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ouhit (地下党员), 信区: Green
标  题: 经典文章:关于台湾(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Nov 27 11:11:18 2002) , 转信

   不仅如此,土地暴利与暴利阶级的豪奢又使社会上更多人无心于艰苦漫长的研发工作。
一个教授或科研人员的收入不及KTV的公主或少爷,这种社会是不可能扎根于高科技的,绝
不可能,而且永远不可能。 

凡百营生都需要营业场所,高地价因之造成全面物价上涨。受薪阶级需要栖身之所恢复体
力与精神,否则无法继续为老板卖力。因为物价和栖身之所的价格都涨了,所以薪资必须
上涨。但是台湾的产业科技水平并没有成比例升高,人力的素质也没有跟着升高。于是,
生产力无法随着成比例或超比例升高,竞争力自然就会下降。 

现在我们可以看见台湾的经济自戕机转:技术很难上去,成本很难下来。长此以往,即使
无敌国外患都不能乐观,何况中国大陆经济日益强大并且绝不放弃以武力统一台湾。台独
的最大敌人,是台湾的高地价。 

心中营运亚太 

不,排版没有错误,不是"亚太营运中心";是"心中营运亚太"。 

因为台湾目前的作法很难实际以中心地位去营运亚太,只能在心中想着营运而已。 

欧、美、日最瞩目的未来市场就在亚太。表面上看,东南亚诸国也有相当的经济成长,但
是和1995年从大陆赚了154亿美元的台湾一样,这些国家经济成长的一部份也是从中国大陆
赚到的贸易顺差。因此,任何亚太营运中心的实质重点,就是乙中国大陆市场作为营运标
的。台湾目前的"戒急用忍"与"三通不行"的政策路线,基本上已经否定台湾成为亚太营运
中心的可能性。 

所谓"南进"是行不通的,因为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外交关系、国际化经验与语文能力(新
国能同时操流利中、英文、闽南、广东、马来、印度语之中三到四种的人很多)都比台湾
占太大的优势。何况李登辉的"我和李光耀谁更独裁?"的问题,早已使新国非常不悦。再
加上李登辉与李光耀对两岸问题的认知差距颇大,我们不能排除李光耀的某些语言被李登
辉当耳边风,因此更增加台湾当局遭受阻力的可能性。此外,基于新国本身的利益,容忍
台湾在卧榻之旁安睡的可能性极低。 

就区域内的东协诸国而言,各国基本上与中国大陆关系的接近程度都超过与台湾接近的程
度。从美国主动要介入南海主权纷争已干预中国大陆取得此区的石油,但东协诸国宁愿与
大陆商谈共同开发,并始终拒绝美国介入这一事实,我们不能幻象台湾在这个地区有多大
的活动余地。 

如果要经营中国大陆市场,即使三通,台湾的整体条件显然劣于香港,而且在几年之内也
可能整体不如上海。关于这一点,我们切勿被自满与方言沙文主义所蒙蔽。台北市议员访
问上海归来之后的感想是,上海进步的速度太惊人了,某些地方甚至已经超过台北(1996
?9?13联合11版)。 

不仅如此,中国大陆在3年之内完成北京到九龙2500公里的京九铁路,台北相对短短的数1
0公里捷运就造了8年,这是值得台方警惕的事。我知道,有人会说台北地质困难。不过请
注意,资料显示,京九铁路的桥梁总长或隧道总长(就算没有台北的地质困难,但也容易
不了多少)都超过木?线甚多。也有人会说,中共集权好办事。但是,笔者并不是要比较两
岸政府的能力或效率;笔者希望大家警惕的是,基本建设对经济成长的催化作用具有一定
的客观性。不论你 
怎样咒骂那个政府,经济成长都会因基本建设而加温。 

至于投资十亿美元建设琉球,恐怕不是很实际。琉球一向不是国际性的上页或金融中心,
想把它的软硬体条件、人才、经验、国际商脉提升上来,绝非十亿或百亿美元作得到的事
。仅就语文而言,台湾的英语学习远比日本普遍,以台北尚且有外语人才不够之苦,何况
琉球乎?而且九七之后,香港与上海都是中国大陆的国内,琉球却是外国;假如中国大陆
方面设法抵制琉球,那又怎么办?如果要用位置偏北的琉球、作基地去营运东南亚,还不
如去菲律宾的苏比克湾,但是,仍然必须面对未必有解的新加坡竞争与东协政治立场的问
题。 

