之外了。葛武
*5却荣幸地上了《中华民国名人录》。有人说他运气好,好在他在伪国大召开时,贿赂
选民当上了“国大代表”,而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国大代表”一直没有再选,葛武*5
竟成了终生“国大代表”,被国民党当局养了起来,直到1981年9月16日去世。
梁干乔,1940年10月调任胡宗南在西安成立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陕西省军队组
训民众动员指挥部”参谋处处长,企图实行军民一体,逐步吃掉陕甘宁边区。为此,梁
干乔使出浑身解数,为胡宗南控制淳化、耀县地区效力。却不料,1945年6月26日,梁干
乔部的耀县警备营营长刘文化率士兵一部,向我陕甘宁边区警备一旅三团二营投诚,与
此同时,高里镇碉垒守敌一个排的士兵将敌排长绑了起来,也向我赤水保安大队投诚。
胡宗南闻讯后,怒气大发,狠狠地训斥了梁干乔一顿。梁干乔本来就体弱有病,回家后
即卧床不起,不久死去。
萧赞育到台湾后,被委任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很少过问政事,也因此而很
快被换掉。他对宣传工作仍情有独钟,出任建设杂志社的主任委员兼发行人。他曾编写
了一部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现代知识大词典》。
曾扩情,这位被胡宗南委任的成都防卫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在成都战役中被俘。19
59年12月4日,曾扩情被特赦,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名公民,后到东北工作,历任辽
宁省政府委员兼文史资料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先后写了《黄埔同学会始末
》、《何梅协定前复兴社在华北的活动》等文章。1984年11月9日在辽宁本溪去世,终年
90岁。
复兴社元老腾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蒋介石迫于形势的发展,提出“要搞一个
大组织”,把各方面的人都包括进来。1938年7月,“三民主义青年团”成立,复兴社并
入了三青团,腾杰等复兴社骨干也都进入了三青团中央干事会。从此,复兴社的组织形
式已不复存在。但复兴社所控制的各个系统仍在其骨干分子掌握之中,听从蒋介石的集
中统一指挥,故复兴社名亡而实存、阴魂一直不散。直到1946年,贺衷寒等许多人还认
为有恢复复兴社组织的必要,企图以此来对付中国共产党和广大革命群众,这一建议遭
到了何应钦和张治中的反对。此后因战事紧迫,这一法西斯组织也就未能重新恢复。
1949年腾杰逃到台湾后,为反攻大陆,他又设计了“反共复国总体组织与总体战略
”计划。
杜心如,随着国民党政权的崩溃,竟不知所终了。有人说,杜心如随蒋跑到台湾去
了;有人说,杜心如殉国自杀了。也有人传闻,杜心如被解放军俘虏了。众说纷纭,莫
衷一是。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9.39]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2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8.26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