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ave (百年孤独), 信区: Green
标 题: BBC专题:台湾军队50年(7)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Jul 1 18:04:49 2003)
第七集:军队的训练与管理
在震耳的杀声中,一群在成功岭训练基地的新兵,正操练着刺枪术。几十年没有实战
经验的台湾军队,靠着训练来其保持战斗技能。许多服过兵役的台湾男性都听过,这
支军队有所谓合理的叫训练,不合理的叫磨练的说法。训练的很大一部份,是在锻练
体能。
空军上等兵退伍的颜坤成,回忆当年服兵役的经验,仍然心有馀悸:"在训练的时候
,伏地挺身会叫你做好几百个,甚至上千个。跑步跑不动甚至用扯的,用拉的,不去
管你是不是因为身体上的什么问题,他只管你有没有达到他的要求。"
意志的考验
来自于社会服兵役的士兵,并不是人人都呵以达到军队的体能要求,并且适应军队特
有的管教方式。二十多年前在金门服兵役的林先生说,一些士兵在体力与精神双重压
力下,走上了这样的道路:"我当时去金门的时候,逃兵也很多。住在乡下与都市的
体力差很多,很多(都市)人都受不了都逃兵。不过外岛嘛,都逃不了。最是上吊自
杀,都没有一个人能逃出去,最后还是在树林找到,自杀掉了。"
在威权时代,令许多来自民间,服兵役青年心惊胆战的训练管理方式,即使出了人命
,家属也只能自认倒霉。在民主化的初期,台湾军队的高级将领,以那个地方不死人
作为军队出人命的回答,而引起舆论的攻击。但是毕竟军队无法完全脱离社会前近方
向。台湾军队至少在提高军营的生活设施,以及防止出人命的问题上,都有一些改变
。
台湾联合晚报军事记者高凌云观察说: "比如说在外岛可以看到卫星电视,在台湾的
营区有电视游乐器,有录像带,各种生活设施娱乐设施都非常充份,甚至营舍都与过
去不一样,现在士兵营舍都是水泥洋房,也有各别浴室。在训练上的方式也与以前不
同,以前是很严格,所以在野外操课时要带冰桶,氧气筒,甚至救护车要跟着走,就
是怕你这两年兵役期间出人命" 在成功岭训练基地,电子由戏机,网吧,卡拉OK样样
不缺,除了这些娱乐项目增多,军方对体能要求的标准已经不像过去那么严格。像体
能战技的跑步项目,从过去规定的五千公尺,降到了三千公尺、目前正在服国防役的
刘沛洁,对他的入伍训练就觉得相当轻松:、
士兵手持仿美军“M16”的“六五式”步枪操练刺枪术
"除了有一些他们处理事情的方面我觉得没有效率以外,其它像他们安排的课程,比
如去跑步,去野外操练五项战技,我都觉得很有趣。因为我把它当作是玩战争游戏。
因为没有特别要求我们体能。" 服兵役的青年,把军队的训练视为一种免费的战争
由戏,相当程度上反映出台湾军队所处的客观环境变化。这与当年为反攻大陆而作的
训练与心理准备,是明鲜的反差。
目前担任台湾国安会谘询委员的退役陆军上校苏进强,对这个现象,提出这样的观察
: "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部队训练方式。不可否认,现在国军在整个武器系统
上是提升了,但是在人员的素质上倒不见得比过去提升。客观的说,在学历上是比以
前要高,但是在体魄与意志力的训练,锻练上(却不如从前)。依目前台湾社会的情
况,很多人去当兵是因为不得不去,这种心态的确是有的。就这方面,军中的文化必
须要作一些补强。"
在当今的导弹,甚至是精确导弹的战争时代,也许士兵的体能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
要关键。但是流于安一生活,没有一个坚强意志力的军队,是否失去了战斗意志,而
变得不堪一击?台湾安保协会研究员陈国雄有比较乐观的看法:"如果说要打游击战
的话,我看目前台湾陆军这方面的单位,比不上以前那种吃苦耐劳的那种游击战的精
神建设,与物质的忍耐度。但是现在的战争已经与过去不同。台湾的建军过去几十年
来就是制空,制海,反登陆。如果制空制海作得好的话,也不必去作反登陆作战。
以制空制海来说,要靠精良的武器,与精良训练,以及现代化的军事监视通讯设备。
这些并不是吃苦耐劳可以得到的。" 在军队中强调的是一个口令一个动作,下级要服
从上级。过去许多服兵役的青年,在军中不能适应的,除了军官的威权管教外,另外