话说回来,中国大陆的领导人舍不得很希望台湾去琉球作无益的投资。因为,台湾每浪掷
一分经济实力,大陆的相对优势就增加了不只一分。其中原理和踢足球摆乌龙误踢自己球
门是相似的。不过,台湾对琉球的投资如果别有用心,那必然会升高台海的紧张程度。如
此一来,军备竞赛的压力又会增加,台湾的经济必然会更凋敝。 

市场规模与技术限制 

表面上看,除了中国大陆,还有其它很多地方的市场可以投资。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台湾
企业普遍技术程度不高的事实。这意味着,台湾不像日本可以轻易选择去美国投资高工资
、高附加价值的产业。更深一层看,台湾企业普遍缺乏够多国际经验与外语流利的干部,
即使在技术容许之内,能够去投资的也不多。 

更重要的是,成长愈大的市场愈容易投资成功;从这个角度看,世界成长空间最大的中国
大陆市场就是最容易成功的市场。企业主为什么一定要去投资比较难作的市场呢?李登辉
的孙女不是也去求学环境比较好的外国读书了吗? 

目前的情况是,纵使台商不去大陆投资,中国大陆已经能够吸引每年百亿美元计的资金。
因此,"戒急用忍"并不能幼小减缓中国大陆的经济成长,徒然迫使台商去相对困难的地区
投资,导致效益下降。台湾当局既然要凭藉极为相对劣势的潜力去扮演中国大陆的战略敌
人:那么,一切作为必须是最有效率的。否则,单是广义的资源消耗就足以拖垮台湾。 

假如担忧台商倚赖大陆市场获利,可能会导致"以经促政",所以要"戒急用忍"。我们不妨
逆向思考。台商不去中国大陆的结果可能是,外商或大陆新兴的本土企业利用庞大的大陆
市场达到经济规模,然后以低成本在大陆以外的市场把台商打得抬不起头来。关于这一点
,绝对不必怀疑。因为台商绝大部分不可能拥有对于外商或大陆新兴企业的技术优势,更
严重的是,台商的资金优势也已经来日无多了。当台商纷纷不支之时,当然不会发生"以经
促政",也不必"以经促政"了;因为把台湾的经济打垮之后,政局必然崩溃。此时,即使美
国也救不了台湾。 

现在不是四十多年前,当年一些美援面粉和奶粉就能让大家吃得高高兴兴;勤俭的眷村同
学妈妈还把面粉袋做成汗衫来穿,你看过吗?那种印了两只交握的手以及青天白日满地红
和星条旗的面粉袋。现在台湾连狗都吃牛肉、吹冷气;人要开名车、穿名牌、戴名牌、用
名牌:美国养得起吗? 

台湾的经济不能垮,台商必须进入比外商占文化和语言优势、成长最大的市场;否则,台
湾可能变成谈判立场很弱的"穷亲戚"。那滋味,台湾有些政界人物应该知道不好受。因为
台湾曾经把大陆看作"穷亲戚"(或者"穷邻居"也未可知),于是,姿态很高地谈三通。将
来万一两岸贫富易势,那真是情何以堪。 

土地问题乃亡国之本 

纵观中外历史,因土地造成贫富不均而亡国者比比皆是。英国成功渡过资本主义发展难关
的重要转折点,是由海外殖民地吸纳流离失所的新贫阶级。中国历史大概只有南宋与清朝
两个显著的例外,其它朝代都因贫无立锥之地的农民起事而启开倾覆之门。国民党在大陆
的失败也与农村土地问题有关。 

从前是农业时代,农业产值是国家总产值的重大部分,农村土地问题因此占了国家兴衰的
主导地位。现在是都市化、工业化时代,土地问题的重心转移到都市平均地权与工业用地
方面。台湾在这两方面的表现都很差。 

