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ave (百年孤独), 信区: Green
标 题: BBC专题:台湾军队50年(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Jul 1 18:02:09 2003)
第二集:金门八二三炮战
金门,这个与福建厦门隔海相望的小岛,曾经被台湾军队视为"反攻大陆跳板",以及
抵抗解放军的海上长城。台湾军队与中国大陆的人民解放军在由十二个岛屿组成的金
门两度惨烈交战。1949年解放军追击由大陆败退金门的国府军队在古宁头爆发了死伤
惨重的战役。第二度发生的大规模战争则是五十年代未八二三金门炮战。
金门炮战
1958年8月23日爆发的炮战,在解放军各式火炮日夜不停的炮轰下,金门在四十四天
内总共承受了将近四十八万炮弹。台湾八二三战友协会的吕芳烟,炮战发生的当天,
他在金门担任宪兵地面部队。他回忆起这个令他终生难忘的一天:"1958年8月23日的
下午大概五点左右的时候,向金门发炮。一发炮厦门大嶝小嶝等岛,通通往金门的太
武山打。打的好凶,炮弹落地好像下雨,好像插秧,根本人都没有办法预防的事。我
一辈子对此的回想是,我们中国人就是打中国人。"
金门炮战除了炮兵对阵以外,双方在海上与空中也正面交战。历任台湾参谋总长与国
防部长,陆军一级上将退役的郝柏村,在炮战发生时担任小金门的第九师师长。他对
当年的战况记忆犹新:"我在小金门,打了四十四天日夜不停,拿我那个师来说,我
的伤亡大概是一千人,阵亡的大概是四分之一,三百人左右。但是我那个师接受的炮
弹大约是二十二万发炮弹,四十四天几乎没有一天是停的。"
五十年代初期,台湾军队还控制着一些中国大陆沿海,像金门一样的小岛。金门炮战
前,解放军攻下了浙江外海的一江山,迫使台湾军队在美军的协下从大陈岛撤退。对
于解放军再度攻击此前登陆失败的金门战场,郝柏村提到了其中的原因之一:"美国
同我们中华民国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条约的规定是协防台澎,金马(金门马祖)不
包括在内。对于金马,美国国会决定授权美国总统临时作决定。所以毛泽东也想发动
这场战争来测试美国协防台湾外岛的意向。"
金门“八二三”炮战期间被炮击的民宅
炮战发生后,美国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是第七舰队协助台湾军队突破炮击锁,同时
,美国支持的大口径巨炮,也发生了扭转战况效果。炮战的时代背景,是台湾军队高
喊反攻大陆的年代,但是炮战既没有让蒋介石趁机反攻大陆,也没有使毛泽东顺势解
放台湾。这是因为美国不希望战火扩大,使这场战争成了一场特殊型态的有限战争。
郝柏村解释说: "八二三炮战可以说是一个有限的战争,不仅是地区有了限制,而且
是陆军对陆军打,海军对海军打,空军对空军打。空军与海军都不能支持陆军。因为
任何一方破坏了这个游戏规则的话,战争就扩大了。所以我们的飞机不能轰炸大陆,
中共的飞机也不能轰炸金门,我们的海军只能打他的船,他的船也不能打金门。这是
因为美国与中共还在华沙谈。最后中共主动宣布停火,停火以后又恢复炮击,最后是
单打双停,变成一个政治军事互相为用的一个很奇特的战争形态。"
奇特战争形态
解放军对金门单打双不打的宣示性炮击,持续了大约二十年的时间,当时在岛上担服
兵役的林先生回忆,他当年渡过的这段烽火:"碰到打炮弹过来的时候,大家都不敢
出门。打完之后第二天再去捡宣传单,交给辅导长(政战人员)"
解放军宣示性炮击,打的金门的不少是内含宣传单的炮弹。然而为了避开炮火攻击,
台湾军队在金门地下挖掘了大大小小的坑道,把人员武器都给地下化。当年军队使用
的翟山坑道,目前已经开放民众参观,成为吸引游客的热门景点。这个地下坑道相当
宽广,前端还保存着当年士兵的寝室,尾端则是通往海面的水道。番号班超的部队,
是目前台湾派驻金门的守军之一,该部队上校主任曾纪伟,介绍了这个战地特有的景
观:"这原来是为了因应当初战备工程所建设的坑道,当初就是为了怕有中共的炮击
,防范中共的炮击。本岛为了防止中共进犯,设有大大小小的类似工事。坑道尾端的
