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猎鹰), 信区: Green
标  题: 解放军陆军集团军介绍之三:第13集团军
发信站: 紫 丁 香 (Thu Oct 21 07:56:08 1999), 转信

解放军陆军集团介绍之三
——第13集团军
第13集团军的前身是红军时期在鄂豫皖苏区组建的红四方面军的第73师,为红四方面军
战斗历史最为悠久的老部队。红四方面军转移到川陕苏区后该师编为红31军第93师,抗
日战争中93师编为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参加了开创太岳敌后根据地和反扫荡斗争,
抗战胜利后,太岳军区主力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陈赓任司令,谢富治任政委。
在解放战争中该纵队一直担负战略机动任务,先后归第1、2、4野战军指挥,是挺进中原
的三大主力之一,即赫赫有名的“陈谢大军”。淮海战役后该纵队的第10、13旅编为中
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军长为周希汉将军,政委为刘有光将军,归第4兵团指挥。之后,
千里渡江南进,在林彪指挥下随4野解放两广,胜利进军云南。
从第13军的历史看,既是红军时期的老部队,又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担当战略机动部队
的角色,先后编入过解放战争时期的四个野战军中的三个,与军中各方面的领导人关系
都不错,四面有缘。因此,在八十年代末的裁军整编中,荣幸列编甲类集团军,活活把
同军区在反越战中有出色表现的“山地猛虎”——第14军挤出了甲类军的行列。当然,
这也与13军属于成都军区,14军属于合并前的昆明军区属于外来户有关系。所以,原14
军的军长廖锡龙升任为成都军区司令后,与麾下的第13集团军始终有一份复杂而微妙的
关系。在1979年对越自卫作战中,13军作为西线主力,从云南进入越南的黄连山省,虽
然完成了作战任务,但因越军主力布于老山、者阴山一线,第13军并没有碰上如14军那
样的两山战役的激烈战斗,没有值得一书功勋。
第13军一直驻守西南地区,是作为中印中越边境的战略预备队使用的,在武器装备上一
直受到照顾。七十年代大三线的建设,四川、重庆建成了我国最大的军事工业群,得地
利之便,一些新定型的步兵战车、坦克、装甲车等往往以试用为名先装备成都军区的部
队。第13军属下的第149师就是陆军中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第一批整编改装的机械化师
之一,有消息说,最新的一轮师改旅整编,也是从该师开始的。
由于成都军区的防区包括中印、中越两个方向,而这两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完全不同,作
为军区面向两个方向预备队的第13集团军装备配置就很有些麻烦。中越边境属于热带亚
热带丛林和山地,不适合大规模的装甲坦克部队的机动,反越自卫战也证明了这一点;
而中印边境,除边界上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以外,山里山外都是高寒地带,虽地处高原
,相对海拔却也大多是平地,适宜机械化部队的行动。第13军应该定位于何种作战样态
?一直是军方挠头的事。好在陆军航空兵的建立,能满足多种地理环境的作战要求,第
13集团军辖下用我国最新研制成功的WZ-10型武装直升机装备的陆军航空兵旅已基本筹建
完毕,这会大大提高第13军的机动能力和作战效能,完成守卫祖国西南大门的重任。军
方在新的战略布局中,将WZ-10首先装备第13军,也是很有眼光的。
在军队经商的大潮中,第13集团军不十分光彩,是四川地区有名的倒爷,军中发生过多
起贪污腐败的丑闻。最惊人的,莫过于1998年11月下旬,副军长崔国栋少将因清理账务
,在下榻的西昌空军招待所被杀,引起高层的震惊。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军中铁幕外
人虽不知,但造成的影响可实在玷污第13集团军的光荣历史,令人痛心。但愿第13集团
军能“而今迈步从头越”,守好祖国的西南大门,重续以往的光荣历史。
第13集团军现属成都军区,军部驻四川江津。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4.8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405毫秒