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laxs (Butterfly), 信区: Green
标  题: 台湾!台湾(6)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Apr  9 21:05:42 2000), 转信

十、对台海战争的预测:

  战役需要隐蔽突然,战争却不是靠密室划筹,羽书传檄来进行。战争
需要事先认真细致的准备,因此下面我们可以依大致的时间顺序就台海斗
争的发展做一番小小的预测,并不代表预测的每一个事件都会发生,因为
在达成总目标之后,以后的事件就没有必要了。

  1.舆论准备。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通过对台独势力的报道,揭
发批判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团结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同完成统一大
业。在对越自卫反击战(这名称起的太绝妙了)前,中国事先进行了大量
的舆论准备,做到了"上下同欲",最终战胜了越南小霸。

  这方面,台独人士已经提供了太多的素材。除其不断发表的诸如"七
块论","日本统治台湾是不幸中的万幸"等新奇论调以外,其所做所为
已经足够骇人听闻了。几年前,国军海军抓获福建渔民,将几个人钉在渔
船的船舱里,十几天后当渔船漂回大陆海岸后,人们发现除一人靠船板上
绿豆大的小洞呼吸以外,其他人全部闷死,惨象令人发指;几年前,金门
国军实弹演习,炮弹落在厦门闹市,几死几伤;等等等等。光是台湾那个
著名的羞辱大陆同胞的汽水广告,只要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支持对台动武
的人数比例一定会直线上升。台独势力在李登辉下野之后,一定会有更多
的高论妙论出笼,这些都可以教育民众,发动民众。

  2.发表文告。

  列堂堂之阵,旗帜鲜明。

  3.人大立法,单方面制定大陆的统一框架:

  A.反叛乱立法。

  令台海战役获得法理上的依据。

  B.保护台湾民众在大陆和台湾的人身和财产不受侵犯的立法。一方面
确立中央法律可行之于台湾的先例,一方面中共有可能借机将私有财产写
入宪法,一劳永逸地解决"姓资姓社"的争论。

  C.关于台湾人民身份的立法。

  立法规定台湾人也是中国公民,享有法律权利,受到法律保护,为以
后战争中台湾民众可以放心到大陆躲避战火做出准备。

  D.台湾一国两制法。

  也就是关于台湾的"基本法"。台湾方面既然不愿谈判,那就单方面
先行制订该法,在以后的谈判中取得有利地位。该法很有可能干脆照搬台
湾现行的法律,仅仅显示中央的立法地位而已。

  E.国家战争赔偿法。

  规定因台海战争造成的人民损失,包括台湾人民的损失,可获一定赔
偿。当然赔偿的方法和金额确定可以再行研究,只要台湾民众依此法索
偿,既可确定中央法律在台湾的地位。

  F.关于在海峡通航自由的立法或文告。

  说明中国政府愿意与有关国家合作共同保护国际水道通航自由和安全
的法律。

  4.召开紧急人大:

  A.授权国家主席发动统一战争。

  B.紧急设立"统一专款或基金",如规定每年预算收入的一定百分比
用于统一事项。

  5.大规模订造登陆器材装备。

  6.发行战争公债。

  一方面可筹集部份战争经费,另一方面可团结广大人民群众。

  7.城市整修人防工程,举行防空袭反恐怖演练。前几天看新闻,这个
工作目前已经开始小规模实行了。

  8.部队提倡推迟复员,可即时新增兵力约20万人。

  9.三军取消休假。

  10.(如美日施加压力则)发动大规模反美日群众游行,发动抵制日
货,对日本施加威摄。

  11.全国军队进入战备状态,防止其他国家趁火打劫。

  12.外交说服,各国表态。

  13.三军向福建沿海集结以往大陆为了不在海峡制造紧张气氛,一直
没有在福建部署大量部队,现在可借此机会调整全国兵力部署,这样既充
实福州军区的力量,又可不必在增加常备兵员。