有学者(1996?8?5中国时报11版)把台湾的都市及周边地区房地价格高到中产阶级几乎穷
一生之力才能拥有自己的窝的"曼哈顿现象",归因于官商勾结。我们或许没办法证明官商
勾结,但是,问题的严重性是有目共睹的。假如没有勾结,那就是无能。不论何者,都足
以摧毁台湾的前途。 

近年来,因为企图加入世贸组织而必须开放农产品进口。依据估计,台湾大约会有40%的农
地将因进口低成本农产品而被迫退出农业生产;于是,政府已经开始在谈"农地释出"。我
们现在不知道,这些释出的农地是否会像某些人担忧的一样,成为财团炒作的筹码。万一
真的这样,那么,中南海的当权人物会相当高兴的。纵使没有官商勾结与腐败,台湾社会
投入这种内部财富转移式的(虽然也创造一些就业机会,例如因为暴富而兴盛的色情业)
活动的资金愈多,台湾能用在两岸抗衡的实力就愈少。如果还有官商勾结与腐败,那对中
共而言更是"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焉能不乐? 

总之,台湾除了当初农村平均地权获得杰出的成功之外,后来的土地政策与实践的后果就
是今天的高地价垫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台湾的竞争力。如果再这样下去,台湾将会因为
像许多过去的朝代一样,因土地问题而垮掉。 

雪上加霜 

自从1995年以来,台湾的内部投资与外资投入都在降低。有人认为这是受到两岸局势紧张
的影响。不论官方是否承认这个说法,在民间部门投资减少之时,政府的公共建设支出即
成为经济成长的重要动力。但是,政府的效率低落以及惊人层出不穷的贪渎案件,使政府
支出对经济成长的效应大打折扣。再加上政府严重的财政赤字,事实上,政府已经无力以
公共支出的方式刺激经济成长。 

政治与心理困局 

台湾困局的重要根源在于,心理方面的自我膨胀以及过度附庸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论述。
在我们谈下去之前,先来看一段文字,让你对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个基本的背景
了解。然后,你会更清楚地看清某些论述的真面目。 

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普林(Rudyard Kipling)曾经写道: 

这是白种人踏出的路, 
当他们"洁净"一个国家时 
足底硬如铁而顶上蔓藤纠葛 
双手控制海洋 
我们走出一条路来 
一条潮湿蜿蜒的路 
我们选择的命运是领导 
世界何其有幸 
当白种人并肩四处扩展之时 

看来很熟悉,不是吗?多像美国学者杭廷顿(Huntington)近年鼓吹的,西方国家联合起
来对抗儒家与回教国家,以维持西方利益的论调?过了这么久,好谈人权普世原则的西方
人,仍然没有长进。 

血丁香 

从前中国强盛的时候,中国商船到印尼摩鹿加群岛去买丁香或是以物易物;然后,航海回
国卖掉高利润的丁香。即使一手捧经一手持剑的阿拉伯人也是依循同样的模式。中国商人
和阿拉伯商人都太笨,他们不懂经济学的道理,不知道经由垄断来提高价格与利润。欧洲
商人聪明多了。 

丁香在欧洲更是高昂,有一首童谣的大意是:平民男孩子只要拥有一棵丁香树,国王的女
儿就会来亲近他。在如此重利的驱策下,荷兰商人终于找到了丁香的故乡,而且发现某一
个小岛产的丁香品质最好。荷兰人于是砍掉所有其它岛上的丁香树,大大小小一株不剩。
然后,在日本佣兵的帮助之下,荷兰人把生产最优质丁香树的全体岛民约15000人杀得一个
不留。接下去,荷兰从其它的岛上运来奴隶种植与收采丁香。 

你一定觉得奇怪,何必这么费事,用原来岛上的人作奴隶不就得了?难怪你是被殖民帝国
欺压的人,你实在不了解西方文明的精义。让我对你稍作说明。任何懂得"法治"的人都知
道,荷兰人那样作是最有利的。因为他们消灭了所有对该岛拥有合法主权的人,甚至不留
后代继承人;于是,只要荷兰人是执法者,永远没有原住民能够合法地要求取回小岛的所
有权。"对弱国作一次大大非法的事,以树强国长久合法之基",这就是西方"法治"的精义
。法治与民主的最重要意义是保障自己国民能够充分、自由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使整
个国家因而富强。荷兰人当然不能随意杀害荷兰人;但是,杀印尼人就是另一回事了。要
推行这种独特的民主与法治,必须有种族优越感作为搭配的论据。否则真的死板依照"天赋
人权说",荷兰人就不能杀掉全岛的印尼人,那岂不是有损经贸利益。 