就是老兵欺侮新兵问题。所谓的老兵,其实也是服兵役的社会青年,他们只是在军中
的时间比刚近部队二第兵久一点,在台湾军队的特殊文化下,早几个月或早一两年当
兵的,就成为新兵的所谓学长。学长欺侮学弟,学弟再欺侮后来的学弟,在军队中形
成一种的恶性循环。
不合理的管理方式
空军退役的颜坤成回忆起在军中的恐怖见闻:"警卫连的学长要学弟在寒冷的冬天脱
光衣服站哨,本来是要一起站哨的,可是他(学长)站两个小时,学弟连续站八个小
时。欺辱新兵的方式很多很多种,有些甚至是凌虐致死的,围殴的,新兵不堪虐待,
举枪自杀的一大堆。自己就拿着站哨用的枪举枪自杀,所以搞到后来站哨用的枪都装
空炮弹。" 虽然台湾军方明令禁止老兵欺侮新兵,但是职业军官,在军校学习期间,
就有着这种学地服从学长的文化。也许这是军方呵以长期对这种几近暴民统治的管教
方法,睁一支眼,闭一支眼的原因。
陆军上等兵退役的杨陈德,从他服兵役的亲身体验说,当时部队军官是接受这种管教
方式的:"部队里的军官他们授与老兵这种权力。军官只要管好老兵,老兵会帮他们
把新兵管的伏伏贴贴的。所以基本上他们是赞成老兵去严格的管教新兵,甚至是不当
的管教。但是就弊端来讲,有的时候会公私不分,私人的恩怨会牵扯到里面,甚至只
是看你不爽,你也没有犯什么错,就是会牵扯一些私人恩怨。"
这样的管理方式,在几度发生士兵因而受到欺侮而自杀的事件后,台湾军队也开始承
受来自外界的压力。
联合晚报记者高凌云提到军队解决老兵欺侮新兵的办法之一:"国防部也发现了这个
问题很严重,所以才会有一个军中权益保障委员会,找了一位黄妈妈来主持,黄妈妈
的儿子本来是在海军军舰服兵役的士兵,但是后来因为不明原因,可能是同僚的欺负
,而死在海上。所以后来黄妈妈就为役男争取权益。"
社会上的人权观念近入军中,挑战了军队过去的决对威权。在一些将领的想法中,因
为战时要以威权来贯彻命令,所以平时的训练也必须这么做。在台湾媒体发达与民意
高章的今天,军队的威权受到外界的检验。曾任台湾国防部联三作战次长,陆军中将
退役的帅化民并不赞成这种改变:
一群士兵在军营旗的引导下列队前进
"全世界的军人他的文化价值就是威权文化。今天台湾很不幸的对威权做了一个污名
化的想法,认为那是不对的,要把它取消。战场上能用民主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冲锋
,谁先死谁后死吗?不可能的!你只有在平常养成威信,让军人彻底服从。因为今天
的很多中产阶级他们是在三四十年前当兵的经验,所以孩子在军中服兵役他们不放心
,出一点事就责怪军方,使得军方感到很大压力,甚至将威权文化彻底去除掉。"
军队威权的松动,从一个有趣的现象可以得到验证。那就是一些台湾青年在服完兵役
后,向外界接露军中的黑暗面。在过去军方呼风唤雨的时代,很呵能会被扣上露国家
机密的罪名。台湾知名作家李敖的助理王裕民,在退伍后就出版了一本笔调辛喇的书
,批判军队造假的文化。对于部队的装备训练,他有这样的观察:
"像我一年九个月(服兵役)只有在下基地的那三四个月是真正有受训练的,其它都
是在部队里做一些基本的勤务,比如站哨打扫。因为我是担任通讯兵,负责摩斯电码
。因为现在陆军装备,通讯装备非常差,出去以后机动性的拍发电报,接收电报根本
很困难。所以我们就用手机连络。根本就没有拍摩斯密码,用手机直接报暗码。"
如果从王裕民的说法看来,台湾军队似乎只具有军队的空咳,而没有真正的战斗力
。不过帅化民并不同意台湾军队没有战力的观点:
"这话也不能这样很武断地讲说是没有战斗力。只能说它的训练比以前松散,他的战
力会相对地减弱。但是对于关键的兵种,像是飞行员,武器飞弹操作手,还是维持相
当的战力。但是这个现象不好,训练纪律慢慢松散以后,会使得征兵制的一般兵战斗
技能水准降低。
--
http://bbs1.nju.edu.cn/file/2002101523432420817.jpg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45.203]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99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