  14.在福建沿海各地修建大规模渡海基地,这些基地将对台独形成长
期威摄。

  15.成立台海指挥部等常设指挥机构,战时指挥福州,广州,南京军
区部队,增强协调。

  16.举行一系列三军合成演习。一方面增强紧张局势,另一方面也训
练部队。为了保持台海平静,解放军几乎从未有机会进行大规模的三军合
成对岛登陆训练,这次对提高解放军的战斗技能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

  17.在海岛或者海滩择一处,仿造台湾国军滩头工事规格修建一比一
的大型滩头阵地,集中陆海空力量举行摧毁和压制演习,检验火力,采集
数据,修正战法。这种演习将不会象台湾的反登陆演习那样,仅仅14门大
炮轰击滩头,给台岛军民壮胆。这种演习,将动员大批战力,模仿甚至真
正战时的情况。

  试想:

  演习开始,陆基中程导弹首先发动,呼啸着扑向"国军"的雷达站,
防空火炮阵地和导弹阵地,远程火炮阵地;接着强击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
对上述目标进行第二波打击;然后海军火箭快艇在"国军"炮火射程之外
发射火箭弹对上述目标进行第三次打击,同时对滩头工事进行覆盖性射
击;在"国军"远程火力得到有效压制后,海军对地攻击炮舰驶进海岸对
滩头阵地进行持续一天的炮击;在摧毁"国军"沿岸掩蔽工事后,轰炸机
投下凝固汽油弹覆盖阵地,杀伤失去掩护的有生力量;对地攻击炮舰对沿
岸阵地之后的增援路径实施炮火延伸;登陆艇运载登陆部队,在空降部队
的配合下,登陆海滩,歼灭残敌。

  演习过程可安排大陆台港澳媒体观礼采访,传播我军雄壮军威和战争
恐怖的实况,鼓舞人民,镇摄敌胆。

  18.北朝鲜全国动员,威摄韩国,日本和驻韩美军。

  19.空军战斗机开始在海峡实施战备巡逻,进一步传达战争信息。

  20.各水库大坝放水降低水位,敷设防空袭钢板,认真作好战争准备。

  以上步骤有可能持续一年。在战争准备完成后:

  21.空军越海峡中线挑战。

  国军空军可选择避而不战,拖延时间等待美日,则断然攻击其西侧军
用机场,台独势力所宣传的"吓阻"神话将随即破产。

  22.拖垮歼灭台湾空军,夺取绝对制空权在做好了与美国和日本发生
冲突的准备的情况下,我军不必在为强求"速决"和处于被动地位,反而
可从容不迫地与国军空军周旋,一个星期不能夺取制空权就打两个星期,
两个星期不行就打一个月,务必摧毁台空中力量和空军地面设施。台湾没
有生产能力,她的飞机打一架就少一架,火炮炸一门就少一门,我不必追
求"速决",就可以在保证获得绝对制空权之后再从容发起登陆行动。

  先不论国军空军是否的确"素质比大陆空军高",大陆战斗机的数量
远远多于国军确是事实。同时在第一阶段的准备工作同时,大陆可以加强
飞机生产,加大空中力量对比的优势。战时以大数量出击为主要战法,一
部以优势兵力与国军"质量较好"的战机缠斗,一部可同时攻击其起降机
场,一部在战场外围待机,在国军飞机战后降落的时候发起攻击,李氏有
战机号为"幻影",威镇天下,不知这"幻影"在战时可否一变十,十变
百,抗击我强大的人民解放军空军。

  23.在取得制空权后,将按照以下次序轰炸台湾军用目标:

  纯军用目标,经济目标,党营事业目标,然后才是常规的诸如电厂,
桥梁,公路等等。

  轰炸对其经济起重要作用的工厂意义重大。一方面,这些目标标志明
显,往往没有防护,而且很容易摧毁比如,大多数高科技电子产品的生产
需要防尘车间,象大尺寸晶圆生产线更不能中途熄火,攻击这些目标不需
要什么高爆炸弹,甚至扔几块石头就行了;另一方面,这些工厂往往是经
济龙头,它们停产将直接使一大批配套厂家陷入困境。

