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透视台湾海军(2)——法制康定级护卫舰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Jul  8 13:05:09 2002) , 转信

    1992年台湾与法国签订了采购16艘拉斐特级护卫舰的合同,并将命名为康定级。今年
5月24日,该级首制舰 “康定”号在台编入海军现。康定级的2号舰“思明”号也将于9月
份交付台湾海军使用。与此同时消息说:由于康定级舰造价过于昂贵等原因,台湾已经取
消了原计划在台内自建后10艘康定级舰的计划,只保留在法国制造6艘舰的合同。随着康定
级舰开始服役以及其采购计划一再变更,有关康定级舰各系统装备的特和面临的问题成为
人们关注的焦点。

    康定级全长125m ,舷宽15.4m ,吃水6.2m ,满载排水量 3680吨,电力为三台750kW
柴油交流发电机。 主机为三台SEMT-Pielstick 12 PA 6V 280STC 型柴油机最大输出功率
21000马力。推进方式采用双轴推进,舰炮为一门美制Mk75 型76mm炮。两门瑞典博福斯40
mm/L70 机关炮。防空武器一座 4联装“海小榭树”发射架备弹16枚。反舰导弹; 两座4联
裝“雄風”二型反舰导弹。近程防御系统为六管20毫米密集阵炮。反潜鱼雷为两座3联裝 
Mk32 發射器对空搜索雷达采用Jupiter II 搜索雷达。

    全面的隐身性

    说起隐身性,80年代以来新建的舰艇都或多或少地具备了这一性能,但是像拉斐特级
进行得这般彻底,而且将隐身性与造型艺术结合得如此完美,则是前无先例的。”

    为了达到对雷达的隐身,新型舰艇的外形,都将舰体和上层建筑的垂直面设计为倾斜
面,以便把敌方发射过来的雷达波不按原来方向反射回去,这使敌方雷达接收到的回波大
打折扣,相当于缩小了舰艇的雷达反射面积,而雷达的探测距离与目标反射面积的4次根成
正比,如果反身面积缩小1/2,则探测距离将减小为原来的84%,假如表面积缩小至原来
的1/100,则探测距离将减小为原来的32%。

    像英国的23型护卫舰、美国的DDG51驱逐舰等上层建筑的外壁倾斜度一般在7度左右,
而拉斐特级则加大到了10度,舷部的倾斜度达到20度,它的隐身效果自然就更显著了。此
外,拉斐特级还采取了一系列煞费苦心的新措施:使上甲板形成一个光洁的表面,没有任
何一件突出的设备或装置来增加雷达反射面积,它把锚泊设备如起锚机、导缆器、带缆桩
、缆索卷车等都收放到上甲板以下的主甲板上;主甲板周围由起隐身作用的内倾舷墙围闭
,舷墙上开有作业孔,以便靠码头时进行抛缆、系缆作业使用,在航行中这些作业孔都用
盖子盖住。除了直升机起降甲板部分以外,上甲板上取消了所有的舷边栏杆,舷边的小艇
和吊艇架也都收放到上层建筑里面,为此在中部上层建筑两舷各开有一个矩形大孔,为了
防止开孔内的小艇和吊艇架产生雷达反射面积,又专门设有一个钢丝网制的网帘,航行时
将网帘放下遮住开孔,网帘则与倾斜的上层建筑舷侧齐平,只要钢丝网的网孔尺寸小于雷
达的波长,即可起到屏蔽作用,不让雷达波透过,也不使里面的设备形成反射面积。此外
,桅杆、烟囱也都设计成斜面构造,甚至在防空导弹发射装置的两侧也加装了倾斜的罩板
,火炮和雷达无线的外形也都进行了增强隐身性的改进。经过如此彻底的技术措施之后,
据称该舰的雷达反射面积仅相当于一艘500吨级巡逻艇的水平,以至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
当舰上的直升机升空执行任务需要归航时,用雷达竟找不到母舰,而要母舰将上层建筑侧
面矩形人孔的网帘收起,故意增大雷达反射而积后才能发现“拉斐特”舰的所在。优异的
雷达隐身性确给本舰的防御能力带来极大的收益,不易被发现和跟踪,不易被击中,而且
也显著减轻了对电子战设备的要本,不仅可以大幅度减小雷达干扰机的发射功率,而且可
以大为减少箔条诱饵弹的一次发射数量。

