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猎鹰), 信区: Green
标 题: 台湾海军为何更新登陆舰?(二)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7月25日14:40:37 星期二), 站内信件
台湾海军为何更新登陆舰?(二)
摘自:舰船知识
进行运输补给中的舰岸作业,以及通过海上兵力机动,实施逆登陆作战行动,是台湾海
军更新登陆舰只的基本考虑。这一作战使用的设定,既是台湾军方研究目前台海军事形
势所作的前瞻性规划,也是已往实际作战的总结。这种实战总结源于两次金门作战。
其一为1949年的金门攻防战。1949年,我军解放厦门后,即开始部署攻击金门的作战准
备。10月24日黄昏担任主攻任务的28军向金门展开登陆战斗,25日凌晨2时,顺利登陆,
夺取了金门北部古宁头约10千米的滩头阵地,在仅留一个营兵力控制古宁头滩头阵地的
情况下,主力部队分两路向敌纵深猛插。25日上午,由潮汕撤出,一直在海上徘徊的国
民党胡琏兵团,在蒋介石的严令下紧急增援金门,在金门南面的料罗湾登陆,并迂回至
我军登陆的古宁头滩头阵地,切断我军后路。台海军坦克登陆舰“中荣”号等舰只,也
由料罗湾海而机动至古宁头海面,以舰炮向我登陆部队侧后进行袭击,岸上迂回过来的
敌装甲部队摧毁了我登陆部队使用后在古宁头海滩搁浅的船只。我军金门作战失利的原
因是多方面的,但胡琏兵团在料罗湾的“逆登陆”作战,以及海上兵力的机动作战,都
对战事造成极大的影响。为此,台湾军队至今仍把抗登陆作战中“逆登陆”作战视作“
法宝”。
其二为1958年的金门炮战。炮击金门是以重大政治斗争为背景,以海上交通线作战为基
本样式,以地面炮兵为主体,以陆海空联合作战为实施方式的特殊军事行动。对于从作
战之初就处于被动挨打状态的国民党军队来说,突破我军对金门海上航线的封锁,对金
门实施运输补给的可行性战法而记录在案。
通过两次金门作战情况的简要回顾,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进行运输补给中的舰岸作业
,还是通过海上兵力机动,实施逆登陆作战行动,台湾军方有关登陆舰只作战使用意图
的设定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依据于实际作战的应用。
当然,对于台湾军队来说,有关登陆舰只作战使用的想定,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战史的总
结研究层面,更多的是着眼于未来台海战事的种种考虑。在台湾军队近期举行的军事演
习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今年1月25日,台湾军队投入5000余人在台湾南部
屏东县枋山乡加禄村海边,举行了“联兴81号”两栖登陆作战演习。演习以解放军对台
湾南部地区实施登陆作战、台军实施抗登陆作战为背景,想定解放军对台发起大规模登
陆行动,分别从台湾北部、中部及南部三外登陆成功后,向台北推进。台湾军队则在组
织岸滩抗击的同时,组织兵力实施快速海上机动,台军驻清泉岗陆战旅出动1000余人,
在70多艘舰艇及空军的掩护下,从海上机动至枋山地区实施“逆登陆”,配合陆上部队
进行夹击作战。演习并非实战,但在非战争期间,演习是最接近于实战的军事行动,也
可说是实战的预演和先导。从“联兴81号”演习中,台湾军方有关登陆舰作战使用的说
法便有了清楚的印证。一艘大型坦克登陆舰的服役在台湾海军第二代舰装备中并不显眼
,而因武器装备的租借与购买引起部分人士的置疑,在台湾也司空见惯,但如果把此次
有“海旭”号引发的争论与台湾军方的说法,乃至战史、现时军事行动等情况联系起来
看,台湾海军更新舰只的意图便清楚可见了。
除此之外,台湾军方中意于美军退役登陆舰只,且以租借方式不加改装即装备服役,其
目的也是为了完全保留舰载指挥作战系统,以在必要时具备与美军施展海上协同作战的
能力。历史上,美、台之间曾依据1954年签署的《共同防御条约》和1955年美国参众两
院通过的“台湾决议案”,在台湾海峡实施过联合运输补给行动。1958年金门炮战中,
美国舰只曾两次采取与台湾运输舰只混编的方式介入台军对金门的运输补给行动。一是
1958年9月7日,美国第七舰队旗舰“海伦娜”号巡洋舰与1艘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组成的
特混舰队,为台湾军队登陆舰只实施伴随护航,并公然游弋至我厦门当面海域挑衅。二
是9月8日,前次行动后,自以为得计的美、台护航运输队再次出现在厦门当面海域,台
湾“美乐”、“美珍”号两登陆舰满载弹药、物资和人员,在4艘国民党海军舰艇和7艘
美舰的掩护下竟然毫无顾忌地开进料罗湾靠岸卸载,护航美舰则在我领海线边缘进进出
出地护航游弋。但没想到在我军猛烈的炮火下,“美乐”号爆炸起火,“美珍”号受到
重创,而护航美舰则仓惶撤至料罗湾以南5~12海里处未敢妄动。
尽管美台协防条约已被废止,但长期以来,美国仍以《与台湾关系法》为依据,向台湾
出售武器装备,这些美式装备不仅使台湾维持着与大陆相抗衡的军事力量,更主要的是
使台湾军队始终保持着与美军进行协同作战的能力。此次新装备的3艘大型登陆舰只,连
同已往装备的“中”字号和“美”字号登陆舰只,已经全部成为了美式装备。台湾登陆
舰只发展的这一迹象,充分反应了美—台军事一体化的未来趋势。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bbs.ndc.neu.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6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