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ave (百年孤独), 信区: Green
标  题: BBC专题:台湾军队50年(4)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Jul  1 18:03:20 2003)

第四集:政战制度  
 


台湾军队负责思想教育的是军中的政战人员。 所谓的政战就是政治作战的意思。政

战人员对外从事对敌人的心战,对内则控制军队的忠贞纪律。在大陆时期从军,历任

台湾参谋总长与国防部长、 一级上将退役的郝柏村对国军的政战制度有这样的介绍

:"国军的政战制度是从黄埔建军以来就有的。不过鉴于在大陆的失败,所以到台湾以

后,政战制度强调的是部队的士气纪律,以及军官与将领现代化带兵的风格,以及军

官士兵的福利,在这些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 

国民党在大陆时期,曾经在军中有党代表与指导员, 这种制度在抗日战争结束后裁撤

, 蒋介石认为,国共内战的失败,就在于没有党的监军系统.将领阵前倒戈, 因此他下

令接班人蒋经国在台湾重建一套政工制度。陆军上校指挥官退役,台湾国安会咨询委

员苏进强, 从这段历史,分析国军的政战制度功能:"现在的政战体系就是从前的政工

体系。 

“苏联式”政工体系 

政工体系从前总统蒋经国先生,在苏联放逐的时候带回来的。它是一个列宁式的党国

教育的思想检查工具。共产党军队内部的政委,地位比指挥官,部队长还要高。这是

因为任何人都要接受它的思想检查。在整个台湾的威权体制中,政战体系在国军发挥

了相当程度的稳定作用,让国军都能为所党国效力,让国民党与国家形成一种非常强

的结构性连结关系。政战制度在这方面的确有它的功能。"  

士兵在“营光日”政治学习,收看军方制作的政治教育节目  

 


虽然像郝柏村一样,许多高阶将领肯定政战制度,革除了国军在大陆时期的军阀作风

,并且提高部队的士气与纪律。但是党国一体,以党领军的政战人员,在台湾社会民

主化以后却饱受外界批抨。其政治教育,也被批判为国民党洗脑教育。李训明在十多

年前服兵役时,担任的是政战士官.他对于当年的政战工作,有这样的回忆:"应该大家

都知道,有点像是做思想工作。因为部队必须建立一个中心思想。那时是党政不分,

党在部队有一个核心组织,就是政战。所以就是要政战系统的人来操控部队思想要忠

贞,要忠于国民党,要忠于领袖。所以像我们政战士就是专门作思想工作教育。" 

政战对军队的思想教育,相当一部份是通过莒光日来进行。(台湾军队经常有所谓毋

忘在莒,或莒光的名号。这是蒋介石引用田单以莒城与即墨作为基地复国的历史故事

,引申出以台湾作为基地,进而反攻大陆)政战所谓的莒光日就是每个星期的星期四

,在通常是半天的时间里,进行的包括电视教学在内的政治教育。目前在陆军单位担

任政战官的蓝少尉, 说明莒光日的课程内容:"莒光日课程主要是一开始是先收视电

视节目,节目一开始是最近的军事新闻,最近政策法令的介绍,最后有一些短片,介

绍军纪要求或是保防要求。收视电视节目之后则是研读奋斗月刊,一开始是嘉言选读

,它选录了总统最近的讲话。嘉言选读后就由单位的主官,通常是连长来做总结。"

  

过去的莒光日把国民党敌人都当成国军敌人,强调国军要打击所谓的三合一敌人。当

时国军三大敌人,分别是中共以及台湾内部的党外与台独。在台湾戒严时期,政战人

员掌握了许多民间媒体,社会上言论与莒光日政治教育内容,虽然有程度不同但是基

本一致。然而在一九八七年解严后,党禁报禁一并解除。莒光日与民间多元化的言论

,形成很大的反差。在解严后服兵役的杨陈德,是这么渡过当年的莒光日:"莒光日

基本上我是都在睡觉。大概就是要看华视的莒光园地与写作文。大家都觉得很无聊,

也没有人会把里面的宣导当一回事。"  

随着台湾民主化脚步,当年被视为军队敌人的党外人士组成民进党。在民进党成立初

期,政治教育对民进党还是有一定的敌意。提到民进党时,划个X来取代民进党的民

字,这念起来就变成是差进党。不过在民进党实力不断壮大后,把国军等同于国民党

军的政治教育,也一步步地发生变化。台湾安保协会研究员陈国雄观察说:"政党轮

替之后,这种色彩已经降到很低。这也不能说只是因为政党轮替的原因。在李登辉执

政的后半期,莒光日教材因为国会议员的质询,而且时代的进步与台湾的民主化,它

是有所改变的。到现在的莒光日,它对意识形态,特别是党的部份,几乎都已经不再

强调了。" 

改头换面 

虽然政治教育在李登辉时代就已经改变,但是一位退伍不久的士兵比较,民进党执政

下的政治教育的内容,也与他六年前上大学时,在成功岭军训的时候不同:"这与我

大一成功岭军训作比较,它的内容有改善,变得比较活泼。以前的思想教育比较重在

所谓三民主义或是共产党。我这两次的比较,像是以前唱的军歌在形容共产党的词汇

上,一些极端对立的词都被改掉了。"  