这不是孤立的现象。在西方强国,高喊民主、人权,同时剥夺"低劣人种"的人权,是一件
相当普遍的事。这也不是过去的现象。直到1960年代,在美国南方仍有州长依照法律规定
,决定不以杀人罪起诉杀害黑人的白人。而且还有人用大脑皮层的差异,"科学的"论证黑
人低劣,所以应该维持法定的歧视。当是时也,美国已经行宪法二百年矣!今天各位在电
视上看见的美国警察暴力,几乎全都是对黑人或其它有色人种。考虑到这些族群的人口比
例远少于白人,上述 
现象不可能只是巧合。 

武力不再好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尽管有联合国宪章的堂皇宣示,西方国家仍然想继续在远东的殖民
主子地位。于是战火几乎遍及东南亚,数以万计的"优秀人种"的法军在奠边府被歼或被俘
,大致上结束了武力殖民的阶段。但是,没有西方人会轻易放弃既得利益;西方转而使用
其它的优势继续进行操控的企图。西方的优势仍旧包括武力,但是常用的是经济与论述方
面的优势。 

资本经济是由资本强大的一方控制的,西方国家经过长期的掠夺累积阶段,所以占了资本
的优势。此外,在科技与资本经济的运作技巧方面也占优势。经济优势足以收买远东国家
的资本家,甚至政客。论述优势可以麻醉被操控的大多数人,有时,也包括一些"学者"、
"专家"。 

以香港为例,它虽成为英皇冠上最闪亮的珠宝,不过,香港人却不是英国统治区内最闪亮
的人民。香港人应该很清楚英资企业在香港有多少特权,没听说美国抱怨过这些违反"自由
经济"原则。最先实施近代民主政治的英国人,一直到了香港快要归还中国的时候,才大梦
初醒般发现要多给香港人一些民主。这基本上就是因为:武力手段已不能用于中国,资本
手段也因中资实力大增(最可妒的是那些精于资本主义手段的上海人)而运用日渐不灵,
于是创出一个"论述战场",作为最后利益争夺的工具。基于吉普林的"白人共利"原则,没
有人会感到美国对英国的支持是意外的事。你也不会感到奇怪,在英国人治理的时候美国
为什么不支持香港人对英国争民主。 

思想迷宫 

美国学者杭廷顿拥有很奇异的思路,据说有人写过专书批判他。我们这里不必弄得大理论
,讲讲常识就好,常识其实是最重要的。西方侵略性的论述就是因为大多人缺乏常识,所
以跟着摇旗呐喊。 

在塑造东方对西方威胁形象的时候(1996?9?16中时10版),杭廷顿说,由于文化的相似性
,许多东方国家会和中国一起对抗西方。在否定"亚洲价值观"造成较优的经济成长之时,
他又说,新加坡、日本、印尼等等的价值观与中国不相似,所以并无亚洲价值观。我们都
知道,价值观支配人的行为决定,价值观不同的人是不能合作的。所以,依照杭廷顿自己
的说法,他所谓的威胁是不存在的。价值观不同的文化如果也能算作相似的话,世界上大
概没有不相似的文化。这种矛盾的论述其实透露与19世纪的西方论述完全相同的精神:东
方没有优于西方的东西,不论是物质或精神层次,所以西方应该支配东方。 

像这种"凡东方的就是劣等的"之类的论述很多,台湾有不少人也学着复述,作为自己政治
立场的依据。近年流行的批评中国大陆民族主义的说法也是其中一类。有人说民族主义已
经过时,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所以 ),中国大陆不应该坚持主权完整。也有人说中国
大陆的19世纪主权观已经过时,所以,当然不应该坚持主权完整。 

