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ave (百年孤独), 信区: Green
标 题: BBC专题:台湾军队50年(1)(转)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Jul 1 18:01:37 2003)
第一集:陆军官校
"怒潮澎拍,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这首传唱多年的台湾陆军军官学校校歌,
唱的是军校的起源地──广州的黄埔。虽然这所军校在台湾复校,已经有五十多年。
但是无论是蒋介石手颁的亲爱精诚校训,还是军校门口一符: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升
官发财请走别路的对联,都还廷续着二十年代在黄埔岛上的传统。
黄埔校史
在台湾南部的高雄县凤山镇陆军官校的校史馆内,还有着重制的广州黄埔军校大门。
这所学校过去见证了许多历史,包括蒋介石、周恩来在内,国共两党的许多要人,都
曾经在黄埔军校任职。而孙中山对军校的训词,:三民主义,吾党所宗,是目前台湾
仍然廷用的国民政府国歌歌词。八十年来的黄埔历史在校史馆内随处可见。
陆军官校大门口蒋介石手书的精爱、精诚校训
校史馆解说员介绍说,这所学校成立于一九二四年的六月十六日,成立后在中国各地
有四个分校,后来迁校南京,随着中日战争爆发,又迁到成都,当时有九个分校。创
校后聘用苏联顾问,采用的是俄共的训练方式。二八年又改采德国式教育训练,到中
日战争时因为聘用美军顾问团,军校也改采美式的教育训练。
黄埔军校是台湾国军的起源,因此过去学校采取过的制度,在军队中还是留下许多痕
迹。像是最早的师法俄共,就使得台湾军队长年采行共产国家的政委制度。军校教育
制度与内容,与友好国家似乎有一定联系。俄共制度是在孙中山联俄容共的原则上采
行的,周恩来就是在当时担任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而台湾目前最紧密的政治军事
同盟国是美国,在陆军官校中,我就见到一位从美国维吉尼亚州来的英文教师米勒。
美式教育
米勒是美国维吉尼亚军校的毕业生,他是在台湾陆军官校与维吉尼亚军校的交流项目
下,到这里来教导学生英文。这项从美国到台湾的交换项目才刚刚开始。不过台湾陆
军官校早在多年前,就与包括美国维吉尼亚军校与西点军校等合作,把学生送到这些
美国军校深造。
由于台湾军队的美式训练与美制武器,军校近年来似乎相当重视英语的教育,并且成
立了专门学习英文的英专连。英专连辅导长刘中尉向我说明这个学生连的特性:"英
专连的学生活动自由比较大,在每天早上起床后校方会播放英文广播录音带,这是一
般连队所没有的。这些学生在课余时间并且可以到校外补习英文。"
在陆军官校的教室内,教室设备与台湾民间学校并没有什么不同。所不同的是底下穿
着制服的学生个个正襟危坐,上课秩序显然比起民间学校要好很多。这些高中毕业的
青年学生进入军校以后,与昔日同学的生活马上有很大的不同。军事教育为了培养服
从的观念,有其严苛的一面。生活的大小细节都有一定的规定,像是棉被必须在起床
后折成有棱有角的所谓豆腐干,否则就会受到处罚。这种教育方式有所谓的合理的叫
训练,不合理的叫磨练的说法。不过在民主化以后,人权至上的观念多少还是影响了
军校的管理。目前担任陆军官校教官的邓中校说:"我担任教官前是担任学生营营长
,我的观察是学校不会因为时代改变而使得对学生要求有改变。我们一路走来始终如
一,生活管理一切从严从难。但是生活上,管理上一切要求合理。我们以励的方式
,少责难。我们依照时代的脉动,所以我们的管理也有所进步,我们现在的要求更合
理。"
投募军中
军事化的生活管理意谓着失去了许多个人自由,除了休假以外,军校学生二十四小时
的生活都受到军校的掌控。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些青年愿意过这样的生活?陆军上校
退役的苏进强,在六十年代就读士官学校后,保送到陆军官校就学。他回忆起当年他
与同学们报考军校的原因:"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台海情势还很紧张,那时有很多
人当兵,的的确确是有一种反攻大陆的梦想存在。但是总的来说,念军校的小孩懂的
不多,他们有一个模糊的家国图腾思考。整体来讲,念军校是想到军中有个磨练成长
,倒没有想到毕业以后有个职业这些现实的问题。"
反攻大陆,还都南京,这样的投考军校原因与志愿,目前只能在陆军官校校史馆上,
学生写的血书上看的到。目前就读军校的学生,是来自于放弃反攻大陆,几十年不再
有战争,并且不希望有战争的社会。那么他们又为什么要选择军校?目前在陆军官校