军歌教唱,也是政战人员的工作之一。除了对台独与民进党的宣传改弦换调,政战有

关中共的描述也随着时代做出改变。过去的军歌,充满了像是消灭共匪这样的歌词。

这些军歌虽然目前还被继续教唱,但是其中像是共匪这样的歌词都已经被改掉。在去

年中共十六大后,莒光日对中共三个代表的描述,就表映出这种改变。一名连长在上

课时对部队士兵说:  

陆军官校学生上课情况  

 


"…此次十六大会议将江泽民所提的三个代表列入党纲,换言之,中共已经不再以代

表无产阶级的片面利益自居,故我们所认为的,代表中国最广大的人民利益,应该是

将国家主权归还人民,由人民来决定其自身最大的利益。并且放弃武力犯台,使两岸

在自由民主,平等互惠的原则下,促进良性的发展与交流…" 

政治教育向北京喊话,要求解放军不要武力犯台,这与过去要消灭中共与共军,态度

上有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与此同时,政战人员过去在军营内设置的,像是消灭万恶共

匪,解救大陆同胞这类的标语,也都已经完全看不到。这表明了两岸十多年来的和缓

情势,已经反映在政治教育上。不过国安会咨询委员苏进强说,这并不代表解放军已

经不再是国军敌人:"就这一部份来讲,过去是攻势战略,要消灭万恶共匪,要主要

是攻击。现在是守势,必须要防卫中共来并吞统治,攻击台海。这是战略上的改变,

但是整个来讲,军中的敌情意识我认为还是存在的。当然没有像过去那么明确那么尖

锐。但是中华民国国军,三军的敌人还是中国人民共和国的人民解放军,这是无可疑

义的。" 

民进党的前身党外,以及其代表的台独思想,虽然曾经是政战宣传的两大敌人。不过

在两千年陈水扁赢得总统大选后,国军将领立即宣布效忠。如果军队真的效忠民进党

政府,那么民进党是否能就地取材,利用政战以党领军的即有系统,来控制军队?苏

进强是这么分析的:"我可以很肯定的讲,民进党大概没有这个本事,而且他们也不

敢这么做。我也曾经在军中生活过,也曾经是几十年的国民党党员,就这一点我必须

很客观的说,过去国民党可以做的,民进党有很多是不敢做的,就这一点来说是绝对

不可能。而且在一九九三年人团法通过以后,政党组织必须退出军队。过去这方面一

直是民进党在批判国民党的,民进党执政以后怎么可能会这么做?"   

政战人员不再以党领军,使他们失去当年政治指导员的地位。过去政工的考核报告,

关系着战斗军官的升迁,这等于政战在军中地位高人一等,但是在失去政治指导员身

份后,政战也失去掌握军队的权力。 




民进党立法委员张旭成谈到这种改变:除了不再凌驾于部队长之上,政战人员的组织

近年来也有所调整。在李登辉执政时期其业务就有一些裁并与缩减,到了民进党执政

后,过去的总政战部被改为总政战局,并且未来局长由上将职衔,改为中将。这等于

是一步步地被癈了武功。针对这样的变化,张旭成说:"政工过去要干预一切,它要

凌驾于部队长之上。大家都晓得政工常常不学无术,对整个军队的纪律,统御领导都

有不良的作用。所以后来认为部队长就是部队长,以他以优先。政工人员也要受到部

队长的领导。" 

政战人员在李登辉执政时间,其业务就有一些裁并与缩减,到了民进党执政后,过去

的总政战部改为总政战局,而且未来局长将由目前的上将职衔改为中将。这等于是一

步步的被癈了武功。而现在也已经不能再以当年理解政工的想法,来理解今天国军的

政战。针对这样的变化,张旭成说:"大家后来都知道,政战的工作其实效果不佳。

无论是对中国大陆的心战,空飘气球,政治作战,以及对台湾内部军人的控制,洗脑

教育等等效果都不彰。所以把政战份量降低,政战总局还有一些作用,就是对军人的

思想,纪律等等加以引导。" 

政战虽然在民主化以后改头换面,但是它毕竟是国民党留在军中的制度,许多现役的

政战校级与将级军官,当年也都扮演过推动党国一体的角色。那么它的存在,是否终

究还是阻碍着台湾军队的国家化?兼具退役军官,与民进党政府官员的苏进强,对政

战作出这样的评价:"很庆幸的,国军这十年来在这方面其实有相当程度进步。我不

能说这样的进步就是完全正面的,其中当然也遭遇到很多阻力,但是整体来说,政战

系统没有变成军队国家化的障碍,这是我们值得庆幸的。到目前来讲,政战系统变成

了军中服务官兵一个相当重要的制度,过去思想检查的功能降低了很多,服务官兵服

务眷属的功能也扮演比较多一些。"  



--
http://bbs1.nju.edu.cn/file/2002101523432420817.jpg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45.20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1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