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atbear (小李飞熊), 信区: Green
标  题: 沂蒙雄师――陆军第26集团军(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Jun 24 19:36:13 2002) , 转信



沂蒙雄师――陆军第26集团军(2)
2002-06-24 11:13:58 


  

  以后8师南来北往,在宿北、鲁南战役中大放异彩。山东八路军长于攻坚作战特点让新
四军的“众兄弟们”刮目相看(新四军初到山东时,副军长罗炳辉还亲自去8师求教)。尽
管8师在泗城之战也有失手,但陈毅还是称8师为“头等兵团”。以后4师也参加了鲁南战役
,说来4师也是抗战八年的“老八路”,相比之下4师的表现总感到没有8师出色,这支劲旅
在“众弟兄们”露脸还是在莱芜战役中。 

  1947年初,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正式合编,其中9个为主力纵队。鲁中军区的部队
为第8纵队,4师改称22师,9师(原警备2旅)改称23师(23师政委李耀文曾任海军政委)
,鲁中军区警备旅编为24师,全军3万3千有余,当时在成军的11个纵队中,称得上兵强马
壮了。8纵的司令员是王建安上将,当时叶飞上将是1纵司令员,韦国清上将是2纵司令员,
许世友上将是9纵司令员,宋时轮上将是10司令员,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在这
些威名赫赫的将军率领下,这几个集团军浓墨重彩,在我军的历史上都写下过辉煌的篇章


  1947年2月的莱芜战役是华野的一场大战,这一仗华野10大主力除13纵队还没“出生”
外,悉数登场亮相。此役歼敌5万6千,自损不过8千,比起前些日子的苦战来,真是一块“
大肥肉”。胜利后粟裕大喜过望,对参战各纵队“论功行赏”,有一番评点,我不妨录之
如下:“第一纵队最吃力,虽然缴获不多,但在整个战役中起了决定作用,应算第一功。
第八、九纵队迅速解决敌第七十七师,打开战场,使我能腾出兵力,功也不小。其他各纵
队都有功劳……”粟裕“举贤不避亲”把头功封给了老部下,但8、9两纵队也是旗开得胜
,“稳坐次席”,深得统帅好评。 

  歼敌5万,战役规模不可说不大。但莱芜战役还不能称作是一场硬战,“沧海横流,方
显英雄本色。”接下来华野又是一场大战,这就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孟良崮之战。要
说这首级取自“何人”,那就是蒋介石的五大主力之首的“首级”――整编第74师。 

  孟良崮战役歼敌3万2千,不及莱芜战役;我军伤亡1万2千又甚于莱芜战役。但这一战
的意义非同寻常,国军号称五大主力,即新1军、新6军、5军、整编11师、整编74师,要吃
掉这样任何一个敌手,我军也是费尽心机,以后这些国军王牌虽然先后覆灭,但都是在大
势以去,土崩瓦解之时。真正与你在堂堂正正的较量中败北的,也就是整编74师。可以说
参加孟良崮主攻的5个纵队,在军中历来另眼相看,个个青史留名。 

  此役,8纵和1纵象两把利刃,从74师左右两冀穿插,配合6纵(24集团军)封闭合围口
。据战史记载:“第8纵队从埠前庄、鲁家庄向依汶庄、荆山、磊石山攻击前进……割断整
编74师与整编83师的联系……主力迅速向万泉山、户山突击……”。被割裂出来整编74师
和整编83师的57团全困在了孟良崮、芦山一线,总攻时,8纵主攻芦山,与各路大军胜利会
师,8纵为全歼整编74师立下大功,这话不为过吧。 


           中华网欢迎你在此发表评论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180.25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5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