  24.由安全部门策划假远洋货轮触雷事件,恶化台海航行安全环境。

  比如可买一艘巴拿马注册的远洋货轮,在台湾海域附近公海"触雷"
沉没,船员由中国海岸海难救护人员救起,然后指责台独当局不负责任地
在公海布雷。此举将使远洋船员视台海为畏途,或拒绝前往,或要求船东
增加工资,令世界船运公司或取消往来台湾的班轮,或大大提高运费费率
和保险费,进一步恶化台湾的外贸环境(如果这时候台湾还有公司在做生
意的话)。

  25.对台湾沿海多处和外岛实施反复多次火力侦察和炮火准备。

  26.威胁攻击军民两用机场和军民混合港口,促使民众下决心外逃。

  27.如果上述行动还不足以使台湾当局以中华人民全体的利益为重,
回到两岸协商统一的道路上来的话,则断然发起登岛作战。打就不能怕打
烂坛坛罐罐,坛坛罐罐打烂了还可以重建,机会错过了中国就将永远失去
一块国土,台岛的"政治家"都不怕打烂,为什么要大陆怕?

  理论上,台湾可以有三种战法:

  A.前出战法。在解放军集结时攻击解放军的集结地。这是最好的战
法,但是国军没有条件采用;

  B.坚守战法。配置重兵和重要火力在海岸阵地,在解放军渡海时动用
海空力量将解放军歼于海上,或者对其严重杀伤。当解放军抢滩时用重兵
和优势火力将其歼灭。台湾对大陆正面太长,在大陆分别有几个渡海出发
基地的时候,很难判明主攻方向。因此国军无法才用。除金马外,澎湖的
战略位置是极端重要的,打下澎湖,哪怕澎湖列岛其中的几个岛屿,即可
威胁台湾本岛,同时保护海峡渡海路线。澎湖距台岛环岛高速公路和铁路
只有不到40公里,解放军陆军现有的火箭炮即可封锁之,切断国军机动
路线。

  C.后置战法。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以一部兵力置于海岸,而将主力
置于机动地位,在判明解放军主攻方向后,向尚在滩头的解放军发起强大
反突击,消灭登陆解放军。可以肯定国军将采用这一战法。国军机械化程
度较高,一定会以新兵等战斗力较弱的单位配置在滩头阵地,在解放军登
陆时进行迟滞性防御,以牺牲少部来换取时间,使指挥员得以判明企图,
由装甲部队搭载和配合战斗力较强的主力实施反突击。因此,登陆阶段不
会很困难,重要的是登陆后能够立住脚,击败国军的反突击。所以可针对
国军的这种配置制定相应战法。

  打澎湖也相对容易一些,国军与解放军对澎湖都隔着大海,对登陆作
战的一方可消除部份劣势。如以打下澎湖作为战役的一个阶段,也可使战
事进展更有节奏感,便于配合政治斗争。

  随后,或者同时,可在台湾本岛择一处或两处登陆,建立约20-30公
里半径的基地,作为以后威摄台独的基地。

  战争到此结束,解放军在攻占澎湖并在本岛有一至二处基地后,台独
势力对中国人民的威胁到此可以完全解除,接下来打打笔墨官司也无伤大
雅,对整体态势不会有什么影响。

  在台海战役后期切不可试图进行山地游击战和城市巷战来占领全岛。
有以上几个基地在手,一方面维持基地的费用要比维持全岛占领军要少许
多许多,另一方面这几个基地已经可以使台湾完全"无害化",台岛即使
还有国军,在无空中掩护的情况下,在没有战费的情况下,如何能再威胁
大陆再进行台独事业?"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没有必要再去制
早更多的流血。

  29.按照大陆的统一框架,在充份照顾台湾人民尊严的前提下,开放
三通,实施一国两制。

  行动进行到此可以告一段落。

  以上各步骤不一定会全部发生,也不一定顺次发生,也不一定连续发
生。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ftclsun.hit.ed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72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