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猎鹰), 信区: Green
标  题: 坚韧利器显特色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Nov  1 07:56:59 1999), 转信

坚韧利器显特色
●胡光正
  国庆50周年盛大阅兵,震撼了每一个观看者的心。它向全世界表明了我军维护祖国
安全与统
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力量,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以鼓舞,给分
裂势力和敌
人以震慑。受阅部队的武器装备虽然仅是250万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的一小部分,但是窥
一斑而知
全豹,阅兵武器装备反映了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新风貌。
我军武器装备正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
  人们不会忘记,50年前,人民解放军在开国大典阅兵式上使用的全都是从敌人手
里缴获的“万国牌”武器,光枪炮就有100多个品种、80多种口径,产自几十个国家。
  50年后,俯视长安街上如雷霆万钧之势滚动的诸军兵种钢铁方阵,仰望天安门上
空呼啸飞过的陆海空军新型战鹰集群,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的巨
幅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
  陆军武器装备发展有了质的飞跃。以轻武器为代表的通用技术装备接近或达到世
界先进水平。重型作战装备实现了从骡马化、摩托化到机械化的跨越。我国自行研制
的新型坦克的作战性能和整体水平,接近当今世界一流坦克,装甲突击、火力压制、
野战防空、机动作战及后勤保障能力取得长足进步,为遂行诸军种联合战役和登陆作
战任务创造了条件。
  海军装备实现了近岸型向近海型的跨越。作战武器由以火炮为主发展到以鱼雷、
导弹为主。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部队、海军岸防兵五大
兵种形成了海上机动作战、封锁作战、登陆作战、基地防御作战和海基自卫核反击作
战的装备体系,使人民海军作战能力提高到新水平。
  空军装备正逐步由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型歼击机和
防空导弹装备部队,使空军的空中作战和防空作战能力提高到新水平。而由我国自行
研制的具有歼击和轰炸功能的“飞豹”歼轰机和空中加受油机装备部队,标志着人民
空军远程作战能力实现了具有战略意义的突破。
  战略导弹部队装备已形成了核武器与常规武器兼备,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导
弹齐备的武器系列。我国在掌握了原子弹、氢弹技术后不久,就掌握了中子弹技术。
1985年5月,首次用机动发射装备成功地发射了地地固体战略导弹。1999年8月,我国
又成功地进行了新型远程地地战略导弹发射试验。我战略导弹部队具有机动和双重精
确打击能力,能够独立或协同其他军兵种对敌实施自卫核反击和纵深常规打击。
我军武器装备发展的特色
  坚持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中国始终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无
论核力量,还是常规军备,中国都根据积极防御战略,控制在防卫作战所需的合理水
平上。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防御战略和经济发展水平,都决定我们不会去搞军
备竞赛,更不会推行霸权主义和军事扩张主义,对邻国构成威胁。此外,我军武器装
备建设充分考虑国家经济承受能力,在服从大局的前提下谋求发展。一方面,坚持在
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速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在武器装备建设经费有
限的条件下,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精打细算,力争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更大的效
益。中国几十年的装备经费加起来没有某些超级大国一年的军费多,武器装备研制费
的投入,不到其1%。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武器装备发展走出了一条投入较少、
发展较快、经济效益较高的道路,不仅没有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推动了科技和
经济的进步。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集中力量,突出重点。这既是我国武器装备发展的特点,
也是十分突出的优点。邓小平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
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建国后,我国在国民经济和科技基础相当薄弱、基本没有
外援的情况下,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聂荣臻元帅曾深刻
地指出:“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旧中国十分落后的经
济、技术基础上,建成了一个比较完整配套的国防科技体系,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国
防科技队伍,完成了突破尖端的历史任务,掌握了有效的核自卫能力,发展了新型常
规武器装备,并在航天等高技术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跻身于世界先进行
列。”我国靠自力更生建立起来的完整的国防科技体系和先进的武器装备体系,较之
那些靠购买多国武器拼凑装备体系的军队,无论在武器装备体系的整体对抗效能,还
是在战争动员能力、持续保障能力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当然,独立自主不
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我国的科技和武器装备水平与世界军事强国相
比还有相当差距,要改变落后局面,需要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同时,扩大对外合作与交
流,抓住时机,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通过消化吸收,提高武器装备
的发展起点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能力。国庆50年阅兵的武器
装备,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军改革开放以来扩大装备技术交流合作的成果。
  武器装备发展正向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需求转变。80年代以来,中国军事战略已
实行两次转变。80年代中期,由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向准备打局部战争转变;
90年代初期又由准备打一般局部战争向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转
变。与此相适应,在军队建设上注重质量建军,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数量规
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是作战双方武器
装备体系与体系的对抗。现代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从侦
察、监视、瞄准、跟踪、发射、制导、识别目标到杀伤破坏等整个环节的密切配合与
支援。阅兵中看到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的明显变化是系列化武器增多、信息化武器增
多、远程和精确打击武器增多,形成了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的武器装备系列。这说
明我军已完成了由单一武器为主要技术集成实体,到武器系统技术集成实体的转变。
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将更加注重防御手段和进攻手段的协调发展,并在进攻手段中,
掌握一些既能起威慑作用又具有实战能力的“撒手锏”武器。高度重视融指挥控制、
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电子对抗和其他军事信息保障等主要功能于一体的综合
电子信息系统的建设。在保持精干有效的核威慑能力的同时,重点发展高技术常规武
器,确保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坚决捍卫国家的安全和统
一。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dip1.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7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