    拉斐特级的红外隐身措施主要是针对发热的区域,如排气烟囱等处,不用易于产生红
外辐射的钢板制造,而改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涂以特殊的涂料,加强隔热绝缘,以抑制
红外辐身的强度。与此同时,也十分重视声隐身,采取降低噪声辐射的措施,所有机械设
备都安装在双层隔振的基座上,用绝振动和噪声传至水下的途径;舰体外部装有“气幕”
系统,它是在舰体机舱段的水下部份,沿舰体横截面外表装设有几道喷气环,在舰艇航行
时,由舰内专门的供气系统供气,连续喷出具有一定压力的空气,在水流作用下,形成一
层隔声的“幕罩”,有效地屏蔽舰艇噪声向水下辐射;为了降低螺旋桨的噪声,除了采用
低噪声的5叶桨以外,还在螺旋桨上配备了“空气导入”系统,能在桨叶叶稍上喷出气泡,
其原理与舰体的“气幕”相似,以抑制螺旋桨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不遗余力的技术措施,使拉斐特级的隐身总体性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尴尬的康定

    拉斐特级具有对海、防空、反潜等全面的作战能力,但其武器和电子设备的选用却力
求精良、简练,因此在总体布局上毫无拥挤、杂乱之感。而卖给台湾的康定级舰上却没有
配备任何武器,只是一艘空壳舰,如原舰的对海武器装备为2座四联装“飞鱼MM40”反舰导
弹发射架,布置在中部上层建筑顶上,配弹8枚,“飞鱼”导弹战斗部重165公斤,射程70
公里,飞行速度0.9马赫,掠海面飞行。台湾没办法,只能以自产的“雄风2”来替代。原
拉斐特装备1座100毫米自动炮,安装在首甲板,弹丸重13.5公斤,射程17公里。而台湾只
能以老式的76毫米炮来代替。原有的2座人工操纵的20毫米炮也被台湾换成40毫米炮。

    防空武器原为1座八联装的“响尾蛇CN2”防空导弹系统代替,其发射装置布置在后部
机库顶上,除发射架上筒装的8枚导弹以外,尚有可供再装填2次备用弹而台湾海军只能用
“海小榭树”来滥竽充数了。

    舰上各系统的问题

    康定级舰是以法制的作战指挥系统及软件与大多是美制、台自制的武器系统相配套。
对台湾来说这一不得以而为之的 配置方式给该型舰上各系统的效能、协调性与性能提升带
来了不少问题。目前,康定级舰上装备的是台海军现役“雄风”Ⅱ舰对舰导弹、奥托76毫
米舰炮、海“小榭树”舰空导弹等技术成熟的武器系统,这些系统与舰上法制作战指挥系
统的协调并无太大的困难,但是仍有一些重大的技术问题没有能够解决。它们是:由台湾
中山科学院进行开发的电子战系统,是否能够在舰上作战指挥系统控制下有效工作,并与
舰上干扰弹发射系统 协调一致。

    舰上作战指挥及通讯系统的数据传输功能是否能与台海军其它舰只的数据链沟通并有
效运作;康定级采用的美制S-70反潜直升机的数据链接口是否能与舰上法制作战指挥系统
数据链接口相通并有效运作。

    舰上美制密集阵速射炮系统仍处于独立状态。是否能与舰上作战指挥系统组成一个整
体尚无定论。

    康定级舰的原型拉斐特级舰是一种性能较为先进的舰载武器平台。台湾海军在其上装
置了现役的奥托76炮、海“小榭树”舰空导弹等装备后,舰只的综合作战效能已经受到了
不小的影响。如果上述问题不能顺利解决,则康定级舰的作战能力更要大打折扣。就康定
级舰的远期发展来说,急需改进的是其防空能力。法国已经为自己的拉斐特级护卫舰开发
出 相控阵雷达和紫宛—15垂直发射系统。为实现全舰系统的协调性和有效性,从技术上讲
采用这些装备是最佳的选择, 但对台湾来说这并非易事。而如果换装美制MK—41垂直发射
装置和标准舰空导弹,则舰上的制导雷达必须更换。而换装后的垂直发射系统与TAVITA—
2000作战指挥系统的协调就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了,而且经济上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台湾装备的六艘康定级护卫舰都隶属台124舰队(基隆)分别为,康定号(1202)、西
宁号(1203)、武昌号(1205)迪化号(1206)、昆明号(1207)、成都号(1209)。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170.21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24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