从论事的角度看,显然可见的是:美国仍然紧抓19世纪夺得的夏威夷,虽然它的原住民有
73%主张脱离美国(1996?9?13联合报10版);美国仍然形式主权在国境线上抓非法移民;
美国废除黑人英语的经费,增强标准英语教学以贯彻民族大熔炉政策。这很难使人明白,
为什么恰好中国的民族就应该分裂,而不是依照"世界最优越的"美国制度加紧溶合?大家
都来学美国岂不是很好吗?甚至,我们应该把全世界依照美国制度阻止起来。目前的各国
算作一个州,依照人口比例派出众议员,此外,各州派出等数的参议员组成国会。这样,
中国大陆的众议员就占了约20%,美国大打不利,只占4%。于是,当然,大家不可以学美国
。你现在回想起荷兰人在生产丁香小岛上的"法治"精义了吧!任何崇高原则、法律或什么
的,都只依照对西方国家有利的方式实施。普世实施?得了吧! 

中国大陆的民族主义可能是错误的,但绝不是因为西方提出那种幼稚的所谓"过时主权观"
、"大民族国家不适于21世纪"之类的谬论。 

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凭着这些与现存事实显然不符的"过时论"喊话就想说服中国大陆放弃
某些主权,恐怕不会有实际的效用的。最简单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西方国家在过时的殖民
时代夺得的某些领土还没有过时? 

末代港督彭定康酸溜溜地说,亚洲国家只是更快地重复西方发展的路子。言下之意是,这
没什么了不起。彭定康的论述属于下述类别:东方其实没有比西方更优越的价值观或者论
述或者什么东西。你不需要去研究深奥的各种理论比较,只要用一点常识,你就可以看出
来,那根本就不是有意义的问题。没有又怎样?现代工程上应用的力学基础都是英国人牛
顿发明的,德国人用这一套理学做出的宾士汽车优于绝大多数英国汽车,这有什么不对吗
?最先以万有引力理论预测人造卫星的也是牛顿,最先发射卫星的却是苏联,难道一定要
用与万有引力无关或更优的另外一套天体力学才算发射成功吗?彭定康的问题与攻讦都是
无聊的。西方曾经过度膨胀,现在是该退回去的时候了,如此而已,无关优越与否。 

假如西方真的相信他们那一套是最好的,那么,别人本来就应该照着同样的路子走。如果
别人成功得更快,那也没什么好酸葡萄的,就像成功的运动教练,当学生依照自己的方法
而跑得更快时,他应该高兴。 

比较令人困惑的是,西方既然把民主与经济发展挂在一起互为因果而不可分离;那么,西
方所宣称不够民主的东方国家究竟是否真正可能重复西方的路,甚至走得更快?而且西方
如果真的信其所信,经济快速发展的东方岂不是会比西方当年更快速民主化?那么,西方
又在吵些什么? 

西方真正想说的是:因为东方没有更优越的论述,所以东方要听西方的。 

西方人权观主张,不论贫富贵贱,每个人的一票都是等效力的而且每人只能投自己的那一
票,不能决定别人该怎么投。好啦,东方即使最多只能学好西方"先进"的种种,或者学不
到。东方都有权绝句被支配。东方国家政府不民主或不尊重人权,仅限于那个政府。但是
西方采取唯恐天下不乱的挑战方式,却会使无财无势的平民受到最大的伤害。我不是在为
任何政府辩解。我只是说,不论你认为政府是善、是恶,人民仍是有人权的。 

我也不是宣称东方有优于西方的论述;计较论述是否优越,是达尔文式殖民主义的思维,
不合普世人权原则。我也不认为东方应该反西方或反西方文明,握坚决反对的是:以文明
、论述或价值观优越为口实而行控制的企图。你知道吗?江泽民也喜欢西方古典音乐与弹
钢琴的。认同西方文明的某些优良部分,并不表示必须被西方牵着鼻子走。如果这样,人
岂不是失去自由选择文明成果的权力?文明是属于所有人类的,这就是人之所以为人。 

西方的难言之隐 

西方的难言之隐并不是他们过去迫害东方人权,也不是他们自己的人权实践仍然不够完善
。他们也不惧怕中国大陆的军事力量,因为,美国高级将领认为中国大陆在50年后才能威
胁美国本土。 