水道,长大约一百五十金尺,足足可以供一个海军下卸小艇进出,完成补给作业。有
炮击的话在坑道里是很安全的,因为坑道外的花岗石的密度比钻石还要硬。现在有许
多的士兵还是住在这样的坑道里"
据八十年代初期在金门服兵役,担任步兵的辜先生说,金门地下坑道在他当兵时还在
不断地整建:"我到金门时刚好中共打炮弹过来停止第二年,满地都是坑坑洞洞,都
在大建设挖坑道。我们步兵就去支持工兵营,去捡他们挖坑道的石头。"
水鬼摸哨
金门地底下的大大小小坑道,最能体现战争恐布残酷一面的,是当年"水鬼"使用的水
道。所谓的水鬼就是到敌方偷袭的特种部队。在八二三金门炮战后,两岸的正规军已
经不再正面交战,但是双方的水鬼互相偷袭的传闻,却始终不断。七十年代在金门服
兵役的黄先生,回忆当时被台湾军队称为"匪军上岸"的水鬼摸哨:"当时时常会有匪
军上岸,有时会有整连的兵被摸走,在大小胆前的槟榔屿那里,有时一整班的兵都被
摸走。那时我是在毋忘在莒底下的金防部当兵。"
金门在地下开凿的瞿山地下坑道
水鬼摸哨,传闻中摸走的多数是割下的士兵耳朵,因为这样回去以后,才能证明已经
潜上对岸完成任务。班超部队的一名军官说,当时的摸哨总是一来一往你来我去,没
有那边会吃亏。无论台湾军队或解放军,只要有士兵被摸走,就会派出水鬼在夜黑风
高之际,潜到对岸报复。两岸多年来已经不再派出这种令哨兵提心吊胆的水鬼,但是
一名在海边据点的台湾士兵说,他们心里还是有水鬼的阴影: "刚到这里的时候会很
紧张。因为听前人所说,这里是战场比较没有对外开放,所以任何情况下或许都会有
发生战争的可能。听到以前戍守海边常会遇到大陆那边潜伏过来,所以一不小心的话
就会随时被摸哨,所以我们在站哨时都非常谨慎。"
说这段经验的,是一名从台北到金门服兵役的士兵。金门岛上多数驻军都是像他一样
,从台湾本岛派来的。不过当年在战地期间,金门全岛百姓组成的自卫队,也是台湾
军方算用来抵抗解放军的武力之一。在金门街头上,几名参加过自卫队的百姓,说起
当年的情况:"当时我们的军容很强壮,军纪什么各方面的,我们征召的时候都准时
。受训时全体百姓全体男女都去接受训练。"
"那时候的训练就是过年时就训练演习打靶,其实已经习惯也没有什么,就说过年了
就参加自卫队,这是很正常的事实。"
对见识过战争的金门百姓来说,参加自卫队也许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在八二三金门
炮战期间,金门自卫队曾经有几十名男女队员因为支持岛上军队,而被解放军的炮弹
打死。前金门防卫司令,本身也是金门人的退役中将颜忠诚,介绍了这支由男女老幼
组成的自卫队:"从国军到金门来以后,就组成自卫队。自卫队十六岁以上的男女都
要参加。十六岁有的还在学校读书,学校内就参加幼狮队。金门的所有男女百姓,军
民共同负有防卫这个地方的责任。自卫队每年集训两次,每个人都有枪,甚至有简单
的迫击炮。自卫队主要是在固守村庄。有机动队,有防御队,防御队固守村庄,机动
队担任打击,那时是训练有素的。"
这支过去年年跟着台湾军队,参加国庆阅兵的自卫队,在1992年解散。九二年是金门
的重要分水岭,虽然台湾在八十年代未就解除戒严,但是金门在九二年以前却还是军
管,也就是全岛百姓都受到军队的管辖,颜忠诚曾经先后担任马祖与金门司令官,他
说起当年的情况:“以前金门实施战地政务,军民一元化。金门的司令官兼战地政务
主任委员,所以那时军中的司令官管军队,管老百姓,管警察。战地政务在九二年十
一月十七日终止后,现在又回归到民主宪政了。金马的政务就由县长负责,军方只管
军方部队与地区防务。"
九二年金门解除戒严后,渐渐地褪下了战地的神秘外衣。过去号称驻守的十万重兵,
人数也变得越来越少。
--
http://bbs1.nju.edu.cn/file/2002101523432420817.jpg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45.203]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5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