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台湾岛内“台独”组织概述(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0月26日06:38:45 星期六),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KMacTW 讨论区 】
【 原文由 dc 所发表 】
台湾“解严”、“开禁”以来,“台独”势力在岛内迅速蔓延,相继出现了许多“台
独”组织。它们或直接表明“认同台湾主权独立”,或以“学术研究”为名,行“台湾独
立”之实。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990年底以来,岛内十几个“台独”骨干组织多次举行“
沟通会议”,以期通过“整合”、“沟通”来扩大政治影响和活动能量。岛内现有的主要
“台独”组织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新国家联盟”
1990年4月18日在台中成立。成员多数为过去曾被国民党拘禁过的“政治受难者”,以
及少数律师、牧师和其他社会人士,人数为150余人。发起人为民进党时任高雄县党部主委
的杨金海及赵振贰、陈三兴等。赵振贰任主席。该联盟公开打出“纯以台湾独立建国为宗
旨”的旗号,主张以“和平手段”达成台湾独立,以文宣、座谈及组织训练等渠道谋求宗
旨的实现。
“新国家联盟”与海外“台独”组织关系密切。据透露,它实际上是海外“台独联盟
”在台湾的一个代理机构。1990年4月,“联盟”成立伊始,主要领导人之一的杨金海即东
渡日本,与在日本的“台独”组织秘密联系。该联盟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社会影响颇大
。1990年7月,台沙“断交”后,赵振贰即发表声明,称“新国家联盟”要以“台湾”名号
重返国际社会,获得不少“台独”分子及团体的响应。
“新潮流办公室”
系“新潮流系”的人员组成,以党外“编联会”为前身。邱义仁等辞去党工身分后,
为“继续扎根工作”而成立的。核心人物有邱义仁、吴乃仁、林浊水等,主要成员都是激
进的“独派”分子。
该办公室成立以来,主要致力于联络、扩大“新潮流系”人马,进行一些具有“草根
性质的组织工作”和“推展台独运动”。比较有影响的活动是在1989年三项公职选举中,
积极筹组“新国家连线”,并为“台独”分子助选。该组织拥有相当 的政治资源,从高层
的“国大代表”、“立法委员”、“省市议员”到县市基层政权机构,都插进了不少成员
,使之从上到下形成一个“势力团体网络”。当前“新潮流办公室”还在积极进行“组织
联系”。一方面在各地设立“公各服务处”,保持对“新潮流系”内当选的公职人员进行
联络,训练干部,并将台湾省分为北、中、南三区,组织派遣专人督导“公职服务处”与
社会运动干部的工作成效;另一方面,通过各地的“公职服务处”和社会运动团体据点,
加强同其他派系组织的横向联系,积极推动各“台独”组织这间的结盟工作。
“新潮流办公室”是目前岛内很有影响、有很强社会发动力的“台独”组织,被台湾
报纸称为“台独”运动的“龙头大哥”。
“新国会联合研究室”
成立于1990年2月。系“新国家连线”的智囊团。原由林浊水任研究室主任,后由张维
嘉接替。头面人物有叶菊兰、李庆雄、洪奇昌、卢修一、戴振耀等。主要政治纲领:一是
使“台独”内涵转化成“国家”法案内涵。该研究室成立后的第一个会期发行的“新国会
通讯”称:“过去台湾独立是言论禁忌,现在禁忌已经突破,进而登上国会殿堂,台独运
动从喊口号阶段进入实质、具体内容的阶段,而国会正是进行此工作的重要场所”;二是
希望在环保、农民、劳工、各社会弱势团体的“立委”之间,建立双向互动的“联合”关
系,把各团体的意见汇集成“立委”问政的依据,来影响当局“立法”及施政;三是采用
“生产民主制”的组织原则,助理人员和“立委”一样,共同参与决策。
“新国会联合研究室”专门从事为“台独”主张者提供公共政策。自成立以来,先后
推出“公民投票法”、“中国大陆关系法”、以及“公平交易法”等公共政策法案。后又
推出所谓“台湾独立与民主之关系”、“台湾独立与公共政策关系”等一系列研究报告。
“政治受难者联谊会”
于1987年8月31日成立。主席吴钟灵。由黄华、郑南榕、杨金海等“台独”分子发起筹
组,首任主席黄华。成员主要是“美丽岛”事件受刑人家属、朋友及辩护律师等。据称该
会成立之初并非为了政治目的,仅在于政治犯之间的联谊。由于成立当天发生许曹德提议
将“台独”主张列入章程,而造成蔡有全、许曹德被台湾当局拘捕入狱。该会由此走上街
头抗争,并明确提出“台独”主张。1988年10月,该会发起震撼岛内外的“新国家运动”