他们怕的也不是民主与人权落后于西方的中国大陆会变成动乱之源,中国大陆经改之后,
显然是愈来愈安定。 

西方恐惧的根源是,由一天中国大陆变得和他们一样,或者更"民主"、"法治"、经济繁荣
。相像一个有美国五倍强大的中国,非常积极地支持美国印第安人与夏威夷人独立,也支
持墨西哥向美国追讨德州、克罗拉多、加利福尼亚等领土,也关切澳洲原住民的地位,也
支持英国镇压了数百年的北爱尔兰独立等等,那会是个什么局面?中国变得完全像西方一
样,那才是对西方最不利的事。对西方最有利的是,只有部分像西方一样的中国。 

日、俄战争启动大英帝国衰颓 

让我们回顾一些历史,这可以帮助你了解西方的难言之隐。你可能会很意外地发现,英国
历史学家认为,激起殖民地新一波反抗信心并开启大英帝国衰落之门的精神钥匙竟然是:
日俄战争! 
怎么会呢?事情是这样的。北英国殖民的民族经过长期的挫败,需多人已经产生一种"白种
人不可能被非白种人击败"的消极心理。当日本在对马海峡(Tsushima)歼灭俄国舰队的消
息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被殖民民族即使在偏远的乡下,人们纷纷谈论这个他们从没听说过
的国家,这个国家既不是白种人,据说身材也不高大;但是,他们击败了欧洲国家不敢单
独挑战的俄国。沙皇的舰队在海上全军覆没,沙皇的陆军在旅顺被围歼、在沈阳被击败。
日俄战争使许多被殖 
民民族恢复抗争的信心,印度有大批留学生到日本求学,希望印度也能推翻英国统治者(
西洋世界军事史,第三册,第148-149页,F.J.C.Fuller原著,钮先钟译,军事译粹社出版
)。 

比日俄战争更重大的事--中国大陆兴起。中国大陆兴起所代表的意义比日俄战争更重大,
因为中国大陆有可能作到日本绝对作不到的事:不被最强大的西方国家击败,而且出现工
业革命之后第一个非西方的世界最大经济体。而且中国大陆没有经过西方列强经过的初期
对外掠夺的资本累积阶段,对某些受到西方经济支配的国家而言,不论中国大陆的内部人
权如何,它仍是唯一例外的正义的经济发展。这标志着,西方数百年来对世界军事与经济
支配力的结束;于是,随着也会失去论述的支配力。既然同属西方文明的国家也是各有立
场的,中国大陆甚至不必提出新的论述,它只要用西方同样的论述来维护自己以及第三世
界的立场,这就已经够头痛的了。无论如何,只要中国大陆能抵挡西方的军事、经济与论
述支配,这个世界许多角落又会发生一次人心的重大变化。 

台湾的政治与思想盲点在于,为了援引西方势力对抗中国大陆,因此许多人毫无自省地接
受一切西方论述。美国行宪进二百年才废除黑人的明文法律歧视,谁能说中国大陆40年后
的人权不会进步到很好的地步?届时早挟着唯一没有对外掠夺累积初阶资本的事实,台湾
和西方现阶段的论述可能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笑料。 

中国大陆由经济带头的现代化必然是人类势力上最大事件之一,它所造成的潮流转变是难
以想象的。有远见的西方人希望这个潮流转变能够流向世界共利的方向,肤浅的西方人急
急惶惶企图阻止这个潮流。在这样的夹缝之中,台湾当然可以看到各种似乎是"机会"的东
西。纯抽象的层次来看,独立当然是机会之一。没有抽象规律说:曾经脱离主权的国土必
然要返回;不过也没有说:脱离过的即可永远脱离。在真实的世界里,这些"机会"是否可
行,都是由这股最大潮流转变的流向来决定。记住:一只青蛙在井底看到的水,并不是海
洋。 

潮流会流向何方?难以逆料。不过,台湾必须认清:我们面对的不是统独问题而已,我们
已经身在数百年来人类最大历史变化的漩涡里。对这个事实视而不见,就是台湾政治与心
理困局之根,连带着又产生其它困局。根源迷思不解,其它困局全都无解。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7.2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0.42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