的一名学生是这么说的:"我是觉得就像年轻人喜欢做一些很特别,很另类的事情。
我当初是抱持这样的想法。我觉得当军人是个很特别的职业,我想试看看我是否能当
一个称职的军人。"
一名女学生则这么告诉我:"其实最主要的是因为我爸爸以前也是个职业军人,所以
从小他就贯输我报效国家的观念,我深受我爸爸的影响。尤其现在女性主义抬头,我
自己觉得说,一个女孩子能到军中服务是个很特别的事。过去都只有男性从军,但是
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来加入这个行列,这是一种对自己的自我挑战,也是提升女
性地位的一个很好方法。"
蒋介石在陆军军官学校的办公桌椅和画像
根据台湾政战学校的一份研究显示,投考军校的学生,他们主要的动机,排名第一的
是因为职业军人工作收入稳定,排名第二是因为念军校不用钱,而且每个月有零用金
,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陆军官校从九十年代初开始扩大招收女性,女学生毕业
后并不分派到战斗部队,而是在战斗支持部队与后勤单位工作。也许是在工作固定,
收入稳定的吸引下,台湾女性报考军校近年来似乎热火朝天。接受我采访的这名女学
生,虽然考上了台湾国立大学,但是却放弃了重点大学的入学资格,而来就读陆军官
校。她说:"那时在考大学时,我就把军校联招放在我的第一位,但是军校联招女生
收得非常非常少,像我这年考的,有三千多个人,可是我们这一组录取的只有18个
人。像我考大学只是为了考不上军校时的一个退路。这可能与大部份的人不一样。"
台湾许多青年投考军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大学联考考不上只好来拿军校的学士学位
。军校毕业生虽然一直都被台湾当局认定为大学毕业学历,但是民间企业普偏并不认
同他们具有学士水平。许多具有官校学历的退役军人,在社会上从事推销员,保安人
员,大楼管理员或出租车司机的工作。陆军官校毕业,中将退役的帅化民说明了三军
官校学历不值钱的原因:"早在三四十年前,三军官校毕业就是理工学士,但是培养
一个职业军人需要的是通才教育,所以军校以前是不分系所的,这也造成因为没有系
所,军校的师资就没有研究发展能力,师资比较差一点,而学生考试进来的成绩也比
别人低一点,这就造成外界的印象,认为三军官校比不上一般的大学。"
针对这种军校被普遍视为比大学水平低的现象,陆军官校在九八年也作出了一些改变
,希望能把在学制上与民间大学相符,提升军校学历的价值,并且吸引人才就读。除
了把学校调整到民间大学的学制以外,台湾军校为了改变军校生是考不上大学,而屈
就军校的印象,而把军校招生考试的日期,提前到大学入学考试前。这样的作法的目
的之一,是希望能招到水平比较高的学生。与此同时,台湾军队也承认民间大学的学
历,并且鼓励军人在职进修,希望能提升部队军官的水平。
台湾军事教育,除了鼓励军人取得民间大学学位的作法与美军相同外,近年来并且引
进了美军的ROTC预备军官团制度,来提升军官的水平。陆军官校目前有将近四百名ROTC
的学生。这些在民间大学就学的学生,由军方来付他们的学费,并且提供生活费用,
而他们在大学毕业后,则必须到军队服役。张志范少将介绍这个从美军学来的制度:
"ROTC这个制度在美国实施多年,成效都非常好。我们也参考他们的制度来建立我们
的ROTC:就是大学一年级的新生,他在民间学校读他本身的课业,利用暑假到官校进
行军事训练。毕业后有五年的时间在军中服务,这与我们学校正期生发展与学习制度
都是相同的。"
目前陆军官校毕业生,进入军队以少尉任官,每个月可以领到四万多台币,相当于一
千多美元的月薪。最低服役役期的限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就是工作获得一定期
间的保障。在台湾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ROTC预备军官团招来的军官,相对比过去增
加。与此同时,投考陆军官校的学生,水平也获得提升。台湾陆军官校,这个陆军的
干部摇篮,似乎正在一步步的提高水平。不过因为不景气而从军,在一名陆军上尉军
官的眼中,并不是一个好的方向: "这几外面景气不好,军校人数爆满。当然来讲
他们的素质可能会像一些长官说的比较好。但是我们军中要的人才除了素质好以外,
还要有向心力。因为部队工作时间很长,如果没有把心放在这里,工作上会根本做不
来。"
--
http://bbs1.nju.edu.cn/file/2002101523432420817.jpg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45.203]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