,以游行、口号、标语、演讲等形式,公开发表“台湾独立建国”的主张。1989年4月,该
会借总干事郑南榕自焚大作“台独”文章,把“台独”从口头诉求推向街头抗争。1990年
以来,该会又积极参与声援黄华运动,是台湾岛内一个很受瞩目的“台独”组织。
“台湾建国联盟”
1989年4月10日,在追悼自焚的“政治受难者联谊会”总干事郑南榕的灵堂,由部分“
政治受难者联谊会”成员发起的一个“台独”组织。当时任台湾文化促进会会长的黄富被
推选为主席。
“台独建国联盟”是岛内最早公开打出台湾“独立建国”旗号的“台独”组织。它的
政治诉求是(1)主张“总统”民选;(2)另选新政府,另定新国号;(3)在5年内制定
台湾宪法。该联盟在郑南榕自焚事件后,曾一度非常活跃,很为岛内外所瞩目。随着郑南
榕事件在岛内民众心目中的渐渐淡忘,加上该联盟力量薄弱,成立仓促,没有完整的行动
纲领,1990年以来在岛内的活动逐渐减少,呈现出衰败趋势。
“台湾国际关系基金会”
这是台湾岛内颇受瞩目的“台独”组织,于1991年3月成立。由民进党前主席江鹏坚负
责。该会成员以“台湾国际关系中心”为班底,以“新潮流”或亲近这一派系的人马为主
。主要领导人有董尔璇、蔡武雄等。由于江鹏坚等都是老牌、颇有名气的“台独”分子,
而且与海外“台独”组织有很深的渊源,因此它最突出特点是串联岛内外的“台独”组织
。在该基金会的筹组过程中,不仅“台独联盟”倾囊相助,还获得台湾企业界和“盟外人
士的大力支持”。
该基金会资金雄厚,与海外“台独”势力联系密切,在岛内有较大的活动能量和影响
力。江鹏坚称,基金会成立的目的,是“将台湾问题国际化,使未来台湾前途发展引起国
际重视”,“帮助台湾重返国际社会,进而达成主权独立之目标”,并附带进行人才培训
工作。该基金会编印了《台湾就是台湾》等宣扬“台独”的书籍。台湾评论界称,江鹏坚
等人发起的“台湾国际关系基金会”是海内外“台独”运动的大结盟,并已展现了越来越
引人注目的实力。
“台湾公民投票基金会”
1990年7月25日成立于台北,由前“台独联盟”主席蔡同荣任董事长。台湾“廉政促进
会”会长吴乐天、“亚太公共事务基金会”总干事吴文就等都是基金会的发起人。该基金
会的成员大部分为民进党“美丽岛系”与“新潮流系”中担任执行委员的人物。该组织鼓
吹“台湾前途由公民票决”。尽管他们“评估”这一主张将不会为人接受,但他们仍然执
着于这一追求。他们声称,“公民投票”不被接受不重要,重要的是利用此机会做“台独
”宣传。这个基金会已募资近10亿元新台币。1991年春节后,该基金会组织了一次声势浩
大的名为“主张举行公民投票以台湾名义进入联合国”的“万人签名活动”。据称,有“
50万人签署支持”,其声势及影响不小。
“台湾教授协会”
成立于1990年12月9日。成员中不乏“台独联盟”人马,会长由台湾“师大”教授林玉
体担任。该组织表面标榜从事“学术研究”,实为主张“台湾独立”。该会章程公开提出
其宗旨是“认同台湾主权独立”,强调“台湾是个拥有主权独立的国家”;坚决反对“中
华人民共和国吞并台湾的企图”;也反对“岛内既得利益者、投机分子出卖台湾的卖国心
态”,并表示要“结合各种专长人才,通过长期努力,深入各领域去建立台湾的主体性与
自主性”。同时称该会将邀“世台会”副主席李应元入会。
该协会成立后,进行了不少所谓“学术性研讨”,宣扬“台独”主张,并积极参与声
授黄华运动。
“蓬莱岛基金会”
于1987年由参与声援“蓬莱岛事件”的黄天福、陈水扁、李逸洋等人捐款成立。黄天
福担任会长。委员有黄天福、陈水扁、李逸洋、李胜雄、许荣淑、陈永兴、郑钦仁等7人。
该基金会的主要任务是:援助主张“台独”而遭“迫害”的人“继续奋斗”;支持“
争取台湾人自决权利的有关社会运动”;奖励有关“台湾独立运动”的出版与研究等。该
会成立以来,已先后援助22起涉及“台独”言论而遭当局“迫害事件”,奖励有关“台独
”言论的出版,援助金额达195万元新台币上。1991年元月22日,该基金支曾拿出72万元奖
励不久前遭拘禁的“台独”分子黄华,以及罗益世、陈昭南等。
除以上组织之外,目前岛内比较活跃的“台独”组织或团体还有:陈婉真发起的“北
区受难者联谊会”;林永生、黄华领导的“新国家运动本部”;叶菊兰主持的“郑南榕基
金会”和纪元德主持的“长老教会义光教会”等等。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65.236.193]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2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8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