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atbear (小李飞熊), 信区: Green
标  题: 沂蒙雄师――陆军第26集团军(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Jun 24 19:35:58 2002) , 转信



沂蒙雄师――陆军第26集团军(1)
2002-06-24 11:13:58 


  
  作者:吴钩越剑 

  中国是有几座被共产党的军队敬之为“圣山”的,井冈山就不用说了;而一曲《在太
行山上》还是那样令人热血激荡;再下来就要算是沂蒙山了,尤其是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
争中,我想再也没有“他山”能与沂蒙山比肩。让我大跌眼镜的是,在一本叫《三野十大
主力传奇》的书中,一支在沂蒙山土生土长的集团军竟然没能入列,以至有网友提问,仿
佛26军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及建国后历次战争中都无精彩表现,对几番大裁军后能保留
这支部队的番号表示不解,作为一个军史爱好者,就我掌握的一些史料来谈一下看法。

  有许多人甚至还有战史权威都认为“第26军的前身为抗日战争中八路军鲁中军区的地
方武装”,我觉得这个说法与事实不符。翻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战史》第13页
倒数第10行有文如下:“在日本宣布投降的第二天,山东军区即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将
滨海、鲁中、胶东、勃海、鲁南军区的部队约6万余人,编成第1至第8师,担任机动作战任
务。将各军区基干武装近6万人,编成第1至第11警备旅,担任内线作战任务。” 

  是时山东有八路军27万,虽然抗日战争还没有野战军一说,但主力和地方武装还是有
区分的,27万人马只算12万主力,我想这是决不为过的。尤其是8个师,日后个个“出人头
地”,为共产党争得天下立下不世之功,38集团军的112师、113师,就是当年的1师、2师
,谁能说“万岁军”的前身是滨海军区的地方武装呢。 

  毛泽东是雄才大略的,日本人一投降,立刻就作出了进军东北的决策,而且为抢占这
个战略高地不惜动用血本,把当年的中央红军――115师来了个大腾挪,好家伙!山东的8
个师,一下子走了6个(严格的说是5个半),只剩下鲁中的4师和鲁南的8师。 当时地处沂
蒙腹地的鲁中军区编有3师、4师及警备1、2、3旅,3 师和警备3旅去了东北,(就是四野
五虎之一的40军),4师和留下警备旅就是今日26集团军的前身。

  说26军的前身是地方武装,也许是事出有因。抗战胜利后,北移山东的有新四军苏浙
军区的2纵、4纵、苏中军区独立旅(今20集团军);有新四军2师和4师的部分主力(今21
集团军);还有新四军7师(25军)。这些部队会聚鲁南后,为截断津浦路,遏止国民党北
进的步伐,与鲁南军区的8师一起组合成了一支7万人的大军――津浦前线野战军,不久更
名为山东野战军。显然战火最先是在这个地区燃起的,山东野战军已经大打出手的时候,
山东军区的部队还在厉兵秣马。既然有了野战军,军区的部队当然是地方部队了,这也许
是把26军作为“地方武装”的原因之一吧。当然一定要说26军的前身是“地方武装”也是
可以的,但前提是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军队中战果最大的115师暨山东军区只有“地方武
装”。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180.25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92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